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4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8/982


第678章
清国的惊天计划(下)
朱慈烺对阿卡普尔科这个地名并不陌生,这是后世墨西哥的一个沿海港口,也是此时西班牙人从亚洲到美洲开辟的航线,马尼拉-阿卡普尔科贸易线,又称大帆船贸易。
八十年前,西班牙入侵吕宋岛,在马尼拉设立总督府开启殖民,同年就开辟了这条亚洲前往美洲太平洋航线,往来于菲律宾(吕宋)到墨西哥之间。
西班牙人每年六月份都会乘西南季风自马尼拉启航北上,至北纬45°~42°水域,顺北太平洋上的“黑潮”东行,最后抵阿卡普尔科,行程万余海里,历时约6个月(回程系顺洋流直航,历时约3个月)。
西班牙人去程时,大帆船载运的主要物品是来自中国、印度、波斯、日本等国的丝绸、漆器、瓷器、棉布、象牙、地毯等货物,载重量一般四百吨。
运抵阿卡普尔科后,这些货物大部分销往墨西哥内地,一部分远销到南美和西班牙。
西班牙大帆船归程载运的主要是美洲的白银铸币、铜等物。
美洲的玉蜀黍(玉米)、烟草、花生、西红柿等作物,就是通过这条航线传入了亚洲和中国,中国的文化也对美洲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这条从马尼拉到阿卡普尔科的贸易线,由西班牙王室独占经营。
历史上,西班牙人在这条太平洋航线上跑了二百多年,每年都会来回一趟,直到19世纪西班牙经济凋敝才使得这条贸易线衰落,渐渐废止。
不过朱慈烺有些不明白,鞑清要这条航线做什么?
大明收复东番后,西班牙、尼德兰与鞑清的贸易线自然就被切断了,除非绕道东番。
朱慈烺让锦衣卫调来关于鞑清、日本、西班牙、尼德兰几方的所有情报。
他又传召翰林院和赞画部的一众智囊团,入宫议论参谋。
乾清宫中,满地都是地图和情报稿件,几十名精英人士席地而坐,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归纳总结情报,分析满清突围的策略和意图。
半个时辰后,忽然一五十多岁的老翰林道:“陛下,臣有所发现!”
说话之人名叫史志东,笔名“史翰林”,皇明时报社第一任主编,得朱慈烺提拔,如愿以偿的进入了翰林院。
朱慈烺来到他身边,席地而坐,道:“史老,有何发现?”
天子如此礼遇,史志东内心感到,他微微颔首,指着地上的坤舆万国全图道:“臣在报社之时看过一篇文章,上面记载着日本国曾在万历四十一年造船去过北亚墨利加。”
“什么,日本人在三十年前横跨大东洋去过北亚墨利加?(美洲)”
朱慈烺有些震惊了,大东洋也就是太平洋,北亚墨利加是北美洲,南亚墨利加则是南美洲,日本人居然从日本横跨太平洋直接去过美洲?
史志东肯定的点了点头,手指在地图上划道:“臣记得,一伙倭人还坐西班牙船前往欧罗巴觐见了教皇,他们称为庆长遣欧使节团。”
“据说欧罗巴人在北亚墨利加和南亚墨利加四处劫掠,那里有无数的金银和奴隶,非常适合居住生存。”
他说道:“臣推测洪逆和建奴想通过这条航线去亚墨利加......”
“殷人东渡!”
朱慈烺暗吸了一口气,心道如果真是如此,那洪承畴这厮牛逼大了呀,居然想要实现殷人东渡!
所谓的殷人东渡,是武王伐纣攻破商都朝歌,纣王于鹿台自焚后,二十五万殷商军民不知所踪,很多人猜测是渡海逃亡,途中遇到风暴被吹到了美洲。
提出这个猜想的是19世纪的一位英国学者,他在翻译中国古典文献《尚书》时,提出这个说法,在当初还引起了不小的反应。
1910年的时候,晚清政府派特使办理墨西哥革命时杀死华侨三百一十一人的索陪专案,摄政王载沣批准调查“华侨中有无殷人东迁的痕迹”。
当时居住在墨西哥地区的殷地安人百余家族,围着特使馆请愿,说死去的那些‘殷地安人’为中国血统,殷人后裔,叫殷福布族,是三千年前从天国经天之浮桥岛(白令海峡)到这里的,请求清政府保护索赔”。
然而,摄政王载沣以“传闻难作三千年前之历史”为名,据绝了欧阳特使转达的请求,不了了之了,第二年大清就亡了!
朱慈烺不管殷人东渡是真是假,他先把日本人有没有去过美洲和欧洲这件事查明白再说。
这种查资料的事翰林院最在行,三十年前的事,距离现在也不远,实在找不到还可以传召日本使臣询问一下。
朱慈烺看着坤舆万国全图上日本到美洲一带,脑海中逐渐浮现出后世高中时所学的洋流分布图(地理必考)。
从地理上分析,日本暖流和北太平洋暖流是北太平洋环流的一部分,非常庞大。
阿拉斯加暖流只是个小支流,北太平洋暖流会和千岛寒流、阿拉斯加暖流的回流,慢慢降温,变成了加利福尼亚寒流。
往南一直到热带,变成西风漂流,经过热带加热,又变成暖流,到菲律宾往北形成日本暖流即强大的黑潮(少部分往南形成赤道逆流),这是就是庞大的北太平洋环流。
鞑清如果去美洲,可以从堪察加阿留申出发,和北太平洋暖流不谋而合,还是最近的路程。
大明要是去的话,从琉球一带顺着洋流,也能到北美。
当年郑和下西洋,是冬季出海,顺东北季风到马六甲,然后沿着北印度洋逆时针环流到阿拉伯东非。
到了五月份,北印度洋开始吹西南季风,形成顺时针环流,郑和船队就可以返航了。
到了九月份之前回到马六甲,然后修整到第二年的春天,顺着西南季风返航回国,六七月份回到刘家港,历时两年左右。
科学理论上可以,但朱慈烺也清楚,没有途径中转站,没有新鲜水果补给,是支撑不了大规模航行的,风险很大,存活率很低。
半个时辰后,翰林院编撰查到了关于日本国庆长遣欧使节团的记载,那时候日本和西班牙的关系很好,打压尼德兰人,也允许天主教在日本传播。
两国处于蜜月期,各种贸易合作,西班牙人还在日本建造海船,最终有了日本使团出使欧罗巴的事情,走的就是大东洋(太平洋),先到达北美的墨西哥。
后来因为宗教问题,日本国内爆发了动乱,德川幕府赶走了西班牙人,转而和尼德兰人合作,逐渐开始闭关锁国。
听完整个事件,朱慈烺长呼了一口气,难怪洪承畴要和西班牙贸易合作,又有日本结盟,这厮太牛了!为了生存竟有这么大的魄力!
渐渐的,朱慈烺的脸上产生了笑容。
鞑清不知道对应时间的洋流方向,不知道对应季节的风向,不知道路上补给点在哪能补给多大程度,不知道是否水土不服能不能找到医药。
一切困难重重,鞑清想要横渡太平洋去美洲,估计要死不少人!
即便到达了北美,此时的美国西海岸还是未知区域,恶劣的环境不知又要玩死多少人。
鞑清除非去墨西哥那里和西班牙人争夺,或者往东跟法国和英国抢地盘。
“八旗军为我大明开疆拓土当前锋,也是种不错的选择。”
朱慈烺目光灼灼,竟有些期待了!
大明首要的任务是先打下东番,再攻略南洋,美洲太远了,要去美洲也是先抢西班牙的殖民地。
西班牙的亚洲的大本营就在家门口,日后大明收了吕宋,可以直接沿着马尼拉到阿卡普尔科的航线去美洲。
有跑了八十多年的熟练工带路,比自己冒险开荒舒坦多了。
第679章
飞鸽传情
三月下旬,南京已经呈现一片春色。
原本寒冷的西北风变成了温暖的东南风,干燥的空气含着些许湿润,孤零零的树木披上了绿装。
春风拂拭脸颊,给人一种柔软、舒适的感觉。
一年四季在于春,春暖花开正是开展恋情的好时节......
花朝节后,在钢丝月老吴督主的安排下,朱慈烺多次“无意间”邂逅余贤弟。
春天里能去的地方很多,二人不是在茶馆听书,就是在东郊赏花,偶尔也去鸡鸣寺拜拜佛,许许愿。
朱慈烺送给余贤弟一对信鸽,用来书信交往,切磋文学,品诗论赋......
朱慈烺从最初的认真赏析经典,到慢慢的夹杂私货,暗示撩拨。
如今日评析《西游记》,他写道:“幼时听西游说书,只觉九九八十一难,女儿国那一劫既简单又无聊,现在方知,最难渡的是情劫,生劫易渡,情劫难了,唐僧那一劫渡的撕心裂肺,错过了一生......”
乾清宫偏殿外,一只信鸽刚刚飞回笼子,立即有小太监取下书信,快步送往正殿。
朱慈烺缓缓打开,只见一行娟秀的小字印入眼中:“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一声御弟哥哥,下辈子红妆相娶,却不知西天成佛再无来生,他这一生终究还是没有做到不负如来不负卿……”
细细品味,朱慈烺当即回信写道:“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良久,另一只信鸽飞入紫禁城,上面写着:“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朱慈烺微微一笑,此间话语,虽然含蓄,但已然说明徐小姐已不知不觉爱上了朕。
他当即回了一句更骚气的回复:“初识,初遇,初相知,不可言喻,日月星辰皆不如你。”
不知是信鸽迷路了,还是徐晨芸含羞不愿回复,再无信鸽飞入,让朱慈烺心中一阵失落。
应天府,江宁县,花市大街。
徐府中,楼阁高下,互相连属,回廊四合,轩窗掩映,花园后院幽房曲室,玉栏朱榍。
一间大敞的轩窗内,摆放着一张花梨镌花书案,案上整齐摆放着各种书籍,并着几方砚台,各色笔筒内插着各色毛笔如林一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8/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