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1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2/982


吴忠接着道:“殿下,铁厂和军器局已经步入正轨了,奴婢带您参观一下。”
朱慈烺点了点头,进入军器局中瞧了瞧。
兵仗局的那些工匠们大多都在军器总局中工作,还有部分被调往了凤阳军器局,他们每家都分了一百亩良田,每月除了薪水另外还发五石粮食,家家生活富足。
朱慈烺还取消了他们的匠户身份,让他们的后人可以自由选择职业,不再限制于只能继承父业当匠户。
朱慈烺觉得,军户和匠户以及其他什么户必须废除,这天下也就皇帝和当官的子承父业舒服,其他行业大多是坑人的,耽误人家后代发展。
特别是匠户,空有一身手艺,地位却极为低下,对他们来说太不公平了,简直是寒了匠户们的心。
在未来振兴大明的规划中,工匠们的作用很大,因此朱慈烺决定抬高工匠们的地位和提升他们的待遇,让更多的人愿意学点手艺,为国做贡献。
现在的铁厂和江南军器总局,从开矿到冶炼,再到运输和打造武器,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看着周围热火朝天的景象,朱慈烺很是兴奋,以后军队的盔甲火器都指望从这里才产出了。
吴忠道:“殿下,刚开始建厂的时候花费了不少钱,后续的还算稳健,有煤矿和铁矿的供应,主要的花费是打造和运输,工匠们和一些屯户们的工钱。”
朱慈烺道:“这部分钱别省,整个军器局,工匠才是核心,他们不仅能打造武器,更重要的是有些人可以成为科研人员!”
虽然不知道科研人员为什么这么重要,但吴忠还是紧紧牢记了皇太子的话,不能苛待工匠们。
吴忠笑着道:“这些矿工和运输人员,都是太平府下的囤户,这些人以往三天不吃两顿饭,如今在这里干活,不仅一日三餐,顿顿管饱,每月还有二两薪水拿,大家很是满意,而且干劲很足,他们都把奴婢当佛爷供着呢!”
朱慈烺道:“你管辖的铁厂和军器局,需要采矿的矿工、运矿的劳力、还有冶炼的人员,运煤的人、将煤炼成焦炭又需要人,再炼熟铁,运往军器局打造各类火器、盔甲,这些都需要人,少说有万余人吧?”
吴忠点了点头,道:“殿下所说不错,这些地方所需人员一共有一万八千六百三十二人。”
朱慈烺赞许的看了他一眼,道:“这一万八多人,每个人还有家属,这样一来光是靠你吴忠养活的人,就有十多万人,你现在知道他们为何把你当做佛爷供着了吧?”
吴忠很是吃惊他没想到自己居然这么伟大......
朱慈烺又道:“不仅如此,这十几万人平时吃穿用度所需要的粮食、布匹、盐等等所需,都是从本地附近所购买,他们又养活了多少人?”
“各行各业皆有相通,百姓越是富足,养活的人就会越多,大明也就越来越好!”
不仅是吴忠,就连随行的李廷表、徐盛还有太平府的一些官员都惊呆了,皇太子的这番话真是见识独特。
“皇太子真乃紫薇帝星转世,远非常人所及啊!”有官员拍马道。
朱慈烺没理会众人的表情,他看着那些洋溢着笑容正在卖力劳作的男女们,心中叹了口气道:“如今大明百姓们的要求并不高,只要能吃饱就满足了......”
在太平府逗留了几日,当朱慈烺渡江返回凤阳府时,他没有乘坐当地官府重新赶制的龙舟,命人从附近的池州府和滁州府各调来了几艘商船。
最终,朱慈烺也没有乘坐这些商船的任何一艘,而是临时改承了运兵的民船,令人骇然的是,在渡江的时候,新造的龙舟和新调来的几艘商船全部漏水沉入江中。
此事在江南各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很多人惶恐,不知道何人想要谋害皇太子,而且是如此的丧心病狂!
朱慈烺震怒,将制造龙舟的工匠、近日接触过龙舟及几艘商船的千余人全部打入死牢,严加审问,又将池州府和滁州府两地官员数百名官员,全部追责连降三级!
李廷表压力非常大,一边烤讯死牢中的千余人,一边严令江南各地锦衣卫情报分处严查背后策划者,破案者官升三级。
朱慈烺甚至以皇太子的名义,在江南各地悬赏白银十万两、良田一万亩,只要提供有力线索,皆重赏,官员举报幕后策划者,官升五级,赐爵位!
事情传到京师后,群臣哗然,崇祯更是暴怒,太子接二连三的遇刺,对方毫无掩饰的打皇家的脸,让他忍无可忍,崇祯当场下旨要诛灭策划者的九族。
朝廷还派出了钦差南下,巡视南直隶处理此事,钦差还在半路,锦衣卫就已经查出了一批人,策划的还不止一两个人,从中牵扯出一大批人,有官员、有士绅。
朱慈烺将几个主犯灭了九族,又杀了从犯数百人,在砍了数千个脑袋后,朱慈烺又强行收了安庆府、池州府、滁州府的各卫土地,并扬言道:“只要你的头够铁,你的家族有足够的人头,想报复尽管来,本宫不惧!”
放完了狠话,朱慈烺又到各府溜达了几圈,随行的大军足有万人,每次都是旌旗招展,铁甲大军如洪流般,让人不寒而栗。
皇太子的霸道,让江南各省的官员、士绅们都感觉到了心头有块巨大的石头让人喘不过气来,特别是驻扎在各府的屯田兵,更像是一把利剑悬于头上,让人不安。
第194章
收获
当沉船事件结束时已经是九月份了,在过去的几个月间,凤阳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些铁厂和煤厂相继投产,几个军器局和器械局等军用工厂也开始了运作,最重要的是夏收了,屯户们开始收割田里的庄稼。
经过凤阳府知府杨廷麟的统计,今年春耕开垦的田地,每亩粮食的产量都达到了八九斗左右,其中靠近淮河等河流湖泊的田地每亩甚至收获了一石,比起没灾的往年也差不了多少。
总的算来,军屯部共收到凤阳府屯户的租子共八十万石,这只是半年的量,按照一年两熟,光是凤阳府屯户的租子就能收上来一百多万石。
马上开始秋播了,庐州府和太平府的十万家屯户也要开始播种了,按照这样算的话,光是明年一年三府屯户一共可以收三百多万石粮食。
以二十万大军每月消耗十万石粮食计算,一年下去,光是屯户的租子就足够吃两三年了,这还不包括各府其他军户、农户、地主缴纳的粮食和杂税。
到了明年春耕,南直隶将会有一半地方推行军屯和民屯,其中包括凤阳府、庐州府、太平府、安庆府、池州府、徽州府、滁州府。
剩余的只有江南士绅和南京勋贵主要掌握的应天府、苏州府、扬州府、镇江府、松江府、淮安府、宁国府。
南直隶的面积很大,相当于后世江苏、安徽和上海三地,光是耕地就有八千万亩,如今朱慈烺已经掌握了半数田地,未来几年粮食收获将会越来越多。
当然了,想要实现宏图计划,不仅前期要大量投入,更重要的还是要杀,这年头,光动嘴能把地要来吗?能让地里自己长出粮食吗?
谁都不是慈善家!唯有刀快心狠才能掌控得了局面!我大军所到之处,各卫要么主动交地、承认错误,领取五百亩良田和锦旗一面,要么起来抵抗被抄家灭族。
各府官员要么好好配合、支持屯田工作,要么就被革职砍头,连辞职的机会都没有,贪了银子还想跑?想什么呢!朝廷新送的尚方宝剑,了解一下?
至于士绅........好吧,还是先等等吧,怕这帮人没有下限的资匪,等平掉霍山的流寇,再玩一次大的!
朱慈烺为了控制舆论,在南直隶各府又新建了十几个皇明时报分社,原本的南直隶皇明时报分社半个月才印刷一期,现在朱慈烺将之改成和京师一样,三天一期。
※※※※※※※※※※※※※
在凤阳府寿州城隍庙附近一个破旧的小宅院中,三个孩子孩童正绕着院子欢快着追逐着。
一个二十多岁的妇人看着院子中堆满了装着粮食的粮袋,脸上难掩激动之色。
她看向身边的男子,吃吃的道:“青山哥,这些真的都是咱家的吗?”
男子将女人搂在怀里,满脸肯定的道:“五妹,这些粮食都是咱的,皇太子亲口许下的,不会有错!”
五妹紧抓着青山哥,眼中有些朦胧道:“要是年前咱家能有一袋米,爹娘也不会饿死,咱的几个哥哥姐姐也不会被流贼抓进山里从贼......”
徐青山轻轻拍了拍五妹的后背道:“上面的命令下来了,让咱过几日准备押运粮草去霍山那边,应该是要打仗了,到时候咱进山帮你找找你的哥哥姐姐们。”
五妹心中一慌,道:“青山哥,不是说屯田兵不上战场的吗?你可别犯傻往前冲啊!咱们这一家全指望着你呢!”
徐青山安慰自己的娘子道:“放心吧,五妹,殿下的天武军很强大,冲锋陷阵的事情还轮不到我们这些屯田兵。”
“嗯,青山哥,你先休息一会儿,我去给你做饭!”
五妹从内屋墙壁上取下一块猪肉,又从吊在房梁上的篮子中拿出了两个鸭蛋,这才走进了厨房。
徐青山看着惊讶道:“五妹,现在猪肉很贵吧?家里哪来的这个?”
五妹的声音从厨房传出道:“是啊,现在州县里猪肉一斤都二百三十文钱了,一个鸭蛋也要二十文钱,原本咱家是买不起,可现在咱家有了粮食,这粮食在市面上更贵呢,我是拿一些粮食换来的!”
徐青山暗暗点头,上次一家人吃肉还是在自己结婚的时候,如今长子都七八岁了,连一顿肉都没吃过,难怪娘子大老远的去州城换一些肉来。
看着院子中玩耍的三个孩子,徐青山心中暗暗决定,此次出征一定要博个前程,成为一名真正的天武军军士,跟随殿下建功立业,封妻荫子,让一家人过上富足的生活!
........
在徐青山饱饱的吃完饭返回军营时,只见一群衣衫褴褛的年轻流民众星捧月般的围着几个天武军的军士。
“干什么呢,干什么呢?有话直说,别围着!”一个天武军的队长呵斥众人。
见这位军头身材魁梧,脸一横,众流民被吓的身子一缩,显然对官兵心存畏惧之心。
一个身材高大,被晒的乌黑的大汉站出来道:“这位军爷,请您收留我们吧,我们都符合招兵条件,您看我的肌肉!”
这名天武军的队长闻着一股酸臭味,扫了一眼面前的饥民们,道:“你们谁没洗澡啊,味儿可真大!”
“我等连吃的都没有,哪里还有心思洗澡啊!”一个流民汉子小声低估道。
这些流民有些不好意思,纷纷往后退了两步,怕熏着这位军爷,引起对方的不快。
这名队长叹了一口气,道:“你们也甭围着我,这何时招募屯田兵不是我等决定的,全凭皇太子殿下圣断,你们的情况我会向上面汇报的,至于何时再次招募屯田兵,那我就不知道了。”
“军爷,我们从河南归德府来的,走了半个月的路才到的凤阳,您可一定替我们问问哪!”
这些流民得知凤阳府大丰收,纷纷前来找出路,他们先在州衙找当官的,当官的却说凤阳府的田地分完了,暂且不招募屯田兵了。
这些流民有些信不过当官的,又在屯田兵军营附近晃悠,想要入征屯田兵,恰巧遇到了几个在军营外巡视的天武军军士们。
这名天武军的队长看向那个乌黑的大汉道:“你是他们的头?”
黑汉子点了点头,期待的看着眼前这位威武的军爷。
队长从怀里掏出一个钱袋抛给了他,道:“这些银钱给他们每人分点,买几个馒头压压饿,军营重地,大家就别围着了。”
流民们一时间呆住了,他们一路上只见过抢钱的军爷,何时见过这种主动送钱给自己的军爷?这简直就是天下奇闻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2/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