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冕唐皇(校对)第3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6/760


张榜之后,王美畅并没有第一时间进行审理,而是先将罪证罗列公开,就在朱雀大街上,将从涉事诸家所抄没出来的官库禁物摆列开来,足足占据了一大段街道。
眼见到这么多的物证沉积在大街上,城中民众们一时间也是惊诧不已,几乎举城围观。
“这些贵族们,真是该死啊!城中闹乱视而不见,反而趁乱洗劫官库!这么多的刀枪甲械,看起来就让人心惊胆战,他们藏在私门,难道是要谋逆造反?”
“眼下也只是器物摆设,并没说一定是他们抢劫。当时城中闹乱那么严重,各自守在家门,谁又能说清楚外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各有荣华富贵,衣食无忧,实在没有必要去犯这样的大罪!”
物证摆设开来,围观人众们也都是众说纷纭,有的人义愤填膺,有的则仍心存狐疑。
物证陈设一天后,除了一些留堂问案所用之外,其他的则就都再次送入其他还算完好的官库中储存起来。
接下来,万年县又张榜征集散在民间的人证物证,一旦采证,共谋者可以减罪一等,旁证者则各有褒奖。
这一告示公布出来之后,顿时又在坊间引起一番热议,许多人争相往万年县廨涌去,可谓热情至极。
“杨五郎,你又往县廨凑什么热闹?我记得你秋前便已经离城,乱后才又返回城中?”
“蠢、蠢!证或不证,只凭一言,老子关心乡事,要去衙堂看个真切!如果是真的,那些贵族真是该死!如果是假的,也不能眼见咱们乡土名宗被冤枉构陷!”
至此,这一场公审算是吸引了全城注意。除了宵禁净街的时间段之外,许多人几乎不吃不喝的守在那些公示榜附近,只为第一时间看到案情的最新进展。
一时间,位于城东宣阳坊的万年县廨可谓是人声鼎沸,因为聚集了大量的民众,就连出入都变得极为困难。
如此喧闹了整整三天,案事终于正式开审。
王美畅并没有第一时间审问那些主犯,而是先从其他人证开始审问。这其中,包括通济、敦化等几坊居民、街徒以及一部分负责防守官库的留守府兵众。西施文学
通过对周边人事的审问,很快便整理出被劫官库这几坊在动乱前后的基本情况。乱民入城闹乱,主要便集中在朱雀大街以西的区域,城东坊区还是不失秩序。特别官库所在那几坊,因为本身就有甲士驻防,所以在遭劫之前,几乎没有什么乱民匪徒敢于滋扰。
“卑职守在通济坊,本有两营六百余众,动乱发生几日后,陆续抽走一营军士入守昭国、晋昌等几坊?有没有留守府调令?没有,当时消息绝传日久,卑职困守通济坊,也不知留守府安危与否。
昭国坊有弘农杨氏永寿县公园业,校尉周利民乃杨氏婿子,率众支援,但永寿公助粮两百斛。当时坊内已经断粮,卑职不敢私开官仓取用……官库遭劫前,大业坊突然告破,卑职率众驰援,再回来时,通济坊已破……”
“小民大业坊坊正,当时坊内有坊吏、街徒两百余,并坊民助守共六百余众,分守四边坊门。坊破时,小民正在东坊门,西坊门告急小民未救,只是因为当时东坊街也有乱……是、是小民胆怯,先率众退守自家……
没有杀人、没有!小民有罪,是、是黎阳公使人传信,只要小民任乱民入坊,就补偿小民家财所失,并赠帛百匹,招一子入府任事……小民有罪,真的没有杀人,那些财货,真是黎阳公家人赠送……”
经过审查多人,案情抽丝剥茧的拼凑清晰。特别在场听证的本就有大业坊坊民,当听到坊正贪求财货而主动开门迎盗,那些受害深重的坊民们一时间更是气愤有加,甚至有数人直接冲破衙役封锁,冲入衙堂便要打杀坊正。
“狗贼、狗贼!知不知你贪那百匹帛,乱民冲入我家,老夫惊死,阿妹清白不存!”
一名壮汉一边殴打着坊正,一边涕泪满面的悲哭怒吼。余者众人也都是群情愤慨,振臂呼喊道:“打死他、打死他!还有那贼户黎阳公家,官府不敢杀,乡义敢杀!”
“再招两百甲卒入衙,一定要控制住群情!”
好不容易命令衙役们将冲上来的民众们驱退,王美畅又召来县尉苏约吩咐道,同时擦了一把额头冷汗,西京民情彪悍,他今天算是领教到了。
“诸位乡亲深恨乡贼,本衙亦有所感。所以要公审贼子,就是为了将这些乡恶罪迹宣扬于众,以彰显朝廷威令不容触犯!乡情义愤,亦是刑令所覆。罪情大白后,自有国法惩之!”
王美畅再次返回衙堂,先将义愤填膺的听证诸众情绪稍作安抚,然后才继续审问案件。
西京这十几家,盗窃官库乃是证据确凿,铁证如山。但之所以还要重新审理一番,一则是将如今京内土、客矛盾尖锐的舆情稍作缓解,二则就是为了将这些人家的罪事与西京这一场动乱稍作牵连。
这一番公审的过程,不独将这些人家从蓄谋到实施的整个过程勾勒完整,同时也的确引申出来一些新的罪实。
比如当日朱雀大街上所发生的哄抢,的确是有人暗中将城西的乱民们向城东去引,如此才造成城东几坊接连告急乃至于被攻破。
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那些人家面对雍王的索取,连自家家财都舍不得而要动念打劫官库。在城中制造混乱的时候,更不会用自家家财吸引乱民,所以靠近朱雀大街的几坊便成了牺牲品。
“狗贼该杀!活剐了他们!”
随着案情逐渐纰漏,整个长安城也彻底沸腾了。原本那些民众们还以为西京这场闹乱仅仅只是客民凶横不法,却没想到城中居然还潜藏着这么多的硕鼠门户!
等到气氛营造到一定程度,雍王幕府也并没有再继续拖延,直接做出了判决:凡涉事诸家,中男以上统统处斩!余者老幼妇女,没为官奴。朱雀大街参与哄抢并当街被擒之众,成丁者俱斩,余者流放朔方。
判决勾定之后,接下来两天的时间里,长安西市砍头从早到晚,足足砍了两天有余,被杀者几近千人,一时间血漫法场,场面血腥至极。
但就算如此,长安群情仍未彻底平复。被杀那十几家是有确凿罪证而施以极刑,但那些没有参与抢劫官库的人家就无罪吗?
明明长安城还有着不弱的守卫力量,结果那些权贵人家仗着自家权势,将本来应该守卫全城的兵丁瓜分用作私家护院,他们难道就无罪吗?
既然刑令难惩,那就乡情来惩!一时间大量余怒未消的长安民众们冲入诸权贵坊居,或是围堵喝骂,或是绕府打砸,以发泄他们的不满。
与此同时,雍王幕府再次颁布一条定乱政令:凡长安在籍之民,往后一年庸调免除,课钱减半。诸营客民,以庸代赈,以役代租,三年租满,方可划土入籍。
虽然宣抚使窦怀让至今下落不明,但砍了西京足足十几家勋贵族人,也总要给朝廷一个阶段性的回复。所以在监斩完毕后,王美畅便携着雍王奏表与幕府选辟名单返回神都述事。
第0546章
参军气壮,宰相自辱
新年正月,王美畅一行刚刚过了潼关抵达陕州,便遇上了朝廷来迎接他们的使者。
这一行使者人数不少,而且规格极高,单单政事堂宰相便有两人之多,分别是尚书左丞韦巨源与散骑常侍薛稷。除了这两位宰相之外,另有南省郎官、寺监通贵数名。
初见这一阵仗,王美畅是颇有几分受宠若惊,没想到神都这里对于他的归朝反应这么热烈。不过很快他便也意识到,这样一幅迎接阵仗跟他关系实在不大,主要还是他背后的雍王殿下以及西京局势安危牵动人心。
韦巨源等人也并没有掩饰来意,彼此碰面稍作寒暄后,话题便转到了西京方面:“雍王殿下统率大军西进入关已非短时,府君今次归都,想必是有捷讯传达?”
王美畅闻言后也是矜持一笑,然后便说道:“我等幕府员佐、将官,恭承王教,如今西京民乱算是暂时安定下来。今次归都述事,也是希望能够安慰神都士民群情,让皇嗣殿下并省内诸相公不必再以关内事务忧怀。”
“不尽然吧,虽然潼关隔断,但两京之间消息不绝,王师西进事迹种种,神都诸众也有所闻。时流论者不乏风言,雍王此行怯战媚民,对闹乱贼众包庇、纵容,但却刻薄威逼西京诸勋爵人家……”
王美畅话音刚落,迎接人群中便有一人冷哼说道,神情、语气俱有几分不善。
听到这话,王美畅脸色也是顿时一沉,循声望去,认出发言者乃是礼部主客郎中、弘农人杨齐庄,当即便抬手指着对方,皱眉冷声道:“杨郎中身在南省要司,我竟不知主客兼领风闻之事!若民间杂说足采足证,又何必再劳使员东西奔走?事外之人,好以猎奇荒诞博取关注,如此乖张言语,怎么竟出于省中郎官之口?”
杨齐庄被指着鼻子斥责,一时间脸色也变得极为难看,瞪眼冷笑道:“事中未必尽职,风闻未必为虚。几家疾苦,嚎哭满途,又怎么是厉态扬声能够完全掩饰!雍王可夸者,权术、辞藻而已,政治、谋攻本非所长,府君为其员佐,难道是恐于连带之责便要遮眼包庇?公论置于何地?舆情置于何地?”
“来来,那么你来告诉我,西京事务该要如何处理?今日既然道途野地相逢,那也就不叙势位,既然杨君你以风言为凭,那我倒想听一听,你胸怀何等妙计,竟敢如此非议我幕府几万之众月余辛苦?”
王美畅听到这里,脸色已经是愤怒不已,此前他还在西京亲自办案、监斩近千之众,胸膛里血性杀气不乏。
眼见众人围上来想要开口劝告,王美畅将手一摆,沉声道:“诸位不必多言,此我与此獠纠纷!西京获罪者,自有取死之事。贼子以为我不知为何作此邪声?你丈人家走脱男丁一员,眼下是不是藏在神都你家邸中?今次我奉教归都,就是为的除恶务尽,若让我在你家中搜到逃犯,一定会明奏朝廷,夺了你一身袍带!”
“王贼尔敢?窦宣抚至今生死不知,西京巨万乱民不曾严惩,你等从事雍王,非但不劝善献计,反而为了尽快归朝,上下同污,兴作血案!真以为潼关一锁,朝廷便无力制衡!”
杨齐庄听到这话,也变得羞恼至极,他转望左右冷声道:“你们诸位也看见王美畅是如何骄志张狂,还会不会妄想能说动其人,入朝陈说公道?他们这些西京使臣为了早日归都,不惜扭曲事实、粉饰逆乱,言行凶狠,让人心惊啊!韦相公,你难道不……”
“住口!”
韦巨源本来一直旁观,听到杨齐庄呼唤自己,也实在不好再保持沉默,指着身边人众吩咐道:“将杨某人拉下去!王府君奉雍王殿下教令归都禀陈,我等所以先行一步,是彼此交往深厚,怎么能恃此私情,便在乡野路途中闹论大事!”
听到韦巨源这么说,人群中再次冲出几人,准备上前将情绪激动的杨齐庄拉走。
然而这时候,王美畅却冷笑一声,举手制止道:“且慢,雍王殿下斧钺典军,奉命定乱,岂贼子邪言能作污蔑!我在西京受命推案,所见案情触目惊心,人心藏恶令人发指。
杨齐庄恃此官身,妖言惑众,其家尚与西京犯事人家有确凿亲谊,我怀疑他亦涉此中。既然已经漏出痕迹,岂能再作放纵!来人,拿下杨齐庄,入都送入大理寺,严查罪隐!”
王美畅身后一众从者本就不乏贲士,听到杨齐庄对此番定乱的蔑言,心中已经各怀气愤,听到王美畅的话,顿时便不由分说的冲上前去便将杨齐庄扭押出来。
神都出迎诸众眼见这一幕,不免纷纷色变。在他们印象中,王美畅可不是这么强硬的性格,怎么走了一趟西京,仿佛换了一个人一般?
“王府君请息怒,杨主客跟随远行百数里出迎府君,也是故情深念,绝非有意冒犯。主客久事神都,乡事所知不多,只是惊闻亲故犯法,一时失于把持。若说与西京贼情有涉,则实在是……”
韦巨源虽然也惊诧于王美畅所表现出来的强势,但作为此行头面人物,总不能旁观杨齐庄真的被王美畅抓捕送入大理寺,因此便开口劝说道。
“无知就能妄言?”
王美畅将眼一瞪,然后转身对韦巨源抱拳说道:“韦相公誉满朝野,若能入府得于赐教,我自当谨守下席、奉酒谢食。可杨某所言,已经远出私情之外,实在不能循情纵之。还有同行诸位,王某多谢你们出迎情浓,但此身并非闲在,言行不敢失守。待入神都参朝述事之后,一定逐次登门道歉致意。”
听到王美畅这么说,在场众人脸色无不变得难看起来,特别是发声求情的韦巨源见王美畅连自己的面子都不给,脸色顿时阴沉入水,并凝声道:“看来,我等冒昧出迎,反倒是骚扰了王府君公事。也罢,来年相见绝非短时,今日诸种不论,且待后时。”
说完后,韦巨源便直接登上了道左车驾,摆手示意家人转行,无顾众人径直离去。
其他众人眼见这一幕,有的还在犹豫,有的则也索性或登车、或上马,跟随韦巨源而去,离开的时候,望向王美畅的眼神都有几分冷意。
王美畅眼见自己似乎犯了众怒,一时间也有几分迟疑后悔,下意识追着韦巨源车驾行出几步,但很快脑海里又泛起长安西市人头滚滚的行刑场面,胆气复壮,停下脚步回望一直没怎么说话的薛稷,微笑道:“韦相公已经先行一步,薛散骑难道不行?”
薛稷听到这语气颇有几分不善,忍不住叹息一声,上前低声道:“我此番出迎,乃是奉皇嗣殿下所命,与韦相公本就道途偶遇。唉,王府君你、你这又是何必?同殿为臣,又怎么能完全杜绝私意……”
王美畅闻言后脸色先是稍有缓和,片刻后则又冷哼道:“同殿为臣?哈,我现在仍是雍王殿下幕府参军,并无立朝的虚荣。但求专注于事,不负皇恩,余者不必广纳怀内!能与同行者,我自以礼相待。道义不同者,不如早早分道扬镳!”
韦巨源等人离开后,在场仍然还留下一些人,王美畅对他们说道:“韦某等此番出迎,状似殷勤,但察其内心,不过是要诱我行邪、抛却公正。但西京情势如何,表奏详陈,又怎么能巧言翻转?他们有此念想,也真是小觑了我!”
留在这里的众人听到王美畅这么说,一时间也实在不好说什么,只能将队伍稍作合并,然后一起结伴向神都城方向而去。
王美畅返回自己的车驾中,想起韦巨源等人愤懑而走的画面,很快脸上便露出爽快的笑容。
这些人结伴出迎,心里在想什么,他当然清楚。无非是想凭着他们的权位、人势,希望能够在他入都之前进行一番震慑游说,让他入朝后说一些对雍王不利的言语。
可笑这些人还以为自己仍是旧时那个不知人间凶险的懵懂之人,早前他在朝中遭厄,若非雍王出手搭救,现在早不知被流放何地、兴许已经倒毙远乡路途中。
说到底,这些朝士们仍是小觑自己,认为自己还能被权势折服。但王美畅此番西行,也是经历过一番血的考验,别说西京那些人家遭戮本就是他亲自施行,就算没有这层关系,在见识过雍王在西京如何使用权威后,王美畅心中也大有感触启发。
想要真正获得人的敬重,位置高低还在其次,关键还是要看事迹。雍王年方弱冠,党徒不多,但仍能让内外惊恐,就在于事迹慑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6/7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