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6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6/982


……
洪武大街,内阁首辅官邸外。
此时这里正聚集着成千上万的百姓和学生,他们打着如海浪般的条幅,口号呼喝的震天响。
一名国子监学生领袖站在石墩上,振臂高呼道:“驱逐西班牙使臣,朝廷出兵南洋!”
下方数千人齐声喝道:“驱逐使臣!”
“出兵南洋!”
这名学生领袖只有二十岁,却表现出极大的渲染力,高喊了几句口号后,他开始发表抑扬顿挫的演讲。
“万历朝的内阁首辅沈一贯,面对南洋屠华之变,就像是缩头乌龟一样,什么都不敢做,我不希望我们天武朝的首辅也如沈一贯那般!”
话音刚落,四面发出了一片鼓掌叫好之声。
“我大明有着强大的舰队,有着无数的敢战之兵,朝廷为何还不兴兵?区区西洋蛮夷与土著罢了,犯我强明者,虽远必诛!”
年轻的学生领袖点燃了这里的氛围,四周的民众爆再度发出一片欢呼声和掌声。
首辅官邸,阁楼上,内阁首辅杨廷麟站在窗前,看着府外的情形,将这一切都看在了眼中。
他转身对身边的侍从淡淡询问道:“那个演讲的年轻人查清楚身份了吗?”
侍从回道:“回相爷,查清楚了,他叫周培公,湖广荆门人,今年二十岁,是国子监学生。”
“周培公......”
杨廷麟呵呵一笑,给出了评价:“华而不实,招摇过市之辈!”
南洋的消息刚刚传来,国政大事,哪是一两天就能立刻决断的。
还有出兵之事,岂能随随便便的就拉出去了?不需要后勤准备时间?
这世上哪有先宣战再准备后勤的傻子?如果有,也是被几国联军围殴的下场!
周培公此后生,显然是在利用时局,给自己脸上贴金,给自己赢得名声,不是招摇过市是什么?
而且,身在官场二十年的杨廷麟,隐隐感觉这周培公有问题。
他继续询问侍从,道:“此人身世可有查过?”
“查了,这周培公年幼丧父,十岁时李自成进攻荆郢间,其母殉难而死,周培公落魄无依,成为州卒小吏,不久后依附显赫者进入南京。”
“那显赫者是谁?”
“据说和杨阁老有关......”
“下去吧!”
杨廷麟挥了挥手,他似乎一切都明白了。
如果所料不错,这周培公是杨士聪的人,这次在首辅官邸前游行,看似请愿,实则是利用时局给他找麻烦。
这些年杨士聪尤为喜欢广收门人,越发的不甘寂寞了,想来是觊觎首辅之位.......
不过周培公说过的不错,天武朝的内阁,与万历朝的内阁不同!
第874章
大明的激烈反应
紫禁城承天门外,同样聚集了上万人。
但这里跟其首辅大臣官邸等地方不一样,没有人高呼口号,也没有人措辞激烈地演讲,人们只是静静地聚集在这里,或站或坐。
天武皇帝在大明百姓中是神圣的,人们可以随便的骂当官的,但没有人骂皇帝。
皇城,象征着国家的权力之地,在百姓心中亦是神圣的。
突然,承天门缓缓打开,一队仪仗严整地军乐队敲着军鼓,高大英武的仪仗队踩着缓慢庄严的鼓点,踢着正步,一步步地走出。
承天门外的民众纷纷惊讶地站起来,望着他们,后边看不到的人则跳起来看,他们皆不知如此庄严肃穆的是怎么回事。
仪仗队肃穆地行进到在承天门前广场空地上,军鼓一停,全体立住脚步,一片寂静,如同雕塑一般。
接着,随着军乐队的乐声突变,大明国歌《皇明颂》缓缓奏响。
谁也没想到,突然奏起了国歌,而且比平常的节奏缓慢低沉的多。
随着节奏放慢的国歌乐曲,承天门城楼上的大明国旗缓缓地下降,降到旗杆一半处,停止下降,无精打采地悬挂在那里。
所有人都明白了,这是皇帝陛下为马尼拉的死难同胞降半旗默哀!
不少人率先跟着曲调轻声唱起来,很快所有人都跟着唱起来了:
“煌煌大明,日月山河,熙攘繁盛,天俾万国。”
“赫赫皇明,威加八埏,日月同辉,光耀万年。”
与此同时,南京所有衙门前的国旗都在缓缓下降。
各处广场上,很多人驻足,一边跟唱国歌,一边流泪,整个南京,到处都是一片沉痛地国歌声。
……
八月十四日,在中秋佳节的前一日,内阁首辅杨廷麟签发驱逐令,着令鸿胪寺对西班牙驻明使团进行驱逐出国,并向使团发出了最后通牒!
八月十六日,刚刚过玩中秋节,朝廷再度传出消息,陛下南巡舟山军工造船厂,检阅海军舰队,意在出兵亲征!
大明皇帝的一言一行,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态度,听到这个消息的一些传教士,一个个立时心惊胆战的。
他们并不担心西班牙人的命运,而是担心那些在马尼拉的教会同行们。
在大明的传教士,经常往来于吕宋,他们很清楚马尼拉分部的同行们都是些什么德行。
在大航海时代开始的时候,葡萄牙人口号是种族与灵魂,西班牙人的口号则是黄金、荣耀和福音,基本上都带着宗教圣战的影子。
大航海时代的开始,也是天主教会对外扩张的开始,其中以西班牙人的宗教信仰更为狂热一些。
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朝就是以天主教会的保护者自居,在三十年战争中一直因为宗教问题跟周边国家干架,这才结束没几年。
天主教会在吕宋的势力很大,传教士多达数百人,在马尼拉的大主教,可以参与吕宋的重大决策事物,连历任总督也要让他几分!
在大明,传教士们像是个刚过门的小媳妇,处处小心谨慎,处处委曲求全。
马尼拉的传教士则不同,他们完全可以横着走,且分舵众多,兼有宗教审判所这一机构,专门审判异教徒。
只要传教士指定谁是异教徒,对方就惨了,只能被关进审判所里。
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往往都是多种宗教并存,而天主教本身带有很强的排他性,完全是唯我独尊。
在传教士的眼里,华人都是异教众,都该死!
在两次马尼拉大屠杀中,天主教会也起了不小的煽动作用,有少数传教士甚致还亲自操刀上阵,残杀了不少华侨!
在大明的这些传教士,通过汤若望得知,天武皇帝对天主教没有半点兴趣,如果在南洋搞事情的这些传教士落到他的手中,下场可想而知......
随着汤若望随下西洋的船队回了欧洲,现在突发了南洋排华暴乱,原本就状况不好的传教事业,更加雪上加霜。
很多大明百姓开始抵制天主教,造成的影响丝毫不下于当年的“南京教案”事件。
此时的传教士们头大无比,他们实在不明白,新来的马尼拉总督,脑子被驴踢了吗?
其实也不怪新总督,因为整个西班牙当政者的脑袋似乎都被驴踢过!
在万历朝时,西班牙国内甚至还有一个用无力征服中国的计划。
当时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正处于全盛时期,在欧洲合并了葡萄牙和尼德兰,打压法国,打击土耳其,镇压尼德兰独立,与英国争夺大西洋的制海权。
对外还征服了美洲大陆,西班牙以几百人的军队击败了几百万人口的印加帝国,掠夺了大量的财富。
在亚洲南洋,西班牙军队攻占了吕宋,在马尼拉建立了殖民地。
这一系列的胜利和血腥征服,是的西班牙人自信心嫉妒膨胀,终于将目标对准了大明。
他们认为中国人和印第安人差不多,人口和军队虽然众多,却不堪一击。
西班牙人还制定了征服大明的详细计划书,以马尼拉为基地,只需动用一万两千到一万五千人的兵力,就足够征服大明了!
当时西班牙哈格斯堡王朝的国王菲利浦二世已经批准这个计划,只是后来因为格拉夫林海战中无敌舰队的覆灭,才被搁置起来。
近几十年来,不断有狂热的军官重新提起这个计划,他们不知吃了什么,口气也越来越大。
居然有一位上校自告奋勇,声称只用给自己三千兵力,五十条战船,就足够征服中国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6/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