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校对)第3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4/1227

  李双喜没有死,他为人机灵,当见到官军的炮弹子不住的飞来,且落点准确,几乎是炮不虚发之时,他意识到自己的策略失败了,朱家太子从京师带来的炮兵,比他想象的更厉害、更迅捷,自己手下这些乱糟糟地炮兵配上老旧的佛朗机炮,根本不是对手。顾不上招呼手下,他撒腿就往后面跑。
  他刚跑开不久,原先站立的地方就有炮弹子砸下,接着就是惊天的大爆炸……
  虽然逃得性命,但因为跑的太快太急,被地上的一个小坑歪了脚,李双喜一瘸一拐,一脸羞愧的来到李自成面前,双膝跪地,叩首请罪——闯营中不缺士兵不缺珠宝,独缺两样东西,一个是粮草,另一个就是大炮,这点大炮底子积攒不易,想不到转瞬间就葬送在了前线。
  李自成脸色铁青,独眼里快要喷出火焰,他恨的不是李双喜葬送了炮队,而是败坏了他闯营的士气!不说话,只用独眼狠狠瞪了一眼李双喜,再抬头看向前方战场刘体纯的将旗——李双喜的炮营失败了,而且是一败涂地,不但没有能击破官军的炮队,反而还葬送了己方的高昂士气,照闯营的规矩,李双喜是必须被重责的,但大战当前,李自成顾不上责罚他,后续还会有一些大炮跟随田见秀的二十万大军而来,希望李双喜能戴罪立功吧。
  眼前的战局,左翼李过的骑兵和左良玉陷入胶着,胜败难分。右翼的罗汝才和马士秀小心翼翼,都不倾力进攻,中军步兵对步兵的战斗,官军阵地看起来风声鹤唳,摇摇欲坠,但却始终不破,闯营虽然人多,攻击的也足够猛烈,党守素已经使出了全力,但却总是攻不破官军最后一道防线。如今闯营唯一有希望突破的,就是刘体纯率领的骑兵精锐了。
  虽然炮营的失败对闯营士气是一个很大的挫败,但刘体纯率领的精骑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在刘体纯亲自带队冲锋的鼓舞下,他们顾不孤身的冲锋、折返、再冲锋,凭借着战马的冲击力,一波又一拨地冲击着左营步兵的防线……其后的刘芳亮率领精锐步兵,不停的向官军倾射箭雨,大战进行到现在,不论是官军还是闯营,都有点精疲力尽了,现在就看谁能坚持到最后了。
  李自成心中满是愤懑,他不明白,今日战事为何进行的如此不顺利?明明占据绝对的优势,十万精锐面对官军的三万疲兵,应该是一举拿下的战役,却偏偏陷入了泥沼,胜利就像是泥沼里的一条狡猾泥鳅,怎么捉也捉不住,更不说自己的好兄弟刘宗敏身受重伤,此时不顾他的反对和众人的劝说,正强忍着伤痛坐在马上,以鼓舞义军的士气,一旦时间拖长了,说不得就会有三长两短。
  “拿号来!”
  李自成忽然大吼一声。
  身边的亲兵双手将号角呈给他。
  李自成接住号角,用力的吹了起来。
  “呜呜呜~~~”
  雄厚的号角声在天地之间鼓荡。
  一边吹,一边脚镫一磕,他跨下的白色骏马向猛冲了出去。
  三百亲信精骑护卫着那一面巨大的“闯”字大旗在后紧紧跟随。
  很快,十万闯营将士的目光,在瞬间都被一个人吸引。
  独眼、马脸短须的大汉,戴灰毡帽,穿蓝箭袍,骑在一匹白色的高大神驹之上,手中举着号角,一边策马奔驰,一边高昂起头颅,呜呜地吹响,从闯营的中间驰到左翼,站在刘芳亮步军阵后“呜呜”的吹了一阵,又向右翼驰去,仿佛是随身携带了一个巨大的气袋,从中骑到左,又从左骑到右,伴随着那一面巨大的“闯”字大旗,那呜呜地振奋人心的号角声,始终都没有停。
  “闯王,闯王!”
  见李自成亲自吹号,所有的闯营将士都激动的大喊起来,他们只觉得有一股豪气在胸膛中鼓荡,都快把胸腔给挤炸了的感觉,李自成所到之处,都掀起巨大的声浪。
  在闯帅亲自吹号的激励中,所有人都不顾一切的向上猛攻,挥动刀枪,红着眼珠子,和对面的官军死磕。刘体纯,刘芳亮,党守素等前线将领又高声呐喊,即便是曹营的杨承祖在如此气势下,也不敢再留在原地演戏,而是挥舞长刀,命令曹营士兵向前猛冲。
  流贼在这一瞬间忽然气势如虹,原本因为炮营被炸而失去的士气,忽然又席卷而来。
  在流贼近乎疯狂的猛冲之下,即使是最精锐的精武营,也感觉有点顶不住了,左柳营和左营有不少地方已经开始后撤,阵脚开始不稳。幸亏三千营从阵中不停的冲杀,减轻了步兵军阵面临的压力,不然左柳营防守的几个地方,说不定立刻就守不住了。
  而官军已经没有援兵,三个预备的千总队早已经全部压了上去。
  唯一的生力军,只剩下太子身边的五百武襄左卫。
  “代天巡狩”的大纛之下,刚刚因为流贼炮营覆灭而额手称庆的众人都微微变色。
  朱慈烺心情发紧,巨大的压力让他脸色微微有点发白,怪不得李自成能在崇祯十七年席卷天下,攻破京师,这样的气势和号召力,却不是一般流贼所能比拟的。如今在双方咬牙苦苦坚持的情况下,谁能坚持住,谁的士气高,谁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李自成正是看出了这一点,才要纵马来去,亲自吹号,以鼓舞流贼的士气。
  朱慈烺也不再犹豫,厉声道:“佟定方,传我命令,今日血战,非胜不退,我朱慈烺誓与大纛共存亡!”说罢翻身下马,向左边的擂鼓台奔去。
  “是!”
  佟定方大声答应,脸色涨得通红,他清楚感觉到太子殿下的决心,胸中澎湃着战意,纵马向前方驰去,扯开嗓子,高声呐喊:“太子殿下钧令~~~今日有进无退,太子殿下誓与大纛共存亡!”
  佟定方中气充足,声音高亢,纵马来去之间,他用大的肺活量,一遍遍的呼喊太子的钧令,从东到西,又从西到东,将太子殿下的命令清楚的送到每一个将士的耳朵中。在这一瞬间,他嘹亮的声音竟然是压过了闯营的呜呜号角。
  众军听了都是一凛:和大纛共存亡?太子这是要死战了啊。
  “……共存亡~~”
  佟定方连续呼喊了三遍,然后拨转马头,向中军驰去。太子心志坚决,言出必行,既然这么说了,就一定是要血战到底。身为太子的中军官,他一定要保太子的安全!
  就在同时,眼见官军要抵挡不住,早以做好准备的张家玉大吼一声,手雷准备,扔!
  要已经做好准备的三百兵丁立刻打开黑箱,一人手持火把,另两人取出手雷,插上引线,在火把上点燃了,前奔七八步,利用跑步的冲力,扔铅球一般的将手中的手雷远远地投掷了出去。
  手雷从官军头顶越过,落到流贼群中,掀起一阵爆炸之声。
  “轰轰轰轰……”
  面对突如其来的黑乎乎地铁家伙,流贼们都不知道是什么?等落到身边,发生爆发,这才明白,原来这是一种致命的铁疙瘩。
  虽然太子带来的手雷尚是初期产品,威力不够大,爆炸波及范围不过一米五,比近现代真正的手雷差得远,但对薄甲的流贼却足以造成致命的伤害了,轰轰轰地爆炸声中,冲锋的流贼被炸的血肉横飞,东倒西歪。流贼大惊失色,纷纷后退,群情激动,蜂拥上攻的局面,立刻就得到了遏制,流贼虽然悍勇,但对突如其来,不知道原理的铁疙瘩,却都存了畏惧之心。
  ……
  不同于流贼的号角,官军命令前进、激励将士血战的乃是十几面巨大的牛皮战鼓,分置于战场的左右中三个地点,其中中军所置放的大鼓最多,足足有六面,此时六个赤膊大汉正在拼命的擂鼓,奈何流贼正山呼海啸的响应李自成号角,原本应该鼓荡天下的战鼓之声竟然是被压制住了。
  “殿下,老臣请擂战鼓!”
  在流贼攻势被手雷遏制的同时,太子翻身下马,向擂鼓台奔去,吴甡和侯恂立刻就猜出了太子的用意,吴甡默不说话,只拎着袍角,紧紧跟在太子身后,侯恂在惊讶手雷威力的同时,却是疾步跟上太子的步伐,向太子主动请缨。
  朱慈烺不说话,只继续向前。侯恂没有明说,但他却能明白侯恂的意思,李自成只是一流贼,太子如果亲自擂鼓,有点和他相提并论的感觉,等于是长了李自成的面子,失了皇家的威严,倒不如让侯恂来。侯恂虽然是戴罪之身,但做过尚书又做过督抚,身为有名的文官,他亲自擂鼓,应也可以鼓舞士气。何况手雷已经抑制了流贼的进攻,何用太子出马?
  面子,都到了这时候,居然还在想着面子。
  从这一点上来说,侯恂确实不如吴甡。
  李自成亲自吹号,鼓动流贼的士气,如今情势下,唯有太子亲自登上擂鼓台,擂响战鼓,才能激励官军将士奋勇杀敌,挽救当前的危局,换其他任何人都不行。或者说,是五十分和一百分的区别。有一百分为什么要使用五十分呢?只为了不存在的面子吗?
  手雷威力虽然不小,但数量有限,不过一百来枚,难以真正遏止流贼的攻击,要想真正扭转战局的颓势,必须振作官军的士气
  朱慈烺几个箭步就登上了擂鼓台。
  擂鼓大汉急忙下跪。
  朱慈烺不说话,夺过他手中的鼓槌,站在大鼓面前,深深吸一口气,然后用尽所有的力气。“咚~咚~咚~”地开始擂动战鼓,刚开始慢,然后越来越快。
  “太子殿下!太子殿下!”
  和流贼呼喊闯王一样,但太子殿下登上擂鼓台,擂动战鼓之后,整个官军爆发出了惊天动地的呐喊之声,士气陡然大振。大明太子擂动战鼓,这是大明历史上的第一次,从亲临前线,到擂响战鼓,朱慈烺所做的都是过去皇太子所没有做过的事情。何况太子还只是一个只有十五岁的少年?十五岁的少年都如此英勇,他们这些正在盛年的壮汉又何敢畏惧后退?
  太子不止是擂鼓,更是在向众军表明,今日绝对不退,死战到底的决心!
  历史上,领军大帅亲自擂鼓,用以鼓舞将士士气的战例数不胜数,比较有名的是牧野之战时,周武王曾亲自擂鼓,宋辽檀渊之战时,辽国皇帝也曾亲自擂鼓,相比于冲锋陷阵,在后方擂鼓显得有点弱,所以真正雄武大略的皇帝,如唐太宗李世民,明成祖朱棣等人,都喜欢亲自披挂上阵,去冲击敌人的阵地。
  朱慈烺知道自己的斤两,操纵战马,纵横来去,他半年的骑术训练,未必能稳稳当当,倒不如亲自擂鼓。
  本朝文官主帅擂鼓助战并不多见,一个是土木堡之变后,京师保卫战时的兵部尚书于谦,另一个是己巳之变时的辽东经略袁崇焕。京师广渠门之战时,袁崇焕身披重甲,亲自登台擂鼓,建虏重箭倾射,挂在他身上的箭杆,像是刺猬一样。
  主将擂鼓,不但是鼓舞士气,也是在表明决心。
  太子不退,其他人又何敢退?
  望着擂鼓台上还穿着银盔银甲的小小身影,三万名官军,从步兵到骑兵,都是热血沸腾,“杀!”前方精武营方阵中,暂代千总的阎应元早已经满身是血,在他长刀之下,不知斩杀了多少流贼?激战到现在,即使是他这样的勇者,都已经感到了疲惫,何况是一般的军士?但是当太子亲自擂鼓,那“咚咚咚”的战鼓之声传来之时,不说左营,精武营和左柳营的将士都是红了眼眶,重新焕发了力气,原本动摇后退的后退的阵型,立刻就稳住了——太子不止是他们的主帅,也是他们的信念。阎应元连续挥刀,将冲到面前的流贼全数砍倒,激战到现在,对面流贼都已经知道,那个留着大胡子的官军把总是一个极其厉害角色,刀法无人能挡,比传说中的关二爷还是厉害,于是不敢应战,纷纷向阎应元射箭。
  ……
第五百二十七章
朱仙镇之战(29)
  阎应元身披两重盔甲,外面的铁甲已经被射透,插了三四支箭杆,但因为有内里皮甲的保护,他的人并没有受伤,肩膀一震,长刀一挥,将挂在麟甲缝隙之间的箭杆全部削掉,再一声吼,又向冲上来的流贼挥刀……
  左柳营主将马德仁,精武营副将刘肇基都率自己的亲兵卫队堵在了最危险的缺口。马德仁本是儒将,好多年没有上过战场了,这会却是杀红了眼,死命不退,不是他不怕死,而是他清楚的知道,一旦临阵逃脱,在太子严厉的军法之下,不但自己脑袋不保,就是京师中的家眷也会受到牵连,因此他拼了命的砍杀,这一战将他过去十几年没有参战的安逸,全部都弥补了回来。
  刘肇基则不然,他本就是辽东勇将,眼前这种惨烈的砍杀,他见的多了,自从到京营之后,深受太子器重,名为副将,其实就和主将差不多,今日决战,精武营主将吴襄年老体衰,又不能坐轿,跟不上大军前行的节奏,太子特准他跟随左营后续的四万步兵到前线。吴襄不在,刘肇基名正言顺的成了精武营的主将,精武营五个千总队在第一线展开,面对流贼汹涌攻击,屹立不倒,游刃有余,都靠刘肇基居中指挥调度。眼见情势危急,刘肇基不退反进,挥舞长刀,率领自己的亲兵卫队,决死逆袭,硬生生地将一股突破官军军阵的悍贼,又堵了回去……
  而张家玉率领的两百士兵不停的投掷手雷,给流贼造成了极大的杀伤,可惜的是,数量太少,只一百多枚——并非太子不想多带,实在是火器厂产能有限,短时间之内造不出更多。
  手雷投掷完毕,张家玉拔出长剑,也冲到了前线。
  在太子的激励之下,众军奋勇,各将身先士卒,精武营先站稳了脚跟,左柳营和左营也陆续站稳。重新爆发出了巨大的战能,刀砍枪刺之中,冲上来的大胆流贼,都被官军的长枪戳成了血葫芦……
  “杀!”战鼓声中,太子的亲卫,五百武襄左卫在指挥使宗俊泰的带领下,也加入了战局,因为甲胄特别鲜亮,战马尤其高大,武襄左卫的出场,虽然人数不多,但却带着一股谁也无法抵挡的凌历气势。从官军阵后忽然冲出,冲到流贼步兵阵中,连砍带撞,像一把尖刀,硬生生地在流贼上冲的完整队形中,切出了一道三角的口子。
  宗俊泰一边砍一边大笑:“哈哈,痛快,痛快啊!”
  作为天子的亲卫,紫禁城的保护者,宗俊泰好久没有在战场上冲杀过了,上一次冲杀还是十八岁那年,跟随父亲在辽东砍杀建虏,一晃几十年,想不到还有驰骋疆场的这一天。
  “咚咚咚~~”
  太子依然在擂鼓,声动天地。
  佟定方、巩永固和田守信带着几十名锦衣卫在周围团团护卫。
  对面曹营。
  当李自成吹响号角,闯营士气大振,勇猛上冲之时,曹营上下都是狂喜,虽然他们不同营,罗汝才更一直都在防着李自成,同床异梦,但面对官军却有共同的利益,如果闯营能杀败官军的主力,曹营不但可以分到钱粮,说不定还可获得一定的地盘。
  看到了胜利的希望,在一瞬间,曹营的攻击也变得猛烈了起来。
  不过很快,当朱家太子擂响战鼓,官军士气大振,稳住阵脚之后,曹营的攻击也随之减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4/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