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1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0/982


这才仅仅一年时间,若是让他再继续在江南发展下去,朝廷根本无法掌控,这是很多人都心知肚明的事情,如此大事,内阁无法决定,只能让皇太子的老爹亲自拍板。
龙座上的崇祯皇帝沉默良久,又起身在乾清宫中来回踱步,他停下脚步道:“容朕再考虑考虑。”
见皇帝心思未定,薛国观知趣的退了下去。
崇祯又坐回了龙座,半躺在垫子上,仰头看着乾清宫上面的雕龙壁画,心中久久不能决定。
崇祯很想将朱慈烺调回京师,把天武军分成三部,一部入四川围剿李自成,一部在江南对付张献忠,另一部调往辽东镇守锦州,如此安排,不仅能分化太子的势力,还能牵制大明各部拥兵自重的将领。
不过眼下张献忠、罗汝才等贼寇尚在,且人数不少,甚至有进攻南京的实力,崇祯一时间又犹豫了。
崇祯不知不觉来到了坤宁宫,见他到来,周皇后非常欢喜,她已经知道朱慈烺在湖广大捷的消息。
周皇后行礼后紧握着崇祯的手道:“陛下,众贼皆溃,国势渐渐好转,何时才把皇儿调回京师?”
崇祯脸色一板道:“皇后,切勿再干政!”
周皇后也拉下了脸,说道:“臣妾一年未见皇儿,甚是想念,身为人母,臣妾难道还不能思念儿子吗?”
崇祯皱眉道:“现在太子是大明的,先国后家,对于他的安排,就是国事!”
周皇后闻言,眼中的泪水不断溢出,她别过身去,不愿再理会崇祯。
见她如此,崇祯心中泛出怜爱,只好道:“等南方稍定,朕就召他回来,这样可好?”
“真的?”周后欢喜地道:“南方稳定这都是皇儿的功劳,陛下可得好好赏赐。”
崇祯帝微笑道:“好!好!”
虽然嘴里这么说,但崇祯心里却在想,要是亲王什么的还能多赏点封地,现在他是皇太子了,要钱有钱,要兵有兵,规制也基本等同于皇帝了,还赏个屁啊!
※※※※※※※※※※※※※
崇祯十年十二月,朱慈烺从太平府路过庐州府回到了凤阳府,途中路过一个个新建的囤户村镇,见到百姓们都在高兴的忙碌着。
当看到皇太子的仪仗回来时,人人脸色都露出兴奋之色,远远的对着仪仗拜了数拜。
朱慈烺心中感慨,经过近一年的发展,凤阳府完全变样了,原本坑坑洼洼的官道上,如今已经压上了一些小碎石,变得更宽更坚实了。
在官道两侧,各处河流旁到处都有高大的水车耸立着,田间还有不少碎石小路。
在路过一些城池时,城中屋舍井然,街巷一尘不染,很是干净。
看着百姓们展颜的笑容,朱慈烺心中很是欣慰,自己杀了那么多人,费了这么多银钱,这些都没有白做,百姓的生活明显有了极大的改善。
朱慈烺的仪仗距离中都洪武门十里外,只听这里锣鼓喧天,鞭炮隆隆,漕运总督朱大典和凤阳知府杨廷麟等一众官员正在此迎驾。
在回到凤阳府后,杨廷麟先是将凤阳府的情况详细的汇报了一番,朱大典也将附近各府屯田的情况做了汇报。
在朱慈烺出征的时候,秋播就已经开始了,滁州府等几个府的囤户明年春耕时就可以种植了,只是徽州府目前的情况不太好,干旱严重,水源不足,不好屯田,也很少有人愿意去。
李廷表将朝廷邸报和大明各地发生的主要事情,整理出了一份文书呈给了朱慈烺。
京城方面,内阁大臣黄士俊辞官退职,工部尚书刘遵宪为了加强京城防御,开始修建城墙。
曹化淳受命提督京营戎政,这是曹化淳第二次任此职,御马监太监李名臣提督京城巡捕,王之俊为副。
三年一次的科举已经考完,一共出了三百零一位进士,状元是刘同升,也就是历史上和杨廷麟一起抵抗满清南下,在赣州血战殉国的那位。
中原流寇方面,刘泽清在虹县打败流贼,洪承畴在汉中击败流贼。
不出意外的是,李自成走出了困境,在洪承畴的眼皮底下溜了,并从七盘关进入西川,后攻陷昭北、剑州、梓潼,分兵直趋潼川、江油、绵州,总兵侯良柱战死,李自成又攻克彰明、盐亭各县,直逼成都。
朱慈烺将关于李自成的战报递给了曹变蛟,曹变蛟看后久久不语,最终长叹了一口气。
在跟随朱慈烺的一路上,曹变蛟对太平府和庐州府的发展感触颇大,和一直闹灾的陕西比,这里简直就是天堂。
特别是凤阳府的变化,让曹变蛟极为震惊,在崇祯八年和崇祯九年初,卢象升坐镇凤阳主持剿寇时,曹变蛟领兵驻扎过凤阳,现在的凤阳和以前简直感觉不是一个地方!
皇太子居然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将凤阳变了个模样,这样的能力让人惊叹。
曹变蛟看向朱慈烺的眼神变得更加的坚定了,或许这位才是自己的明主,这天下未来是他的,只有他不会养寇自重,才能让大明真正的太平!
第224章
封赏
十二月中旬,中都凤阳皇城奉天殿中,南直隶主要文武官员齐至,天武军团总以上武将全部到齐。
在今天,朝廷的封赏旨意已经下来了,并且由司礼监秉笔太监、东厂提督、提督京营总戎曹化淳亲自宣读。
奉天殿上首,曹化淳面色深沉,见众官文官侍立,武将肃立,他满意地点了点头。
曹化淳看着朱慈烺笑道:“殿下,咱家要宣读圣旨了。”
“好!”朱慈烺点了点头,从座位上站起来到了御阶下垂手站立。
一个小太监将一个黄绸包裹的锦盒递给了上来,曹化淳从锦盒中取出了黄绫圣旨,高声喝道:“圣旨!”
漕运总督朱大典、应天巡抚张国维、安庆巡抚史可法、凤阳知府史可法等南直隶主要文官皆肃穆下跪,天武军众将哗的一声行礼,甲叶一片铮响。
曹化淳将手中圣旨展开,用洪亮高亢的声音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朱慈烺则是躬身而立,封赏的内容他已经大概知道了,没自己什么事,只是他不明白那锦盒中为什么会有两道圣旨.......
众人仔细的听着,天武军众人低垂的脸上皆是面露兴奋。
孙应元,授正二品龙虎将军,荫一子世锦衣卫指挥佥事。
黄得功,授正二品骠骑将军,荫一子世锦衣卫指挥佥事。
李廷表,授从二品奉国将军,荫一子世锦衣卫千户。
周遇吉,由参将升南京京营总兵官,授从二品定国将军。
杨其礼,深入敌后探查军情,授从二品镇国将军。
赵景麟,击毙两名贼首,授正三品昭武将军。
李少游,斩杀贼首一名,授正三品昭勇将军。
万俊杰,授正三品昭毅将军。
........
杨御蕃,死守庐州有功,授正二品金吾将军,荫一子世锦衣卫指挥佥事。
文官的杨廷麟治理凤阳,又领兵援助庐州有功,授正三品正议大夫。
应天巡抚张国维保护南京有功,授从一品光禄大夫........
天武军在军职上改变,并不影响朝廷的封赏,朝廷的封赏大多数是散阶,对于一些将领分驻某地,才特别封某地总兵。
龙虎将军、奉国将军、正议大夫这些都是散阶,带将军的是武将的散阶,带大夫的是文官的散阶。
武将散阶分为三十级,每一级对应俸禄标准不一,类似后世的军衔,朱慈烺没打算在天武军用后世西方的军衔,他觉得大明的散阶完爆那些什么校啊,尉的。
西方很多东西都是从中国学的,比如伯爵、侯爵、公爵等爵位,师、旅、营等军制,很多人都以为这是西方的玩意,其实早就中国两千多年前就普及了。
就像有人说明朝的服饰像韩国的服饰,殊不知韩国服饰就是继承明朝的,只是稍微做了一点改变,真是儿子像爹,贻笑大方。
大明军中的军职除了总兵、副将、参将、游击将军等固定,其他的军职几乎都是各军根据自己情况酌情称呼,其实连总兵衔很多时候也只是称呼,对总兵的称呼也有很多,有叫将军的,有叫军门的,有叫某镇的,甚至叫大帅的。
当所有武将都封赏完毕后,连文官中的杨廷麟都封赏了,朱大典和史可法二人感觉有些不安,果然封赏到最后没他们二人什么事情。
曹化淳吸了一口气,随即喝道:“漕运总督朱大典、安庆巡抚史可法接旨!”
二人额头隐隐冒汗,越众而出,道:“臣,朱大典(史可法)接旨!”
曹化淳扫了他们二人一眼,又展开锦盒中的另一份圣旨宣读了起来。
圣旨中先是训斥了朱大典和史可法,安庆之战,六千官兵全部战死,二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最终漕运总督朱大典被免职,一撸到底,令其回家养老;史可法虽然被训斥了,但旨意中责令他戴罪立功,还让他接任朱大典的漕运总督一职。
朱慈烺越听眉头越是紧皱,殿中各人也是有些惊讶,如果罢免史可法还好说,毕竟是他坐镇安庆的,可关朱大典什么事呢?
安庆这个地方,既属于应天巡抚的管辖范围,又属于安庆巡抚的范围,甚至还属凤阳巡抚。
在今年年初,张国维就上奏朝廷,请求将安庆从他的管理范围中拿掉,单独给安庆巡抚管理,朝廷没有同意。
现在问题来了,安庆一战,官兵损失惨重,到底是谁的责任呢?要么是史可法,要么是史可法、张国维、朱大典三人一起受罚。
朱大典兼任凤阳巡抚,安庆一带也属于他的管理范围,朝廷需要替罪羊也能理解,可为什么单单朱大典倒霉,其他两人还受到封赏了呢?史可法表面没有封赏,实际上还不是给了漕运总督一职。
朱慈烺从这份处罚中算是看出了,是有人专门想搞朱大典,甚至是想搞自己,朱大典一直帮自己清查卫所土地,自然得罪了江南不少权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0/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