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1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2/982


这些俘虏全部被圈在几处屯田兵的大营旁,由屯田兵们日夜看守,防止他们搞事情。
朱慈烺首先下令,将俘虏中的所有军官都找出来,哪怕是小头目也揪出来,这些人能在流寇中当上头目,基本都是造反最彻底的一批人,最主要的是他们在俘虏中有一定的号召力,这些人必须清楚掉。
杀掉所有流寇军官,不仅可以清除不稳定因素,还能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
朱慈烺将改造流寇的任务交给了徐盛,让他也历练一番。
徐盛跟随朱慈烺多年,也学到了不少东西,此时也信心满满的接了差事。
为了找出隐藏在俘虏中的流贼各级头目,徐盛先是断了所有俘虏一天的伙食,只提供给他们水喝,然后让俘虏们相互举报谁是头目,举报一个赏一个馒头和一两咸菜,举报两个赏四两米饭和二两可口小菜一份。
窝里斗自古以来都是人类的传统,举报制度实行后,俘虏营立马炸锅了,被饿了一天的流贼们在当天就揭发了几十个大小头目。
有人见别人举报,唯恐自己落后没吃的,纷纷将自己知道的头目指了出来,往往出现几十个人同时指着一个头目的情况,对此,徐盛并不介意,只要动手指认的,统统奖赏有饭吃。
有了第一天的举报成果,加上第二天还没饭吃的俘虏们被饿的有点受不了了,也纷纷站出来举报自己知道的一些头目,举报活动一下子变得热闹了起来。
“我王铁柱就算是饿死,也绝不会出卖自己的首领!”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把自己的胸脯拍的啪啪响,说道。
王铁柱的一番话让躲在俘虏中的几个流贼头目大为赞叹,也引起了周围众多流贼的大声叫好,纷纷称赞他讲义气,是义军的楷模!是所有义军的好兄弟!
第227章
劳动改造
到了第三天......
“真香!”王铁柱捧着一碗热腾腾的米粥,由衷的感慨道。
在王铁柱的这顿伙食中,还有两个馒头,一份小菜,甚至其中还有两片肉!
王铁柱在放完豪情壮语的第二天就饿得受不了,找到了看押头他们的天武军,并一口气举报了三个头目,其中一个在流贼中还是个将军。
逮了一条大鱼,徐盛很高兴,作为奖励,他当着所有俘虏的面,将两片肉放在了王铁柱的碗里,并鼓励王铁柱好好品尝,不用担心有人抢,下顿还有!
王铁柱大口大口的吃着喝着,时不时的还赞上两句官兵的伙食真不错!
看他吃的那么津津有味,让已经饿了三天的其他俘虏们馋涎欲滴,再也不顾什么江湖道义了,纷纷举手举报,一时间又是一片争先恐后。
其中一个俘虏创造了记录,一口气举办了八个头目,后来一打听,原来他自己就是个头目,居然跳出来举报别人........
被举报出来的头目知道自己怕是凶多吉少,也不能便宜了其他人,他们秉承着义军兄弟有难同当的宗旨,又把还没被举报的其他头目也给揪出来了。
经过四天时间的举报,四万俘虏中一共举报出大小头目七百多人。
徐盛下令,将这七百多名大小头目当着所有俘虏的面全都斩首。
七百多颗人头落地,给所有俘虏带来了无比强悍的震慑力,很多平日里骂骂咧咧不服管教的人开始变得老实了。
紧接着,徐盛宣布了俘虏的三大纪律:
一、绝对服从命令,不许任何人违抗,抗者死!二、老实改造,不许逃跑,逃者死!三、俘虏之间禁止相互打斗,斗者死!
徐盛又宣布在改造期间实行积分制,表现良好者会奖励积分,积分满四千分者,释放并分给田地四十亩以供养家糊口之用。
所谓积分制,就是所有俘虏都要参加官府安排苦力劳作,主要是在南直隶开垦荒芜的土地,挖渠灌水、修桥铺路等建设性工作。
积分制规定,参加一天劳作获得积分十分,请假缺席一天扣十分,徐盛不会让他们白吃白喝的,吃一顿饭扣除一积分,领衣服和被子也需要积分,没有积分只能饿死冻死。
如果消极怠工和搞破坏,还得扣分警告,表现优异者也会获得积分奖励,比如改造态度良好,或者举报一些拉帮结派、图谋不轨、企图逃跑的人。
想吃肉?可以,用积分来换!想换件厚一点的衣服御寒?可以,用积分来换!
总之一句话,在战俘管理所中,想要吃的好,过的好,都需要积分,积分不能转让只能自己获得自己使用。
经过计算,一个俘虏正常需要三年的时间就可以积满四千分,获得释放并分得四十亩田地。
每天省吃俭用,最快的也需要两年时间,才能积满积分。
经过两年的辛勤劳作,完全可以让一个浪子回头,重新做个安分守己的人。
在看见七百多个头目被当众砍头,大多数的俘虏都感到心中恐惧,心中听说通过积分可以被释放,还能获得四十亩地,许多俘虏心中都看到了希望,有了盼头。
宣布完管理制度后,徐盛对所有俘虏进行了整编,将四万俘虏分成了五百个队伍,每队选出一名队长,日后由本队积分最多的俘虏担任队长,负责协助官府管理全队,队长每月额外奖励一百积分。
队长没有处罚等权限,只能每天喊人集合,帮忙安排任务。
每一个俘虏都有一个编号,并且有自己的档案,记载着各自的姓名、年龄、籍贯,同时记录着他们每天的出工,奖惩情况。
徐盛下令把所有俘虏的头全部剃成光头,并统一换上囚服,这样明显的装束,想跑也不容易跑掉。
原本众人受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句话的影响,很多人不愿意剃发,但徐盛却说:你们造反本就是死罪,现在以发削首留下一命,已经是皇太子殿下莫大的恩德了,这样也表现了你们要重新做人的决心,千万不要自误!
俘虏听后感觉也是,他们又不是秀才举人什么的熟读圣贤书,这种意识并不强,最主要的是大家都这样,谁也不会说谁的闲话,说不定等自己完成改造释放时头发已经长出来了。
怀着这样的心态,俘虏们还算很配合,一些不配合的人则被揪出来关在一边,不给饭吃。
徐盛为了安全起见,让杨其礼从龙骧夜不收调了一批新训练的夜不收,伪装成俘虏的样子混入俘虏中了解情况,从内部掌握俘虏的心中所想。
尽管如此,俘虏中依然还有不少刺头,其中不少人常年放浪习惯了,很不适应现在的改造生活,经常骂骂咧咧的还跟管教人员顶嘴,甚至吃饭的时候还摔盘子砸碗的,吊儿郎当,一副很牛的样子。
更有的还在队伍里拉帮结派,自称大哥,欺压其他老实的俘虏。
得到混在俘虏中的夜不收禀告后,徐盛嘿嘿一笑,将这帮人全部拉出来,二话不说就是一顿来自官府的毒打,对于一些搞事情严重的,直接当众砍了脑袋,并把这些脑袋挑在长杆上立在显眼的地方,以儆效尤。
在这番铁腕强压之下,俘虏中的风气很快有了好转,所有人都变得老老实实的,努力改造,争取早日释放。
期间,朱慈烺巡视了一番俘虏管理所,当他看到一队队油皮呈亮的光头们,穿着灰色麻布囚服的俘虏们在认真的劳作时,他的眼睛都有些直了。
这他娘的厉害了,特别是剃头这招,简直有种后世影视里的感觉,不得不服!
朱慈烺忽然感觉徐盛也是个人才,先前自己是低估他了。
朱慈烺觉得这办法真不错,在当众夸赞了徐盛后,朱慈烺下令南直隶所有关押在牢狱中的犯人都按这样来操作,头不用剃,主要是分配干活。
当然了,大明对犯人的处罚也不是仅仅把他们扔在大牢里,许多犯人在判决后都被流放到环境恶劣的地方服苦役,也相当于是劳改。
就这样,在南直隶各处,百姓们经常看到一些另类的劳动者,在修补城墙、道路,还给城外的田地挑水灌溉,这些举措,很快嬴得了百姓们的好评,纷纷赞扬皇太子的仁义。
第228章
新的一年
新年已经临近,各地喜庆的氛围越来越浓厚,连偶尔从皇城中出来透透气的朱慈烺都被这种气氛所感染,心里变得温馨了起来。
在距离正旦前几日,朱慈烺将凤阳府等实行屯田的各府官员俸禄提升了一倍,并一次性发放了一年的俸禄,让他们过个好年。
这些官员,特别是凤阳府的官员,跟他干了将近一年,取得的成果也十分显著,是时候提高待遇了。
拿到俸禄的官员们心中那个激动啊,特别是这些知县和知州,自从严打后,贪又不敢贪,不贪开销又不够,这一年来真是勒紧裤腰带办事了。
大明从七品官员月俸七石,正七品官员月俸禄七石五斗,从六品月俸八石,正六品官月俸十石......正三品月俸三十五石,正一品月俸八十七石。
按照万历时期的一石粮食半两银子折算,一个七品知县一年的俸禄也就四十五两银子,相当于后世年薪四万两千多块钱。
正一品月俸八十七石,年俸一千零四十四石,折银子五百二十二两,相当于后世年薪五十万软妹。
在乱世时期,粮食值钱还好点,使得官员们的俸禄升值了不少,但前提也要朝廷能及时发放。
除了提高官员俸禄以外,朱慈烺还将原本由官员自己花钱请师爷和雇马车轿子的开销都转到了官府,也就是可以公款报销,但每月报销的额度会根据官员的品级有限制。
以前当官的不仅要养自己人,做什么时候都要自己花钱,官员的生活过得很拮据,很容易出现贪腐现象,现在不仅俸禄翻倍,还有公款使用,这让南直隶几个府的官员们感觉自己变得幸福多了。
朱慈烺这么做,也仅仅是预防或者是说减少贪污,有些官员,你给他俸禄再多几倍,还会忍不住伸手贪的,对于这种情况,朱慈烺正在考虑如何加大防御和监察力度。
朱慈烺亲自去了趟朱大典家中,与之相谈了一番,并告诉他,在家先休息一断时间,以后自己还有用得到他的地方,朱大典闻言感动不已,一时间老泪纵横。
朱慈烺心中感叹,朱大典这个人啊,虽然贪财成性,在漕运总督任上捞了不少钱,但在历史上还是留下了浓厚的一笔。
大明灭亡后,南明的扬州、南京、杭州等重镇相继被清军攻克,朱大典散尽贪污所得财产,招募兵勇,巩固家乡的小城金华,使得清军损兵折将,久攻不下。满清以高官厚禄来招抚朱大典,朱大典不但不为所动,更是当场撕毁招抚书,表示坚决抗清的决心。
金华在坚守两个月后,最终被清军的红衣大炮轰开了城门破城而入,为了不受清兵的侮辱,朱大典的妻妾们带着子女自尽,而朱大典则和部下在火药局引爆火药,与附近的清军同归于尽,壮烈殉国。
朱大典也算瑕不掩瑜了,在清军面前他保持住了民族气节,倘若南明各地军民皆如此,天下事尚未可知。
在除夕这天,朱慈烺遥望北方,来到大明后第一次在外面过节,有些思念京师的生活和家人。
朱慈烺忽然有个想法,他能思念家人,将士们自然也会想家、思念亲人,想到这里,他立即传令在天武军大营设宴,与将士们一起过年。
天武军各部主要将领已经早早的回到中都了,因为按照朝廷礼制,每年正月初一都要进行正旦朝贺拜见皇帝,群臣们拜见过皇帝还得拜见皇太子,虽然现在朱慈烺不在京师,但中都附近的官员在初一这天还是要过来朝贺见礼的。
天武军的大营中一片欢乐,觥筹交错,全营共庆,整个大营里欢声笑语不绝于耳,冲淡了军营中的肃杀压抑之气。
朱慈烺一身便装,先是发表了一番讲话,承诺在明年的新年前,会把将士们的亲人接到江南享福,天武军将士们无不兴奋感动,这一刻,军心高度凝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2/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