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982


朱慈烺感受到汤若望殷切的目光,将书合上,看着他,道:“如此巨作,当以国用。”
看着有些激动的汤若望,朱慈烺接着说道:“本宫不愿明珠蒙尘,但也希望先生能够为我大明多尽一份心。”
“不知殿下想要我做什么?”汤若望很直接的问道。
见对方如此痛快,朱慈烺也不啰嗦,开口道:“我知先生通晓西洋火炮的制造之法,不知先生能否为我大明造一些火炮,如红夷大炮那般。”
明朝的火器发展虽然不错,但在明末,已经稍微落后于西洋了。
此时欧洲不少国家的军队已经普及列装燧发枪了,火炮研究技术也比中国强上一线,大明几次从澳门的葡萄牙人手中购买火炮。
“没问题,只要有炮厂,我会教会他们铸造最新的火炮。”
汤若望很痛快,他作为天主教中国区的总舵主,传教也是他的主要工作,而想要顺利传教,必须结交大明的权贵。
而眼前的太子殿下,作为大明帝国未来的皇帝,现在结交,绝对对他的传教事业有极大的好处。
“好,我会请父皇陛下下旨,重新设厂,由你主持铸炮,不会让你受到任何人的影响。”
朱慈烺很清楚,现在还没拿下兵仗局,指望让汤若望一个老外去管那些老油条,有些不现实,不被坑死就不错了。
接着,朱慈烺又参观了一下汤若望的实验室,发现一侧墙上还挂着一把火铳,看外表,不同于大明士兵所用的火铳。
“这是什么火铳?”朱慈烺指着那个特别的火铳,道。
汤若望介绍道:“回殿下,这叫燧发枪,是利用火石撞击引燃火药的新式火铳,产自澳门卜加劳铸炮厂。”
“你说澳门的卜加劳铸炮厂已经生产燧发枪了?”朱慈烺心中有些激动。
卜加劳铸炮厂是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铸炮厂,不仅生产大炮,还生产炮弹,火药,甚至敎堂的铜钟等。朝廷获悉后,曾多次派人到澳门购买大炮。
此时的澳门并不是被葡萄牙人占领了,只是葡萄牙人缴纳了费用,租用一些土地,获取在澳门生存的权力而已,很多事情都会受到大明的限制。
葡萄牙真正建立据点插上国旗,并占据澳门是在晚晴的时候。
“当然,卜加劳铸炮厂还有最新型的燧发枪。”汤若望回答道,他不知道大明的皇太子为什么对火器兴趣这么大。
朱慈烺欣喜道:“不知道先生能否制作出?”
汤若望摇了摇头,道:“殿下,很遗憾,最新型的燧发枪,卜加劳铸炮厂也仅仅仿制出不久而已,臣只是得到了一支,虽然还在研究,但目前并不能仿制出。”
朱慈烺点点头,表示理解,他也只是保着试试看的心理,只能够造出旧式的隧发枪就以经很满意了。于是道:“那这普通的燧发枪你可以造出吧?”
“很抱歉,殿下,普通的燧发枪我也不能造出,毕竟我平时没什么时间研究这个火器。”
朱慈烺听闻后很失望,虽然他手中有毕懋康所绘的图,不过想要凭着图制造出燧发枪,难度很大,并且需要大量的时间。
见到皇太子眼中难掩的失望,汤若望继续道:“不过,殿下,我有位朋友可以造出。”
“是何人?请先生为我引荐!”朱慈烺有些好奇,难道大明还有高手?
“殿下请稍等。”汤若望和他的一个助手低语了几句,助手迅速离去,好像去请什么人了。
不一会儿,有位三十岁左右的男子在汤若望助手的带领下,走了进来。
一进门,男子就说道:“神父,我正研究那把火枪呢,为何这么着急把我找来?”
汤若望连忙道:“和鼎,这位是当今太子殿下,快来过来拜见。”
那男子闻言大吃了一惊,没想到当今太子殿下居然驾临。
不过他虽然吃惊,但也没有显出多少手足失措的样子来,忙向朱慈烺躬身一揖,道:“草民见过太子殿下千岁。”
朱慈烺忙道:“先生不必多礼,请问先生的令尊是否是故佥都御史、前登莱巡抚,孙元化孙大人。”
那男子怔了一怔,点了点头,道:“不错,正是先父。”
朱慈烺这才确定,汤若望所说的可以造出燧发枪的朋友就是孙和鼎,也就是孙元化的长子。
孙元化的几个儿子自小受到熏陶,也精通火器的制做,其中以孙和鼎最厉害。因为孙元化被朝廷冤杀,也难怪孙和鼎见到自己并无多大触动。
听孙和鼎回答,朱慈烺接着道:“我听汤先生说孙先生精通火枪的制造之术,我大明正好要铸造一批火枪,以抵御关外鞑子,因此想聘请先生相助。”
那知孙和鼎听了朱慈烺的话后,立刻摇了摇头,道:“先父临终前曾有遗命,令我们兄弟终身不得出仕为官,在下实在不敢有违先父遗命,故此不能从命,还请太子殿下见谅。”
因为孙元化生前加入了天主教,汤若望给临死前的孙元化做了最后的弥撒,在这最后时刻,孙元化请汤若望转告三个儿子,不要因为他被冤杀而抱怨朝廷,不要当官,把他的遗作整理出来传于后人。
第十五章
致富第一步
听到孙和鼎一口拒绝,朱慈烺表示理解,当然不会就这么放弃,接着又道:“本宫也曾听闻过孙大人的才能,被奸臣诬陷身死,真乃国之损失。”
朱慈烺的这句话,让汤若望和孙和鼎心中震惊,没想到当今太子殿下,小小年纪居然有这种见识。
特别从他口中说出奸臣二字,在场包括徐盛和吴忠等所有人都知道,殿下口中的奸臣指的是谁,那可是当朝内阁首辅,温体仁啊。
“小爷......”吴忠小声的提醒朱慈烺,想让他说话注意一些。
朱慈烺并不觉得自己冒失,接着道:“怎么?构陷忠臣,他温体仁不是奸臣?”
“殿下,请别再说了.......”孙和鼎连忙劝道。
朱慈烺能当场表明立场已经让孙和鼎大为感动了,然而,朱慈烺这番说话,也会为自己带来麻烦。
奸臣构陷是不假,然而最终下令杀孙元化的是崇祯啊,朱慈烺这么说,不是变相的指责当今皇帝吗?
朱慈烺当然知道这层道理,他却不怕,这里除了汤若望和孙和鼎,就是吴忠和徐盛,这二人绝不会出卖自己。
至于汤若望和孙和鼎,除非脑子有毛病才去告发他。这也是他敢直言的原因,一切为了拉拢汤若望和孙和鼎。
朱慈烺见时机差不多了,不再废话,直接说出了最大的筹码:“孙先生请放心,有朝一日,我定会为令尊平反。”
听到当朝太子殿下的亲口承诺,孙和鼎身体微颤,随后当场下跪,眼睛有些湿润,道:“草民愿为殿下效死!”
朱慈烺扶起了孙和鼎,又看向汤若望,道:“汤先生,我会奏请父皇陛下,为你们天主教御赐牌匾的,这样会对你的传教有些帮助。”
“多谢殿下,您真是一位奇人,年纪轻轻就有明君风范。”汤若望兴奋的有些手舞足蹈。
看到被搞定的二人,朱慈烺自然十分高兴,三人开始坐下详聊。
朱慈烺将后世燧发枪的发展大概讲了一遍,想为他们二人的研究有个目标。接着又和汤若望和孙和鼎二人聊了许多关于天文,数学等领域的学识。
汤若望和孙和鼎对视一眼,皆感觉对方眼中的震惊,眼前这个太子殿下,还是人吗?不到十岁,竟然知道这么多?有些学识居然比他们二人还要超前。
莫非真是真龙转世?到了现在,一向不迷信的汤若望和孙和鼎居然对信仰产生了一丝动摇。
“小爷,该回宫用膳了。”吴忠轻声提醒道。
朱慈烺有些不愉,道:“急什么,我与两位先生相见恨晚,不要打扰我们。”
他并不是刻意装逼卖好,而是真的与他们二人相谈甚深。
朱慈烺来到明朝后,虽说也算土生土长了几年,但在古代的环境中,没灯没电的,他的内心还是很压抑的。
特别是身边的太监宫女,不是迷信就是唠叨,若放在后世基本和傻币没两样,朱慈烺和他们几乎聊不到一起,只能安排他们去做事。
今天遇到汤若望和孙和鼎二人,谈着一些现代的知识,朱慈烺的内心像是得到了解放。
“殿下不妨在这里用膳,尝尝异国风味。”孙和鼎提议道。
朱慈烺点点头,对着汤若望笑着道:“可,今日就在汤先生这里用膳了。”
汤若望自然欣喜,连忙亲自带着下人下厨做菜去了,朱慈烺则与孙和鼎继续探讨着燧发枪的事情。
没过多久,汤若望和下人们就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饭菜。
汤若望亲自端着两杯茶出来,道:“家里也没有什么好菜,还望殿下多担待一二。”
朱慈烺接过茶水,看了一眼,笑着道:“我以为汤先生给我端的是咖啡呢,原来是碧螺春。”
汤若望瞪大了眼睛,道:“哦,上帝,殿下您说的咖啡在我们那被称为‘魔鬼饮料’,是不能喝的,我怎敢给殿下喝那种东西。”
朱慈烺摇了摇头,没有说什么,看来咖啡是欧洲还没流行,这时的天主教还在排斥咖啡。后来教皇亲口品尝后认为可以饮用,并且祝福了咖啡,咖啡才在欧洲逐步普及,不过那都是几十年后的事情了吧。
“这是辣椒?”朱慈烺夹起一道菜中的红色辣椒,惊奇道。
他自从来到大明,这些年,就没见过辣椒,御膳里的辣味都是用芥末和葱姜蒜来调和,吃起来根本感觉不到正宗的辣味。
“这是番椒,奇辣无比,殿下小心。”汤若望连忙提醒道。
“这不就是辣椒嘛,我认得它!”朱慈烺哈哈一笑,一口咬下。
顿时一股辛辣的感觉直冲脑门,朱慈烺觉得神清气爽,整个人都不一样了。他以前最爱吃辣,如今再次尝到这种久违的味道,让他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这.......殿下真乃神人也.......”汤若望和孙和鼎看向朱慈烺的眼神充满敬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