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校对)第1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8/1227

  很快,锦衣卫骆养性到了,被崇祯臭骂了一顿。
  接着,次辅陈演,户部右侍郎王鳌永,负责厘金局的两个郎中,左副都御史方岳贡、刑部尚书徐石麟和侍郎孟兆祥都被崇祯帝召到了御前。
  ……
  同一时间,一顶小轿子从西华门悠然的晃进了紫禁城,最后进了田贵妃所在的承乾宫。
  自三年前皇五子夭折之后,田贵妃一直卧病在床,虽然崇祯帝时不时会到承乾宫来看望,但总体而言,承乾宫还是很冷清的,少有外人出没,承乾宫主管太监沈霑站在宫门口,亲自将那一顶小轿子迎进了承乾宫。
  承乾宫内。
  田贵妃支撑着坐起来,看着跪在面前的那一位绝世美人儿。
  “贱女陈圆圆叩见皇贵妃。”
  那美人儿用一种好听到极点的声音向田贵妃叩拜。
  “抬起头来。”田贵妃虚弱的话都说不太清楚了。
  陈圆圆抬起头,目光不敢和田贵妃的相触,只敢看着脚下的地面。
  田贵妃仔细端详,然后幽幽一口叹:“果真是倾国倾城,我见犹怜啊。”抬起苍白枯瘦的纤手:“免礼吧。沈霑,赐座。”
  陈圆圆受宠若惊又战战兢兢,虽然也是一个见过大场面的女子,但紫禁城皇宫却也是她从前想都不敢想的地方,想不到今日竟进到了紫禁城,而且还见到了当朝的皇贵妃,眼前的一切让她有点不知所措,田贵妃的病态更是让她惊心——那明明是一个已经没有多少日子的未亡人,想到田弘遇对她的叮嘱,她对此次皇宫之行更加的惶恐。
  沈霑拿出一个绣墩放在田贵妃的床前,引着陈圆圆坐下,然后悄然退了出去。
  房间里只剩下田贵妃和陈圆圆两个人。
  “为什么召你进宫,我父亲都跟你说了吧?”田贵妃轻轻咳嗽。
  “说了。”陈圆圆低着头,声音细弱蚊音。
  田贵妃幽幽叹:“我的样子你也看到了,怕是没有多少日子了,你如果做好了,这贵妃的位置,未来就是你的。”
  陈圆圆吓的赶紧跪下:“皇贵妃这是哪里话?就是打死贱女,贱女也不敢有这种非分的想法,皇贵妃您福大寿高,有皇上的庇护,全京城的僧、道也都在为您祈祷,决不会有三长两短,过一些日子,您贵体自然会好起来的。”
  “起来说话……”田贵妃摇着苍白的纤手,等陈圆圆起身坐下之后,她轻轻叹:“妹妹,容我叫你一声妹妹吧,你不必惶恐,和你相比起来,我这个当皇贵妃的,并没有多少幸福可言,虽然有皇上的荣宠,但奈何中宫容不下我,事事刁难,我今日的病倒也一多半是被她欺出来的,你进到宫中,以后千万要小心,尤其是面对中宫时就更是要谨慎。”
  “贱女明白。”陈圆圆柔声细语。
  “听说你字写的不错,鼓琴吹箫也样样娴熟?”田贵妃问。
  陈圆圆小声回答:“只是略通一点。”
  “从明天起,沈霑教授你宫中的礼仪,我传你一些皇上喜欢的曲子……”田贵妃又仔细端详了一下陈圆圆,幽幽叹:“能不能讨得皇上的欢喜,就看你的造化了。”
  陈圆圆低头不语。
  田贵妃又剧烈的咳嗽起来。
  沈霑轻步进入。
  田贵妃扬了扬苍白的手,意思是可以带出去了。
  沈霑将陈圆圆领了出去。
  殿中静了下来。
  田贵妃左手支撑,从枕头下摸出一个布娃娃,瘦手轻轻抚摸,口中喃喃道:“我的儿,你枉死的冤屈,母亲一定帮你讨回来……”话未说完,眼眶中的泪水已经滚滚而下。
  ……
  乾清宫。
  经过一个小时的激烈讨论,杭州北新关“开袋检查、确定粮米数量”,临清和通州“开袋核实”、锦衣卫和巡河御史加大查缉的政策被确定了下来,而刑部也调整、加重了走私商人的罪责,但有非法走私,在粮米袋中夹带私货的商人会被处以纹银一千两,最重可以抄家下狱的刑罚。
  两头核查,加大刑罚,厘金税的漏洞终于是被堵上了一些。
  而此时,朱慈烺已经离开乾清宫,来到户部,翻看户部关于厘金税的最近简报。
  因为路途的原因,其他地方的情况暂时还没有统计上来,但只通州钞关昨天一天就收取了二百六十三两的厘金税,算是开业大吉,今日堵上粮米免税的漏洞,估计明天能更多一些。以一天三百五十两银子计算,一月就是一万余两,运河之上一共有二十二道钞关,照通州钞关的标准,一万乘以二十二,一月可收取的厘金税大约在二十余万两左右,一年就是二百五十两万两银子。
  看完简报上的数字,默默算账之后,朱慈烺的心情稍微轻松了一些。
第二百九十八章
绍愉回京
  辽饷一年征收四百将近五百万两银子,一条运河就能收到两百五十万两,各省的官道和隘口再补充一点,堵上辽饷的缺口,完全不成问题。
  户部官员也都是兴奋,通州钞关二百六十三的银子,那可是真金白银的入到了户部银库。这么多年了,户部第一次感觉到银子来的这么容易。
  当然了,有利就有害,厘金税加重了商人的负担,有可能会阻碍商品的流通,继而影响资本主义的萌芽,不过两害相权取其轻,现今情势下,厘金税是解决大明朝财政困窘的唯一办法。
  厘金税开征之后,各地商人多有不满,纷纷向当地官府上书,求朝廷暂缓或者是减少厘金税的收取,但有淮安的例子在前,所以商人们都很老实,没人敢聚众闹事,只是不停的游说当地官员,哭穷又诉苦。
  士农工商,大明朝的商人虽然很有钱,但政治地位却是最低的,朱慈烺并不担心他们能卷起什么政治风浪来,唯一要担心的是,商人们有哄抬物价或者复制淮安闹事的可能。
  这一夜,朱慈烺睡的很安稳,嘴角甚至带着微笑,厘金税的成功,隐隐让他看到了解决大明朝财政前景的一丝光明……
  第二日中午,负责杏山塔山撤退事宜的兵部职方司郎中马绍愉回京了。
  得到消息之后,不等马绍愉觐见,朱慈烺急急赶往兵部。
  兵部后堂。
  朱慈烺赶到时,兵部尚书陈新甲正在听取马绍愉的报告——德胜门军营门口被袭击,陈新甲仅仅休息两天就正常上班,身体素质和敬业精神让朱慈烺很是感佩,当朱慈烺进入后堂时,陈新甲和马绍愉连忙参拜,朱慈烺顾不上跟他们客气,直接询问杏山塔山撤退,还有辽东战事的经过。
  和半月前不同,眼前的马绍愉足足瘦了一大圈,风尘仆仆,眼睛里都是疲惫,官袍更是显得陈旧,就好像他不是去了半个月,而是去了半年。不过马绍愉的声音却很轻松,因为他完成了皇太子交给他的任务。他将杏山塔山撤退的经过,详细的向朱慈烺讲述了一遍。
  “佟瀚邦,将才啊!”
  朱慈烺满是喜悦。
  虽然早知道佟瀚邦是一个忠臣,有着全城引爆,与敌同归于尽的壮举,但对其统兵作战的能力,朱慈烺并不知晓,如今听马绍愉这么一说,他算是彻底放心了——佟瀚邦是大才,可以大用。
  说到李辅明殉国,马绍愉泣不成声,朱慈烺和陈新甲都是黯然。
  李将军,本宫发誓,绝不让你白死,未来必用万千建虏的头颅祭你!
  最后马绍愉又介绍他从辽东带回来的六万百姓。
  杏山塔山一共两万军民,沿途又收拢了许多辽西的百姓,到宁远时已经有五万人,至山海关时人数达到六万人,若不是辽东督师范志完不配合,跟随的百姓会更多。
  范志完是辽东督师,担负着整理败卒、守卫宁远的重任,一些小屯子的百姓他睁只眼闭只眼,就让马绍愉带走了,但宁远城中的百姓他却一个人都不肯放——百姓都走了,宁远成了空城,他拿什么募兵,拿什么守城啊?
  因此六万百姓没有一人来自宁远。
  朱慈烺不意外,他早就预料到了。
  虽然他不同意父皇和范志完两人坚守宁远城的策略,但却也不便公开反对,只能等时机到了,撤换掉范志完,换一位新的辽东督师后,再想办法将宁远城中的百姓撤退到关内了。
  从松锦战败到现在,朝廷连续调天津漕米运至宁远城,发帑金十万两,户部发折色银十六万两,调配盔甲、弓箭、枪炮等军需到宁远,到今年年底,估计最少得砸下三十万两银子。可惜,对整个大局一点用处都没有,历史上,崇祯十六年,在建虏绕过宁远城,攻陷中后所、前屯卫之后,宁远变成了孤城,彻底失去了坚守的意义。
  朱慈烺很心痛,但却也无可奈何。
  言语中,马绍愉对范志完颇有埋怨,数次强调自己遵照皇太子的钧旨,在辽东宣扬撤回关内,朝廷会分发田地的命令,但范志完一直在阻挠,经过宁远时,甚至不许马绍愉进城,以至于宁远百姓根本不知道有这个命令,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六万百姓之中,一个宁远人也没有。
  这也就罢了,但范志完居然用辽东督师的身份,强行留下了杏山的两千士卒,若不是马绍愉竭力争取,拿出崇祯帝的密旨,说不定塔山的两千士卒也会被范志完留下。崇祯帝的密旨清楚写到,杏山塔山两地军民全部撤回关内,既然是军民,那当然就包括士卒——而在出发前,皇太子慎重叮嘱的态度让马绍愉明白,太子要的不只是百姓,杏山塔山的守军也是重中之重。
  但没有办法,范志完就是不放人,马绍愉有圣旨,但范志完是辽东督师,有收拢败卒,固守宁远的职责。杏山塔山都是败卒,也都是他的麾下,他有权留下。两厢僵持之下,最后辽东左参议从中撮合,两人各退一步,两千杏山兵留守宁远,两千塔山兵在马绍愉、佟瀚邦的带领下,护送百姓入关。
  唯一有一个例外,跟随通佟瀚邦一路撤回宁远的杏山百户赵尚刚自愿继续跟随佟瀚邦。
  范志完倒也没有为难,两千杏山兵都留下了,区区一个百户也就无所谓了。
  杏山兵被范志完截留之事,朱慈烺前天就知道了,虽然他本意是要把杏山塔山的兵马全部撤回关内,以加强蓟州的防务,不过范志完强行拉兵他却也没有办法阻止,所幸马绍愉还算是争气,知道据理力争,如果是一个软趴趴的官员,还真就让范志完得逞了。
  马绍愉这件事办的不错。
  说完兵事,接下来就是马绍愉最最关心的一个问题。
  那就是分田地。
  辽东百姓撤回关内就能分到田地,这是一个相当大胆的承诺,虽然马绍愉已经反复的想过无数次,早已经认定皇太子不会骗自己,但这么多的田地从而来,他心中却是疑惑的。不止他,兵部尚书陈新甲也都是怀疑,不过两人不敢直接问,只能通过这种旁敲侧击的方式,来探寻皇太子的意思。
第二百九十九章
议和之策
  陈新甲和马绍愉的小心思瞒不过朱慈烺,不过他不点破,不动声色的听马绍愉讲完之后淡淡一笑:“不错,你做的很好。”
  听到皇太子的奖励,马绍愉心中的大石头,算是彻底落地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8/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