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校对)第1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6/1227

  “取一千两银子,交给驸马都尉。”朱慈烺道。
  巩永固大吃一惊:“殿下,这是何意?”
  朱慈烺淡淡笑:“民间牙行找几个匠人,还要花中介费呢,我请你找英雄,岂能没有经费?姑父勿要推脱,收下就好。”
  “臣……遵命。”
  巩永固眼圈有点红。
  经费只是一个借口,朱慈烺是为了补贴他府中的生计。
  巩永固走后,朱慈烺在灯下沉思。
  作为一个穿越者,他清楚知道煤炭的重要性和一本万利的暴利性,现在西山和房山都是浅层煤,五十米左右就可以出煤,有些地方甚至只需要挖二十米就可以找到煤层。
  森林资源日益枯竭,煤炭资源愈发重要。
  京师百万人口,每日消耗煤炭重多,但朝廷却收不到一分煤炭税。
  这中间的暴利都被徐允祯这种人攫取了。
  更何况,煤炭是国有资源,岂能容徐允祯和一些奸商随意挖掘?
  至于巩永固,除了怜惜他是一个忠义之臣,是父皇唯一的妹夫,不想让他名声受损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朱慈烺心中有一个谋划,那就是未来的查矿钦差,非驸马都尉巩永固不可。
  大明朝到处都是私人小矿,从煤矿铁矿到金矿,应有尽有,但朝廷每年能收到的矿税,却是微乎其微,这中间巨大利润,都被各地官绅豪强攫取了,要想改变这一局面,除了严格法令之外,还需要有一个能顶住压力,镇住场子的强力人物去巡查各地,严查不法。而驸马都尉巩永固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朱慈烺估计,如果严格矿税,每年朝廷收入最少能增加一百万两。
  和盐税不同,矿税是属于内廷库的,历来矿税出了问题,都是太监和锦衣卫出宫稽查,但太监作风粗鲁,常常被文官们所抵触,如果换成驸马都尉巩永固,就没有这个问题。
  所以巩永固身上不能沾染开设小煤窑的污点,朱慈烺要尽力帮他洗刷干净。
  时机到了,就可以把巩永固推到前台,担任查矿钦差,如此不但可以解决矿业乱相,也为巩永固找到了一个用武之地。
  晚膳之后,朱慈烺看了一些漕运方面的书,总结观点,准备明日早朝拿出来,助沈廷扬一臂之力,不过煤窑和勋贵的事,始终在他脑中盘旋不去,忽然间想到了另一件事,于是问:“田守信,骆养性那边还没有消息吗?”
  徐允祯和朱纯臣私卖甲胄之事,锦衣卫已经在调查,而朱慈烺也同意了骆养性的请求,放出徐卫良,配合他表演一场戏,到现在到五六天了,骆养性那边却一直都没有动静。
  田守信摇头,然后轻声问:“要不,奴婢去问一下?”
  朱慈烺摇头,徐允祯和朱纯臣恶贯满盈,在劫难逃,倒也不用着急。骆养性引而不发,应该是在等待什么?
  希望骆养性不要搞鬼。
  看书看到十二点,又拼命回忆前世里看到的一些漕运书籍,想着“漕米改海”在明日早朝可能出现的情况,并做出预案,实在困的不行了,才上床休息。
  这一夜朱慈烺睡的很安稳,没有再失眠,不过梦中的金戈铁马却依然不停歇,他梦见自己头戴明盔,身披重甲,率领大军,旌旗如海,向着辽东而去……
  ……
  辽东。
  马蹄声急促,苍茫的原野中,佟瀚邦带着部下正在向宁远狂奔,为了加快速度,减轻战马的负担,所有人都扔掉了甲胄和头盔,只穿着棉衣,随便如此,身后的追兵也是越来越近了。
  佟瀚邦心急如焚,
  哗哗哗哗。
  天空忽然下起了大雨。
  若换在平时,行军时遭遇这种天气,士兵们肯定会叫苦不迭;但今天却是个例外,佟瀚邦以下,所有军士都是大喜,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给他们的行军造成了麻烦,但给身后追兵造成的麻烦更多。建虏最强的就是骑射,大雨视线模糊,弓弦软化,射出的弓箭会失去准头,对明军来说,实在是一个大利好。
  佟瀚邦暗叫天助我也。
  不顾大雨,明军加速前进。
  就在这时,身后马蹄如雷,一队蒙古轻骑从雨雾之中冲了出来。
  虽然有大雨的帮忙,但蒙古轻骑骑术精良,一人双马,战马又是上好,最后还是让他们追上了。
  但不是蒙古轻骑的全部,只是先头部队的三百人。
  原来鄂硕下了死命令,一定要追上并且砍下佟瀚邦的人头。
  蒙古人身背短弓,手握马刀,紧紧伏在马背上,雨势虽大,却却浇不灭他们眼中的凶残与嗜血。见到明军的尾队,他们立刻摘下短弓,搭上羽箭,向明军嗖嗖射来。
第一百七十八章
我吴三桂
  “列阵,杀!!”
  佟瀚邦果断下达迎战的命令,虽然他们只有两百人不到,且人疲马乏。但如果不能击退这支蒙古兵,被他们纠缠住,等到建虏重骑赶到,事情就糟了。因此必须迅速果断将这股蒙古骑兵击溃。
  佟瀚邦迎上蒙古轻骑,张弓搭箭,向冲最前的那名蒙古轻骑射去。
  大雨影响了弓箭的射程,也影响了准头,不过佟瀚邦的弓箭却好像没有受到影响,他弓弦拉到极满,箭如闪电,射穿了雨雾,一箭就将最前的那名蒙古轻骑射于马下!
  佟定方跟在佟瀚邦身后,弓箭连射,连续的射中两人。
  蒙古轻骑一阵惊呼,都调转弓箭,向佟家父子射来。
  佟瀚邦舞动长刀,拨打箭雨。
  就在这时,马蹄声急促,又有一支蒙古轻骑从雨帘之中冲了出来。
  佟瀚邦心中一沉,拨马大喊:“撤!撤!”
  一支追兵三百人尚可应对,再来三百人,就只能撤退了。
  明军的阵势还没有展开,就不得不向后撤退了。
  蒙古骑兵紧追不舍,他们的追击看似杂乱无章,其实颇有讲究,排成扇形阵势,远远的向明军兜来,想要把明军兜在中间。
  佟瀚邦心知不好,一旦被蒙古人兜住,己方很有可能会全军覆没。“弟兄们!不能让蒙古人把我们兜住,冲,一鼓作气冲出去!”,佟瀚邦心急如焚,连续的呼喊,纵马奔驰过去,马刀挥出,鲜血飞起,将一名冲过来的敌军连人带马砍成了两截!
  明军拼死撤退,但蒙古人的战马太快了,眨眼间就已经追上了他们,双方弓箭互射,羽箭在大雨之中乱飞。比起蒙古人,明军的骑射之术差了很多,加上没有甲胄,不断有人中箭落马,蒙古人中箭的却极少。
  骑射差,战马更差,落后的明军被蒙古人纠结住,无法脱身,再一转眼,便已经被数倍的蒙古轻骑斩落马下了。
  佟瀚邦胯下的黑色坐骑是一匹神骏,马力不弱,他嘶声大喊,弓箭的连射,连续的救了几人,但弓箭如雨,蒙古轻骑席卷而来,他想救却也是救不过来,只能长声一叹,拨转马头,带着剩余的部下向着宁远狂奔。
  佟定方跟在身后,弓箭连射,保护父亲。
  赵尚刚左臂受伤,右手挥舞长刀,护卫左右。
  蒙古人呼啸着死追不放。
  明军已经是人困马乏,人纵能战,马却是坚持不住了,道路又泥泞,不时的嘶鸣着倒地,而马上的明兵,一旦跌落,再也无人能爬起来。奔出几里地后,佟瀚邦身边就只剩不到一百骑了。
  佟瀚邦满腔悲愤,却也是无济于事。而蒙古人欺他们马弱,更是催马急追,不把他们全歼,誓不肯罢休。
  就在这时,耳朵里忽然听到一阵阵密集如雷的马蹄之声,抬眼向前看,雨帘之中,一支万人大军忽然在前方的地平线出现,火红色的军旗和旗下不断闪现的兵器寒光,漫山遍野,缓缓压来。
  佟瀚邦鼻子一酸,几乎要大哭出来。
  援兵,终于是到了。
  而此地距离宁远城只三十里不到了。
  见明军大军出现,蒙古轻骑不敢再追击,拨转马头,呼啸撤退了。
  心头一松,佟瀚邦几乎要从马上栽下去,但还是咬牙支撑住了,而他很多的部下却已经支持不住的从马上跌落下来,连续一天一夜,几乎是没有休息的狂奔,铁打的人也支持不住了。
  一员身穿三层重甲、披红色大氅、头戴凤翅红音盔的明军大将冒雨带着十几名骑兵疾驰而来,到佟瀚邦面前勒马站定,上下打量佟瀚邦两眼,笑问:“是塔山佟协镇吗?本将吴三桂!”
  三十岁左右的年纪,白面长须,脸上带着笑,雨水打在他的铁甲上,发出叮叮的清脆之声。
  如果不是全身披甲,如果不是在战场相见,如果不是自报姓名,谁又敢相信,眼前这个如此年轻,看起来笑容可掬的年轻人,居然会是山海关总兵吴三桂!
  “末将佟瀚邦见过总镇大人。”
  佟瀚邦四十五岁了,从行伍做起,一生戎马到现在不过是一个从三品的副总兵,和吴三桂的年轻高位根本没法比。佟瀚邦下马,恭恭敬敬的向吴三桂抱拳行礼。
  “只有你一人吗?”吴三桂扫了扫佟瀚邦的部下,淡淡问。
  暗指李辅明。
  “是。”佟瀚邦沉声回答,眼眶已经红了。
  吴三桂叹口气:“佟协镇快随我进宁远城吧,马郎中正等着你呢。”
  ……
  京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6/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