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做帝师(校对)第487部分在线阅读
第731章
不能占尽(上)
这次,楚宁把专门针对西北的第三大队几乎一锅端了,只留下了几个教官,剩下的全都带来了。
他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深入高原,将那些宗教首领‘请来’!
现在任务完成了,他们没有回京,而是继续跟踪楚宁继续西行。
这些年,他们一直没闲着,在楚宁的操作下,第三大队是鹰卫中规模最大的一个大队。
在锦衣卫的配合下,他们对西域广大区域进行了探索,他们自然不会轻易回国。
三天之后,鹰卫每人带着一队探马开始清除驼城周边的亦力巴里哨探。
这些亦力巴里的哨探,原本以为这是自己的主场,就算是明军周围负责保卫的骑兵他们都不放在眼里。
可是自从鹰卫的人出击之后,他们的好日子算是到头了。
一开始,楚宁只是觉得他们不会对驼城造成什么影响,就没有管他们,而且应付这些哨探,耗费自己骑兵的体力也着实不划算。
可是鹰卫就不一样,首先他们对这里的熟悉程度不逊于亦力巴里人,其次鹰卫的战力,他们的配合熟练程度,都远远超出亦力巴里人的预料。
如果只是五六十人的小股哨探,鹰卫直接带人过去就打,一开始觉得双方人数悬殊,他们还和明军直接对战。
毕竟不管大军被打的有多惨,作为军中精锐的哨探部队,还是很有信心的。
明军只有十几个人,他们五六十人,要是这都打不过,也就没脸出来了。
可现实往往是残酷的,他们发现,原本对环境不熟悉的明军探马,似乎一下就和他们差不多了,对地理环境的运用,甚至不输于他们!
况且对方无论是战力,还是装备,都远远超过他们,在丧失了环境的优势后,立刻就被明军收拾的很惨。
如果他们几股小部队重合到一起,目标就变大了,明军护卫的骑兵就会出现,面对大股的正规军,哨探就算再精锐,也没法和火枪比啊!
这玩意儿不像弓箭,会受到风力的影响,这东西可以说是指哪打哪,不到一天的时间,亦力巴里的哨探,就不敢出现在驼城周围五十里范围了!
“大帅,已经探明,亦力巴里人已经离开骑马城,正在向沙州退却!”
“嗯,看来他们还是不死心啊!”楚宁看着地图说道。
边上的陈辅,嘴角不自觉地抽动了几下,这是他们不死心吗,你给他们死心的机会了吗!
不过这也不怪楚宁,早先的时候,如果他们在没有开战之前就退兵,或许楚宁会接受他们的投降,现在,被大明收拾一顿之后,想要退兵了,这不是开玩笑吗!
合着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你想打就打,不想打了就投降,天下的好事都让你占了。
况且,亦力巴里不是高原,楚宁从来没想过用什么羁縻政策,这里是一定要收回大明直接管辖的地方!
自从来到西北之后,对火油的使用,让陈辅觉得这东西确实是战争必备的利器!
楚宁跟他说过,这东西,西域的储量远远高出大明其他地方,废话,作为一个穿越者,他当然知道西域的石油资源丰厚。
所以,这次他们的目标也很简单,作为战略资源,这东西一定要是大明的国土,不然对大明的国家安全就是一种威胁!
这还仅仅是楚宁告诉陈辅的,如果让陈辅知道楚宁在内阁的那份西域资源图的话,这个年轻人估计能带兵一直打到奥斯曼去!
中西亚地区,那可是资源丰厚的代名词,吐火罗金、铜、铁资源不仅储量巨大,而且都是高品位的好矿,就算不能全部纳入到大明的管辖,也要保证他们成为大明的势力范围!
这就是楚宁的计划,毕竟后世就传说有帝国坟场,楚宁不想让大明冒这个险,只要大明确保在这一地区的权威地位,就算那里不是大明的国土,也无所谓。
只不过是花点钱买就是了,天下的好处不能被你一家都占完了,总要给别人一个生存下去的空间,不然那就真的成了天下公敌了。
虽然以大明的实力不怕,但是为了这点花钱能解决的东西,消耗大明宝贵的战士,确实不值得。
楚宁虽然有着狂热的扩张欲望,但也仅仅是为了确保大明的利益,所以,从跨海西征开始,楚宁就从来没有想过占据大片的海外领地。
他一直把大明的海外领地控制在很小的一个范围之内。
虽然那些海外领地,现在都已经成为当地最富庶,最繁华的存在,但是因为明军的强大,那些地方的统治者也不会轻易和大明交恶。
并且,因为大明往往只是占据一城之地,那些统治者完全可以在自己的国内,效仿大明,开设港口,发展贸易。
大明在这一点上还是很通情达理的,如果有国家效仿,大明不仅不会阻拦,还会十分热情地提供一些帮助。
比如基础设施的建设,前期的管理,都是尽量提供帮助,所以就算那些海外领地的财富让当地的统治者眼红,可是想想大明的强大,和大明近乎无私的帮助,也就默认了那些领地的存在。
况且,也正因为有那些海外领地的存在,大明的商船才会到他们的国家,不然人家宁可绕道,也不愿意冒险停靠在一个没有大明领地的国家!
当然,这仅仅是一个表面的原因,楚宁就曾经在内阁说过,大明不应该限制海贸,甚至应该极力发展海贸。
除了吕宋的铜矿、占城安南的稻米,这些地方要保证掌控在大明手中之外,望海城以西的大片地域,完全没必要都占下来。
这就是一个深层次的问题。
楚宁说了三点理由,彻底打消了内阁尤其是朱祁镇的冲动。
第一点,大明再强大,就算把所有地方都打下来,大明也不可能有那么多人口填满那些地方,一个地方,如果主要,民族是外族,对大明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比如,你在榜葛剌占据很大一片区域,把那里变成大明的国土,那里有灾祸的时候,你到底是管还是不管?
既然已经是大明的国土了,那里的百姓也就是大明的子民,如果你不管,那势必会让那里的百姓离心离德,到时候又是一个安南。
如果不想失去那片地方,你就得派兵过去,而且是长期大量的是军队驻扎,这样一来,得到的收益,明显比不上驻军所要付出的。
可是占据一城之地,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一城之地,就算出现什么问题,就算朝廷不出手,城中的钱粮也足够支撑了。
一城之地也不需要派驻大量的军队,甚至几个城池港口之间,可以共用一个舰队,这样既可以保证这些海外领地的安全,又能给大明的商船提供安全保证。
就算是那里的国家,一时头脑发热,攻打这些地方,大明的舰队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支援,并且对那些统治者进行惩戒!
第732章
不能占尽(下)
第二点,大明需要的是贸易对象,不是彻底臣服的国家,当初蒙元就是几乎征服了整个大陆,可是结果呢?
当然这不排除蒙元不会治理国家的原因,但经济的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存在,各地经济是互补的,一个国家不可能将所有好处都占了。
这不科学,大明的东西生产出来,就需要卖出去,如果都成了大明的国土,一来是管理起来非常麻烦,二来时间一长肯定会出问题。
这样最好,大明的海外领地就像是一条街上的店铺,只需要将大明的货物分散到各地就可以了,当然,如果有大明的商人愿意继续深入也不是问题。
但国家层面上,大明不会继续扩张了,这一点是是要明确下来的,因为就算大明的文化在先进,国家再强盛,也不可能占尽天下土地。
文化之间的冲突,民族之间的差异,尤其是其他地方宗教势力的存在,这些都是不可调和的,大家可以成为朋友,可以和平共处,共同发展,但是不可能融合到一起。
楚宁自然是知道,欧洲熙熙攘攘打了几百年,就算是到了现代社会,也经常有点方闹独立,大明才不会掺和你们那些呢,只要大明保持足够的强大。
那些人就会始终保持对大明的恭敬,这就足够了,只要大明能随时得到自己想要的,管他那里到底是谁做主呢!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今后大明的货物需要的是销售地,这样大明的百姓才能有更多的利润,朝廷才能收到更多的赋税。
如果大明把所有富庶之地都给占了,那都是大明的子民,你的东西卖给谁去!
并且,楚宁给大明今后的货物进行了一个长期的规划,这份东西,只有朱祁镇和朱见深两人知道!
这是一份连内阁都无权知道的奏折!
奏折里边对大明现在大宗贸易进行了继位细致的分析。
首先,大明出口的最大宗的货物主要是茶叶、丝绸、瓷器!至于其他的,大明也出口,比如武器,这甚至已经成为大明现在对外贸易的又一大项目。
除了武器之外,剩下的三大宗货物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成本低廉!
这个成本低廉是相对的,无论是茶叶、丝绸还是瓷器,都是用土能解决的!
而他们换回来的东西,有大明需要的钢铁、矿石、还有实打实的金银!
其次,大明海贸的发展,依托的是广泛的市场,这些市场就是各地的国家,他们有的很富有,比如威尼斯、奥斯曼,有的很贫穷比如榜葛剌。
可是不管他们是穷还是富,他们对大明的货物都有足够的市场进行消化,因为大明的主要货物,都是消耗品!
如果他们不想让自己的生活品质下降,就必须不断从大明购买,大明在这条产业链上,百姓无论是种桑养蚕,还是挖土烧瓷,都有利润。
百姓有钱了,就会交税,他们交一次,贩运的商人交一次,运货的海商还要交一次,虽然大明的税率不高,但是架不住量大啊!
而那些想要购买大明货物的国家,在不断交易中,财富必然会减少,他们怎么办?征税?掠夺?
况且大明一直很好商量,没有钱,其他东西也可以啊!
矿产、粮食、其他任何大明需要的东西都可以用来交换,或者你们也可以直接向大明出口。
最妙的是,就算那些统治者为了享受生活,不断征税也好,还是掠夺也罢,都和大明没有一毛钱关系!
最后就是楚宁的一个预测和一个叮嘱,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明的这些大宗货物必然会出现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