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校对)第2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5/1227

  目光看向张家玉,鼓励的点了一下头。
  张家玉激动的一拱手,反步退回队列中。
  “诸位可还有其他看法?”朱慈烺看向众将。
  没人说话,显然大部分人都还没有适应这种直抒己见的军议,在太子面前都有些紧张。
  朱慈烺鼓励着,等待着。
  军中不能是一言堂,尤其是战略战术方面的构想更是要集思广益,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嘛。
  终于,有一将站了出来,抱拳朗声道:“殿下,臣忽然想起一事。”
  是徐文朴。
  “讲!”
  “臣祖父早年曾经在戚少保账下听令,积功做到了把总,对鸳鸯阵知之甚详,只怪臣小时候太过顽皮不懂事,很少能安安静静的听他老人家讲话,等臣懂事之时他却已经去世了,如果当日臣能多听一点,于臣治军必大有好处。臣父亲寡言少语,很少提起戚家军,以至于臣只知道先祖当年是戚少保麾下之将,其他事情一概不知,不过臣忽然想起,臣对戚家军并非一无所知,臣现在每日所锻炼的就是戚家拳!”
  “戚家拳?”朱慈烺惊喜。
  “是的,家父曾跟臣提过,他传给臣,臣每日练习就是当年戚家军军中所练拳脚,照家父所说,戚家拳是戚家军士兵必练习,每日各打一次,每次半个时辰。此拳是戚少保当年亲自制定并且在军中全面实施,家父说,戚家军健壮勇武与此拳有很大关系。”徐文朴道。
  戚继光最初建军时,曾经打算使用民间的那些武术高手以对抗倭寇,实验了几次才发现所谓的高手完全花拳绣腿,根本不能用来实战,于是戚继光在书中写道:“凡比较武艺,务要俱照示学习实敌本事,真可对搏打者,不许仍学习花枪等法,徒支虚架,以图人前美观”。
  不过这并不表示戚继光排斥武术,相反,他发明了更注重实战的戚家拳,以求锻炼士卒——有一种传言,说戚继光其实是一个武术高手,从其在《纪效新书拳经捷要》中记载了宋太祖三十二长拳、猴拳等十多种名著于时的拳种和几门棍法,并进行了简单的评价就可以看出端倪。
  如果能在军中推广戚家拳,对健壮将士们的身体一定大有好处。就如徐文朴,京营千总中,就属他最为健壮勇武。
  不过现在营中多是新兵,时间又比较紧迫,若是学习戚家拳,会不会耽误到练兵的进度?
  此念头在朱慈烺脑中一闪,不过他很快就自我否决了。磨刀不误砍柴工,若是戚家拳真有实战功效,并且能强壮士兵的身体,那多耽搁一段时间也是值得了。
  “徐千总,能现场演示一下吗?”朱慈烺道。
  “遵命!”
  众将闪开位置,徐文朴去了铠甲,在腰间系了一条黑带,然后就在点将台前,虎虎生风的练了起来。
  “好!”
  众将都是叫好。
  即使是没有习过武术,完全是门外汉的朱慈烺也能看出,徐文朴绝不是花拳绣腿,而是真有功夫,虽不说像电影电视里的武术高手一样能以一当百,但以一当十是不成任何问题的。
  一套戚家拳练罢,徐文朴收拳站立,脸不红气不喘。
  众将就更是佩服了。
  连骄傲的李国祯都在点头称赞。
  “很好,徐千总你可愿意将此拳传授给将士们?”朱慈烺问。
  “臣愿意!”徐文朴微微激动。
  朱慈烺点头:“那好,本宫任命你为军拳练使,负责在精武营传授戚家拳,从明日起,每天上午练习一个时辰,下午操练开始前练习半个小时,力争在三月之内有所小成。守信,取二十两银子来,以为徐千总的奖励。”
  “是。”
  “谢殿下!”徐文朴脸色微红,双手捧着银子,反步退回列中。
  众将脸上都是羡慕,不是因为二十两赏银,而是因为徐文朴在太子面前露了脸,飞黄腾达就在眼前啊。
第三百二十六章
军中讲堂
  朱慈烺看向众将,意思是谁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众将绞尽脑汁,但一时却也想不出其他了。
  只有一名千总愁眉苦脸,在人群中微微叹气。
  朱慈烺看到了,于是问:“杨轩,为什么叹气?”
  杨轩出列抱拳,犹豫了一下道:“殿下,火器队一队长,一伙夫,剩下十人全部都鸟铳手,臣深为赞同。不过臣现在辖下只五百人不到,且都是鸟铳手,不说火炮手,就是长枪手也凑不出来啊,因此臣才会叹气。”
  朱慈烺笑了。
  杨轩又拐弯抹角的在跟他要兵啊。
  杨轩原本是左哨营的千总,因为好玩鸟铳枪法准,才被朱慈烺破例调到了精武营,现在精武营改制,九千人只设置六个千总,有两个千总会陷入无兵可带的窘境,虽然京营每月月底都会募兵,这两个千总终究是能带兵的,但那恐怕是两月之后的事情了,到时其他千总说不定早练出精锐了。杨轩是后来者,担心自己会变成两个闲置千总中的一个,所以故意唉声叹气的想要引起皇太子的注意。
  “你五百兵练习的怎样了?”朱慈烺问。
  杨轩眼睛一亮,抱拳回道:“回殿下,小有成果。”
  “好,一会本宫会检查。”
  “是。”杨轩一脸喜色的退下。
  朱慈烺看向众将:“诸位如果没有疑义,京营编制就这么定了,今明两日就把适合作长牌手、圆牌手、弓箭手的人挑选出来。记着,长牌手推动阵型前进,是长枪队的根本,需选择有力有胆之人担当,圆牌手要选择年少便捷,身手矫健之人担当。能做长牌手的就绝不要安排做圆牌手,圆牌手不作弓箭手,本宫的意思你们明白吗?”
  “臣等明白。”
  “至于两千纤夫新兵,除了有适合做长牌手,圆牌手的人选之外,其他人一律用作鸟铳兵使用。”朱慈烺看向李若链:“此事就由李指挥把关。”
  “臣遵命!”李若链躬身。
  朱慈烺看向众将:“切记一定要严格要求,宁缺毋滥,精武营的堂堂之阵就交给你们了,若有人虚掩应付,坏了选兵的大事,休怪本宫不客气!”
  “臣等必不负殿下所托。”众将轰然应是。
  “最后还有一事要宣布,从明日起,精武营百总以上的将官在每日上午开始操练之前,都要到中军大帐参加例会,一来汇报昨日操练情况,布置今日的操练任务,二来学习兵法谋略,本宫决意,由提督京营李国祯、精武营主将吴襄担任讲官,李国祯负责讲解孙子兵法,吴襄负责为诸位讲解辽东以往的战事,并结合现今的局势,做出相应的分析和对策,取长补短,师夷长技以制夷,时间暂定为每天半个时辰,由两人轮流讲解。”朱慈烺道。
  众将都是惊讶。
  李国祯和吴襄就更是惊讶了——太子殿下这是什么意思,开军官们学堂吗?这可是从来都没有过的事情啊。
  明朝中后期,但凡有战事,一般都是由督军文官负责战略谋划和决策,监军太监负责后勤,武将则只负责冲锋陷阵。这样一来,由于文官垄断了战略运筹,武将变成了完全的执行者,《孙子兵法》这种讲究上层谋略的书籍逐渐被武将们所遗忘,不说京营将官,就算吴襄这样的辽东宿将对《孙子兵法》也只是囫囵吞枣看过几遍,真正问他他却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军事谋划不归武将们管,事事都有文官指挥,他们又何必瞎子点灯白费蜡?
  这也是明中期少有名将,祖大寿吴三桂左良玉从没有出奇制胜,以弱胜强的战例的原因之一。
  总兵级的军官如此,下层军官就更不必说了,要不据城死守,要不缴械投降,一个个难堪大任。
  朱慈烺要扭转这种局面。
  因此让将官们读熟兵书,知道“谋略”两字是计划的第一步。
  李国祯和吴襄并不是朱慈烺心目中最满意的讲官,只是权宜之计,等找到合适的人选,就会将两人撤换。李国祯虽然浮躁,但对《孙子兵法》的理解还是有一定水准的,朱慈烺不希望他能教出什么大才,只要能让所有京营军官的脑子里能存有“谋略”二字,上了战场后能多想多看,略懂一点用兵之道即可。
  “李国祯,吴襄,你二人可愿意?”朱慈烺看向李吴二人。
  二人赶紧躬身应命:“是,臣等遵命。”
  虽然对太子的安排很是惊异,但两人却不敢反对。
  朱慈烺再看向众将:“本宫对诸君寄予厚望。望你们用心学习,通晓兵法,日后不管是独当一面还是镇守一方,都能有所作为,不负本宫对你们的期望。”
  听到这话,所有人都拜倒在地:“臣等一定用心学习,绝不负殿下厚望。”
  他们中间的聪明人已经从太子话里的“独当一面独镇一方”看到了远大前程……
  一切安排妥当,朱慈烺宣布散会,只留下李若链单独说话。
  “成甫,你任务完成的很好,不但征来了好兵员,而且操练得当,有名将风范,”朱慈烺欣慰的笑:“老实说,是把你调回来,还是让你继续练兵,本宫着实犹豫了很久呢。”
  “殿下过誉了。不管军中还是驾前,但凭殿下吩咐。”李若链脸色凝肃,他本就是一个极其认真而又不苟言笑之人,在皇太子面前,就更是庄重了。
  “有一件事非你不可……”朱慈烺小声叮嘱。
  李若链连连点头,听罢之后抱拳躬身:“臣明白了,臣这就去做。”
  “不急。”
  朱慈烺笑:“先陪我去看看杨轩的鸟铳兵练的怎样了?看他是吹牛呢,还是真有本事?走!”
  心情愉快,带着田守信和李若链往靶场而去。
  “砰砰砰……”
  枪声大作,白烟弥漫。
  杨轩的五百鸟铳兵已经在靶场集合完毕,朱慈烺一到立刻就开始演练。
  虽然刚半个月,但在杨轩严格操练下,五百鸟铳兵已经初见齐整,不论向前射击还是退后装弹,都是有模有样,其中有一部分杨轩的亲信老兵更是弹无虚发,将对面的木耙打的木屑纷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5/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