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做帝师(校对)第3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5/642

  只是因为他们的利益收到损失,让他们不能在享受身份阶层带来的优待的时候,他们就习惯性地抵制、反抗。在他们看来,变法就算对国家有再多的好处也不能以损失他们的利益为前提!
  最主要的是楚宁的变法,几乎就是和全天下的士绅官员为敌,简直就是一点胜面没有的变法。
  可是他们似乎忘记了一个人和一件事,那个人叫朱元璋,那件事叫宣府之战。
  大明刚刚立国的时候,老朱就碰上了类似的情况,不过那里边多多少少掺杂了一些老朱的私心,就是借机除掉一些他认为是隐患的开过之臣。
  当时明朝初年的四次大案下来,大明朝堂每一次都是换一茬人,朱元璋应是靠着自己旺盛的精力,和强大的精神动力,不仅没有让刚刚建立的大明出现一丝不稳定。
  在他统治的晚年,经济甚至已经超过了元朝任何一个时期!
  宣府之战,被多少人推演、重新计算,各种方法办法都试了不知道多少遍,张辅更是把宣府之战当时的每一个人,每一匹马,甚至每一颗沙土都研究过。
  不管是谁,研究推演之后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大明必败无疑!
  可是楚宁就是在那种情况下,神奇逆转,同时楚宁霸道的统帅风格也随之展现出来。
  楚宁的霸道和强势,简直直追明太祖朱元璋!
  但不同的是,楚宁更善于因势利导,而且他也更善于群殴,比如他从宣府出仕以来,就现有张辅、曹鼐、邓栗等人的支持,让他一出仕就可谓顺风顺水。
  紧接着楚宁又在短时间,在朝廷的恩科培养出七个进士,一举震动天下,楚宁借此机会逼退当时朝堂最大的反对者内阁次辅陈循。
  然后在军改的同时,向朱祁镇提议开办两所书院,正是这两所书院的创办,给朝廷输送了大量实用人才的同时,也无形中给楚宁添加了一大批追随者。
  这群人可能不会帮着楚宁造反,但是在这些人心中,只要是为了大明,他们愿意跟着楚宁与天下为敌!
  正是因为这群人的存在,让楚宁的追随者越来越多,最可怕的是,楚宁几乎从来没出现在过两所书院,而且这两所书院的最高标语不是忠君爱国,而是一切为了华夏!
  虽然有些大逆不道,但是却实实在在触动了许多人的内心深处,也让楚宁的形象更加高大。
  最要命的是朱祁镇,他对楚宁近乎无解的信任,让楚宁做起事来简直没有一丝阻挠,不过朱祁镇收到的回报也确实很大,现在取得的功绩直追明太祖朱元璋。
  因为老朱是大明的创建者,也是驱逐蒙元的英雄,这是根本无法超越的存在,可是楚宁现在创造的功绩,已经是朱元璋之后,任何一个皇帝都无法超越的!
  而最终的受益者就是朱祁镇!
  正因为如此,朱祁镃知道,如果自己再等下去,肯定没有机会了!
  所以这次他才会铤而走险,准备利用太后寿诞,大明宗亲齐聚京城的这个机会,搏一把!
  他抱着的想法和宁王差不多,就是搏一搏单车边摩托!
  可是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他们精心布置的一切,被楚宁一顿操作下来,已经支离破碎,原本作为强援的辽东军队,现在已经和其他地方一样,逐渐被朝廷掌控。
  现在辽东负责的就是大明最铁杆的一个人,井源!
  作为大明的宗亲,井源也是为数不多,甚至可以说是继位罕见的一位文武全才,最主要的是,他外戚的身份,既能和楚宁保持很好的关系,同时对朝廷的忠诚也毋庸置疑。
  “诸位赶紧想想办法,照此下去,咱们难道就这么任由楚宁这个逆贼嚣张下去!”周瑄愤怒地说道。
  “还能怎么办,要不是你那个侄子不争气,现在咱们的大军说不定已经控制京城了!”朱勉塣讽刺道。
  “你!”
  “好了,现在不是争吵的时候,楚贼历来都是言出必行,留给咱们的时间不多了,诸位还是早些想个办法才是。”朱祁镃赶紧制止了朱勉塣和周瑄的争吵。
  他现在体会到了宁王的一丝痛苦,他看似不错的班底,其实充斥着各种势力,人与人之间勾心斗角从来没有停止过。
  “王爷,草民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郑晨良似乎有些为难地说道。
  “郑先生不必客气,在座的都是自己人,但说无妨。”
  “正如王爷所言,现在形势紧迫,我们必须快刀斩乱麻,草民在进京之前,就已经和黔地杨家、奢家商量好了,他们会在太后寿辰的时候发动兵马,响应王爷!
  现在应该已经发动,只是山高路远,消息还没有传到,不过我们完全可以效仿宋太祖的旧智,只要让西南有事的消息提前传到京城,咱们就还有机会!
  顾侯爷现在不是还兼任这神武门的守将吗,到时候咱们联合一些宗室,出其不意拿下皇宫,就算京营有再多的兵马,也起不到多大作用了!”郑晨良开口说道。
  朱祁镃听完立刻陷入了沉思,他觉得郑晨良的计策非常不错,也是当下最可行的一个办法。
  但是他总觉得那里不太对劲,可是又说不上来。
  周瑄则是一脸惊讶地看着郑晨良,虽然他一直看不上郑晨良,但是此时他也不得不承认,郑晨良这个主意确实是目前最好的了。
  “有道理,只要咱们行动够快,拿下皇宫还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咱们怎么才能控制住皇帝!”顾兴祖有些疑虑道。
  “顾侯爷所言极是,那就需要一些别的办法,比如王爷在城外遇刺!”郑晨良开口说道。
  “对啊,虽然皇帝要王爷即可返回封地,但是总是,尤其是亲王遇刺,怎么也要招入皇宫安抚一二,到时候只要王爷拖住皇帝,我就能在半个时辰之内赶到。
  到时候咱们里应外合,一举拿下皇帝,大事成矣!”顾兴祖高兴地说道。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说了半天,最后都觉得计划万无一失的时候,突然发现,作为首领的朱祁镃从一开始就坐在那一言不发,似乎在想着什么,他们齐刷刷看向在朱祁镃。
  朱祁镃此时的内心确实如同翻江倒海一样,虽然他继承了他爷爷朱高燧图谋江山皇位的心思,但是他们那这一脉却有着一个极大的特点,就是多疑难断。
  朱祁镃知道,如果自己现在转身离开,即使他们现在的密谋被朝廷知道,只要他抵死不认,最多也就是宗人府斥责几句,象征性地罚几年俸禄了事。
  他还能继续在彰武做他的赵王,还能继续过上纸醉金迷的腐朽生活。
  可是一旦他开始行动,成功则以,不成功的话,等待他的最轻都是削爵为民,甚至有可能褫夺封号之后直接砍头!
  那他们这一脉就算是真的完蛋了。
  自从朱高炽继位到现在,朱高煦骑兵造反,他的汉王一脉彻底断绝,现在和常人无异,如果自己。
  朱祁镃正在权衡利弊的时候,突然发现屋子里安静了,他缓缓抬起头,看着大厅的众人,知道,他们对计划已经没有任何异议,现在就等着他作出最后的决定了。
  “诸位,你们说的都很有道理,现在孤王就有一个疑问,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孤王心里总是难以平静!”
  众人听到朱祁镃这么说,都是暗暗送了一口气,他们现在都在担心朱祁镃临阵退缩,他如果退缩了,这件事肯定是搞不成了。
  他还可以回到封地继续做自己的藩王,最不济也能保住性命无忧,可是剩下的大部分人就不行了,这可是谋逆大罪,他朱祁镃是皇亲国戚可以没事,剩下的人呢!
  “王爷说的是楚宁?”周瑄试探性地问道。
  “对,就是楚宁!现在除掉他似乎有些不太可能了,孤王真的后悔当初没有第一时间除掉这个讨厌的苍蝇,现在他在京城,把本来十拿九稳的大事,搅合的零零散散。
  如果不把他支开,孤王总觉得不踏实!”朱祁镃点头说道。
  众人一阵无语,确实,现在楚宁已经成为张辅之后,大明第一战神一样的存在,甚至已经有人提出,楚宁已经超越了张辅,成为当世当之无愧的第一战神。
  而且最重要的是,楚宁向来不按照常理出牌,让人根本找不到脉络,有这么一个人存在,大家还真的有些不踏实。
  “王爷不必担心,草民早有准备!
  草民已经安排人在传递边疆军情,同时对楚宁的府邸进行攻击,这样一来,楚宁不管是于公还是于私都不可能打扰到我们!”
第496章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哈哈,他们是觉得天下只有他们是聪明人,还是觉得我是傻子!”楚宁看着锦衣卫送来的情报,无奈地笑道。
  “先生,咱们要不要”
  “不用,咱们这次就是要配合他们,他们不开这个头,咱们怎么进行下一步,你给陛下传信,加强防守,内紧外松,给他们这个机会,就看他们自己能不能抓住了!
  当然咱们也要积极配合,尽量查找不足的地方,配合他们演好这出戏。”楚宁说道这的时候,竟让有着一丝兴奋的意思。
  一旁的王贵嘴角忍不住抽动了几下,他心里默默地替朱祁镃他们感到悲哀,惹谁不好,偏偏惹上了楚宁,现在好了,楚宁被他们彻底惹毛了。
  自己从认识楚宁以来,这是第二次看到楚宁如此兴奋,要知道楚宁除了在宣府城外,生死关头出现过这么慢兴奋的表情之外,其他时候楚宁一般还是比较稳重的。
  宣府城外,因为楚宁的兴奋,让瓦剌部在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差点没被全歼,也先更是狼狈逃走,到现在都没有缓过来。
  现在朱祁镃他们不知道是怎么想的,这种局面,就是三岁的孩子也都能明白,现在的大明国富民强,一派欣欣向荣,根本没有任何造反的基础。
  当然,如果你是朱棣那样的绝世猛人,再加上建文帝那个难得一见的奇葩皇帝,还有姚广孝这个举世公认的第一阴谋家的帮助,也不是没有造反成功的可能。
  可是现在不但形势不允许,百姓不答应,双方的地位和实力更不是在一条水平线上。
  朱棣造反的时候,除了朱棣自己骁勇善战之外,好歹有燕京三镇作为基地,手下有近十万久经沙场的军队,更是得到了当地百姓的绝对支持。
  可是现在朱祁镃有什么!
  他的藩地彰武,就在京城眼皮子底下,别说有什么异动,如果朱祁镇变态一点,朱祁镃晚上在哪个妃子那睡觉他都能毫不费力地知道。
  况且,彰武哪个地方本来就没有什么军队,就算是把彰武全部的武装力量都交给朱祁镃,他也没有丝毫机会,和京城的京营比较起来,彰武那根本就不能称之为军队!
  几代赵王倒是下了些本钱,在彰武那也算有不错的名声,不过随着变法的推行,百姓们自然明白,什么是小恩小惠,什么是立身根本。
  如果朱祁镃敢造反,彰武根本不会有任何一个百姓愿意支持他,当然他手下的那些皇庄佃户应该有几个。
  至于外援,那就更不要说了,宁王朱权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总归还是把自己手下最强悍的朵颜三卫的兵马交给了朱棣,也给朱棣补齐了最后一块短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5/64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