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校对)第10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58/1227

  “宫中有密旨……”
  锦衣卫小声。
  刘宗嗣听完脸色一变:“立刻押犯人进宫!”
  ……
  一间偏僻的宫殿,原本只是例行打扫,但今日却是忙碌起来,神殿监的人一早就将这里打扫的干净,里外焕然一新。
  临近中午,一顶小轿子出现,里面的人被架进了殿中。
  原来竟是诏狱中的一个犯人。
  不久,隆武帝的御驾就到了。
  众人跪在殿前,没有人敢抬头。
  只能感觉到陛下脚步匆匆,带着风就进入了殿中。
  随即就是漫长的等待。
  众人不知道陛下审了什么,只有送茶的小太监推开殿门之时,隐隐听到殿中传出哭声。
  “闻香教负责传教的教士,大约有一百人。罪臣将他们的名字和居住地都已经写下了,陛下要拿,按图索骥即可。”
  “罪臣自知罪行深重,为国法所不容,罪臣愿意领死。”
  “但罪臣要说的是,闻香教绝无反叛朝廷之意,教义中也没有蛊惑人心,图谋不轨,就教义来说,和我大明的道教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教众也都是良善的百姓。”
  “这是罪臣默写的闻香教教义,请陛下御览。”
  “罪臣不求其他,但求朝廷不要再追剿闻香教,令他们不必再东躲西藏,可以安心劳作,闲暇时有心灵慰藉即可。”
  “当初,罪臣的父亲为闻香教教主之时,因为得不到朝廷的承认,一怒之下,就聚众起事,攻击州府,罪臣不赞同,于是改名换姓,来到京师,想要曲线救教,令朝廷知晓闻香教并不是图谋不轨的邪教。所谓的闹事,都是官府税赋太重,穷苦教众聚集一起,想要争取一些减免待遇罢了。”
  “自入了东宫之后。罪臣庶竭驽钝,不敢有一丝的怠慢,只恐伤了陛下的知遇之恩。”
  “甲申之乱时,臣背叛陛下,羞愧万分,从那时起,臣就抱定了必死的决心,但家母尚在,臣不得不苟且。”
  “现在,臣了无牵挂,终于是可以去了。”
  “此罪臣的肺腑之言,绝无一字虚假。”
  忽然。
  “你干什么?来人,快来人!”
  听见陛下大叫。
  殿中立刻就是一阵乱。
  殿门口的锦衣卫和太监都是吃惊,不知道殿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不一会,太医急匆匆地赶到。
  这时他们才知道,原来是犯人咬舌自尽了……
  ……
  殿中。
  隆武帝朱慈烺面色沉沉,他万万没有想到,萧汉俊居然会在他面前咬舌自尽。
  在这之前,朱慈烺对萧汉俊的情感是有些复杂,萧汉俊原本是他信任的肱股之臣,但却在甲申之变的关键时刻,出卖了他,导致他安排在京营中的一些忠良遇害,穿越以来,他苦心经营的良好局面,也差一点就毁于一旦,从这一点上来说,将萧汉俊千刀万剐也不为过。
  但在他千里疾驰,返回京师之时,萧汉俊却又作出了救赎,再最后的危急时刻,帮了他一把,让他兵不血刃,顺利的返回了京师,赶到崇祯帝遇害之前,挫败了定王和李守锜的野心阴谋。
  萧汉俊,成也是你,败也是你。
  另一个让朱慈烺忌惮的是萧汉俊的真实身份,
  萧汉俊居然是闻香教的少教主。
  以萧汉俊的鬼才,加上闻香教在山东半岛的影响力,但是他愿意,随时都可以在山东掀起叛乱。
  这也是必须找到萧汉俊的原因之一。
  因此,当萧汉俊被抓获的消息传来时,他微微松口气,而后他就陷入了沉思,因为李晃详细报告了萧汉俊被抓的经过——李晃毫无隐瞒,清楚说出,萧汉俊被抓,并非是他的功劳,而是萧汉俊自加镣铐的结果。
  萧汉俊一人被抓,但其他重要的闻香教的头目,却一个不见,朱慈烺立刻意识到,萧汉俊可能是别有图谋……
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济尔哈朗的谋划
  ……
  这一月里,朱慈烺并没有见萧汉俊,也没有令锦衣卫审,以他对萧汉俊的了解,知道锦衣卫是问不出什么的,田守信奉他旨意到诏狱,也不过是简单讯问,查看萧汉俊的身体状况。
  而在考虑良久,知道更多的信息,对萧汉俊的想法有了更多了解,自认准备充分之后,朱慈烺今日亲自审讯萧汉俊。
  萧汉俊所答,不意外,他都料到了,但他没有料到的是,说到最后,萧汉俊居然会咬舌自尽!
  萧汉俊大费周章,连续在南京和山东掀起风云,最后竟然只是为了在他面前说这一番话吗?
  萧汉俊是用生命在赎罪?还是在表明心迹,以为他闻香教尽最后的努力呢?
  又或者,这三者都有?
  “陛下,罪犯暂时抢救过来了,不过出血如注,后续如何,却是不能保证。”太医满头大汗的禀报。
  朱慈烺点头:“用尽所有,一定要保住他的命!”
  “是。”
  ……
  返回乾清宫的途中,朱慈烺默默想着萧汉俊所说,将所有的事情又斟酌了一遍,萧汉俊咬舌自尽的场景,在脑子里面反复回放,又翻看萧汉俊亲笔写下的闻香教教义和一百多个闻香教传教士的名字。
  没有查证,但朱慈烺知道,这一百个多名字,一定不会有假。列在第一的,就是现在闻香教的圣母,那一个一直追随萧汉俊的妙龄女子。
  ——萧汉俊这是将闻香教的全部机密,都摊在他面前了,这些人的生死和闻香教的存亡,完全就在他的一念之间。
  萧汉俊,这是给他出了一道题啊。
  ……
  “召蒋阁老。”到了乾清宫,下了布辇,朱慈烺立刻道。
  很快,首辅蒋德璟来到。
  朱慈烺将萧汉俊的事情讲给他听。
  听到“闻香教教首”在御前咬舌自尽,蒋德璟微微吃惊,不过很快的,他就明白了萧汉俊的心意,急忙说道:“陛下,萧汉俊居心叵测,妄图凭借在陛下面前的熟悉,利用陛下的仁善之心,为他闻香教谋利,陛下你万万不可以上当啊!”
  朱慈烺默然。
  蒋德璟所说的道理,他不是没有想到,萧汉俊咬舌自尽,不止是谢罪,也不只是向他表明,过往的所有秘密,都已经被隐藏,再没有其他人会知道,史册不会有任何的痕迹,陛下你不用担心。
  萧汉俊更是通过自裁和全部机密的交出,向他乞求一线生机。
  不是萧汉俊自己,而是整个闻香教的……
  想一想,朱慈烺缓缓道:“这些天,朕看了很多的奏疏和文档,对闻香教的历史过往,和这几年的表现,有了更多的了解。”
  “朕以为,闻香教有其产生的原因和一定的人心基础,朝廷一味追剿,不是长久之道,亦有悖于朝廷的爱民之策。”
  “堵不如疏。”
  “这是朕的初步想法,你们内阁和六部都议一议吧,有了结果报于朕。”
  “陛下……”见陛下有放过闻香教之意,蒋德璟急忙拱手劝道:“像闻香教这种没有传统,教义模糊的邪教,历来都是影响天下稳定的大敌,亦为各朝各代所强力禁止,萧汉俊虽然被擒,但其教众依然遍布山东半岛,一旦朝廷放开管制,准他们公开活动,说不得就会如洪水猛兽……”
  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对民间传教都十分的警惕,原因很简单,底层的百姓原本是一盘散沙,即便是受了委屈和官府的压榨,也闹不出什么事情来,可一旦他们有了组织,一人变成了十人,十人变成了百人,相互帮助,结成一体,官府再想要压榨就难了,一旦威逼的紧,就会爆发动乱。
  历史上最大的教训,就是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
  张角张宝就是教派首领。
  也因此,历朝历代对闻香教这样的组织都是严厉打击。
  佛教道教讲究因果和修行,认为今世受苦,是为来世积福,越苦越好,鸡汤越灌越迷,他们从不组织信徒和朝廷对抗,不参与世俗,也因此,这两个教派能够长存。
  ……
  朱慈烺知道蒋德璟在忧心什么?虽然就这个时代的官员来说,蒋德璟的眼界已经算是很优秀的,但和后世相比,他的眼界还是浅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58/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