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5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5/982


满人斗汉人,汉人斗满人,日本人斗朝鲜人,朝鲜人斗满人,最后演变为汉人和朝鲜人联合起来斗满人和日本人。
面对这次明军大举进攻大清这宗天塌下来的大事,仿佛跟他们没有一个铜板的关系一样,一点都不着急。
满人大学士刚林甚至表态说:“看来称臣、认爹、割地是不行了,需要量大清之物力,结明爹之欢心。”
福临知道,这老头是准备放弃治疗了,竟然连这种话都说得出来!
他这一把老骨头的骨气呢?
骂了半天,洪承畴不禁沉默了,骂又有什么用?一样解决不了问题!
人要是作死,谁也拦不住!
“牛金星,你来说说,我大清该如何应对?”
洪承畴一指牛金星,因为只有这家伙摆出了一副世外高人般姿态,想必有些想法。
牛金星应声而出,摆了个架子,老神在在道:“回皇父摄政王,明军攻我大清已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儿,依照大明往日的作风,想必不出旬月明军必然大举攻来。”
洪承畴听了牛金星的话十分不满,一瞪眼珠子说道:“别说废话,直接说你的建议。”
牛金星抬头看了一眼洪承畴,收了收架子,道:“臣以为,若是让明军渡过鸭绿江长驱直入,我大清可就完了!
在此存亡之际,还请诸位王爷、旗主以大局为重,同仇敌忾,一致对外,躲过眼下的难关!”
闻言,洪承畴的脸色有所好转,这家伙终于说到正事了。
大清要亡,洪承畴一点都不觉得意外,对于明军的战斗力,他是深有体会的,大明迟早要灭清。
因此,在数年前,洪承畴就开始多次进行航海试验,随着通往海外的航线打通,他便下令往海外转移财产。
汉军旗的二鞑子们还好说,打不过就跑不是很正常吗?纷纷跟着洪承畴把家里能转移的东西都装船打包,分批运走。
满洲八旗的大爷们就不这么想了,这些八旗贵族极不习惯吹海风的生活,压根就不愿意走,就想守着脚下的一亩三分地。
不仅如此,他们还大肆收购汉军旗将官们甩卖的田地资产。
对于这种脑瘫行为,洪承畴不想多说,只想安排几个炮灰出来挡一挡,为自己东渡争取时间。
话虽如此,可哪个旗主愿意带兵顶上去呢?
在场的叔父摄政王济尔哈朗,满洲八旗旗主遏必隆、费扬果、阿山、佟图赖等人,皆是不语,没有出战的意愿。
当初关锦之战,满洲八旗精锐尽失,才让洪老贼钻了空子,骑在旗人的头上。
现在大家都学精了,担心这场大战后,大清的势力会再次洗牌,谁也不愿出兵。
牛金星继续说道:“我大清唯一的优势就是据险而守,铁山、宣州二地地形复杂,林中更是危险重重,是我清国的天然屏障,此战则务必善加利用,用山峦屏障将来犯明军阻挡在国土之外!”
“臣建议各旗抽调两个甲喇的人马,兵分两路,一路死守铁山、宣州二地,另一路前往釜山驻防......”
“我们出不了!”
牛金星的话还未说完,满八旗正黄旗旗主阿山便跳了出来,嚷嚷着:“我们旗一共两个甲喇的兵力,全都拉出去送死?”
又有满八旗的其他旗主叫道:“我们旗也只有两个甲喇的兵力了,怎么打?”
鞑清重建的满洲八旗一共两万多人,平均下来一旗只有三千人,正好两个甲喇,这么摊下去,满洲八旗都得要上战场了?
汉军旗一共八万多人,平均一旗一万人,最少六个甲喇,派出去两个甲喇的兵力,就算全军覆没也损失不大呀,姓牛的汉人真是阴险歹毒,想让我们绝种啊!
满八旗的旗主王爷们已经将牛金星定为灭亡大清的罪魁祸首,看向他的眼神中皆是蕴藏杀机!
“怎么,你们满人的命是命,咱们汉人的命就不是命了?一比一还亏待你们了?”
有汉军旗的将领不服,主动跟他们对线。
双方争吵了半天,最终摄政王洪承畴一锤定音:“满八旗每旗各出一个甲喇的兵力,汉八旗每旗各出两个,朝鲜旗和东瀛旗全员出动!”
这下满八旗的旗主们都舒服了,汉军旗的旗主们也还能接受,毕竟有日朝近七万炮灰呢!
目前鞑清全国兵力共有十七万,满八旗两万,汉八旗八万,朝鲜旗四万,东瀛旗三万,大清海军在汉八旗制下。
其中东瀛旗的人马大多是阿济格的老部下,山川之战中阿济格败亡后,长子和度继承了他的爵位和兵马。
和度继承英亲王爵位后,为避明军锋芒,主动放弃了阿济格经营多年的九州老巢,带着人马重新回到大清,并拜在了叔父摄政王济尔哈朗的门下。
饶是和度和金自点不满,也没有办法,在大清国,朝鲜旗和东瀛旗地位低下,装备最差,只能任人摆弄。
为了避免各旗推诿不战,洪承畴将汉、满、朝、日四旗打乱,分派南北国境,互相监督。
他很清楚,这一战一旦开始就是就是一场决战,能逼退明军最好,不能的话,只能跑路了......
第811章
堕落的八旗兵
正黄旗旗主阿山带着亲兵来到盛京大教场。
按照洪老贼的命令,正黄旗需要出两个甲喇共计三千人马参战。
在阿山的身后,站着一个年轻的小将,其中微瘦高挑的叫纳兰明珠,今年十八岁,正黄旗人。
纳兰明珠的祖父是叶赫部统领叶赫那拉·金台吉,曾联合九部联军征讨过努尔哈赤,一战就凉了。
他的父亲尼雅哈认清形势,率领叶赫部投降努尔哈赤,被授予佐领官职,成了大清开国元勋。
当阿山和纳兰明珠来到大教场时,只见在此集合的正黄旗的队伍稀稀落落的,旗丁们东倒西歪,无精打采的。
这些旗丁感觉自己倒了八辈子血霉,竟被调去前线,心中一万个不愿意!
阿山扫了纳兰明珠一眼,明珠会意,大喝一声:“固山额真到!”
那些发癔症的旗丁这才回过神来,急急忙忙站好了队,却没人前来向阿山报告。
阿山皱着眉头问道:“你们的甲喇章京呢?”
队伍中一阵窸窸窣窣,旗丁们你看着我,我瞧着你,无人应答。
最后队伍里走出一个年轻的小个子旗丁,他拖着一杆燧发鲁密铳,个头居然只和燧发鲁密铳一般高。
小个子说道:“禀固山额真大人,我们的甲喇章京跑了。”
“两个甲喇章京都跑了?跑哪里去了?”阿山瞪着胡子喝道。
小个子摇了摇头,回道:“都跑了,不知跑哪里去了,奴才今天早上就没看见他们。”
显然,那两个甲喇章京听说要去前线跟明军对线当炮灰,早就吓破了胆,连夜组队脚底抹油跑路了。
“你是牛录章京?”阿山问道。
小个子旗丁摇头回道:“不是,我们的牛录章京也跑了!”
阿山大怒,喝骂道:“狗日的,你们他妈的都跑了算了!”
小个子旗丁嘀咕道:“我们不会说汉语和朝鲜话......”
言下之意,这些旗丁要是会说汉语和朝鲜话,早就换上汉人或是朝鲜老百姓的衣裳,偷偷跑路了。
阿山气得脸色发青,他身旁的纳兰明珠却是惊诧莫名。
他早就听说这些年满洲的八旗兵自甘堕落,军纪涣散,士气不振,可他万万没想到,士气竟然低落到这个程度!
虽然这三千人不是正黄旗的精锐,大多是旗主精挑细选出来的炮灰,但好歹他们也是大清的上三旗啊!
仗还没打,当官的就先跑了,这他妈的算怎么回事!
听说山里的土匪遇到大事,大当家的还知道站出来为兄弟们出头,大清国的甲喇章京却丢了一营兄弟先溜了!
阿山强压火气,喝问道:“还有没跑的牛录章京吗?给老子站出来!”
“奴才没跑!”
一个圆滚滚的年轻小胖子站了出来,挺了挺胸膛,一脸傲然道,仿佛自己没跑就是立下了大功似的。
阿山面色一缓,强打着精神,冲着那下胖子问道:“报上你的名字,年龄,出身!”
小胖子立时大声道:“奴才索额图,今年十七岁,赫舍里氏,满洲正黄旗世职牛录章京!”
这小胖子倒是挺有精神的,阿山意味深长的询问道:“索额图,你怎么没跑,不怕死吗?”
索额图一本正经的回道:“奴才的父亲是太宗朝内大臣索尼,先父在辽东大战时被明狗无情杀害,奴才要替父亲报仇!为大清效忠!”
“原来是索尼的儿子,很好!”
阿山由衷的赞叹了一声,接着喝道:“从现在开始,你就是甲喇章京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5/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