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校对)第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1227

  “魏藻德巧言令色,有才无德,空有状元之名,却毫无治国济世之策,如果能扳倒他,臣倒真是愿意。不过臣这本账册,却不是为了扳倒他,而是习惯使然。”萧汉俊从容不迫的回答。
  “习惯?”
  “是,臣有一目十行,过目不忘之能,工部那些账本,臣看一眼就住了,回家无聊,就一一默写了出来,今天知道殿下需要此账册,就把它带来了。”萧汉俊说的很轻松。
  朱慈烺却是惊讶,难道这世界上真有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神人?
  “萧汉俊,本宫面前可容不得说谎之人。”朱慈烺面色如铁。
  “殿下若不信,臣愿当场演示。”萧汉俊丝毫不惧。
  朱慈烺盯着他,忽然笑了:“说说你的第三策吧。”
  “殿下召集工部的能工巧匠,定然是为了制造什么新奇的物件,然天下最好的能工巧匠已经不在工部了,工部的匠人都是平庸之辈,殿下要想造新物件,非从民间找寻不可。”
  “你是说,你能找到?”
  “是。”萧汉俊点头:“自神宗皇帝时,工部的能工巧匠就逐渐流失,原因只因为朝廷提供给他们的禄米太少了,手艺再精再好,也养不活一家老小,给朝廷做一个月,也不如给商人做一天挣的多,所以那些真正有手艺的工匠,就离开了工部,逃籍变成了黑户,专门给有钱人做事,只能你能想到的,而且舍得出银子,他们就能为你做出来。”
  “既然他们逃籍,已经是黑户,你又怎么能找到他们?”朱慈烺问。
  “京城里最大的工匠牙行,是臣的一个故人开设的,他欠臣一个人情,只要臣去请托,他必然遵从。”
  牙行,就是古代的职业介绍所。
  朱慈烺笑了:“原来如此。那好,找到他们,这样的匠人,有多少本宫要多少。”
  “但他们是黑户,如要他们再为朝廷做事,还需赦免他们过往逃户的罪行。”
  “当然,另外可以告诉他们,只要他们手艺精,本宫在工钱上绝对不亏待他们。”
  “谢殿下。”萧汉俊拜伏在地。
  朱慈烺盯着他:“如果我想撤了魏藻德,并让他身败名裂,你有什么办法吗?”
  萧汉俊神色不变,也不问理由,只皱眉思索了一下,淡淡说:“魏藻德虽然没有德行,但性情还是很谨慎的,想抓他的毛病不容易,不过他儿子魏守诚跟他就完全不一样了,贪念酒色,莽撞无礼,只要殿下允许,给臣一些人手,不出一个月,臣定能让魏家父子身败名裂。”
第八十九章
观风之人
  朱慈烺原本只是试探的问一下,想不到萧汉俊立刻就想到了对策,心中惊奇,脸色却不动声色的问:“你想怎么做?”
  萧汉俊小声的将自己的计划讲了一遍。
  朱慈烺听罢微微惊叹:好一条毒计!任魏藻德狡辩如斯,口若悬河,恐怕也是难逃此劫。
  “你要多少人?”朱慈烺问。
  “五个得心应手,完全听臣指挥的人,另,臣还需要500两银子。”萧汉俊回答。
  “好。本宫就给你五个人五百两银子。但如果出了事,本宫可不会保你。”
  朱慈烺想也不想的就答应,五个人五百两银子就能除去魏藻德,实在是太合适了。
  “殿下放心,臣的计划万无一失,绝不会有差错。纵使有差错,臣也绝对不敢攀扯到殿下。”萧汉俊深深一拜。
  朱慈烺满意的点头:“本宫的要求说完了,现在该你了,你为本宫做这些事,图的什么?”
  “当然是匡扶社稷,为殿下效犬马之劳。”萧汉俊慨然回答。
  “还有呢?”
  “纵横天地,轰轰烈烈的做一番事业。”萧汉俊说话间带出一丝傲气。
  朱慈烺笑了,这才是百分百的实话。
  “那么,你认为,你最擅长的是什么?”朱慈烺问。
  “臣虽然识文断字,却没有司马相如的文才,虽有小智,却没有诸葛孔明的谋略,虽也能骑马挽弓,却没有关羽张飞的武勇。臣最擅长的其实只有两个字:观风。”萧汉俊回答。
  朱慈烺又笑了。
  所谓观风,指替人守望,以便报告;观察动静以便暗中相机行事或向自己人告警。语出《礼记·王制》:“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
  通俗点,其实就是谍报,或者如锦衣卫东厂所做的事情。
  “观风可不是容易做的。”朱慈烺冷冷道。“再者,朝廷现在有锦衣卫,有东厂,本宫又何必再用你?”
  “锦衣卫、东厂,皆是天子所用,非殿下所能指使也,何况自崇祯元年以来,这两个单位已经大大荒废了,不说外地,就是这京畿之内,恐怕也不是锦衣卫东厂所能掌握的。”萧汉俊没有丝毫的畏惧,反而微微一笑。
  朱慈烺板着脸,心里却不得不承认萧汉俊说的是正确的。
  “殿下年少有为,欲做一番大事业,然朝里朝外却无有一人,朝中大臣结党营私,党同伐异,殿下虽然贵为太子,可一旦侵犯到他们的利益,却也难免遭受到他们的攻讦,就如今日早朝一样。更何况殿下你整顿京营,打了阳武侯屁股,还占了朱纯臣和徐允祯的位置,得罪了整个勋贵阶层,他们表面上忍心吞声,但背地里必然会给殿下使绊子。睁眼看来,京师内外,处处都是殿下的敌人,如果殿下不能料敌于先,从容防范,一旦有所失误,被奸人利用攻讦,名声受损事小,万一……那殿下你就后悔莫及了。”
  万一后面的那几个字,萧汉俊没有说,但意思已经很明显。
  朱慈烺默然不语。
  萧汉俊所说的情况,他岂能不知?
  “因此,设登闻之鼓以求民声,密布耳目爪牙以刺民情,已经是殿下迫在眉睫,必须做的事情了。而这,正是臣所擅长的。”
  朱慈烺不说话。萧汉俊的意思已经很清楚了,他自认是一个观风之才,欲为朱慈烺组建一支观风队,以监视朝堂内外的动静。但此事太过机密,萧汉俊第一次相见,朱慈烺对他一点都不了解,怎敢将如此重任交在他的肩上?万一事情泄漏,太子在锦衣卫东城又组建另一个谍报结构,必然会在朝堂上掀起轩然大波,其他的事情父皇能容忍他,这样的事,未必能容忍。
  “这样的事,只能交给心腹去做。”朱慈烺淡淡说:“你我初见相见,你能当我心腹吗?”
  萧汉俊神色不变:“那就看殿下你的判断了。臣只有一句话,如果不是听闻了殿下今天早朝的那番大论,此时萧某人已经一人一驴,回山西老家去了,臣在京师混沌三年,一事无成,对朝局已经渐渐失望,甚至说一句死罪的话,臣对大明也渐渐失望了,但殿下点燃了臣的希望,若殿下信臣用臣,臣必赴汤蹈火;如疑臣,臣自当回山西老家,从此暮鼓晨钟,再不管这天下事。”
  朱慈烺盯着他,半晌后缓缓点头:“你先把魏藻德的事情处理了,事后,我自当用你。”
  “谢殿下。”
  萧汉俊跪倒在地。
  萧汉俊走后,田守信有所担忧的问:“殿下,此人真可信吗?”
  “可信不可信,一试就知……”
  朱慈烺淡淡笑:“我担心的不是他骗我,而是他没有能骗我的本事!”
  ……
  虽然萧汉俊已经说明工部派来的工匠并不是什么能工巧匠,只是一般的工匠,但朱慈烺还是抽出时间,和工匠们见了一面,一聊之下发现果然如萧汉俊所说——这些工匠虽然都会建造水力鼓风机,但却不知原理,也讲不出一个所以然,只知道按照师傅当初传授的那样,一板一眼的打凿。
  朱慈烺简单说了一下自己水力锻锤机和水力钻孔机的构想,但却没有一个工匠能理解他的意思。
  此时天色渐渐也黑了下来,朱慈烺便打发了工匠,准备离开铸炮厂。
  汤若望,焦勖,赵仲带着镇虏厂官员一起恭送他。
  “汤神父,为你镇虏厂供应铁料煤料的那个广东商人叫什么?本宫想见他一见。”照萧汉俊所说,那广东商人供应的铁料煤料,不但价廉而且物美,深得汤若望的喜爱,这样的商人,朱慈烺当然要见上一见,如果真是价廉物美,以后兵仗局就不用户部的供料了。
  “他叫赵敬之。殿下如果想见,我立刻派人传他。”
  “不用,让他晚上到信王府来见我!”
  和汤若望他们告辞,朱慈烺打马兴冲冲回家。
  只所以兴冲冲是因为今晚他不用回“禁锢”的皇宫了,信王府已经成为他的新住处。
  ……
  工部尚书魏藻德的府邸。
  公事了一天的魏藻德回到府中,正夫人、偏夫人连同两个小妾一起出来迎接。见儿子不在其中,他眉头皱得更深,但却也没有多问,进到后花厅坐下,最爱的小妾田氏殷勤的为他泡茶,玉葱双手娇滴滴地送到他面前。若是往常,魏藻德一定会捉住爱妾的小手,好一番抚摸,说不得还会吟诗一首,但今日他一点都没有心情,接过了茶碗,冷冷道:“告诉你那老爹,让他最近小心点,千万不要惹麻烦。”
  田氏吃了一惊:“老爷,出什么事了?”
  “不要多问!”魏藻德脸色一沉:“你原原本本告诉你爹就行,他是一个聪明人,应该会听到风声。”
  “是。”
  魏藻德喝了几口茶,想了一会心事,正要起身回后堂,就看见一个踉跄的身影进了花厅,原来是儿子魏守成回来了。看样子已经喝多了,也不给他老子行礼,过来抓起桌上的酒壶斟满一杯酒,仰脸便喝了下去,气的魏藻德冲上去,一脚就将他踹翻在地:“逆子,除了喝酒你还会干什么?”
第九十章
信王府邸
  信王府位在皇宫对面的十王府大街,也就是前世的王府井,红墙黄瓦,占地广阔,因为久不居住,府门上的匾额被人用黄绸包了起来,王府大门前,是二亩空地,全由二尺见方的青石铺就。按照大明朝的祖制,藩王可以有三队护卫,每队三千人。这块空地就是用来给藩王卫队整理队列,摆开仪仗的。
  朱慈烺不是藩王,是东宫,照理说,他也应该有卫队,只不过大明朝历来的太子都居住在皇宫里,安全都是锦衣卫和内四卫负责,因此,单独的东宫卫队自大明朝首任朱标之后,再没有设置过。
  此时府门前已经打扫的干干净净,府门上也挂起了红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