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982


原本在谭泰率领下冲锋的六百名清兵骑兵已经损失了大半人马,剩下的骑兵已经突破到距离勇卫营火枪兵阵前只有三十多步的距离。
放在以前,清军骑兵冲到了三十步距离,明军定然会吓得惊慌失措,扔掉所有武器掉头跑路。
然而令这群清军惊恐的是,眼前这部分明军居然毫无慌张,阵前原本的火枪兵已经整齐有序的后退,他们重新面对的是手握一杆杆长枪的士兵。
勇卫营的长枪兵从火枪兵阵列中穿过,斜握着长枪站在盾牌兵的身后,将四米长的长枪搭盾牌上面凹槽处,迎上所剩无多的清军骑兵。
勇卫营的盾牌兵,左手持着盾牌,右手握着两米长的长枪,配合着长枪兵,将这最后几十人马全都刺落在马下。
一向所向无敌的清军骑兵此刻表现的十分悲惨,他们谁都没有想到,千里破关纵横明国腹地数百里,就这样不明不白的死在了这里。
勇卫营众人可没心思替他们考虑什么,出来混的,总要还的。
而这时清军骑兵后面的将近两千步兵也攻了上来。
孙应元打出旗语,原本退在后面和两翼的火枪兵再次在前阵结成三排,列队动作极为迅速,随后又是一阵轮射,清军步兵一排排的倒下。
清军步兵速度远远不如骑兵,上百步的距离一步,每一步都是用鲜血浇筑的,十分的惨烈。
“开火!”
“装弹!”
在一道道命令,一阵阵鼓点后,勇卫营的火枪手们丝毫不为眼前的惨烈景象所动,依然沉着的射击,换枪,再射击,再换枪。
越是冲在前面的清兵,往往就死得越快,当清军步兵还没到五十步的时候,就已经被清掉了将近一半。
“这才是真正的排队枪毙啊!”朱慈烺感叹道,同时心中发怵。
随着清兵的越来越近,朱慈烺也是清楚的看到这种近乎屠杀的场景,浓郁的血腥味随风飘来,让朱慈烺险些呕吐,他低估了战争的残酷性。
一旁跟随朱慈烺的吴忠早已转过身去不敢再看,此刻他胃里翻江倒海地犯恶心,却也要强行压住,唯恐吐出来乱了军心。
黄得功和孙应元等将领心中也是微寒,这种战术,真他娘的狠啊。他们看向朱慈烺,不知道东宫这么小,为什么能想出这么狠辣的战术。
终于,清兵步兵中有人受不了了,大叫一声,疯了一样往后跑,不少人在带动下,也纷纷掉头向后奔逃。
在谭泰和许多牛录章京的战死下,几乎没有人出来阻止清军的逃跑。
在慌不择路下,很多士兵与后面推进的清兵发生碰撞,顿时一片大乱。
朱慈烺见状,立刻下令黄得功率勇卫营骑军出击,追杀清军的败军。
勇卫营的骑兵数量虽然不多,但也有足足一千人马,一千人马追杀一千多人的步兵,那还不是跟切菜一样简单。
终于得到了出战的机会,而且还是痛打落水狗,骑兵们自然是人人兴奋,黄得功狼嚎一声,催起战马带着大队骑兵对着溃散的清兵杀奔而去。
这时清军步军被搅得大乱,面对着勇卫营骑兵的冲击,跟本就没有抵抗之力,因此也只能败退了下去。
在以往的明军与清军对战中,特别是野战,从来都是八旗军铁骑一路追杀明军。
如今结果却是反了过来,勇卫营的骑兵兜着清军的屁股,不断的开枪射杀,只杀得清兵纷纷倒地毙命。
勇卫营的骑兵,人人一支燧发枪和一把马刀,更多的勇卫营骑兵懒得装弹,直接拔出马刀,对着逃跑的清兵侧身砍去,一刀下去顿时带走一片血迹。
杀的清兵纷纷丢盔弃械,拼命的向石景山奔逃,只恨爹娘给他少生了两条腿。
朱慈烺见到清军的惨样,忍不住哈哈大笑,回顾身边的勇卫营众人,大声道:“奴贼自命野战无敌,也不过如此嘛!”
勇卫营众将士心中欣喜若狂,纷纷点头,当了这么多年兵,打了这么多年仗,没想到随着太子殿下征战,杀鞑子居然是如此的简单!
朱慈烺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经过了这一战的洗礼,自己倾尽了心血训练的勇卫营终于算得上一支真正的强军了。
这时候,有骑兵回报,道:“启禀殿下,有上百个奴贼跪地投降,黄参将请求如何处置这些俘虏?”
朱慈烺大声道:“俘虏?留着过年吗?传我令,骑兵继续追击,全部斩尽杀绝,一个降卒都不留!”
这名骑兵闻言后面色一喜,连忙去传令了。
朝廷规定,斩杀奴贼首级一个升一级,如不要军功就赏银五十两,所以只要有机会没人想着留俘虏。
黄得功之所以派人来问,是担心皇太子要留一些回京献俘用。
在接到朱慈烺的命令后,黄得功兴奋不已,率骑兵连追了半个时辰,基本全歼了这部清军。
朱慈烺见勇卫营的骑兵大都返回了,命令马上打扫战场,并且统计损失和战果。
这一战勇卫营共计战死十七人,大多数是盾牌兵,还有五十多个骑兵受伤,其中只有二十多人伤势较重,预计将会致少有一半人会因重伤不治而身亡。
这个数据让朱慈烺有些惊讶,不过仔细想想倒也正常,勇卫营本身就是精锐部队,纪律严明,加上燧发枪这种先进的装备,还是两倍于敌人的数量。
后世清军骑兵和英法联军的八里桥之战,也差不多这样的结局,而且那时清军骑兵足有上万人,加上战五渣的数万步兵,也仅仅消灭几个英法联军,战损比一百比一。
最终,勇卫营缴获上千件铁甲、锁子甲、皮甲等盔甲,还有数百匹战马以及数千件各式刀枪武器盾牌。而且还从清兵身上共搜出五万多两白银,八百多两黄金来。
朱慈烺下令,将缴获的盔甲、兵器、马匹和物资运到新城,修复后给新营的士兵使用。首级全部装车运回京城,金银等钱财直接就地瓜分。
勇卫营的士兵们,每人拿着十两银子,乐的合不拢嘴的,还有人均半个首级。太子殿下说了,下面还有大战,带大家捡银子,挣军功。
第五十六章
谁敢问罪
皇太子擅杀了朱纯臣并私自领军出城的消息被内阁知道后,温体仁大喜,连忙让刑部尚书冯英上疏去弹劾皇太子,并扬言给他冯英一次机会。
刑部尚书冯英当场拒绝了这个老货,言称皇太子于陛下来说是臣,但于我们来说是君,以臣议君,乃不忠。并告诫温体仁,做事别过分,我忍你很久了。
冯英的不给面子,令温体仁大怒,决定利用郑鄤的事情将他办掉。
郑鄤的事情发生在去年,一个叫郑鄤的东林党官员在京城批评内阁首辅温体仁,被被温体仁指使常州府武进县中书舍人许曦,以“杖母不孝”和“奸mèi”的名义弹劾。
郑鄤当场喊冤,表示继母虐杀府中几个婢女他才“杖母”以示惩罚的,至于“奸mèi”纯属扯淡啊!
刑部尚书冯英经过审理后,知道郑鄤是遭到温体仁诬陷的。温体仁的小弟们劝冯英想好了再定案,冯英说:我不能因为要讨好首辅而无故杀人。
为了维护人间正义、律法尊严,冯英依然公开为郑鄤进行辩护,因此与温体仁闹僵,这也是温体仁为什么要扬言给他一次机会的原因。
温体仁作为内阁首辅,权势滔天,在朝中算是个说一不二的主,谁要不给他面子或喷他几句,那往往将会有生命危险。
历史上的郑鄤就是因为得罪他而被凌迟处死,千刀万剐了,据说被割了三千六百多刀,刑部尚书冯英也被其构陷,遭他弹劾发配边疆了。
温体仁针对朱慈烺并不仅仅是兵仗局的事情和光时亨的事,主要的是这位皇太子临朝听政已经威胁到他的地位了,特别是御门听政的时候提出的几项政策,更是牵扯到了他和他手下一帮人的利益。
温体仁作为政治高手,当了几年内阁首辅,他的心中早已确立了朝堂上除了皇帝和自己的两个声音外,任何人多余的声音都不能存在,哪怕是皇太子。
中国历史上自古以来都是皇权与相权的博弈,这东宫还没当上皇帝呢,就管得这么宽,将来还得了?又是一个嘉靖帝?温体仁很不开心!
温体仁特别善于揣摩圣意,对崇祯皇帝的了解,甚至多于了解自己,崇祯皇帝很多时候都被他忽悠的晕头转向的。
温体仁琢磨了半天,终于决定对皇太子出手。他想起了汉武帝时戾太子的事情,于是派人携带朝廷公文以朝廷的名义前去向朱慈烺问罪,为何擅杀勋贵,私自调兵。
在石景山一带,战斗已经结束了一个时辰了,勇卫营正安营扎寨修整。
内阁派出的官员好半天才找到皇太子,拿着刑部右侍郎张忻的公文在那霹雳吧啦的念了一大通。
朱慈烺皱着眉头听了一半,才听懂这是向他问罪啊,还是内阁盖的戳。
朱慈烺打断了这个六品小官的话道:“你今天出门看皇历了吗?”
这名官员不解,皱眉道:“殿下这是何意?”
朱慈烺冷笑道:“我的意思是,你今天出门也不看一下皇历,是否走错了方位,连本宫也敢问罪?真是个不知死活的东西,来人,拖下去砍了!”
朱慈烺一挥手,这名官员在一阵大叫中被两个东宫亲卫拖下去直接砍了脑袋。
处理了这个问罪的官员,朱慈烺这才冷声道:“内阁胆敢问罪皇太子?他温体仁是个什么东西?脑子抽风了吧!”
勇卫营众将士颇为震撼,一言不合就杀官,先是成国公,这次又是内阁派出的人,这位皇太子怎么比流寇还肆无忌惮啊。
诸将纷纷被皇太子的手段所折服,无不服服帖帖的。
还没等处理这个使者的尸身,远方又来了一骑人马。来人四十来岁,蓄着一个小胡子,五官方正,形色匆匆。
在见到朱慈烺后,来人先是下马对着朱慈烺恭敬地行了礼,然后才道:“殿下,内阁要问罪于殿下,还请殿下不要冲动。”
来人是翰林编修杨廷麟,平日为崇祯皇帝和朱慈烺经筵侍讲,算是朱慈烺半个老师。杨廷麟从冯英那知道皇太子的事情后,连忙出城告知。
朱慈烺笑道:“杨编修,你来迟了,犯上逆贼已经伏诛,请看!”
杨廷麟顺着朱慈烺的手势看去,发现躺在地上的使者,以及散乱在地的朝廷公文。
他怔怔无语,这还是平日里他的那个乖巧学生吗,手段这么利索?
他还担心皇太子会走戾太子刘据的老路,冲动之下做出什么不明智的举动呢,看来是自己白操心了。
朱慈烺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笑道:“杨编修勿忧,本宫不是扶苏,不会让宵小得逞的,此次本宫出城迎敌,不负皇明,首战告捷,共计斩杀奴贼首级三千级,还请杨编修将战报呈上御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