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冕唐皇(校对)第2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6/760


杨思勖手持一封信呈送上来,李潼展开一览,心中才有了然。
这一批礼货,乃是神都城里一些高句丽入迁人家集体捐赠的,为的是感谢少王痛惩来俊臣的事迹。
来俊臣这个家伙结怨满京邑,不是说说而已,甚至就连高句丽这些亡国之余也颇受其害。年初索贿于右卫大将军泉献诚不得,便被其罗织入狱逼害至死。
泉献诚出身高句丽权族泉氏,死前更是以右卫大将军而兼羽林卫,南北两衙一身领之,可以说是位高权重,乃是高句丽内迁之众于朝中的代表与领袖人物。
得知何人送礼,李潼不免眉开眼笑。他本来就已经想到,自己如此张扬的痛惩来俊臣,一定能够吸引到来俊臣的那些仇家们来投他,倒是没想到首先入网便是这样一条大鱼。
高宗时期,高句丽被灭国之后,几十万户的民众包括包括高句丽王族高氏、权臣泉氏大举内迁。
这些高句丽亡国之众虽然绝大部分都被安排在边疆地区作为唐军的附庸城傍军,参与到大唐对周边诸夷的征讨中,但是作为帝国核心的两京地区,也是安排了不少。特别那些本来就显赫的高氏、泉氏等,更是入朝担任显职,参与到对高句丽地区的羁縻统治。
单单在神都洛阳周边,内迁的高句丽亡国之民便有几万户之多,他们虽然入录州县,但与那些旧国名宗还保持着很深刻的往来。
李潼之所以对此知道的这么清楚,是因为泉献诚在神都城内家邸正位于他家履信坊王邸西南侧的集贤坊中。旧年他们兄弟在神都而泉献诚还没死的时候,偶尔途行坊外,也能见到泉献诚家邸门庭若市,广有高句丽旧人走访勤奉。
泉氏在高句丽遗民当中的影响力,甚至还要远远超过王族高氏,其祖辈便是隋朝时期曾经抵御隋炀帝东征的渊太祚与高句丽末代权臣渊盖苏文,因避讳唐高祖李渊而改为泉姓。
也正因为这一点,武则天才对泉献诚那样重视,南北两衙军权并置一身。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泉氏无论再怎么煊赫,终究只是一群亡国之余。
天授年间,时局本就变幻莫测,南省宰相都成批赴死,李潼正是有感于此,才借服丧之名,远远避开这斗争的高峰。军权本就敏感,再加上泉献诚站在那样显赫的高位上,被人惦记而攻讦陷害,也在情理之中。
虽然表面上原因是来俊臣索贿不得才予以加害,但事情肯定没有那么简单。起码武则天想要保住什么人,来俊臣也绝难加害,比如这一次与李潼所爆发的冲突,家宅被夺都不敢露面。
“这些财货暂且收起,顺便着人打听一下这些高句丽遗民诸事。”
这些财货虽然价值不菲,不过李潼也没有太过重视。西京城里大发横财,虽然被他奶奶充公一大批,但李潼的眼界也被撑大,并不怎么看重这份财货价值,对于这些高句丽遗民们借此所表达出的善意,却是非常有兴趣。
虽然泉献诚被来俊臣轻易弄死,但当中肯定有着更深刻原因,并不意味着这些高句丽亡民们势力就弱小。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些高句丽人具此重礼,肯定也绝不只是单纯的道谢那么简单,必然还会有下文。
李潼看到名单上所列送礼人家,就包括如今的朝鲜郡王高宝元,泉献诚的族叔、官任司膳少卿的泉男产等一些高句丽旧族代表人物。
李潼昨天才从禁中归邸,今天便去拜访欧阳通。这么短的时间里,那些人便能走通欧阳通的门路,借欧阳通之手赠送如此重货,可见能量仍然不小。
当然,李潼也不敢奢望能够借此将这些高句丽遗民尽数网罗为己用。毕竟如何治理这些人,包括高句丽故地,那已经是国家战略层面的选择,远远不是他一个刚被夺爵的落架凤凰能够操作的。
不过,就算这些人物势力不能尽为己用,保持一个良好互动关系也是不错的。相信这些人也是存有此类的念头,亡国之余本就凄惨,又痛折泉献诚这样一个头面人物,眼下应该也是广结善缘,希望能够多个朋友多条路。
相对于西京,洛阳才是李潼的主场,虽然离开了好几年,但一些人事关系也都还有维持。所以很快,相关的讯息便传回了王邸。
如今已经官居兵部夏官郎中的姚元崇借着休沐之际,亲自登门,顺便向少王讲述了一下有关这些高句丽遗族在朝中的问题。特别有关泉献诚的死,虽然表面出手的是来俊臣,但背后也不乏重要人物的推力。
比如拜相之前担任夏官侍郎的李昭德,就对蕃将典内的问题颇有微词。
如今神都禁军体系里,单单南衙大将军级别的蕃将就有七八人之多,除了泉献诚之外,另有黑齿常之、麹崇裕包括突厥阿史那家几人,还有南诏新投部族酋长。
虽然这当中也不乏虚位遥领的羁縻安排,但蕃将在十六卫大将军所占比例也颇为惊人,用李昭德的话说就是“我华夏显赫名位,岂专为蕃奴悍者所设”。
李昭德这种皇汉言论,李潼心里倒也比较认同,但同时也不得不承认,想要支持一个幅员辽阔、兼容并包,能够统治不同民族与地区的大帝国,太过排外肯定不是好现象。
你只要肯为我卖命,那就是好同志,不必吝惜名爵封赏。
当然,这里面的分寸把握,就比较考验统治者的尺度拿捏了,终究还是要与整个大势结合起来进行权衡取舍。
像他奶奶武则天这样做肯定是过分了,过于滥赏,使蕃人不知我名爵威重。泉献诚的死,很难说归咎某个人,就算李昭德表示了不满,但当时其人还没有拜相,也没有可能与来俊臣沆瀣一气、对泉献诚无罪加诛。
姚元崇又提到泉献诚兼羽林军时,与武家几王也颇积龃龉,甚至武懿宗就曾在厢营破口大骂蕃人不知死活。想想武家子那脾性,也未必需要针锋相对的得罪,关键时刻、关键位置仅仅只是恪尽职守而不假方便,对于近年来自信心爆棚的武氏诸王而言,可能就是得罪了他们。
总之,这就是一笔糊涂账,那也就只能直接出手的来俊臣背这黑锅了。
了解到这些之后,得知泉献诚并非牵涉到什么公然犯忌的敏感事件中,李潼就放心了,转头吩咐家人拿着名单去分头拜访回谢几家,维持一个往来。
他对这些高句丽遗民还是颇有想法的,即便是做不到政治上的彼此援应,有关人、物之力也大大值得引用。
像是如今活跃在两京之间市场上的蕃胡商人,由于安西四镇未复、西域商道不畅,所以还是以安南、东胡等地远商占主流。送入王邸的礼货中也能看出来,这些远地蕃珍种类既多,也价值不菲,还有其他一些高丽姬、新罗婢之类的买卖。
换言之,这些高句丽亡国之余们或者政治上乏甚庇护,但经济实力还是不错的。像后来铸造的天枢,东胡各部酋长并商贾们便拿了大头。
李潼摊子铺得挺大,所谋也大,财货之用自然多多益善。
除了这些之外,内迁的高句丽遗民徒众数量极多,当中也颇有才力可用。
除了台面上高家、泉家这样的旧族之外,像盛唐名将高仙芝、王思礼之类,都是出身边地、高句丽城傍武装的寒士人才。
总之,跟这一群体保持一个融洽关系,无论眼前还是之后,都是挺不错的。他奶奶没能把这灭国红利完全挖掘利用起来,他当然没有客气的道理。
痛惩来俊臣一番,还侵占了其人的家宅,并又因此引得高句丽遗民主动表露善意,来到这个世界,李潼少有如此爽快过。
可惜来俊臣那家伙藏得太深,且离都在即,否则李潼真想挖出来再当众揍上一顿,简直就是一个大礼包啊!
第0321章
来君珍重
对于少王的回应,这些高句丽遗族们也颇为热情,之后几日都踊跃来见。甚至于这一代的朝鲜王高宝元还要以女相献,入为内侍,姿态可谓恭谨。
对此,李潼也有些哭笑不得,只能以庶人之身、难配王女拒绝了。我倒不怎么稀罕你闺女,但如果钱多的放不下,倒是可以再送点过来。
这些高句丽名族如此谦卑,也是很正常。本身就是亡国之余,人前第一等,再加上痛失了泉献诚这样一个头面人物,难免凄凄惶惶,担心遭到更加酷烈的清洗。
本来高句丽王族高氏跟权臣泉氏是世仇,泉家不独专权,而且还卖国。
甚至于高句丽灭亡之后,上一代的朝鲜王高宝元他爷爷高藏还曾经策划过谋逆复国,但被泉献诚之父泉男生给直接揭发了,惨遭身死。但是在高宗皇帝授意下,高宝元还是要乖乖与泉家结成儿女亲家,根本不敢有所抵触。
李潼虽然获罪夺爵,但转头就敢继续凌辱来俊臣,甚至欺霸其家业,足见有恃无恐。高宝元这样的亡国之君,哪怕嫡女献入为侍妾,都算是赚到了。
须知就连郭元振那种水货官二代,都能招纳一个新罗贵族大将的女儿为妾。这些亡国之余们,无论如何虚荣,也是只能追缅故事了,从泉献诚之死也能看出这一点来。
之后一日,泉献诚族叔泉男产便引泉献诚三子来见。泉献诚虽然入狱而死,但是他的家人们却没有遭遇太多牵连,甚至没有被没入官奴,仅仅只是革除了其儿子们获授的荫官。
由此也能看出来,武则天不是不明白泉献诚是被冤枉的,群情推动之下只能默认了这一事实,也可以说泉献诚虽然位重,但仍不入其心腹之选,只是没有让人再继续株连其家眷。
泉献诚长子泉玄隐年方弱冠,剩下两个,中男十五出头,小的不过八九岁。三人入堂之后,便哭泣叩告,感谢少王为他们父亲报仇。
眼见这一幕,李潼也颇觉心酸,旧年他们兄弟三人,何尝不是如此凄凄惶惶姿态。
“大王高义惩奸,使我劫余徒众群情大慰,恩重难报,唯有叩谢!”
泉男产六十多岁的年纪,保养还算得宜,入堂之后站在三子身后,对少王连连深揖,姿态恭谨又谦卑。
待到少王示意免礼,他又指着那三子一脸悲伤道:“此三子痛失怙养,虽然仇家获罪逐远,但终究恶迹不绝。我纵有心收养在邸,又恐余祸未已,希望大王能再作仁义庇护,收入贵邸作仆役差遣,赐他们一条生机活路。”
“泉少卿言重了,我与大将军虽无深谊可叙,但坊居比近,旧年也承蒙关照走访,使我门邸不至于空空无人。所遗嗣血名门之后,但不厌我厅堂简陋,又何吝一席。”
泉男产闻声更是大喜,指着三子沉声道:“从今以后,你三人便是大王门仆行走,如果敢怠慢大王所教,不独损害自身,还要让你父蒙羞!还不快叩谢大王活命之恩!”
三人闻言又是连连叩首,看到那个小的额头都被地面磕得泛红,李潼也觉不忍,离席而起将他们拉了起来,指着泉献诚长子泉玄隐说道:“你且先入雍王府下供事,这两个少弟,中男随我出入,小郎且先受府中学官传教。”
“仆多谢大王、多谢大王!”
听到少王如此安排,泉玄隐也是感激得泣不成声。
他旧年身为国公嫡子,因勋供事亲府,也很有几分意气风发,直到家门横祸临头,才知世道多艰。难得少王肯收留他们,甚至还允许少弟继续学业,于是又跪下去捧靴吮告忠心。
如今李潼府中也的确缺人使用,更缺能够吩咐隐私的死忠。泉家也是高句丽名族,家教自然不俗,穷极来投,也值得李潼加以考察,再考虑要不要更作信重。
之后他又与泉男产浅聊片刻,当讲到想要在京郊那些高句丽遗民当中招募一部分工匠来经营他家田邑产业,泉男产更是拍着胸口保证一定尽快安排妥当。泉献诚死后,他便是泉家乃至于整个在京高句丽遗民群体的代表人物,安排这点小事自然不在话下。
对于泉男产的态度,李潼也颇感满意,索性又透露了一下自己将要进入南省担任要职的事情,以示彼此可以有更多接触交流的机会。
泉男产听到此事,自然是更加的惊喜。他虽然也是官在四品,但其实也不过是一个虚职供养罢了。位高如泉献诚,都不明不白的死了,他家也的确是需要真正实权人物的关照。
少王虽然被夺爵,但家门仍有两王,且本身又将身领要职。如果以前泉献诚还在,彼此身位有忌惮,还不敢有什么亲密往来,可是现在势穷之下,反而可以少顾虑。
一开始泉男产还只是表示会尽快给王邸送来一批高句丽佣工,可是随着话题展开,已经变成了直接赠送几处园业,以报答少王帮他家惩恶而被夺食邑的损失。
甚至泉男产还表示自家也有儿子闲在庭中,如果少王仍乏力用,可以一同引入府中。
李潼对此只是敬谢,他虽然比较看重这些高句丽遗民的人物潜力,但也不想把自家变成他们的据点。收留泉献诚三个失怙孤弱,已经足够维持关系了,真要大举辟用这些高句丽人,他奶奶也不答应。
有了这些高句丽遗族作为表率,再加上李潼将要入省任职的消息也从政事堂流传出来,履信坊王邸中再次恢复了门庭若市的热闹景象。
给事中虽然只是官在五品,但却是南省承上启下的重要职位,常人居此都为美职,意味着前程远大。而以李潼这样的身份,居然能够得到如此任命,足见所得恩宠绝非寻常。
须知此前不久,魏王武承嗣被罢相时,其中一个理由便是宗枝本就千金清贵,不宜再居南省显在。
虽然少王是被夺爵加任,且鸾台给事中跟宰相相比仍是位卑,但圣皇陛下如此授用,起码说明绝非对少王厌弃。联想前事,反而使得这一份曲折授用显得用心良苦。
所以李潼这段时间基本上除了出门拜访朝局要员之外,就是在府中接待访客。
这其中,单单以感谢少王痛惩来俊臣为理由送入邸中的礼货,就积存了几大仓库。以至于李潼每当听到前庭有人语声,就忍不住手痒的厉害。
不过,他就算再怎么手痒,也揍不到来俊臣了,那家伙日前便已经出都前往流放地。
九月中旬,李潼以扫秽为名,厚礼邀请魏国寺诸法师登邸作法事,让李光顺他们在前庭与中堂盯着讲经的和尚们,他则在西园里接见了搬抬法器、顺便入府的田大生等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6/7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