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982


吴忠上前两步,道:“太子殿下令旨,众人入宴,如有人不愿入,可于明日再来,明日还有一宴。”
众人听完令旨,有些犹豫,这令旨是何意思?可以分两班?
富商们想进王府,却不敢率先迈脚,毕竟对面那些当官的还没进去呢。
“诸位请吧!”吴忠笑着对着富商圈这边做了个请的手势。
“不敢劳烦公公!”有些眼力劲足的富商连忙上前客气道,并率先进了王府。
这个率先进入王府的富商,转身暗暗的啐了一口门外那些当官的,同时在心中道:“什么东西,还瞧不起大爷,大爷还不是比你们先进来了?”
瞧着有人先进了王府,不少商人跟着也进去了,不再去管那些脸色铁青的官员们。
“这些刁民,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有位官员怒道。
“我坚决不与这些人同宴!”一位官员甩袖而去。
“算了,回去了,明日再来吧。”又有几位官员离开。
没多久,所有官员都离开了,不少人在临走之前说要上奏陛下,参太子一本。
承运殿中,早已备好了各种菜肴,虽然不错,但在这些吃惯了山珍海味的富商眼中,却显得有些寒酸,然而他们并不在意。
令众人惊奇的是,每张宴会桌上都有一盆特殊的菜肴,有个阅历丰富的人当场叫出了名字:“这是火锅!”
“咦,真是德庄火锅的火锅!”
不少富商都知道,在前门大街有个德庄火锅,虽然开张时间不长,但名声已响遍了整个北京城,那里的镇楼之味,就是名为‘火锅’的新菜品,味道独特,很是带劲,越吃越想吃!
在场的很多人都去吃过,没想到太子殿下设的筵席中居然有这道时髦的菜品,真是令人不可思议。
吴忠高声道:“太子殿下令旨,殿下有事耽搁,稍后就到,让诸位不必拘谨,放心吃喝,如有失仪,一律免罪。”
这些金主们闻言,都是兴奋不已,隐隐有些感动,这太子殿下,这么仁义,真是太赞了!
他们这些地位低下的商人,就怕被套路,吃的好好的,突然跳出来一个侍卫将他拿下,说君前失仪,先挨顿板子,再没收全部家产什么的。
如今太子殿下下达了令旨,他们再也不用担心了,一个个乐呵呵的。
整整一天,端王府都极为热闹,在钟鼓司奏乐声中,参加宴会的推杯换盏,很是欢乐。
特别是这辣味十足的火锅,搭配着美酒,众人吃的是热火朝天,直呼过瘾。
这样的场景,罕见的没有太监上去制止什么,任凭众人欢呼。
宴会接近尾声的时候,太子殿下这才出来,吃喝的有些微微醉意的众人连忙见礼,有些人甚至站立不稳,有些失仪。
对此,朱慈烺也不见怪,反而笑了笑,这让一众富商感动不已。
第二十六章
搂银子
朱慈烺先是举杯与众壕同饮一杯,然后没有任何废话,直接进入正题,他开口道:“诸位都是富贵之人,如今京城流民涌入,其中难免有不法之徒危害京城,不过本宫会让官府多多注意,可保诸位家中平安。”
“太子殿下仁善!”这些金主们不失时机地带头歌颂道,顿时响应无数。
朱慈烺轻轻压了压手,继续道:“不过要想真正安全,还得安置流民,要做这些事,归根到底就是银子的事,如今朝廷困难,本宫奉旨抚民还需仰仗各位。”
“殿下!草民愿为国出力!”立即有人跳出来,高声应道。
朱慈烺看着他,眼里流露出不加掩饰的欣赏之色。
见到朱慈烺的表情,这个率先出声的富商,立即兴奋不已,躬身道:“以殿下之尊亲自赈灾,不嫌商贾身份,让我等进入王府,已是万千恩宠,草民张大彪,愿捐五千两银子为国出力!”
朱慈烺听着这位富商的话,欣喜之下轻抿了一口酒,突然听到他的名字,险些一口喷出来,张大彪?意大利炮?
朱慈烺拿过身边宫女盘中的白色丝巾,轻轻擦了擦嘴,这才点了点头,道:“不错!赐字!”
听到有人开始捐资,立即有两个小太监负责记录下姓名和捐资数目,吴忠亲自拿着一张写着‘商’字的宣纸送给了这个张大彪。
朱慈烺笑道:“这是本宫亲笔所书,如果不嫌丢人,就找人裱起来放在家中吧。”
张大彪闻言,立刻跪下谢恩,双手捧着一页宣纸,心情激动,这虽不是皇帝御赐,然而日后太子登基后,这字可就是无价之宝了啊。
听到太子殿下亲口称赞并赐字,不少富商纷纷开口捐资,四千两的,八千两的,一万两的,甚至还有喝的半醉,直接开口喊出十万两的。
每一个人喊出捐资的数量,朱慈烺都不吝声色的赐字并赞上一句,顿时让这些原本有些醉意的金主们内心澎湃,又追加了一些捐资。
当晚,朱慈烺拿着募捐单乐的咧开了嘴,折腾了一天,朱慈烺一共从这些富商手中收到共计一百二十万两银子。
朱慈烺丝毫不担心这些商人报出银子后赖账不捐资,因为在散席的时候,他就已经派锦衣卫以保护金主安全的名义,跟到这些富商府上收钱了。
由锦衣卫护送,虽然只有一个,但这也是天大的荣耀啊。有一些金主回家以后才感觉自己喝高了,当时捐资的有些过于装逼冲动了,却也无法反悔。
在太子殿下面前许下的数目,再反悔?作死呢?估计刚说出口,身后的锦衣卫就会翻脸拔刀。
朱慈烺感觉自己就是个天才,他故意将商人和官员们安排在一起等待。他料到有官员定会不肯与商人同席,从而制造出两个阶层的矛盾,再通过礼吴忠遇商人们,让商人从心中感激太子殿下,用来刺激商人们捐资。
筵席中源源不断的上酒,并不加阻止的让富商人放开了吃喝,就是为了将这些金主灌的微微醉,好办事。
遇到有些拘谨不肯喝酒的富商,立刻会有东宫的亲卫来敬酒,直到灌的他们微微醉。太子殿下的亲卫,代表的就是太子,谁敢不给面子?
当然了,朱慈烺不会让任何一个人喝醉睡过去的,如果喝翻了,还怎么收银子?那岂不是赔本的卖卖?
酒喝的半醉,说话容易不经过脑子,加上有人报银子,就会有人开始攀比。富商们最喜欢攀比的是什么?当然是财富啊,京城里不差钱的金主多的是。
当然了,也有不少富商充分体现了什么是抠门,捐个几百两银子就完事了。对于这些人,朱慈烺也无所谓。
不过还是特地在他们的名字上画了个小圈圈标记了一下。以后若是有什么‘好事’,朱慈烺肯定会第一时间想到他们的。
※※※※※※※※※※※※※※※※
第二天,还是在承运殿,还是同样的菜肴,也有火锅、美酒,招待是京城里‘财富榜’前五十名的官员。
然而,不管朱慈烺怎么自嗨,这些狗官们大多数人也仅仅捐了几百两银子,最高一笔只有三千两,成国公朱纯臣甚至只捐了五十两!
朱慈烺黑着脸,知道他们会不给面子,只是没想到会这么的不给面子!
左都御史唐世济出来道:“殿下,臣家中一向清贫,愿捐出多年来积攒的二百两银子,为君解忧。”
“殿下,老臣拖家带口,连口饭都快吃不上了,不过老臣今日就回去典卖家中物件,认捐三百两银子。”
“.......”
一时间,在场的壕官们集体开始了表演,有的在现场假装卖房,有的干脆喊着要去街上摆摊,各种加戏,一个个像个影帝一样在那飙戏。
折腾半天,五十名官员一共才捐出一万七千两银子。
朱慈烺清楚,朝廷中很多官员都是不小的地主,在他们考中举人的时候,乡党们为避免朝廷征收税赋,会拖家带口投充其门下。若是有人高洁不肯收纳,会被宗族亲戚戳脊梁骨。
况且他邀请的五十位官员都是确认家资十万两以上的,他们怎么可能没有钱?
朱慈烺记得史书上记载,历史上李自成快要打进北京城的时候,崇祯皇帝在危机存亡的最后关头,为了给防守北京城的士兵发军饷,他放下尊严苦苦哀求大臣捐款。
结果,文武百官,皇亲国戚一毛不拔,集体哭穷,整个京城不过一共捐了二十万两银子。
崇祯最后穷得把宫里的金银器皿等贵重物品都变卖了,就连大殿里的铜壶都当掉了,来当做军饷。
那些曾经哭穷的重臣,在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后,被闯军炮烙挑筋,挖眼割肠,京城里的这些官员惨嚎之声不断,大刑伺候下都交出了惊人的财富。
史料记载:经过严刑拷打,李自成共获得白银7000多万两。
“嘿嘿,跟小爷装穷是吧?在本地小爷有一百种方法整死你们!”朱慈烺冷笑,心中有了计划。
当天下午,朱慈烺发下令旨,让南城兵马指挥司将十个施粥点转移。至于转移到的新地点,由朱慈烺亲自挑选画出,就是筵席上几个演技最赞的大臣的府第前。
第二日,很多流民意外的发现施粥的粥厂不见了!这简直就是要命了啊!后来到处打听,才发现粥厂转移了,于是一大群流民屁颠屁颠的奔向新的施粥点。
第二十七章
老老实实交银子
唐府,位于外城一个宽阔的街道上,这是当朝二品大员左都御史唐世济的府第。
作为当朝内阁首辅温阁老的马仔,唐世济一向在朝堂上为温老大马首是瞻,指哪打哪,一张嘴,一道奏疏,令不少大臣翻身下马。
今日,唐世济唐老爷听到府外闹哄哄的,于是叫来了管家询问。管家哭丧着脸禀告,说南城兵马指挥司的人把粥厂搭在了唐府门前,现在正在施粥呢。
几个意思啊?施粥把粥厂搭在我府前?五城兵马司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唐世济当时就火了,怒道:“去,把他们的指挥叫来!”
管家转身出去没多久,又屁颠屁颠的跑回来了,道:“老爷,大门被喝粥的流民堵住了,出不去啊。”
唐府大门打开,唐世济带着一群家奴出了大门,在指挥家奴驱打了堵在门前的一群流民后,这才指着粥厂道:“这是谁搭的粥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