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校对)第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1227

  工部那些能造水力鼓风机的能工巧匠,此时已经全部到齐了。
  朱慈烺召集他们,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要他们制造水力锻锤机和水力钻孔机,以提高兵器厂的生产效率。
  这一次工部尚书魏藻德没有亲自来,而是派了工部右侍郎宋玫。
  宋玫,崇祯元年进士,历任知县知府,是一个从底层升迁而上的老官吏,跟魏藻德一飞冲天的模式完全不同,宋玫在工部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角色,在历史上也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角色,在这之前,朱慈烺并没有注意他,不过宋玫却为他带来了一个大惊喜。
  “殿下,这是臣的参事萧汉俊,他有要事要向殿下禀报。”宋玫深深一躬,表情甚是严肃。
  参事并不是正式职务,只相当于是一个师爷。
  嗯?
  朱慈烺看向他身后那人。
  穿着蓝色长衫,脚蹬平底黑色布鞋,四十岁上下的年纪,长胡须,面颊清瘦,显得颧骨略高,两只眼睛很平静,即使是面对朱慈烺,也没有丝毫的紧张或者是不安。
  “臣萧汉俊见过殿下。”萧汉俊深深一躬。
  朱慈烺看着他笑,又看宋玫:“有何事禀报啊?”
  “这个……”宋玫不知道怎么说。
  萧汉俊却淡淡说:“请殿下屏退左右,除臣和殿下之外,不能有第三人听闻。”
  朱慈烺微微惊讶,穿越而来,还是第一次有人用这种态度向他奏事。难道这就是电影电视里经常出现的那种高深谋略的人物吗?
  “殿下,萧汉俊虽然只是一个秀才,但却有经天纬地之才,如不是他,老臣工部右侍郎的位置早就坐不稳了,更不说他曾经数次救臣于危难之中,殿下,老臣所说句句属实,若有一句虚假,愿当死罪!”宋玫深深躬身,为萧汉俊作保。
第八十七章
工部弊端
  朱慈烺心思转动,看萧汉俊的气势,不像是一个骗子,宋玫又老实巴交的一个老臣,肯定不会帮着他撒谎,于是向田守信点点头:“你们都下去吧。”
  田守信有所忧虑,不过还是带着锦衣卫退出,退出之前,他又对萧汉俊搜身一次,确定没有武器,这才退出去,关了门窗,在外面静静等候。
  宋玫也退了出去。
  阁里只剩下朱慈烺和萧汉俊两个人。
  端坐于上的朱慈烺并没有理会躬身而立的萧汉俊,慢悠悠的翻着桌上的账册,他在观察,同时也是想压压萧汉俊身上的傲气。
  从见到萧汉俊的第一眼起,他就看到了萧汉俊眼中那份恃才傲物的神情,虽然只是一闪而逝,很快就变成恭顺,但不经意中,却总是有锋芒毕露的感觉,在相互不了解,不明白萧汉俊来意的情况下,朱慈烺自然而然的要磨一磨他的傲气。
  萧汉俊半弯着腰,躬身站立,一动不动。
  看得出,他有极强的忍耐力和克制力。
  将近五分钟,他竟然连眼皮子都没有眨过一下。
  终于,太子抬头,淡淡问:“说吧,你求见本宫,所为何事?”
  “殿下,你可知道,魏藻德为什么要拉出钦天监,以阻止镇虏厂和兵仗局火器厂的合并吗?”萧汉俊低着头,不卑不亢的道。
  “你这是什么话?魏部堂为本宫分忧,想本宫所没有想到,正是臣子所应该做的。你这么说你的上官,就不怕本宫责罚你吗?”朱慈烺板着脸,故意用一种居高临下的目光紧紧盯着萧汉俊,他倒要看看这个萧汉俊究竟有多少心理承受能力和随机应变的机智?他眼中的恃才傲物又究竟有没有一些真本事?
  萧汉俊神色不变:“殿下,你如此聪慧高远的人,难道也被魏藻德骗了吗,魏藻德可没有什么公心,他完全就是为了私利。”
  朱慈烺虽然隐隐猜出魏藻德有私心,但究竟是什么私心,他却猜不到,如今看萧汉俊的意思,好像是知道不少的内情,冷哼一声:“萧汉俊,你知道什么,速速给本宫道来,但有一句假话,本宫就绝不饶你!”
  “殿下,你可知道,兵仗局火器厂的铁料和煤料是谁供应的?”
  “户部。”
  “户部又是谁供应的?”
  朱慈烺隐隐有所明白:“你是说……”
  “是的,为户部供应铁料煤料,还有各种物资的是魏藻德的老丈人,山西商人田生兰!”萧汉俊道:“田生兰是山西八大商人之一,原本他的生意做的并不大,比起山西范家和王家,他田家的生意小的多,但自从攀上魏藻德这可大树后,他田家的生意可是一日比一日火。”
  听到山西八大商人,朱慈烺的眉角,猛的就是一跳。
  对“大名鼎鼎”的山西八大商,史料里写的太多,他们利益熏心,为了一点银子连国家和民族都背弃了,不但帮建虏运送各种战略物资,从粮食布匹到铁器,一样都不少,甚至还充当建虏的奸细,把大明边关、流贼,还有朝廷的情报,源源不断的送给建虏。
  这八大商人是必须铲除的。
  “老丈人?”听闻田生兰是魏藻德的老丈人,朱慈烺有点不解。
  “哦,殿下,是这样的,魏藻德去年新纳了一房小妾,乃是田生兰之女。”萧汉俊解释。
  朱慈烺明白了。
  萧汉俊继续说:“就说铁料和煤料吧,天下用的最多的就是工部的军器局,军器局造天下所有的军器,魏藻德是工部尚书,工部下属军器局的所有采购都是先挑田家,田家没有的,才会用其他家的。殿下可能不知道,军器局一年各种物质的采购量最少一百万两银子,这其中巨大的利润,都让田家赚去了。工部如此,户部的采购现在也都被田家垄断了,现在内监的火器厂火药厂还有盔甲厂,所用原料,全部都是田家供应。”
  朱慈烺皱眉沉思,魏藻德是工部尚书,他亲家为工部供应商,虽有所不妥,但也不是全然有罪,毕竟这世并没有前世的“利益回避法”。只要价钱公道,哪怕就是亲生儿子,也不是不可。
  “殿下肯定会有疑问,如今朝廷财政困难,军饷和官员们的俸禄,都拖欠三个月甚至是半年,工部和户部根本没有钱。田家做工部的供应商,铁料煤料交给工部,很多时候拿不到银子,要长期拖欠,这种情况下,田家又如何赚钱呢?”
  不错,这正是朱慈烺所想。
  “而这,就是魏藻德的本事了。”萧汉俊继续说:“工部虽然没有银子,但却有工匠,以工代赈,就是他为田家想出的办法。工部有银子就给银子,没银子就派工部的工匠为田家承接各种修建,去年下半年以后,京畿周围很多宅子都是工部的工匠修建的,而银子却进了田家的腰包,京畿如此,南京,扬州等地也是如此,只要是田家有生意的地方,田家都可以动用工部的工匠,为他们修建各种建筑……”
  听到这里,朱慈烺明白了,原来田家是通过房地产把银子赚了回去。
  工部的工匠都是匠户,世世代代是匠人,工钱极低,基本上就是白用。
  田家无偿使用工部的工匠,从而抵偿供给工部的物资。
  “以工代赈,在工部和户部已经是明事,在朝廷财政困难,国库空虚的情况下,不能不说是一个好办法,其他商人看着眼红,也想要以工代赈,但都被魏藻德驳回,殿下近日整修京营的营房,请工部派一千匠人,如果再扩建镇虏厂,还需要工人两到三千人,可工部现在没有那么多工匠了,大部分都在为田家做事呢。”
  “虽然以工代赈在工部户部是明事,各部和内阁也都默许了,但毕竟没有朝廷的旨意,一旦殿下要扩建镇虏厂,那些为田家做事的工匠,就必须调回来,田家肯定会遭受损失。这是魏藻德阻拦殿下的第一个原因。”萧汉俊说。
  朱慈烺心有所动,魏藻德那张貌似忠厚的脸,在眼前浮现。
  “第二,也是魏藻德和田生兰最在意的,工部户部的物资几乎全部由田家供给,但京师却有一处不用田家的物资,那就是镇虏厂。镇虏厂从建立的那一天,就和广东的一位商人合作,镇虏厂所有的闽铁煤炭,都是那位广东商人提供,虽然臣不知道具体价钱,但想一定比田家的便宜,田家不止一次的想要把镇虏厂的供给权抢过来,但一直过不了汤神父那一关。”
  “如果照殿下的计划,兵仗局的火器厂和镇虏厂合在一起了,两边物质一比较,魏藻德和田家狼狈为奸,中饱私囊的事迹,恐怕就要暴露了,就算不暴露,田家也没有办法像去年下半年那样发财了……”萧汉俊最后做结论。
  朱慈烺完全明白了。
  魏藻德,果然不是什么好东西。
第八十八章
应对三策
  “田家的事,你了解的这么清楚,想必宋玫比你更清楚,为什么他不上表弹劾魏藻德?”朱慈烺冷冷问。
  “以工代赈,是六部和内阁都默许的,臣以为,在现今的情况下,不失为一个权宜之计,宋侍郎也这么认为,因此虽有不满,却并未想过弹劾。”
  “既然如此,今日为什么要密告给本宫呢?”朱慈烺冷笑。
  “因为魏藻德欺骗殿下,扩建之事明明是他做贼心虚,却扯到了钦天监,宋侍郎跟臣一说,臣就知道魏藻德是私心作祟,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到殿下的大计,因此臣才请求宋侍郎带臣来见殿下。”萧汉俊说的很平静。
  朱慈烺不说话,只是冷冷看着萧汉俊。
  历史上,萧汉俊这个人毫无痕迹,朱慈烺不知道他是奸是忠?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萧汉俊只所以密告,并不完全是因为忠心,作为宋玫的参事,萧汉俊显然有更进一步的雄心,而太子爷是他看好的一个终南捷径。
  萧汉俊表情淡淡,并不因为朱慈烺凌厉的目光而有所畏惧。
  “魏藻德的事,你还知道什么?”朱慈烺问。
  “魏部堂跟陈阁老是好友,两人同气连理,休戚与共。在田家的事情上,陈阁老有很大的协助。”
  历史上,魏藻德和陈演的关系确实是非常好,在崇祯十七年,崇祯想要南迁时,被两人合力阻止,李自成攻破北京后,两人又一起无耻的投降,最后一个被斩首,另一个被拷死。
  “这我知道,说点我不知道的。”朱慈烺冷冷道。
  萧汉俊显然是早有准备,抬起头迎向太子咄咄逼人地目光。坦然说道:“臣有三策,可助殿下,第一,殿下如果想要扩建镇虏厂,非钦天监同意不可,然钦天监的冯知远性情顽固,软硬不吃,别说殿下,就是陛下也未必能让他低头。冯知远有一小妾叫云珠,冯知远不惧天不惧地,唯独对这个小妾言听计从,只需给云珠之父200两银子,云珠必然能说服冯知远,配合殿下的大事。”
  朱慈烺不动声色,心中却是一亮,他正为此事发愁呢,如果200银子就可以解决,那真是太妙了。
  “第二,冯知远点头后,魏藻德和他背后的田生兰必然惶恐,为生意计,他们肯定会想方设法的阻挠。上策当然是撤换魏藻德,没有了魏藻德,田生兰一个商人,纵使三头六臂也掀不起什么风浪。然魏藻德圣眷正隆,想要撤换他的工部尚书,即便殿下恐怕也是做不到的。因此只能退而求其次,令魏藻德不捣乱,专心为殿下做事即可。”
  说到这,萧汉俊从袖中取出一本账册:“只要殿下把此账册交给魏藻德一看,魏藻德惊慌失措,必不敢再对殿下有任何违背。”
  朱慈烺接过账册,翻看了两张,原来是田生兰供给工部的详细物资数目,还有“以工代赈”的次数和应得银两,两方一比较,就可以知道田生兰在这中间赚了大钱。而魏藻德是“以工代赈”的始作俑者,又是田生兰的女婿,一旦捅出去,被言官们知道了,他工部尚书的位置,肯定就保不住了。
  “这账册你记的?”朱慈烺颇有些惊讶。
  “是,臣身为宋侍郎的参事,宋侍郎检验物资,查勘数目的时,臣都会在身旁。”萧汉俊回答。
  “但账本却不应该是你记的,也不应该在你这!”朱慈烺冷冷问:“莫非你早就存了扳倒魏藻德之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