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做帝师(校对)第4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8/642

  茶叶别的地方也会种植,瓷器,只要是土就可以以烧制,无非就是质量好坏罢了。
  而丝绸,这东西虽然短时间内别人根本做不到大明这么精致,但是这也就是几百年的时间,甚至时间会更短。
  大明出口的这些东西如果失去了竞争力那怎么办?
  所以,大明尤其是皇帝和内阁,不仅要盯着这些东西,还要时刻注意新兴产业。
  比如钢铁、比如农具,这些只要大明时刻保持领先地位,就不怕出口,而且楚宁说过,除了关乎国家安危的东西,大明都可以直接向外出口最先进的!
  武器吗,只要始终保持两代以上的领先程度,那就不怕出口,这样即可以给武器研发创造动力,带来利润,也可以缓解朝廷的压力。
  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一个成熟稳定的市场,楚宁说的稳定不是指整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稳定,而是指这个国家能持续长期购买大明的货物。
  如果一个地方成为大明的国土,那大明首先就不会向那里出手武器!
  只要按照这个方向持续百十年,到时候就会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就算那些国家再怎么折腾,也不会对大明产生任何威胁!
  但是前提是大明把自己的篱笆扎牢了!
  比如现在的望海城,就是楚宁给大明设置的一道关卡,这道关卡之内,不管你是谁,都要老老实实待在大明的羽翼之下!
  至于西北,楚宁也划定了一个位置,不过这就要看楚宁这次西征的结果了!
  因此,楚宁这次肩上的担子真的很重!
  这一切的前提就是要给大明在西北边境铸造一道防线,和望海城一样,这道防线之内,就算大明不会把那里纳入到自己的领土范围,也要让他们保持对大明的绝对依附!
  所以,这次楚宁计划好了,就像当年的蒙元一样,有一个敌人,不断的向西逃跑,大明为了抓住这个敌人,就要不断西征!
  这说起来有点不厚道,但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不这样,大明作为一个礼仪之邦,不可能一路向西,而据楚宁的了解,现在大明以西的地方,并不是只有一个奥斯曼!
  一路上还有白羊王朝、黑羊王朝、金帐汗国,这些都是称霸一方的存在,如果这次大明不找机会把他们打服了,打怕了,谁知道他们会不会在大明撤兵之后,骚扰大明。
  楚宁可不想在大明的边境上动不动就传来战报,大明需要的是稳定的环境。
  何况以现在的通讯手段来说,如果是西北接到战报,那等朝廷收到之后,天知道已经发展到什么程度了!
  当然,还有一点就是,万一有个野心之辈出现,更是麻烦无比。
  所以,这次楚宁要的不是征服占领,而是对华夏故土的恢复和归顺,至于周边的势力,楚宁不在乎一路打下去,楚宁就算不会灭掉他们的国家,也要让他们知道大明的恐怖!
  既然目标很明确,楚宁自然做了充足的准备,别看他现在只带了十万大军和一座驼城,在他身后,还有足够的支持,正源源不断地赶来。
  这是一次远征,也是一次大明文化的传播,他要告诉所有人,大明只是拿回自己的东西,其他的,大明不会有任何非分只想的!
  不是大明没有这个实力,而是大明不会恃强凌弱,只要不对大明有什么威胁,大明不会主动侵略任何人,这才是真正的大明!
第733章
临阵换将
  驼城并没有亦力巴里大军撤回沙州城而加快速度,它每天三十里的速度,就这么不疾不徐地向沙州前进。
  亦力巴里人并没有坐以待毙,他们知道,现在大明拒绝了他们的求和,现在这一战已经不可避免,他们当然不会真心想要归顺大明。
  他们好歹也是一国的国王,归顺大明,最多也就是保住富贵,和现在的生活比起来,简直是天差地别,但凡有一线机会他们也不会接受这种命运。
  所以,这次他们这段时间并没有闲着,忽里察将原本留守在吐鲁番城的大军,又抽调来了五万大军,与此同时,务利泰和叶和泰也分别发令回国调兵。
  加上退下来的十万军队,和他们一路上收集的军地,十三万大军开始在沙州布置起来。
  守城战自然不会将十几万大军全都放在城里,所以,他们把十三万大军分成三部分,城中驻守了七万大军,另外在城外组建了两座大营。
  这基本就是防守城池的标准配置,如果没有城外的军队策应,对方就可以从容攻城,所以在兵力充足的时候,一般都会安排一到两队军队驻扎城外。
  不过,他们也知道明军火炮的威力,两座大营都设置在沙州城外的山上,这样不管是驼城还是其他军队,要向攻打两座大营,就非常困难。
  并且,这两座大营几乎就是用石头构建的,就是防止明军火炮的轰击,每座大营都有一万步兵和两万骑兵,不过他们还是不放心。
  亦力巴里和吐鲁番又拼凑了十万大军,不过他们并没有急于让这十万人赶来,他们知道,这几乎就是他们最后的家底了。
  虽然他们在各自的国家,还留下了几万军队,可他们知道,这二十几万大军如果再次战败,那留守在国内的几万人马根本无力回天。
  万幸驼城的速度并不是很快,每天三十里,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做好准备,那十万大军,完全可以作为奇兵,在战斗的关键时刻杀出来。
  给明军一个措手不及!
  就算不能把驼城消灭了,但是驼城外边的明军只要被收拾了,那驼城对他们的威胁也就小多了。
  他们也发现了这个问题,驼城里边虽然能够容纳军队,但是想楚宁现在的作战,如果仅仅是教训他们,打败他们,驼城足够了。
  在这座恐怖的驼城面前,他们根本没有抵抗下去的勇气,可显然明军现在的目标不仅仅是惩罚,楚宁从一开始是借明言叫嚣,这次要收复汉唐旧土!
  就算他们对所谓的汉唐旧土不明白,可看楚宁这个架势,肯定不是他们割让一些地方就能蒙混过关的。
  既然如此,这场大战也就不可避免了,除非亦力巴里这三个家伙能彻底归顺大明。
  二十天之后,驼城来到了沙州,此时的沙州城已经准备完毕,城墙之上各种防守器械也都安置完毕。
  “记录,沙州城,城池周长十八里,城高五丈,无护城河,城池各项防御完备,预计城中守军七万人,城外山上有大营两座,每座大营驻军三万。预计三天之内破城!”
  楚宁看着眼前的沙州城说道。
  记录官开始飞快地记录楚宁刚刚说的一串数据,不过楚宁说道一天之内破城的时候,记录官都愣了一下。
  这样一座城池,一天攻破?
  楚宁根本没有管记录官的惊讶,他下令大军准备扎营,当然是指的驼城外的护卫军队,驼城在驭手的指挥下,缓缓下降。
  “明日攻城,你负责指挥,驼城从组建,到作战,你也是一路跟过来,对各方面都应该熟悉了,城中物资你随意调配使用,我的要求只有一个,不管你用什么办法,明天我要你拿下沙州城!”楚宁对这陈辅说道。
  陈辅都快哭了,第一是因为楚宁这么信任他,将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他,这可以算是此次西征的第一战,此战的胜负直接关系到大军西征是否能有个好的开头!
  其次,楚宁已经下令一日破城,那他就只有一天的时间,面对这样一座大城,城中防备完善,一日破城似乎有点难度!
  当然,这也是他证明自己的一次机会,曹珍已经去高原执行镇抚任务了,楚宁把他们呆在身边,当然不单单是为了让他们学习这么简单。
  这次西征打下的心领土,需要人镇守,他们就是最好的人选!
  所以此战无论是对陈辅自己,还是对整个西征,都意义十分巨大,不能有半点差池,可是陈辅心里却没底,如果是邝野对战。
  哪怕是骑兵对冲,即使对方有十万大军,陈辅都不会紧张,他也能做到一日破敌。
  可是这种攻城战,陈辅心里还真是没底,况且还是只会驼城,这种第一次出现的东西,纵观千年战史,从来没有出现过这门一个玩意儿。
  就算陈辅承认,驼城在大军对战的时候,尤其是两军直接交战的时候,确实威力无穷,他简直就是一座可以移动的城池,加上城池上配备的各种武器。
  驼城首先就立于不败之地,这样一来,如果是指挥驼城作战,那就简单的多了。
  可是现在是攻城,该怎么做呢?
  “大帅,”陈辅一脸愁容地说道。
  “怎么?没信心?”楚宁抬头看着陈辅说道。
  “是。”陈辅虽然不像承认,但是这事关系有点大,他不敢拿整个西征开玩笑!
  “大帅,此战还是您指挥最好,一来可以保证大军的士气,再来,也给我一个学习的机会。如果您现在把策略定好了,那和您指挥有什么区别!
  我知道自己现在的能力,或许还可以,但是此战关系重大,陈辅不敢贪天之功,所以恳请大帅收回成命!”陈辅抬起头语气坚定地说道。
  陈辅知道,自己现在为难,楚宁肯定会给自己出招,这样一来,就算此战赢了,那也和他没有什么关系,自己无非就是把楚宁的功劳按在自己头上而已。
  作为军中新一代的佼佼者,陈辅不允许自己有这种‘卑劣’的行为,况且他自己也说了,此战确实关系重大,一旦不能快速取胜,对士气将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有志气,这也怪我,没有考虑周全,这样看你比你老子强多了,起码知道自己的短处。
  不过明日还是你负责,我也不怕告诉你,此战之后,不仅是你,你们这些年轻的军官,都要留守西域,咱们不能让辛辛苦苦打下来的疆土,无人看管。
  沙州城,曾几何时,也是我大民的城池,你再看看现在,已经彻底被吐鲁番占据了,这当然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失败,也他娘是朝廷的那些大老爷们鼠目寸光。
  所以,这一战还是你来打,没事,我给你撑着,如果实在不行我再接管,放手去做!”楚宁对着陈辅说道。
  “先生,您这么做,是不是有点冒险?”从大帐后边走出一个人,如果陈辅在这一定会吓一跳。
第734章
文武分治
  “没想到这次是你前来,不过也好,既然来了,就先别回去了,正好这么一大片土地,也需要人梳理,看来曹鼐他们还是蛮懂事的。”楚宁看着主永和说道。
  主永和这次是带着一众读书人和宗教人士前来的。
  现在的主永和,虽然还没有入阁,但是已经是大明的工部尚书了,原本他是在河南监督黄河大堤的修建,不过,随着西北战事捷报的传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8/64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