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校对)第11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27/1227

  但蒙古玉玺同样是大清的宝贝,是大清号令蒙古各部的基础,如果没有了蒙古玉玺,大清以后如何号召蒙古?
  因此,要拿出蒙古玉玺,非说服小皇帝和宗室大臣不可。
  小皇帝好说,以“大玉儿”布木布泰的见识,肯定会同意自己的建议,大玉儿同意了,小皇帝自然也就同意了,关键是宗室亲贵,尤其是礼亲王代善,只要代善不反对,事情就能成。
  这一次,多尔衮吸取了锦州撤军的教训,他决定先斩后奏,一面进宫面见大玉儿,一面令大学士刚林出使喀尔喀外蒙古,并且严令二十天之内,必须赶到喀尔喀,然后再给十天的准备,再四十天以后,喀尔喀的大军要出现在锦州。
  也就是说,多尔衮给了刚林七十天的时间。
  “你告诉土谢图汗、札萨克图汗、车臣汗,谁能帮助大清击败明国,谁的功劳大,蒙古玉玺大清就会赐予谁!”多尔衮道。
  “奴才明白!”
  刚林奉令,急急而去了。
  随后,多尔衮进到宫中面见太后。
  听闻要拿出蒙古玉玺,才能请到喀尔喀援兵,“大清太后”布木布泰大吃一惊,流泪道:“辅政王,你和哀家说实话,我大清已经到了出卖祖业,山穷水尽的地步了吗?”
  多尔衮跪在地上,痛苦道:“非如此,不足以保锦州,锦州不保,则大清亦不保!”
  “用玉玺换来喀尔喀援兵,锦州就能保吗?”
  “喀尔喀三部加起来,最少十万骑,加上我大清的兵马,胜算有七成!”多尔衮回。
  布木布泰叹息一声,流泪道:“那就请辅政王决断吧。”
  接着,多尔衮召来多铎,代善和济尔哈朗,将此事宣布。
  是宣布而不是商量。
  代善和济尔哈朗都是惊异,最初也都是不情愿,但在多尔衮的说服之下,最后还是叹息的同意了,反倒是多铎有些不甘心,嗷嗷的大嚷了一阵。
  众人达成一致,然后多尔衮才把一定会反对的豪格召到了崇政殿。
  果然,豪格捶胸顿足,大吵大闹,咒骂多尔衮无能,竟然将先帝好不容易取到的玉玺交还给蒙古人!
  多铎立刻出言反击,说蒙古玉玺,本就是辅政王十四哥当年率兵千里,艰难跋涉,击败林丹汗,亲手得到的,怎么成了先帝?今日不得已,就算将蒙古玉玺赐予喀尔喀,未来也能夺回来,你豪格大嚷大叫,除了一声嘴,对大清又有何益?
  豪格怒,两人又要剑拔弩张。
  多尔衮喝止了多铎,一向刚硬的他竟然是忽然流下了眼泪,痛苦的自责,最后甚至要拔剑自刎,众人大惊,多铎眼明手快,上前一把就夺下多尔衮手中的宝剑。
  豪格被镇住了。
  代善亦被震撼,他少有的,主动站起,用慷慨激昂的声音支持多尔衮,又说,虽然他自己老迈病躯,但这一次却一定要随大军出征,以为大清尽最后的一丝薄力,不止是他,两红旗上下,所有十二岁以上的宗亲,都要随军出征,一个也不留,以响应朝廷的号召。
  最后,代善言辞恳切的请求豪格,为了大清,不要再闹了,我们上下一心,共度难关如何?
  这时,多尔衮又拿出小皇帝福临的圣旨,宣布赦免豪格一切罪过,恢复王爵,并令豪格带领正蓝旗,一齐前往锦州,参与大战。
  多铎又起身,就过往的一些事情向豪格表示歉意,
  几管齐下,豪格也是被感动了,他跪在殿中哭的泣不成声,诅咒发誓。
  叔侄兄弟抱在一起,演了一个阖家团。
  虽然拙劣,但这一场戏终究是将建虏内部的矛盾和缝隙,勉强弥合在了一起。
  不管内心如何,表面上他们终于是团结了。
  “我豪格愿为前锋,不破明军,绝不回盛京!”豪格对天发誓,豪气无比。
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第二次松锦之战(八)
  ……
  “辅政王,用心良苦,大清之幸啊。”
  沈阳。
  站在殿外等到满汉群臣,听到众王齐心的消息,一个个都是欣慰,范文程小声的感叹了一句,然后看向站在左前方、位置高他一截的洪承畴,讨好的说道:“洪大人,你说是吗?”
  洪承畴却看也不看范文程,甚至连眼皮子都没有动一下,仿佛在他的眼里,范文程根本就不存在一样。
  ——虽然都是降臣,但洪承畴却从来都不掩饰他对范文程的巨大鄙夷和憎恶。
  范文程讨了一个没趣,嘿嘿一笑,没敢再说话。
  ……
  一切完毕,大明隆武六年、清顺治七年的九月初一日,多尔衮在沈阳誓师,马步兵十五万,满汉蒙古八旗精锐尽出,押着粮草,车马浩浩荡荡,一望无际,一路往锦州而去。
  一直以来,大军出征,两黄旗都是负责守卫盛京,鲜少出京,但这一次亦是倾巢而出。两黄旗八大臣,除了已经在锦州的图尔格,留守沈阳,负责后勤的索尼之外,其他六大臣,图赖、鳌拜、拜音图、何洛会、谭泰、冷僧机、全部随军出征。
  两黄旗都如此,其他旗就不用说了。
  小皇帝在城楼上亲自送行。
  礼亲王代善,豫贝勒多铎,肃亲王豪格,连同建虏宗室十二岁以上的所有男丁,满汉八旗大臣和各旗都统副都统,全部随军出征。
  郑亲王济尔哈朗的镶蓝旗留守盛京,负责守卫镇江堡,凤凰城一代,抵御驻朝明军的攻击,固山贝子,爱新觉罗·屯齐和怀顺王耿仲明守卫复州,为了保证这两地的安全,从今年以来,多尔衮就不惜一切,在两地大修城堡,挖掘壕沟,现在大军出征,他又将新征的四万兵马,分别配置在两地,以加强两地的防卫,保证后方无虞。
  安排好了后方的事务,确定没有问题之后,多尔衮方才誓师出征。
  ……
  大军之中。
  车轮辚辚。
  作为优待,洪承畴被多尔衮特许乘坐马车,并有专门的护卫和服侍。
  坐在车中,挑着车帘看,洪承畴老脸沉沉,眉头紧紧皱在一起,根本舒展不开……
  十五万大军出征,全国所有的男丁,都披上了战衣,手里拿上了武器,一眼望过去,稚气未脱的少年有之,白发苍苍的老者有之,虽然声势浩大,人马众多,但战力却实在是让人担忧。
  比起崇祯十三年,他率领大明九边十三万精锐,兵出山海关,救援锦州之时,眼前的大清兵马实在不值一提。
  当时他再怎么不济,征调的都是精壮,绝无弱冠的少年和白发苍苍的老者。
  如此军队,即便有凶悍的八旗精锐为骨干,即便有渔猎英勇的传统,他们怕也不是大明的对手。
  至于喀尔喀蒙古。
  虽然辅政王说的肯定,但洪承畴却不敢抱持太多的希望——喀尔喀蒙古为利而来,自然也会为利而走,战事顺利时,他们会锦上添花,战事不顺时,他们却不会雪中送炭。
  但眼下却没有其他办法,明知道此战胜算不到五成,他却也不得不随军出征。
  因为他已经没有回头路了。
  说不得,会有奇迹。
  就如当初他率兵救援锦州之时的想法……
  “哒哒哒哒~~”
  马蹄声急促,一个精锐白甲兵忽然来到了他的车前,高声:“洪先生,辅政王请你去。”
  不敢怠慢,洪承畴急忙下车换马,跟随白甲兵来到前方。
  多尔衮正在道边歇息,脸色阴沉无比,见到洪承畴之后,他沉重的说道:“刚刚收到的消息,松山,被明军攻下了……”
  ……
  松山。
  不同于一般的城池,松山建造在山峦之上的,虽然不高,也不险峻,但山峦下面多是岩石,挖掘不动,明军日愈精进的炸城之法在这里没有用武之地,要想攻下松山,只能是蚁附攻城,或者是等待后续的红夷大炮,轰塌城墙,再攻击夺城。
  明军选择了后者。
  孙传庭带兵前往锦州,令史可法领兵两万,继续围困松山。
  遵照孙传庭的命令,史可法只围不攻,真正的是结硬寨,打呆仗,其间,松山守军趁夜偷袭,都被他打了回去。
  三十天后,神机营主将李顺亲领的四十八门重炮,赶到了松山,这四十八门重炮里,有十二门是最新型的重型红夷大炮,三门为过往的旧炮,九门为汤若望亲自督造的新炮,有效射程一千五百步,口径130毫米,弹丸二十斤,炮身重心处有炮耳,设准星和照门,以此为轴,调整射击调度,全重三千斤,装在炮车上,往来运输,需要众多骡马拉载,一日行进的路程有限,也因此,神机营的重炮足足落后大军四十天,方才是赶到了松山。
  到达松山之后,李顺拜见史可法之后,立刻就建立炮阵,逐一校正火炮,又双手合十,嘴里唠唠叨叨,向菩萨娘娘祈福。
  见城下明军有巨炮运到,城中建虏都是惶恐,论起来,他们城中火炮也是有七八十门的,但却没有重型红夷大炮,眼见明军建立炮阵,开始校准,他们却也是无可奈何。
  “砰!”
  第二天早上,明军第一门红夷大炮发出了怒吼,在一声巨大无比的轰鸣之后,松山被砸中的城墙砖石飞溅,剧烈摇晃,城头建虏士兵惊呼一片。随即,砰砰砰砰,更多的巨响和摇晃,明军四十八重炮,依次轰鸣校准,四十八枚铁弹子,呼啸着,或砸在城墙上,或落在城池中,又或者偏移目标,砸到了城外,但不管是砸到哪里,都是声音巨大,土石飞溅,周边人畜瞬间就扑倒一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27/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