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校对)第1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9/1227

  韩琛等六人更是欣喜。
  “记着,不许耍宫中的小脾气,更不许仗着本宫的名义在京营耀武扬威,你们要收起尾巴,谨守职责,如果敢在京营闹事,本宫不会饶你们。如果有人无理取闹,质疑你们的权威,你们也不必客气,不过不可自己处置,要交给各营主官处置,听明白没有?”朱慈烺冷冷道。
  “明白了,奴婢谨尊殿下的钧旨。”韩琛躬身。
  四名主将也都是听令。
  大事安排完毕,朱慈烺走到点将台的边缘,缓缓扫视校场上的三万将士。
  旌旗如海,刀枪如林。
  三万双目光齐刷刷的看着他。
  朱慈烺环视一圈,忽然大声道:“京营将士们,我朱慈烺,有一些话想要跟大家说。”
  台下的十名锦衣卫立刻传话:“京营将士们,太子殿下有话想要跟大家说!”
  三万人静寂无声。
  “我朱慈烺”这四个字,文官们听来非常刺耳,陈新甲和石台下的东宫属官都变了脸色,太子殿下怎么可以这样自称?这这这……还有礼法吗?东宫属官们都看向在场官职最高的东宫属官左庶子吴伟业,像是在说,你是老大,你应该犯言直谏去阻止!
  吴伟业涨红着脸,眼睛里都是无奈。
  以他过往的脾气,他真有可能冲出去,劝诫皇太子。
  但现在不会了
  皇太子的性情,他是越来越了解了,别说自称朱慈烺了,就是现在冲下点将台,搂着一名士兵的脖子叫兄弟,他也不会太惊异。
  出面质疑皇太子?
  还是算了吧。
  不但没用,说不定还会被皇太子羞辱,我就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等着早日离开詹事府吧。
  因此假装没看见众同僚的目光,吴伟业低下头,竖起耳朵静听皇太子的演讲。
  朱慈烺道:“这一次京营整顿,很多混日子的老兵都被裁撤了,虽然很多人表面上不敢说,但心里都有怨恨,因为他们都是家里的顶梁柱,没有了京营的这份收入,家里可能就要揭不开锅了,我整顿京营,好像是把人家的生路断了,身为皇太子,应该爱民如子,我为什么要做这等凶恶之事?……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一讲为什么?”
  十名锦衣卫将朱慈烺的话,一句一句的传出去。
  校场上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息静听。
  大明皇帝或者皇太子,哪怕是六部尚书也很少这么直接的面对人群讲话,朱慈烺是有史以来第一个。
  点将台上的吴牲和陈新甲也都是仔细凝听。
  “松锦之败,我想大家都知道了。我大明九边十三万将士在松山浴血奋战,但却被建虏偷袭了粮路,大同总兵王朴不战而逃,将兄弟同袍置于了死地,冰天雪地,沟壑纵横,皑皑白雪的松山,成了我大明将士跨不出去的坟墓,鲜血染红了山头。巡抚王廷臣、总兵曹变蛟……”说到这,朱慈烺哽咽了一下,调整了一下情绪,继续说:“奋战至最后一刻,至死方休,他们的英名必将与日月同辉,与山河同在!”
  听到这里,将士们都是黯然,贺珍张纯厚等将领都低下了头,陈新甲叹息,吴甡咬牙。
  “松山败了,我大明九边的精锐只剩下山海关一路了,建虏得了锦州,很快就会杀向山海关,又或者他们会像崇祯十一年那样,绕过山海关,从长城入塞,大肆掳掠京畿。大家的家人都在京畿,四年前的惨相,不用我说大家也都是知道的。烧杀抢掠,随意屠戮,京畿尸横遍野,百里不见人烟……”
  朱慈烺长长叹息:“彼时我大明尚有九边精兵,尚可以调他们勤王,但今年如果建虏再来,朝廷却已经无兵可调了,到时唯一能够倚仗的,就是我十万京营!但京营是什么样呢,空兵,散兵,老兵,这样的京营如何能够保卫京师,保护百姓?因此,我不得不裁掉他们,唯有如此,我京营才能重生!或许他们会哭,但一家哭胜过一路哭,我京师百万居民,京畿几十万的百姓,他们的身家性命,还有我们的家人和兄弟姊妹,他们的安全全压我们的肩膀上啊!”
第二百章
激励士气
  朱慈烺慷慨激昂的道:“因此,我们不能颓废,我们必须振作!如果我们京营不能振作,到时就只能眼睁睁看着我们的家人被建虏掳掠、屠戮,崇祯十一年的悲惨,就会再一次的出现!”
  “说到这里,有人肯定在想,建虏一来,又要打仗了。害怕,恐惧就涌上了心头。我知道,你们中间的大多数人都不想打仗,本宫其实也一样!我也想回到殿中,看看书,喝喝茶,过些舒坦悠闲的日子!但是!――建虏不给我们这样的机会!他们凶残成性,既不想自己种地打粮又想衣食无忧,驱赶我们汉人当他们奴隶,自打建虏在辽东兴风作浪起,辽东的汉人百姓就都变成了他们的奴隶,每次入塞,他们还会掳掠关内的汉人到关外给他们当奴隶!多少人妻离子散!多少人死在他们的皮鞭下,多少人变成他们的奴才?”
  校场之上,已经听到了悲泣之声。
  京营军士大部分的都是京畿人士,崇祯十一年的那场噩梦,建虏一共从京畿地区掳掠了二十几万百姓,京畿地区几乎家家受害,京营将士也都是受害者。
  “建虏一次一次来,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就是想要把我们变成由他们任意驱使,给他们耕地种粮的奴隶,还会要我们背叛祖宗,削去头发,变成那丑陋的鼠尾辫子,就是死了也无颜去见祖先,我们的后代子孙更永世不能翻身,这样的悲惨,我们能答应吗?”
  朱慈烺高声问。
  沉寂了一下,然后校场上忽然爆发了山呼海啸的呐喊。
  “不答应!”“不答应!!”“不答应!!!”三万京营将士齐声呐喊,即使是辅兵的左哨右哨营也都是群情激奋。
  树枝晃动,飞鸟惊起,整个大地好像都是晃动。
  台上的将官,台下的千户们也都是激动。
  朱慈烺心情也澎湃,眼睛微微有点红,等将士们安静,他平静一下心情,接着道:“是的,我们不答应,所以我们得有实际行动!如今,我大明已到了生死关头,所有人都不能再做犬儒,我们必须奋起,为了我们的家人,为了我们的兄弟姊妹,我们必须严格操练!只有强者才有尊严,只有强者才能保护家人,只有强者才能收复辽东,解救那些那建虏奴役的亲人朋友!”
  “杀虏!”
  “收复辽东!”
  山呼海啸的呐喊。
  不止京营将士在喊,锦衣卫,护卫朱慈烺的武骧左卫,田守信韩琛等内监,也都在呐喊。
  连矜持的文官也有人举起了拳头。
  呐喊之声震动天地,久久不散。
  京营士气从来都没有这么高涨过。
  朱慈烺心情澎湃。
  一支强大的军队,必然有一个强大的信念,最有名莫过宋代的岳家军,有了信念,有了荣誉感使命感,有了对国家集体的的认同感,才能忍受住严格的操练。
  现在,京营的士气虽然暂时被调动起来了,但强军的铸就,严格的操练是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的。接下来,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朱慈烺眼眶红红,望着激愤的三万将士,暗自思忖。
  东宫属官们都被震撼了。
  不少人都已经哭的稀里哗啦。
  比起普通的军士,他们对收服辽东、解救辽东百姓的愿望更热烈,同时对建虏亡国灭种的恐惧也更真切,因此他们的感动也最为强烈。
  站在最前的吴伟业哭的泪流满面,悲声止不住……太子再一次让他惊奇,再一次让他看到了不为人知的一面,在这一刻,他对皇太子的不满和牢骚,烟消云散,皇太子不是他想象中那种不知礼节,任性胡为的浪荡太子,不管多苦多累,这个左庶子做的多委屈,他都决定继续做下去。
  朱慈烺回到主座坐下。
  贺珍张纯厚带着十几个副将参将,还有石台下的千户们跪成了一片:“收复辽东,愿为殿下效死!”
  虽然不如文官们那么感情脆弱,但还是有多人都红了眼眶。
  陈新甲和吴牲起身,向朱慈烺深深一鞠。
  朱慈烺温言道:“起来吧,以后京营的重担就交到你们身上了,严格操练,不容有任何懈怠。”
  “遵命!”众人都平身。
  朱慈烺看向吴牲和陈新甲:“陈部堂,吴少司马,你二人可有什么说的吗?”
  少司马,兵部侍郎的别称。
  两人都摇头。
  军规和操练定下之后,今天的检阅差不多该结束了。
  朱慈烺喝了一口茶,润了润嗓子,目光看向台下的千户们,忽然道:“左哨营杨轩!”
  “臣在!”
  一个顶盔掼甲,二十多岁的年轻千户站了出来,向朱慈烺抱拳躬身。
  “你就是杨轩?”朱慈烺盯着他。
  “是。”
  “上台说话。”
  杨轩小步急匆匆上了点将台,在朱慈烺面前抱拳躬身。
  油头粉面,白白净净的,标准的公子哥模样。
  “你是彰武伯杨崇猷的侄子?”朱慈烺问。
  “是。”
  “听说你对此次分营非常不满?”朱慈烺声音冷冷。
  “……”杨轩低头不说话。
  众将都紧张了起来,分营是太子殿下的命令,对分营不满就是对太子不满,左哨营主将马德仁连忙出列:“殿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9/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