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6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5/982


不多时,随着一群疯狂的嚎叫声,店主的头被一刀砍了下来,被几名土著当成球踢滚着,鲜血喷洒了一地......
“情报发出去了吗?”
绘制完成后,何斌将画慢慢卷起,塞入竹筒中,头也不抬的问。
身边的锦衣卫小旗立刻回道:“回大人,已经发给定王殿下了。”
何斌微微点头,将竹筒递给他,道:“这份直达御前!”
说完,他换了一身西班牙军官的服饰,走出楼阁,向总督府而去。
在打压华人严厉的马尼拉,华人的一切都要受到限制,然而何斌却能在西班牙殖民军中混的风生水起,这都因为他有一段“光荣”的工作经历。
何斌作为当年纵横南洋的“十八芝”之一,经常跟殖民者们打交道,他不仅当过海盗,还在东印度公司任职过,也就是在台湾给尼德兰人当通事,熟知各国语言。
有了这些工作经验,何斌很容易得到西班牙人的信任,继续了自己的潜伏工作。
.......
南京紫禁城,文华殿,这里正在举行新式科举的第一场殿试。
在一众内阁大臣和教化部官员的陪同下,朱慈烺亲自出题,对这些科举中脱颖而出的贡士们进行考察。
教育改革后,第一届大学生都毕业了,科举改革也应时而动。
按照新式教育下,大明每个公民都要进行义务教育,起码要小学毕业。
成绩上佳的一小部分免费进入国立中学,接受国家继续培养,成绩一般的只能可选择商人建造的私利技术学校,或者不读。
国立中学毕业的学生,获得秀才学位,综合成绩上佳的一小部分,免费进入国立大学,继续接受国家在专业科目的培养,如皇明军校,农业大学,政法大学......毕业后获得举人学位。
国立中学毕业后,成绩一般的可以选择私立大学,从事各行各业,也可以报考县级以下公职,成为地方小吏,想要升迁,得一步步往上爬。
自从教育改革后,大明的读书人呈爆发式的增长,以往的科举制度早已无法满足新式教育下的乡试和会试了。
人太多了,考点压根不够!
新式科举改革后,全国会试由之前的三年一次改为了一年一次,只能由国立大学毕业的精英们参加,也就是举人学位。
通过会试角逐出来的一批佼佼者,成为贡士,可以入宫参加殿试。
殿试由皇帝亲自出题考察,择优选出一批人才,授予进士学位,前三名依旧是状元、榜眼、探花,又有庶吉士。
选出人才后,再根据他们的专业进行分配,培训上岗当官。
科举改革后,第一届殿试产生的状元名叫卢以载,是海运大臣卢象升的长子。
殿试上,朱慈烺并未放水,一切以才能说话,卢以载的表现确实优于他人,颇有见解。
朱慈烺没有按照惯例让他进翰林院镀金做学问,而是直接任命其为一个刚受过灾的一地县令。
殿试刚刚结束,李廷表便匆匆赶来,神色凝重的呈上了一封奏报。
朱慈烺打开一看,赫然是南洋之变。
马尼拉的排华活动愈演愈烈,目前已造成上百人的死伤,甚至又有了大规模屠杀华人的趋势。
“跳梁小丑!”
朱慈烺将手中的奏报拍在龙案上,沉声道:“命令南洋驻军进入一级战备,大明皇家海军南洋舰队进入二级战备!”
谈起南洋的排华事件,朱慈烺深恶之,海外华人的处境代表着国家在国际上的缩影,历史上华人多次遭到屠杀,是因为中国朝廷的实力,以及对海外的态度!
那时候大明处于清军入关之际,国内战乱不断,国力衰弱,想支援马尼拉的华人,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后来发生在1686年和1782年的两次马尼拉反华大屠杀事件,正处于号称历史上最强的康乾盛世时期,鞑清却完全没有能力保护自己在海外的子民!
就这,康熙还是以“圣祖”作为自已庙号的皇帝,采取的措施仅仅就是禁止中国人去马尼拉经商。
在这个时空,崇祯十二年的第二次排华屠杀时,正是朱慈烺领兵出关进行辽东大战之时,大明与鞑清在关外进行了一场国运之战,连前线粮草都快断了,自然无暇顾及南洋之事。
如今,大明并非啥也不是的鞑清!
西班牙敢跟大明亮拳头,大明必须要重拳出击,崩掉他的大牙!
进入战争状态的旨意传至军机和内阁,立即引起了文武将领的惊讶。
他们不知道皇帝为何对还未大乱的南洋之事如此大动干戈。
内阁大臣、礼部尚书陈贞慧奏道:“陛下,主不因怒而兴兵,陛下三思啊!”
陈贞慧建议,出兵讲究名正言顺,理应先作警告,若西班牙马尼拉总督执意放任暴乱,再驱逐其使节,与之断交,最后宣战派兵征讨!
如此一来,有理有据有节,方显大国处事之道。
最终,朱慈烺采纳其建议,国家行为就是这样,虽然只是一个形式,也必须走一走。
他命令鸿胪寺起草警告谕文,火速送往马尼拉总督府,但战备状态不改,随时做好出兵的准备!
第873章
给脸不要
先礼后兵,自古是华夏传统,不知产生了多少朗朗上口的檄文。
负责起草这份警告谕文的光荣任务自然交到了鸿胪寺卿冒襄身上,他是才子出身,又干了这么多年外交工作,对于这种事情可谓是手到擒来。
冒襄明白,天武帝内心很想拿下南洋,这次事件只怕就是个机会,这次警告谕文,必须要用词严厉,态度坚决,彰显大明的强势!
仅仅一天,冒襄就搞定了谕文,呈报乾清宫后,不久便一式三份,分别送往西班牙驻南京使馆、马尼拉总督府、以及皇明时报社下属机构汉经厂,刊印发表,谕示全国。
谕文如下:“大明皇帝陛下寄西班牙马尼拉总督萨尔克多之宣谕:承天命而立之君,万邦咸宜效顺朝贡,此古今不易之理也。
昔年可恶荷夷,不知天则,竟敢虐我皇明百姓,劫夺商船,形同盗贼!
朕早生海军讨伐之意,然仰体天朝柔远之仁,故屡寄谕示以期彼悔罪过;
而彼等愚顽成性,执迷不悟,激朕震怒,遂于天武二年三月遣将征讨,兵抵台湾,捕杀荷夷不计其数!
荷夷奔逃无路,脱衣乞降,然为时已晚,天兵不纳降,遂杀俘抛尸于海,以慑天下!
顷刻之间,城池库藏,尽归皇明,倘彼等早知负罪屈服,岂有如此之祸哉?
你西班牙小国与荷夷无别,凌我子民,开争乱之基,朕今平定天下,拥精兵百万之众,战舰数千艘,原拟御驾亲伐!
况自台至吕宋,水路近捷,朝发夕至;惟念你等迩来稍有悔意,遣使前来,乞商贸易条款,是则较之荷夷已不可等视,决意姑赦你等之罪,暂留师台湾,先遣神甫奉致宣谕。
倘你及早醒悟,每年俯首来朝纳贡,则交由神甫覆命,朕当示下隆恩,赦你旧罚,保你总督威严,并命我商民至你邦贸易;
倘或你仍一味狡诈,则我天朝战舰立至,凡你城池库藏与金宝,立焚无遗,彼时悔莫及矣!
荷夷可为前车之鉴,而此时神甫亦无庸返台,福祸利害,惟择其一,幸望慎思速决,毋迟延而后悔!”
“此谕,天武九年八月十日!”
这道谕文一经发布,立即引起了国人的极大关注。
谁也没想到,强占南洋的佛郎机国,竟仍敢冒犯大明,一时间,群情激奋,不断有人奔向西班牙使馆前,连天叫骂。
好在天子强硬,下旨进入二级战备状态,国人稍安。
根据大明军队的战备分级,局势紧张,周边地区出现重大异常,有可能对国家构成直接军事威胁时,部队才进入三级战备状态。
只有局势恶化,对国家已经构成直接军事威胁时,部队才处于二级战备状态,按战时编制齐装满员,制定出作战计划。
现在陛下直接下旨军队进入二级战备战况,足见对海外子民的重视!
数日后,朝廷再度传出消息,大明海事大臣沈廷扬以海事部的名义发布了一条命令。
他命令台湾、吕宋附近的所有大明海警船、民船,以最快的速度开往马尼拉,将从骚乱中逃出的华人接到明属吕宋岛辖地,以及台湾,暂避危机。
据最新传来的消息,马尼拉的排华骚乱再度升级,规模越来越大!
当地土著正以屠杀、奸淫、焚烧的方式,攻击所有的华人家庭、商铺以及工厂,连前去交涉的大明使臣一行人都遭到了攻击,马尼拉城陷入了一片血泊。
此消息一经宣扬,立时引起了国人的愤怒,大明各大报纸,纷纷以头条报道,并火速派出出海到马尼拉进行实地采访。
皇明时报更是邀请了一些善于分析时政的民间社团领袖进行分析评论。
一名复社的老士子发文言道:“华夏民族有着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天生勤奋劳作,华人们靠着辛勤劳作在南洋生存站稳,越来越富......”
“南洋原住民占据着得天独厚的天然富饶之地,他们不思进取,以懒惰、愚昧,乃至野蛮的习性,抢夺华人辛辛苦苦积攒的财富,甚至屠杀华人,还恬不知耻的宣称是华人抢走了属于他们的财富!”
“西洋殖民者以枪炮开道,奴役他们上百年,明目张胆抢夺的财富不知有多少!面对洋枪洋炮,原住民却不敢反抗,只敢对讲究仁义、性情谦逊的华人出手!赤裸裸的彰显出了他们的野蛮与恃强凌弱的本性!”
“我大明历经中原沉沦之变,幸得吾皇得天之命,再造神州,使我泱泱大明重立世界之巅,今我国力强盛,文化昌盛,百姓安居,朝廷诸公理应兴兵南洋,驱逐野蛮,行教化之恩,再造乾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5/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