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校对)第3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0/1227

  太子朱慈烺正在一处名叫“箭头村”的小地方休息,距离闯营步兵只有二十里了,在人困马乏、暗夜漆黑的情况下,最怕的就是敌人的突袭和伏兵,虽然前世里不是军人,但因为喜欢历史和军事,读了不少这方面的书,穿越之后又连续的恶补,论起来,朱慈烺的书本理论知识已经比大忽悠李国祯差不了多少了,又经常参与参谋司的讨论,对于行军对战之法,心中已经有了一些计较。
  因此朱慈烺传出去的每一个命令都会加上一句:小心流贼的伏兵和突袭。
  同时的,朱慈烺对前方传来的情报也更加的重视。
  一切都很正常,但就在刚才,一直通畅传达的军情,忽然出现了一点凝滞。
  那就是董朝甫每半个小时就应该回报一次的军情,竟然迟迟没有传回。
  吴甡立刻警觉,认为大军应该停止前进,原地休息,等到董朝甫和前方探马的消息正常传回,才宜正常进军。
  朱慈烺同意,于是就在箭头村扎营休息,而箭头村距离郭佛陀村,不过十里。
  刚休息不到一刻钟。
  “报~~”
  暗夜之中,一名骑士急急而来,却不是探马,而是一名浑身是血,臂甲都丢弃了的将领,火把照耀下,只见他伏在马背上,后背的铁鳞甲上插着一支箭杆,显然是经过了一番血战,方才冲杀了出来。
  众人心中一惊,都是站了起来。
  那将领翻身下马,咬牙奔到天子面前,急声道:“报殿下,臣乃前军王副将麾下守备廖大忠,王副将在前方郭佛陀村遭遇伏击,陷入重重包围。请殿下速发援兵!”
  王副将就是左良玉麾下的铁骑王王允成。
  朱慈烺脸色一变,左良玉却惊的跳了起来。王允成所率领的是他麾下最精锐的骑兵,现在被流贼伏击包围,一旦不能杀出重围,对他左营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流贼有多少人马?”吴甡喝问。
  “杀声四起,重重叠叠,最少也有一万人。”王允成气喘吁吁的回报。
  而王允成的骑兵人马不到一千五,敌人却有十倍,俨然是凶多吉少。
  但不可不救。
  不止因为王允成是左营主力,更因为在弘光元年,左营举营几十个总兵副将一起投降建虏之时,王允成是少数几个脱离左营,没有投降建虏的将领之一。
  “左良玉!”朱慈烺当机立断。
  “臣在!”
  “立刻率所部骑兵,驰援王允成!”
  “刘肇基!”
  “在!”
  “你率精武营以为接应。”
  “再传令虎大威,令他火速支援王允成!”
  ……连续的几道命令发出,官军迅速就动员了起来,原本稍显平静的暗夜,立刻就又喧腾了起来,火把光亮重新照亮了夜空,各军急急向前,以救援郭佛陀村的王允成。
第五百三十三章
穷寇必追(5)
  原本李自成的计划是要伏击官军的主力步兵,但人算不如天算,因为一个小小的意外,他的计划被偏移了。
  这个小小的意外就是他低估了官军夜不收的能力。
  并不是所有的侦骑都能叫夜不收,夜不收专指的是大明辽东边塞的侦骑兵。
  大明的边防,是按照城——关——堡的布局来布防的,城即使长城,关即是锦州或者宁远这一类的坚城,亦或者是居庸关、山海关这一类的;而堡即是堡台,也就是最基础的边防哨所,而“夜不收”就是驻守在堡台内的侦查哨兵。
  因为条件险恶,真正的是把脑袋别在了裤腰带上,朝不保夕,能在辽东担任夜不收的,都不是一般人。而夜不收的选拔自然也就极其严格,史载:“夜不收须是有胆之人方可担任,耳目聪明,身手矫健,骑射精良,熟悉地理。每临敌,暗行刺射,无不中者,方可收之为夜不收。”
  夜不收不止是侦骑兵,同时也兼顾了一部分特种兵的职能,在深入敌境、敌我相交的情况下,必须能做果断的处置。
  最初,明军夜不收对付蒙古人时,还不落下风,但当建虏崛起后,却显得有点力不从心了,因为辽东穷山恶水,到处都是蛮荒(肥沃的黑土地尚没有开垦出来),为生存,从野兽嘴里抠食,建虏人少小就练就了强健的身体和出众的箭术,起点比明军士兵高的多,又心狠手辣,不管从最远的萨尔浒之战到最近的松锦之战,只要建虏侦骑使出全力,明军的夜不收就会完全被压制,很难收集到建虏的情报。
  也因此,朱慈烺才会下定决心在京营之中建立一支强大的夜不收,虽不敢奢望超过建虏,但起码要有一定的抗衡能力。而经过将近半年的训练,在老将董朝甫的带领下,这一支百人队的夜不收已经初具战力,这一次开封之战,不论前期的侦查还是后期的跟进,夜不收都出色的完成了任务,将流贼动向掌握的清清楚楚,唯一的一次失误发生在贾鲁河畔,凌晨时分,李过带队突袭洪德亮队,董朝甫的夜不收布置在了开封方向,没有能够提前侦查到。
  太子虽没有责怪,但作为夜不收的首领,董朝甫还是颇为自责的。
  董朝甫今年五十五岁,须发斑白,满脸红光,崇祯二年,他就已经是参将了,多年的沉潜并没有让他体力和战力出现颓败,反而越发的弥坚。和营中的那些年轻将领相比,他资格最老,但却也最是沉默,除了练使张家玉,他几乎从不和其他人说话。哪怕是太子问话,他也很少多言,众将都说他是一个怪人,只有太子知道他所图的是什么。
  一顶大斗笠,老农打扮,身边跟着五六个亲兵,这就是董朝甫的惯常打扮,从归德一路行到了中牟县,始终走到最前线。其间虽然也有几场遭遇战,但夜不收几乎没有损失,战力依然保持完整。
  而一个时辰前,在郭佛陀村附近,夜不收却遭遇了一次考验。
  流贼大军一路向中牟县撤退,夜不收也一路悄悄跟随,在经过郭佛陀村时,流贼大军忽然停了下来,然后侦骑四出,数千流贼骑兵从村子里面冲了出来,一人一支火把,以郭佛陀村为中心,密集的向四周搜索开来。虽然一路之上为了清除官军的侦骑,流贼骑兵曾经大举搜寻过好几次,但却都没有这一次的规模大。
  几队跟随的夜不收立刻后退隐蔽,其中就包括董朝甫本人。
  但并不是全部后退,而是根据流贼骑兵的驱逐力度撤退,比如流贼骑兵靠近,距敌最近的一队夜不收(两到三人)就退到两里后,和另一队夜不收汇合,流贼再追,就再后退两里,这样依次后退,一旦流贼驱逐队伍退走,夜不收要迅速回到原来的位置,敌进我退敌退我进,就像是橡皮泥一样,始终咬在流贼的后方。
  一直驱逐了将近十里地,流贼骑兵才缓缓撤回。
  董朝甫觉得奇怪,流贼为什么要在郭佛陀村搞这个大动作?难道村子里有什么秘密?
  等到流贼大军全部撤走,村子恢复平静之后,董朝甫带着五个亲兵,悄悄摸进了郭佛陀村。七八间低矮的茅草屋,村民早已经难逃一空,连狗都没有,站在村子口,远望周围,实在看不出这里有什么值得流贼如临大敌的理由。
  站在村中,摸着花白的胡须想了一下,董朝甫做出了决定。
  “抓舌头!”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且是夜不收出身的老将,他敏锐的意识到了事情的不寻常,郭佛陀村绝对是有诡异之处,所以他决定冒险追击流贼的后队,抓俘虏,询问郭佛陀村的真相。
  追出去两里,夜不收抓到了两名掉队的流贼,拷问之下,两个流贼将知道的都说了,不过却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情报,董朝甫关心的郭佛陀村,他们却什么也不知道,只知道在郭佛陀村停留之时,小掌盘严厉命令任何人不得随意走动,否则军法处置。
  董朝甫疑窦更多。
  一名优秀的夜不收,不但要有战力,更重要的是要有脑子。见密林鸟飞知有伏兵,见风沙扬尘而知敌方兵力。品尝马匹粪便,便能判断出军马的疲劳度。此外还要细心,绝不能马虎大意的放过疑点,因为你任何的一点疏忽,都有可能会错失重要军情,以至于造成己方大军的惨败。
  董朝甫深知这一点。
  何况他在胡须花白的年纪重为参将,并不是为了升官金爵,更是为了心中的那个信念,因此就更不允许自己出现差错了,郭佛陀村绝对有诡异,不查探清楚,他绝不能轻易离开。
  “点起火把!”
  董朝甫决定冒险点起火把,详细查看郭佛陀村。火把可能会召来流贼的侦骑,但他顾不了那么多了。
  六个人,三支火把,将周围照的清清楚楚。
  董朝甫下马仔细查看,不时抓起地下的泥土或者是马粪,放在鼻子下仔细闻,又或者趴在地上,附耳静听大地的声音。很快的,董朝甫就发现了疑点,那就是在村口西边,有一大群密集的脚步向西南方向延伸而去了。
  中原久旱,土地夯实,原本是看不出来,但因为田地荒芜,遍地都是青草,而这一群的脚步将青草都踩烂了。
  看样子,最少也有几千人。
  董朝甫大疑,流贼应该向正西撤退才是,怎么跑到西南了?于是他循着脚步,慢慢向前搜寻……
  西南两里外的河沟里。
  刘芳亮率领的六千精锐步兵已经藏身其中,人人衔枚,静静地一点声音都没有,只有暗夜里风吹过,和远方战马经过郭佛陀村时传来的密集马蹄声。
  不同于普通士兵的紧张,刘芳亮正闭着眼,抱着腰刀,靠在河沟里小憩,作为李自成的老部下,闯营的后起之秀,刘芳亮作战不止是勇猛,而且带兵有方,颇受李自成的器重,今夜伏击官军,李自成亲自点将,交由他刘芳亮承担,就是看重了他的勇猛和大气。
  “大掌盘~~”
  一个略显焦急的声音将刘芳亮惊醒。他睁开眼,看着自己的中军官:“怎么了?”
  “有几个人牵着马,举着火把向这边来了……”
  不等中军官说完,刘芳亮就腾得一下跳了起来。
  疾步来到最前沿的河沟里,他清楚的看到,漆黑的黑色之下,几支火把越来越近,隐隐听见马蹄声。
  刘芳亮脸色凝重,作为伏兵,最怕的就是被敌人提前发现,既然这几个人举着火把向这边来了,不管是不是官军的侦骑,都不能让他们活着离开。“弓箭准备~~”刘芳亮小声下令,立刻,五十个弓箭手张弓搭箭,瞄准越走越近的那几个身影。
  一百五十步,一百步……
  其实一百步已经进入弓箭的射程了,但刘芳亮迟迟没有下令放箭,他要等几个人走的更近一些,然后一举射杀。
  正在搜索前行的董朝甫忽然站住了脚步,远望前方的漆黑。
  沉潜的这十几年,他经常望着大山发呆,一个人独坐到天明。对夜晚该有的声音和气息实在是太熟悉了。
  但前方的黑暗太静了,没有虫鸣,没有鸟叫,连风声好像都停止了。
  这不正常。
  董朝甫感觉到了危险的存在。
  几乎在同时,黑暗里忽然有寒光闪现,隐隐有锐器破空的声音。董朝甫瞳孔骤然收缩,大吼一声:“快撤!”一边吼,一边转身跃步,闪电般的跃上马背,拨转马头,狠狠一掌拍在马背上,战马剧痛,一声长嘶,驮着他,箭一般的驰了出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0/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