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4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9/982


听说应天府府尹冯英是位公正廉洁、秉公办案的父母官,同时还兼任着刑部尚书总管天下案宗之事,这让韩诚科心中顿时有了底气。
衙署中,应天府的府丞却道:“冯大人前往湖广办理逆案,此刻并未在府中,我乃应天府丞,有何冤情你讲与我听,是一样的。”
韩诚科便讲述起自己的遭遇,说的很详细。
听罢,府丞面露和煦的笑容,道:“此案我已知晓,韩举人先回住处等待,待本官调查清楚自会传你开堂受审。”
韩诚科心中欢喜,觉得这次妥了!
然而他回到郭大侠家,等待数日依旧不见应天府衙传讯。
韩诚科再次来到应天府,这次并没有见到受理案件的府丞,一位小吏告诉他案子还在调查让他继续回家等待。
又过了数日,心中焦急的韩诚科再次前往应天府击鼓申冤,结果还是一样。
韩诚科是个认死理的人,愤恨之中,他转头便去了刑部。
应天府不受理,那就再换个衙门,无论怎样,必须讨个说法!
可刑部的官吏和应天府的做法一样,让他回家等待。
一连半个月过去了,韩诚科依然没有得到回应。
他不信这个邪,又写了张状纸,去了大理寺!
大理寺是朝中最高司法机构,一般朝中的重大案件都由大理寺断案,如果还解决不了,便由三法司共同审理。
此事惊动了大理寺卿潘士良,他闻悉动静,问是何事。
见大理寺卿亲自过问,韩诚科心中一暖,心道终于遇到个肯办事的清官了!
于是激动的讲述自己的案情和遭遇,以及路途遭遇拦截之事。
大理寺卿潘士良皱眉道:“这般事应去应天府,何以到此喊冤?”
韩诚科回道:“应天府借故避而不受。”
“哦?”
潘士良宦海沉浮几十年,岂有不知官场上那一套之理,他想了一想,道:“此类事件不归大理寺管,你还是去应天府吧。”
说完,大理寺卿晃着身子打道回府了。
韩举人听得大理寺卿的回话,端的是又急又气,好一个官场啊,果然是官官相护,浑然不顾民之诉求!
官官相护是历朝官场之中的一大弊病,百官之中党羽林立尔虞我诈、争权夺利!
没想到如今新政之后,竟依然没有得到改善,任其发展,大明依然是高屋建瓴、空中楼阁、根基不稳、大统崩殂!
韩诚科握紧了拳头狠狠捶在了衙门前的石狮子上。
如今老母已逝,自己已了无牵挂,我贱命一条、身无长物,你们逼我斗天斗地斗乾坤,那我韩诚科要与你们斗到底!
翌日清早,韩诚科早早就出了门来到了都察院大门前。
他知道这不是受理案件的地方,但他也知道都察院自改革之后专门监督百官,韩诚科不信自己就找不到一个说理的地方!
韩诚科双手捧着《大诰》大声喊道:“末学后进韩诚科遭遇不公,开封府知府魏生津、祥符知县赖月京欺压百姓、颠倒是非、草菅人命,求都察院的诸位大人为我做主!”
一位轮值小吏见此状,转身返回想要报告都察院院长李邦华,请他定夺此事。
然小吏走了没多远,却见左都御史高斗光迎了上来,询问道:“何事如此慌张?”
小吏恭敬地说道:“门外有一个名叫韩诚科的书生,此前中过举人,他要状告开封府知府和祥符知县,听他的话好像是家里出了人命跟那两位有些关系,属下正要去向院长大人报告。”
只听高斗光道:“先带我去看看。”
近日来,韩诚科在应天府告状之事不知何时上了《金陵时报》,此事在南京城中传得沸沸扬扬。
河南布政使宋权在南京的眼线得知情况后,立即飞鸽传书送往河南。
听到此事的宋权大惊失色,连忙写信给京城的老熟人,请他们帮忙压一压此事。
都察院左都御史高斗光就和宋权相熟,上次宋尚天在南京犯事,便是他出面保释的。
出了都察院大门,高斗光一眼就看见了跪在地上的韩诚科,周围还有不少的百姓指指点点、交头接耳。
高斗光的眉头紧紧皱了起来,开口道:“韩举人,你的事情我听说了,我也很为你感到愤慨。”
“不过我们都察院虽监察百官,可毕竟不能涉足民刑案宗之中,这已超出我们的职权,我们也无能为力,此事还要到应天府处理才是正道啊。”
韩诚科突然狂笑起来:“哈哈哈哈,什么革新、什么都察院,滑天下之大稽,哈哈哈哈!”
高斗光一甩袖子语气变得严肃起来:“话可不能乱讲,我权当你是报仇心切一时失言,速速离开此地!”
在几名门卫的驱赶下,韩诚科被赶到了大街上。
他蹲在地上大呼:“可怜我的老母亲,就因为你们官官相护我的母亲岂能瞑目,呜呜……”
不多时,周围立即围满了看热闹的百姓。
韩诚科依旧蹲在地上,大哭讲述着自己的遭遇,众人总算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一位老大爷心生怜悯,上前说道:“小伙子,民不与官斗,这事你斗不过他们的,别给自己惹祸上身。”
韩诚科只是痛苦,伤心至极,脸上充满了绝望。
“你有没有想过,去皇城告御状?”
一道有力的声音传来,引起了周围众人的惊讶。
韩诚科抬头一瞧,竟是一对长相俊美的年轻夫妇,妇人挺着大肚子,像是快生了。
而那年轻人,身着黑色袍服,风目剑眉,相貌堂堂,浑身散发出一股无形的气势,光看造型气质,比那宋公子牛逼多了!
第742章
惊动天子
皇后有喜,本是天大的喜事。
然而自从徐晨芸被御医号脉确定怀了双胞胎,整个皇宫中都压抑了,徐晨芸更是每日伤心。
后世遇到双胞胎,认为是喜事,还有不少人围观,然而封建迷信中,讲究单数为阳,双数为阴,生孩子方面也讲究。
古人非常不喜欢双生子,认为双生儿克父,在皇室中,更是非常避讳的,一般遇到后妃生了双胞胎,御医会把比较脆弱的一个秘密杀掉,皇帝和史官也都会保持沉默。
因为皇室中出现双胞胎,特别是皇子,会影响到皇位继承,在嫡长子继承制的时期,双胞胎孩子出生时间基本一致,怎么选?
就算定下来了,兄弟两长得那么像,不经常见他们的人很难分辨,另一个极有可能会心怀鬼胎,引发朝廷动荡。
为了皇位继承的顺利以及国家的稳定,最好的办法就是杀掉其中一个,当天生,当天杀,这叫未雨绸缪,天无二日,土无二王!
历朝历代基本都是如此,这也是历史上找不到任何双胞胎皇子记录的原因。
不过大明的皇室倒是有一对双胞胎存活了下来,还双双被封为王爵,就是楚王朱华奎,和其弟弟宣化王朱华壁,似乎是唯一被记入正史的双胞胎。
“靖案”发生后,八十高龄的楚王朱华奎担心被天武帝清算,在日夜焦虑中悄悄的走了,其子继承楚王,降一级为郡王。
在这种情况下,皇后徐晨芸整日焦虑不安。
朱慈烺每日安慰她,说好事成双,让她不必在乎别人怎么说,生就完事了!
万一是龙凤胎呢!
龙凤胎可是大吉,代表阴阳合璧,龙凤呈祥,天降祥瑞,福瑞满门!
然而孕妇一旦犯轴,怎么劝都不好使,朱慈烺只得带着徐晨芸出宫走走散散心,以免她情绪差影响胎儿。
徐晨芸也想去鸡鸣寺拜佛祈福。
帝后二人微服出宫散步,在经过都察院衙署时,看到了附近大量围观的百姓。
朱慈烺好奇,也凑过去看热闹,恰巧看到了都察院的门卫将韩举人赶出来的一幕。
听着韩诚科的哭诉,朱慈烺立时眉头大皱,他早就看都察院这帮狗御史不爽了,也想再次大力整治一番官场,自然不会放过这次搞事情的机会。
于是朱慈烺凑上去,来到了韩诚科身边,提点道:“这位老哥,你有没有想过,去皇城告御状?”
“去皇城告御状?”
韩诚科看着眼前一对穿着朴素但贵气逼人的年轻夫妻,有些讶然。
京城里的人都玩这么大?真的可以吗?
朱慈烺点点头道:“对啊,你想啊,现在都察院都不肯接你的案子,这些当官的官官相护,谁能帮得了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9/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