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冕唐皇(校对)第2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5/760


听到河东王如此发问,独孤氏家人们顿时也是一脸的为难,不知道该不该告诉少王。少王与来俊臣之间的纠纷,近日闹得满城皆知,甚至更因此惨失王爵,如今气势汹汹入坊,目的如何不问可知。
独孤氏一家与少王有交情,甚至已经到了论婚的程度,是不想河东王得罪更深,所以犹豫该不该告。
但坊中自有好事之人,闻言后便冲出来发声指点,而来俊臣家宅规模也实在醒目,李潼很快就搞清楚了方位,率众而去。
来氏家邸宅门紧闭,李潼入前便喝令家人上前叫门,不过来俊臣本不在宅中,来氏家奴们又多见少王凶残,当然不敢开门。
眼见到往常嚣张无比的来俊臣如今竟被少王逼得不敢开门露面,街面上自然是一片喝彩叫好声。
而在街道另一侧的食肆里,来俊臣站在当街铺面门后,看到自家门前乱糟糟场景,脸色也是难看到了极点,举手挥拳砸在门扉上:“河东王如此恣意凶顽,几番辱我,不报此辱,决不罢休!”
说完狠话之后,他又闷声道:“速往永昌县廨告官,神都闾里,岂是权徒横行之地!”
被圣皇陛下兜头兜面的训斥一番,来俊臣自然也知少王享眷深刻,虽然不知因何遭此重惩,但也绝非短时之内能够轻易撼动。
不过他向来信奉生人无不怀奸、无不隐恶,只要用心入深,就没有攻讦不到的人。虽然他这一次是栽在河东王手里,但也是因为过于自大轻敌,没有看准河东王在圣皇陛下心中的位置。
说到底还是被往年的成功所迷惑,想要弄倒河东王这样的人,势必不能只凭常计。
且不说来俊臣这里还在思忖该要如何用计,坊街上河东王已经下令让府员们上前拆卸来氏家门,一副绝不善罢甘休的架势。
眼见这一幕,来俊臣更加目眦尽裂,他是亲身领教过河东王的凶残,到现在咽喉发声还困难呢。
见少王竟然下令要拆掉他的家门,而永昌县衙役们又迟迟不来,甚至就连坊中街徒都不知所踪,来俊臣心里也是急躁无比,但终究还是不敢露面,反而退入食肆更深处。面对河东王这样的凶残人物,一时的面子得失实在不可计较。
来氏家奴又怎么能抵挡得住王府仗身们,很快便被冲进了庭中,一通搜索之下却不见来俊臣。
李潼站在一片狼藉的来氏家门前,得知这个结果后一时间也有些傻眼,没想到来俊臣这个家伙如此滑溜,藏的挺深。
不过就算抓不住来俊臣,他也不打算就此罢休,绕着来氏家邸游走片刻,抬手让人将抓捕到的来家管事拉到面前来,冷笑道:“你家主人欺我,徒具礼单,却无丝缕入门,今天我登门访问,他却又不见踪迹。那就要问问你们这些门客,该要如何了事?”
那来氏家奴这会儿也是吓得哆哆嗦嗦,根本就说不出话。
“算了,也不为难你们下奴。终究是我跟你家主人情义来往,他既然厚礼献我,我也就回赠方便。知他离都在即,怕无财货傍身、行途辛苦,以此折钱,买了他的都中闲宅,让他能够无忧去远。”
夺人产业是真的会上瘾,李潼在西京时做顺了手,此时看到来氏家宅颇成规模,便又动起了念头。既然抓不住你的人,那就直接占了你的家。敢敲诈老子,还害我痛失王爵,能让你舒服?
他也是说到做到,一边派人入内将来氏家奴轰赶出来,一边让人去永昌县将衙官请来,要来一个当街过户。把这宅子盘下来,正好送给李守礼做新婚礼物,以后去他丈人家走亲戚、蹭饭也挺近。
毕竟钱都带着呢,来俊臣让人敲诈他的礼单,杨思勖一直收着,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就算是打官司,打到明堂他都不怵:我当街揍人是犯法,可我买人家宅又犯了什么错,而且价格还给的那么高!
由始至终,来俊臣都没有露面,只是窝在坊中食肆小屋里气得呕血。他敲诈别人就多,是真的做梦都想不到,眼睁睁看着自己家宅被敲诈走,居然还不敢露面阻止!
第0319章
巽郎才壮
在道德坊来俊臣家邸发泄一通,虽然未称尽兴,但也不再像初离宫城时那样郁闷。除了一些能够自得其乐的事情,果然人的快乐大半是要建立在别人的不幸上。
待到返回履信坊家邸,自然又是一番忙碌,李潼这里刚刚安抚完嫡母房氏,家人又来告说是太平公主已经入门。
兄弟三人连忙出迎,远远便听到刚刚下了车的太平公主在抱怨:“这一处王邸也实在太偏远,往来一程太不容易。你们兄弟都已经不是少幼,还是要在都中近坊另择宅居,这也便于人情的往来维持啊。”
“姑母与三郎想在一处,我兄弟刚在道德坊收入一处美宅,改修一番,短日后就能在那里待客了。”
李守礼刚刚助纣为虐,在他未来丈人门人们面前耍了一把威风,这会儿精神正是亢奋,听到太平公主这么说,便也不无炫耀的笑语道。
太平公主听到这话,一时间也是乐得花枝招展,指着李潼叹息道:“来某人私欲迷了心窍,竟然招惹三郎,丢了官阶体面不止,如今连宅业都被夺。都邑时流如果听到这个消息,赶来拜谢者还不云集!”
李潼闻言后也是不免感慨,搞事情这种活动真的是要看天赋。他带着两个兄长去道德坊大闹一通,这两人只道他苦闷之下要寻人发泄,李光顺是不忍阻止,李守礼则是瞎凑热闹。但太平公主刚刚听完,立刻便挑明了他的另一层意思。
来俊臣这个家伙也可谓是个宝藏男孩,只是收获多少还要靠自己榨取。李潼近日虽在禁中,但也没有跟外界断了联系,当然也听说司刑少卿杜景俭近日遭遇。
杜景俭不敢收的人,他敢呀,如此痛惩一番,让人感激来拜,顺便收取几个才力听用。以后不再是大王,好歹也得有点人势底气。如果只是单纯的发泄怨气,也没必要搞得人尽皆知。
三人将太平公主迎入堂中,落座之后,太平公主又指着李潼感叹道:“三郎虽然年浅,但真有从心所欲不逾规的熟才!来俊臣骄横日久,畿内厌之者不乏,但真有勇气强折锋芒者却无。刚刚归都,便做成这种人情张望的大事,入事之后,一定会让人更作期待!”
她是从禁中赶过来,当然也知道了母亲后续的安排,因此对李潼的前途倒没有多大担心,心里反而颇为期待。虽然没了显爵,但宗籍仍在,而且还能更加方便的深入时局之内。
母亲的安排已经让她眼前一亮,如果这是少王本身就在争取的局面,那么对这小子评价无疑还要更抬高几分。
听到太平公主语调充满乐观,李潼不免叹息一声,你也只是看人遭殃不牙疼啊,没了王爵,谁疼谁知道啊!
“言虽如此,但人情终究冷暖有变。譬如日前归都盛态,日后怕将不复。”
太平公主听到这话,脸上也流露忿态,并恨恨道:“俗人计短,无需为此烦忧。我家儿郎英壮可待,本就不是寻常人家能配。如今杂尘飞退,倒是能够更加方便的辨识真情。”
听到太平公主也这么说,李潼心有了然,看来大家果然也是更加喜欢英俊的大王而不喜欢残缺的美。不过说实话,此前那种浮躁的热情只会给他困扰,他本身也并不怎么喜欢。
其实李潼也不喜欢眼下就把人情事务搞得太复杂,搞什么联姻,帮不上忙不说,或许还会召来一窝猪队友。他宅中既有娘子,明面、暗面也都有人情事务可发展,已经不再是刚刚出阁那会儿孤立无援,跟啥人产生关系都稀罕得不得了。
不过这方面,他也难自主,就算他奶奶塞给他一个武家女子,为了复兴大唐,他兴许也得忍下来。至于以后,当你家女婿跟灭你满门没啥关系。
当然这种可能几乎不存在,太平公主嫁给武攸暨,只是特殊时期的特殊安排,眼下他奶奶也根本没有李武合流的需求,即便是有,李潼也不是一个好人选。
政治人物有了立场就有了矛盾,天无二日,皇帝跟储君天然就不对付,武承嗣想当太子,那他在武则天眼里,除了血缘关系更远和人势上比较弱之外,跟皇嗣李旦还真没啥区别。
李潼现在好歹也算是他奶奶的心腹,就算是要在武家内部搞离间、搞对抗,太平公主比他更适合。如果他奶奶要插手安排他的婚姻问题,李潼觉得最大可能会是山东或者江南旧族人家。
这两个地区的人才,也是武周朝局重要组成部分。像是如今政事堂宰相班子,单单出身山东世族就有三人之多。武则天如果要加强与这些人的沟通与笼络,武家那群货少有拿得出手,老三老四都是旧朝废帝,李潼他们兄弟三个倒是比较适合。
不过李潼对此也并不期待,关陇勋贵们眼下废是废,但如果交情和时机到了,还敢跟着搞革命搏个从龙之功,兴复祖业。
至于山东旧族们,纯粹就是老滑头,坐享其成的凑热闹可以,披荆斩棘的做先锋,想都不要想。所谓千年的世家,大凡腰骨硬朗一点,能传下来?
眼下想这些还有点远,听到太平公主又问起他近日要忙什么,李潼便回答道:“趁此短闲,主要还是人情走访,顺便拜望一下南省几位相公。旧署大卿本于家门有恩,如今又受我所累,是该要登门致歉。”
他要出任三省要职,不同于李光顺那种杂使,是需要政事堂公推审议的,否则便是斜封。玩斜封的那都是能力不强、搞不定政事堂却又想法贼多的机灵鬼,诸如李显他老婆韦后。武则天把南省宰相们都收拾成抖M了,当然不屑这么玩。
但他奶奶威风是他奶奶的,李潼以后要在别人手底下做事,基本的礼数还是要有。
太平公主闻言后便点点头:“南省要职,不同旧年所历,三郎才器是有,但人情上也的确需要周全。久别京邑,难免生疏。近日我也为你引见几员南省显在和后进才士,帮你尽快入事。”
李潼自然拱手道谢,心中却默念:能不生疏吗,光李峤那里,你都给人送俩小老婆了。
当然,他跟他姑姑眼下没必要分得太清楚,特别今年除服以来,前前后后他也多得他姑姑关照。起码眼下来说,太平公主是真心帮他这个侄子,这也让李潼颇为感动。
等到太平公主离开,李潼便吩咐家人准备名帖并礼货,在家休息一天,恰逢朝士休沐,便开始正式走访时流。第一站,便是司礼卿欧阳通的家。
欧阳通对于少王的来访也颇为重视,派遣子弟于坊门外远迎,自己则站在家邸门前等候。
对于欧阳通如此礼节,李潼颇感受宠若惊,眼下他还没有被正式剥夺王爵,但欧阳通也是他名义上的上官。即便不论这些,这位老先生也帮助他家良多。
像是早年李潼兄弟们之所以能往内文学馆读书,便出于这位老先生的进言,也才让李潼得以抓住机会,从而才有了后续一系列的变化。更不要说欧阳通更是负责将他亡父李贤灵柩运回关中,这更是大恩了。
所以李潼入坊之后也是一路趋行,行至欧阳通家邸门前便执后辈之礼长揖相见:“晚辈多承欧公德长赠惠,言行事迹未有所报,反而频累欧公,岂敢再当长者如此惠礼!”
他自己脸厚心黑,来到这个世界少有坦诚待人,真要说对什么人心存愧疚,那欧阳通绝对在此列了。这位老先生帮他不少,但却乏甚善报,旧年进言远贬几千里不说,眼下又受他连累,奋斗大半辈子将要入相,却被他给搅黄了。
虽然说武周一朝宰相是高危职业,但不做宰相就安全了?身在宰相位上死,起码还能在宰相世家里得以列名。
欧阳通对少王倒是和善,不言前事,上前把臂将少王迎入家门,各自落座后又指着少王笑语道:“旧年大王以游仙诗相示,只道闲才优养,好游事外。但近日所见大王策论几则,确有干才卓然,实在让人惊喜。日后能从宜入事,希望能持谨慎之心,裨益社稷。”
他虽然没能入相,但资望却高,政事堂有关讨论也有所耳闻,对少王不免更加刮目相看。
“爵将不继,也是自食恶果。欧公直以字号相称即可,宝雨小字巽。”
欧阳通略作沉吟,便又笑道:“如此便称巽郎,巽郎才壮可观,短厄不必介怀。如此恶果,不是俗人能尝,可惜老夫气血枯耗已经难奋,否则也愿细品这甘甜滋味!”
话音一转,他借着便将李潼引到书房,并笑道:“巽郎笔劲早有所见,但却不足慰渴。今日过府,盼能畅使相赠。”
李潼闻言后也不拘泥,提笔便写,欧阳通站在案侧仔细审视,口中不免啧啧有声,并不时发声指点。
欧阳通的书道水平不必多说,经其一番指点,李潼也大感受益匪浅。两人品评书道,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傍晚,李潼这才起身告辞,待到行至前庭,却发现有两架马车停在那里,车上装载着重重包裹的物品。
“故人托我敬赠,巽郎不必推辞。”
不待李潼发问,欧阳通便举手说道。
第0320章
高句丽遗民
李潼一行返回履信坊王邸之后,当家人们上前见马车上装载的那些箱笼搬卸下来进行清点时,看到箱笼里珠光宝气的珍货,忙不迭匆匆上报。
李潼得讯之后,心中也颇觉惊讶,匆匆前往侧厢仓舍去查看。欧阳通为官清廉,为人耿介,李潼本以为这两车货品应该只是文墨用物之类,本没怎么放在心上,可是走进仓舍后,看到家人们将车上货品铺陈开来,不免大有动容。
这些礼货,主要以貂皮、彩缎为主,甚至还有十几张光滑坚韧的兽皮。王府仗身上前验看,道是海豹皮之类的皮料,能够用来制作许多军用器物,鞍具并甲衬之类。
那些彩缎工艺不甚精美,用料却是不凡,展开抖动,自有一股朝霞一般的炫目光彩散出。这应该是属于高丽锦,虽然不如蜀锦那么精美,但材质自有可取,市面上行货不多,价格反倒要更高几分。
除此之外,又有斗量的真珠、光洁的冷玉,包括妇人化妆用料的雌黄,并能够制作丝乐器物乃至弓弩的韧丝、兽筋之类,全都是价值不菲的珍用材料。
“大王,这里有书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5/7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