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校对)第78部分在线阅读
吴牲这种想法,也就只敢说给朱慈烺听,如果说给崇祯,崇祯不把他推出去砍头才怪呢。
第一百一十二章
陕西之策
明朝的陕西不止是现代的陕西,还包括甘肃全省和青海的一部分,在两京十三省中,疆域最大。这么大的国土,让给流贼,你让崇祯的面子往哪搁?
“殿下应该知道,我大明东南为银田,湖广为粮田,自世宗皇帝时便明定以‘东南之粮养西北之兵’之国策,放弃陕西,令孙白谷领秦兵前往湖广就食,不但解决了秦兵的粮饷问题,还可肃清湖广境内的流贼,然后就可以严守东南,静待陕西之变!”吴甡慨然道。
朱慈烺沉思良久,缓缓道:“先生所言,虽然是高瞻远瞩,但却有窒碍难行之处。孙传庭治辖陕西,坐镇西安,只要给他足够的时间,他一定能练出一支精兵,与李自成一战。即便只是固守,李自成不管东向或北上,都后路不稳,犹可以牵制李自成大军,保南北两京的安全,先生却要放弃陕西,不但我父皇,恐怕就是孙传庭本人也不会同意。”
现在,李自成大军正在河南流窜,占据了除开封以外的大部分地区,看起来威风但其实也是将自己放在了四战之地。
左良玉屯兵襄阳,孙传庭坐镇西安,山东等地的勤王兵也随时都可以渡河向河南进军。李自成不管向哪个地方活动,都有老营被端,粮路被断的危险。
这其中,陕西尤其重要。
陕西民风彪悍,是上好的兵源之地,这也是孙传庭两次练兵,都选择陕西,而大部分的流贼主力也都是陕西人的缘故。加上陕西境内堡垒关卡密集,不说潼关,就说一些小县城也有易守难攻之势。只要孙传庭在陕西站稳了脚跟,东出潼关则可攻河南,形势不利也可西退汉中进入四川。
因此朱慈烺不同意吴甡放弃之策。
但并不表示吴甡是错的。如果朱慈烺不是一个穿越者,如果他不能改变五月朱仙镇之战的结果,那么放弃陕西、壮士断腕就是一个不得不的选择,长期来讲,湖广的良田才是大明朝最重要的资本,陕西虽有地利,但更有天灾,两者相比,湖广的战略位置显然更重要。
吴牲叹息道:“臣也知道不可能,但臣依然认为,这是壮士断腕,刮骨疗伤,解决流贼问题的根本之法!陕西民乱多年,早已经十室九空,满目疮痍,只西安等少数几处尚有生气,孙白谷在陕西练兵越多,朝廷的负担就越大,但如果孙白谷能移驻湖广,就地取粮,不但减轻了朝廷的负担,还可加强湖广防务,断了流贼向湖广逃窜的心思。陕西河南两省都无粮,都是死地,流贼在两地困顿越多,朝廷的胜算就越大。”
“但孙传庭练的是秦兵,秦兵多眷乡土,恐怕不愿去湖广。”朱慈烺说。
吴牲冷冷道:“军令一下,岂容他们抗拒?孙白谷如果连手下的军士都控制不了,也就不是孙白谷了。”
朱慈烺想了一下,放弃陕西虽也是一个选择,但却没有实施的可能,尤其现在还没有到崇祯十七年那种山穷水尽的地步,不过吴甡能说出放弃陕西之策,已然说明他目光之高远,有着不为一城一地之得失而束缚的果决。
“陕西是个困局,先不说了。现在流贼大部分都在河南,去年十二月到今年正月十三,流贼大军两次围攻开封,虽然没有攻下,但开封城受创颇多,恐难抵御流贼下一次的进攻。对此,先生可有什么看法?”朱慈烺换一个话题。
说到流贼,就不能不说迫在眉睫,即将在今年五月发生的开封之战,历史上,李自成这一次不但是攻破了开封,还大败官军,杀的兵马最重的左良玉魂飞魄散。此战之后,不但对抗建虏的九边精锐付之一炬,连能剿灭甚至是同李自成相抗衡的官军也是没有了。崇祯十六年,朝廷最后的家当孙传庭兵败身亡之后,建虏和流贼内外夹击,大明朝的灭亡,也就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了。
吴甡沉思道:“整个河南没有被流贼破坏,还有些钱粮的,就只剩开封一地了,李自成麾下十几万的流贼,每日耗费众多,因此开封是他一定要拿下的。殿下说开封恐难抵挡流贼下一次的进攻,臣不这么认为,开封城池坚固,守将河南总兵陈永福颇有将才,周王又鼎力支持,流贼两次围攻开封都不能得手,并不是侥幸,而是将士用命,上下齐心的结果。且开封一旦被围,朝廷必然大军救援,虽然九边精锐丧于松山,但左良玉在湖广,贺人龙在陕西,朝廷在中原仍有十万大军可以调动,虽不敢说能击溃流贼,但严守开封还是没有问题的。”
吴牲虽有大才,也意识到现在的李自成早已经不是见官军就走,不敢同官军打硬战的流贼王了,但他对李自成的真实战力还是有点估计不足。
历史上开封之战是李自成第一次摆开阵势,面对面同官军决战的首例,李自成敢这么做,当然是因为他的实力已经有了极大的提升,即使面对十几万的官军,他也不再惧怕了。
“如果援军败了呢。”朱慈烺淡淡问。
吴牲先愣了一下,然后瞪大了眼珠子:“不可能,官军绝不能败!”
“为什么不能败?没有人是常胜将军,何况左良玉是什么人,先生你真的不知道吗?去年杨嗣昌九次传檄,令他救援襄阳,而他却按兵不动。侯恂与他有提拔知遇之恩,他也是口头实惠,虚掩应付。这样的军镇,如何能指望??至于贺人龙,如果他不是畏敌如虎,三边总督汪乔年又何至于身亡?”
吴甡脸色凝重:“左良玉跋扈,阴奉阳违,臣当然是知道的,但圣旨他总不敢不听吧。且左良玉手握重兵,对流贼颇有战绩,臣以为,只要统御得当,左良玉并非不可用,用好了左良玉,开封之危自然就可以解除。”
“先生还是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如果援兵败了,开封守不住呢?”朱慈烺把问题拉回来。
第一百一十三章
亲征之策
“开封为中原重镇,南北咽喉,开封不守无河南,河南不保是无中原,中原不保则河北之咽喉断,而天下就危矣,因此坚守开封至关重要,陕西可以弃,但开封绝不可弃!”吴甡声音决然。
在吴牲心中,开封一城的份量胜过陕西一省,陕西就是偏远的西北,就算失去了也不碍大明的根本,但失了开封,不但中原不保,山西河北连同京畿就危险了。
所以开封必须守,五月的朱仙镇之战必须胜。
历史上,明军在朱仙镇并非没有胜机,但督师丁启睿和保定总督杨文岳统御无方,各部总兵畏敌不前,最终导致朱仙镇大败。这一世要想改变,丁启睿和杨文岳肯定是不能用的,所以朱慈烺谋划着要亲自领兵。有了国政四策和抚军京营的前例,身为太子的朱慈烺亲到前线,也并非不可能。
和吴牲的谈话坚定了朱慈烺的决心。
朱仙镇之战,他一定要亲往。
“先生以为,跋扈如左良玉者,朝中有谁可以节制?”朱慈烺问。
吴牲皱眉:“满朝文武,也就侯恂了,但侯恂现在诏狱中……”
“侯恂没用的,左良玉不会听侯恂的。”
“那就……”吴甡摇头,忽然明白了朱慈烺的意思,目光惊异的看着朱慈烺:“殿下,你该不是想要……”
“是的。”
朱慈烺点头,脸色坚毅:“如果流贼再围开封,我必向父皇请命,亲自督军前往开封。”
“殿下不可!”
吴甡着急的跳了起来:“兵凶战危,殿下乃我皇明储君,岂可轻易犯险?”
果然,连吴甡都反对,更不用说朝中的那些顽固了。
“我意已决,先生你不必劝说,满朝文武,除我之外,再无人能节制左良玉。来日在朝堂之上,还望先生多多支持。”朱慈烺表情坚定,声音铿锵有力,透着浓浓自信。
吴甡从朱慈烺眼中不但看到了自信,也看到了狂热,连带着自己身上的血液也沸腾起来。他站起来,深深一礼,颤声道:“既如此,臣必当相随!”
“此事要成,并不容易,不知先生有什么建议?”朱慈烺问。
吴甡略一思索:“倒也不难,开封如果危急,可请一人上书请皇上御驾亲征,朝臣必然反对,到时臣提出折中,请殿下代天出征……”
朱慈烺笑了:“先生妙计。东林人对我有所误会,还望侍郎跟他们多多解释。”未来在朝堂上反对朱慈烺领军的,一定还是以东林人为主,因此朱慈烺要提前打预防针,希望吴牲能为他化解一些。
“臣必竭尽全力!”
不知不觉已经和吴牲谈了一个多小时,和吴牲分手时,朱慈烺心情愉快,吴牲的见识比他想象的还要好,给了他很多的启发,以吴甡之才绝对可以做“股肱之臣”。
历史上每一个成大事的人都少不了智谋之士的相助,即便朱慈烺知道历史的最终走向,也知道即将要发生的某些事情,但如何掌握每个事件的承替,并做出有效的补救和反击,扔需要有智谋之士为他策划,不然他仍旧无法改变天下大势。
而吴甡就是这么一个智谋之士。
“殿下……”
刚离开潇湘居,正要上马,田守信轻步上前,小声的说了一句。
朱慈烺笑一下:“富川楼离这里多远?”
“就在对面街上。”田守信回。
“那我们就去瞅瞅。”
田守信苦笑:“恐怕不行殿下,你一进去,他们就认出你了。”
朱慈烺笑:“简单,我们从后面进就可以了,多花点钱,选一个他们看不到我,但我能看到他们的地方。”
太子爷这个要求还真是有点难办,田守信急急去办了。朱慈烺慢悠悠的向富川楼走,二十个便衣锦衣卫前后左右的护卫着他。从潇湘居到富川楼,正经过一条宽阔的青石街道,两侧店铺林立,布幔木牌鳞次栉比,街上行人熙熙攘攘,南腔北调的叫卖声不绝,涉身其中,感觉像是回到了前世的批发市场,朱慈烺心情舒畅,每到稍大的店铺,他都会站住脚步,饶有兴趣的看上几眼。
穿过街道,对面居然有一家古玩店,朱慈烺心中一动,抬脚就走了过去。
货架上摆满了精美的瓷器、金银饰物、各色玉器,墙上也挂了一些字画。
古玩店的伙计是识货之人,一见朱慈烺气宇非凡,就知道不是常人,立刻围上来,行礼问好,殷勤的向朱慈烺介绍货架上的各式宝贝。如果是前世,看到眼前的这些宝贝,朱慈烺一定会双眼放光,但移转为皇太子之后,每日在宫中所用所看,无一件不是传世国宝,相比之下,眼前货架上的这些物件不过是普通的大路货而已。
不过朱慈烺还是惊奇,因为这些物件的标价,让他吃惊不小。
乖乖,一个普通的小和田玉,就标价500两,如果是宫中的那些大件,还不得卖个三五万两啊?
父皇每日为粮饷发愁,却不知道他其实是坐在金山银山上。
玉石,宋瓷,字画,在内库之中,应该有不少吧?
朱慈烺的思想忍不住就飘远了。
等到了富川楼,田守信和富川楼的老板已经在后门处等待了。富川楼的老板一脸惶恐,虽然不知道朱慈烺的具体身份,但却也能猜出朱慈烺非是一般人,因此一点都不敢怠慢。
二十个便衣锦衣卫分成三组,前后中护卫,簇拥着朱慈烺上了上楼,其实朱慈烺很不喜欢这样的排场,不但碍手碍脚,而且极容易暴露身份,但田守信和锦衣卫们坚持如此,他也不好让他们太为难,只能勉强听从。
富川楼既是酒肆也是茶楼,上下一共有三层,一楼酒肆,二楼茶坊,三楼是贵客的雅间,原本三楼的雅间有两桌客人,但都被田守信轰走了,朱慈烺上到三楼时,三楼静静的只有他们一桌客人。
朱慈烺选了一张靠近栏杆的桌子坐下,从这里,正好可以看到二楼的一桌客人。
第一百一十四章
一出好戏
朱慈烺选了一张靠近栏杆的桌子坐下,从这里,正好可以看到二楼的一桌客人。
五个文士正在喝茶。
别人认不出,但朱慈烺一眼就知道,这五人中两个是六科给事中,另三个是十三道御史台,如今内阁已经做出决议,各科给事中和十三道御史台陆续都要离京,这五人应该是好友,趁离别之前聚会一下,再次见面恐怕就要到今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