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5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4/982


崇祯太上皇放下筷子,脸上带着笑意,道:“钱是自然够花的。”
他凑近朱慈烺道:“慈烺,你看啊,朕当初十六岁登基,在位十几年,大明到处都是天灾人祸,发生过那么多战事,朕无时无刻不想着提剑出去大杀四方,平乱天下,可是都被一群误国庸臣给阻拦了。”
朱慈烺认真的听着,看他能说出什么花来。
太上皇继续道:“朕这一辈子,竟让小小建奴入关三次,两次兵临京师城下!”
“朕这皇帝当的窝囊啊,多少年了,这些事在朕的心中,就像是一根拔不掉的刺,刺的朕难以入眠。”
他看着朱慈烺,认真道:“你能理解朕的感受吗?”
“能!”朱慈烺缓缓开口。
闻言,太上皇面色一喜,继续道:“朕只想在有生之年,也能带兵打到建奴的贼窝,一雪前耻!”
原来太上皇是想去找场子,能理解!
不过朱慈烺哪这么容易答应此事,他沉吟道:“这个嘛......父皇,这军国大事,不是儿戏啊,你这样让朕很为难的!”
定王朱慈炯劝道:“父皇,算了吧,这打仗之事,不是闹着玩的。”
永王朱慈炤也道:“是啊,父皇......”
太上皇面色不爽,呵斥道:“你们两个,给朕闭嘴!”
太上皇很不开心,看向朱慈烺继续道:“你不用多想,朕不是想揽权,只想亲手砍杀几个鞑子!你要是不放心,就下旨给各将,凡作战之事不必听朕指挥。”
“皇爷爷,你会打仗吗?能打赢吗?”
太子朱和陛这句话,像是来自灵魂的拷问,一时间把太上皇给问住了。
太上皇对太子一使眼色,不悦道:“问的什么话,皇爷爷这些年白疼你了!”
“.......”太子无言。
太上皇没有理会他,继续道:“洪承畴那叛臣现在不是清国的皇父摄政王吗?朕要在阵前骂他,骂死他!看看他深受朕恩,敢不敢与朕对战!”
要说恩德,崇祯当皇帝时,对洪承畴可谓是宠爱有加啊,现在洪承畴当了贰臣,还混的有模有样的,当了清国的皇父摄政王。
真不知道老洪面对当年的主子时,会作何感想!
眼瞅着太上皇满心的期待,又态度真诚,朱慈烺有些动摇了。
崇祯二年的己巳之变,皇太极千里绕道蒙古入关,攻打北京城,让崇祯记忆犹新,深感耻辱,换谁也咽不下这口气!
太上皇感觉自己有戏,立即补充道:“只此一次,以后无论政事还是军事,朕一概不碰不问,所有在朝官员,朕一概不见,如何?”
沉默良久,朱慈烺这才道:“好,朕答应了!”
朱慈烺觉得,太上皇确实怪可怜的,被建奴那么欺负,也应该给他出气的机会,完成他这个心愿。
至于影响和潜在危机,崇祯当年南下时都指挥不动大军,现在当了太上皇,皇太子又册立了,他更指挥不动了,也没人敢陪他玩了。
太上皇大喜,当场连干三杯酒,致敬梦想导师朱慈烺。
晚宴结束后,太上皇朱由检找来了当年上城头时的战甲,在慈宁宫来来回回试穿了三遍,又提剑乱舞了几趟。
他正了正甲胄,问身边的王承恩,道:“王伴伴,告诉朕,朕威武吗?”
王承恩看着四十岁的太上皇披甲执锐,意气风发,似乎又年轻了几岁。
他抹了抹眼泪,哽咽道:“上皇威武!”
太上皇满脸喜色,铿的一声,宝剑入鞘,望着殿外,满心自信道:“鞑子,朕要来雪恨了!”
......
“让太上皇御驾亲征,陛下这是要什么?”
太上皇御驾亲征的消息传出后,满朝文武皆坐不住了,纷纷猜想。
有人害怕这是天武帝在考验大家,立马上书反对,第一个表忠心。
在这种氛围中,很多大臣反应了过来,接二连三的有人上书反对,坚决抵制太上皇染指军政之事。
军机大臣那边先是有点乱,不过很快就平静了下来,军机大臣孙应元直言定下了调子:“不必大惊小怪的,全听陛下旨意即可,就当护送太上皇去清国一月游。”
此事闹腾了数日,最终因朱慈烺坚持而不了了之。
太上皇朱由检心情大好,趁着还没到出征的日子,加紧锻炼计划,练习多年不碰的弓马骑射。
他还请来了几名狙击手,拿着和鼎步枪进行了专项训练,似乎想要在战场上亲手击毙敌将......
天武八年二月初二,各地参战明军几乎同时进行了誓师大会。
参战的部队有三万天武军(包括神武军和龙武军),一万靖武军,一万定武军,征东都护府和征北都护府各五万。
天武军由襄国公曹变蛟率领,也是此次出征清国的明军主帅。
征东都护府的征东军由大都护茅元仪率领,为大军副帅。
征北都护府的征北军由大都护李少游率领,副大都护朱有能亦从征。
靖武军由黄得功的义子李钰率领,黄得功继续留守云南。
定武军由西军都督府大都督江翥率领,原辽东总兵王廷臣、塔山总兵朱文德等九边老将皆参战。
此次出征,年轻一代的将领又有天武军的徐青山、定西军的王辉、征北都护府的戚广阳等人。
参战的海军将领有新任靖海舰队师帅朱成功、旅帅施琅等年轻人。
签订《大阪条约》后,朱慈烺便按照计划,将南洋舰队的将领和靖海舰队的将领来了个大调换,以此彻底掌控皇家海军。
朱成功、施琅等人执掌靖海舰队,分驻舟山、上海、九州等地;
沈寿崇、黄斌卿等人执掌南洋舰队,分驻台湾、福建、广东等地。
誓师大会结束后,各部大军有序登船,准备渡海入朝。
在朱慈烺的目送下,兴高采烈的太上皇朱由检身披甲胄,走向大明皇家海军旗舰、二级风帆战列舰崇祯号上,开启了人生第一次,也是最后第一次御驾亲征!
第810章
清廷的恐慌
南京的新年是在一片喜庆的气氛中渡过,而盛京的新年,却是一片萧肃的北风。
自从去年九月份大明下达了伐清动员令,清国上下皆是处于一种恐慌的环境中。
这些年明军攻台湾、收河套、灭叶尔羌汗国,连一块铁板的漠西蒙古诸部也尽数归附大明,这些动作太快了!
清廷上下原以为还能苟个十来年,却没想到明军来的如此之快!
为了抵挡明军的进攻,洪承畴下令,从铁山到宣州、平壤一线,修建大量防御工事,抵挡明军从陆路进攻。
同时他又下令在釜山加修炮台、工事,以防止明军跨海登陆。
当年万历朝的两次援朝战争,丰臣秀吉便是率十几万大军从九州岛渡海登陆釜山的,仅仅十九天便攻破了朝鲜王京汉城,两个月攻陷平壤,几乎完全拿下了朝鲜半岛。
明军毫无征兆的攻打日本九州岛时,洪承畴已经看出了,天武帝准备海陆并进,从釜山登陆了!
思政殿中,洪承畴十分不安,在殿内来回踱步,殿内众臣也没有一人说话全都垂着头不知道在思考什么。
大殿上首,大清皇帝福临脑后拖着猪尾巴,满脸的忧愁和紧张,一言不发。
他实在想不通,自己又没犯什么错误,汗阿玛朱慈烺为什么不声不响的打来了?
听说这次还是崇祯太上皇亲临,这按辈分,要是见了面朕不得喊他一声汗爷爷?
虽然明爹们不承认自己的儿皇帝地位,但皇父摄政王他们是强烈坚持这层关系的,或许只有这样,汗阿玛天武帝才能对大清稍微仁慈一些。
不过福临一度怀疑,这是干爹洪承畴那厮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才如此做的,毕竟只有这样,洪老贼的地位才能与天武帝平等......
已经十五岁的福临有自己的思想,他不愿活着这么窝囊,他想反抗!
然而上朝之前,亲妈庄太后不断的劝慰,说道:“福临啊,只要能保住大清,当孙子又如何?”
“听说大明太上皇特别喜欢孙子,只要他心情开心了,一切都好说!”
福临没有说话,只能忿忿上朝,看干爹洪老贼怎么说。
不过看目前的情况,洪老贼似乎很不开心,他刚刚在朝堂上骂了半天人,因为兵力分配的事情。
不论是满八旗还是汉军旗,甚至朝鲜八旗,都不愿当前锋打响新年第一炮。
大清这几年一点没闲着,一边忙着造船,一边忙着内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4/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