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校对)第7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7/891

  换句话说,“性”更多是人对物、人对自然的认知和行为准则,“伪”更多是人对人的认知和行为准则。
  人与自然打交道是天生的本能,人与人怎么打交道是后天要学习的。
  荀子说“伪”可以“使性美”,其实就是强调了亚里士多德的“人是天生的城邦动物,人有天然的合作需求”,所以要靠“伪”来强化道德,保护合作。
  这其实也是很符合进化论的,因为自然界很多群居的、需要合作的动物,比如蜜蜂,都有本能的利他行为。这如果套到人类的概念范畴上,那种“利他”不就是“道德的天然本能”么?
  所以韩非怎么能说人性的天然本能里面没有“善”呢?
  如果韩非懂进化论,知道人类在上古状态下,甚至极端点,在原始人的状态下,人类跟虎豹猛兽相比处在绝对弱势。
  那种环境下,只要人口足够稀少,人类几乎不存在跟同类竞争的需要。
  人活不下去的理由,几乎没有是因为被另一个原始人抢了资源,他们只会是因为“斗不过大自然,打不过更强大的动物”而被杀。
  那样的原始人,怎么会勾心斗角?当然是看到一头老虎来了,要众志成城本能团结杀老虎、保护同伴。
  因为基因本能就告诉原始人,你不团结、不利他、不互相帮助,都会被老虎杀了的。不需要道德教化,原始人天然本能就团结友爱。
  因为人是从古猿进化来的,不是猛兽进化来的,古猿本来就不是肉体力量优势物种。他进化来的时候就是一种必须群居抱团互助的生物,必须有社交和合作。
  人类跟人类的内部竞争矛盾的凸显,得是人类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工具、开始征服自然、能让人口繁衍、爆炸、出现人多地少、天然采集和狩猎的收获不够吃了。
  这时候人才会意识到人的主要竞争矛盾,不来自于更强的猛兽,而是来自同类,也正是进化到了这个时候,人才会出现“缺德”,才会出现“损人利己”。
  “伪”才会出现其第二种可能,那就是此后的“伪”既可以利他也可以损他。
  其实韩非子在《五蠹》里明明也有对此的论证:“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不事力而养足,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
  说明韩非其实应该认识到“在人口稀疏的时代、在人和自然的矛盾才是人生存的主要矛盾”的情况下,人的“天性”应该是“不争”的,也不会“缺德”,那不就是“性本不恶”了么?
  至于后来的“缺德”,韩非自己也说了,是因为人口爆炸人均自然资源不足、进入农业社会,“人有五子不为多,祖父未死就有二十五孙”,所以人才变贱变缺德。
  一切恶都是在人口增长、局部人均资源不足后出现的,最初的人口增长都没出现之前,哪来的恶。
  只不过韩非在其他地方专门为了论证他的“性本恶”时,又不用这些论据了。可见韩非也是一个选择性遗忘的人,每一场不同的辩论,都只专门引用对自己有利的论据。
  李素论证了这一切之后,基本上也就把韩非对荀子的“恶意误解”,彻底剖析出来了:韩非说人性本恶是错的!荀子的“性、伪”论比韩非要好很多。
  但荀子多年来也被误解为“学兼儒、法”,主要也是因为韩非对荀子的解读有错,而近五百年来,后世的读书人、后世的大儒,居然一点都没看出来韩非耍的那个鸡贼误解,导致荀子被大家的误会加深了!
  直到今天,李素重新解释了荀子的“性、伪”,尤其是把这个“伪”字单独挑出来重新解释。
  李素甚至是以韩非之论攻韩非另外一些论,指出韩非在多个地方对荀子同一个思想的解读本身都不一致,所以如今世上一切读书人对荀子的“伪”的解读都是错的,至少不够精确、全面。
  只有李丞相对荀子“伪”的解读,才是最全面最精确的。
  所以,人的“性”本“质朴”,而“不恶”。人的“伪”也并非“本恶”,而是在天然状态下人与人应该是团结的,是后天的匮乏与争,才让人与人之间有“恶”,这是可以通过教化克服引导的。
  而且韩非不也对人性越来越恶说了一个前提么?那就是人口增长、不足、争。这就可以从两个角度解决,要么发展生产力,要么控制人口。
  总之是要让人口符合生产力的养活承受能力,那样人性和道德就不至于太坏。
  西汉也好,东汉也好,越到末期道德越来越沦丧、察举越来越卑鄙,其实也可以这么解读,一方面是人缺德的经验越来越丰富了,另一方面就是人越来越多田不够种了嘛!
  越不足、越争,才越促成缺德。这不等于人本性缺德。
  这里面最关键的点,就是李素是全世界第一个从人类学的角度,指出了“人天然需要社会合作和团结”。
  亚里士多德比李素早,但浮光掠影描述不精确。
  马克思确实和李素一样精确,但这个时空马克思不是还没生出来么。
  ……
  刘备听完之后,自然是再次瞠目结舌。
  而且他思索了很久,愕然发现,自己最大的收获居然是:
  被伯雅贤弟这么一解读,至少那些道德堕落者不能再拿“人的天性就是道德堕落的,大家都有缺德,无非程度轻重,谁也别笑谁”来说事儿,把社会整体道德沉沦视为一个默认的准则。
  虽然短时间内效果未必看得出来,但至少李素给人类指明了光的方向。
  人类重新相信道德是天然存在的,而且“可以是人类原生的第一性”。
  法律才是完全后天出现的嘛。
  解决了这个最根本的思想统一问题,年初强调的那些“信义主义”才能有进一步落实的可能性。(虽然孟子也说性善是第一性,但现实世界的礼崩乐坏导致大家只是口头上信孟子,心里早就不信了,阳奉阴违)
  想做坏人的当然仍然会去做坏人,但至少那些“原本羞于做好人,怕做好人会被人耻笑为虚伪”的人,现在可以堂堂正正做好人了。
  没人说你是伪君子,是装的,是五十步笑百步。
  最后这一点刘备太喜欢了,因为刘备最烦的就是他做好人之后被人喷“刘备是个伪君子,他是装的”。哪怕刘备打算一直保持下去,还会被人说“他是装了一辈子的伪君子”。
  能遇到伯雅贤弟真是痛快啊,朕这一辈子当好人都不怕被人说是装好人了。
  没说的,铁定应该封圣地位高于孟、荀。
  刘备觉得浑身一股灵魂出窍一般的舒坦之后,才忍不住意气风发地追问李素:“贤弟今日怎会恰好手头拿着这本《形而上学》?
  真是没想到,那些极西之地的蛮夷、罗马人的祖宗,叫什么希腊人来着?都能有如荀子一般睿智、还能互相印证借鉴的大贤。是叫亚里士多德是吧?”
  李素已经说得口干舌燥,这才拿起一杯乳清蛋白奶酒,喝完了之后才抹抹嘴,答道:
  “实不相瞒,这几日,阿亮也在跟臣请教“对于无耻无信之敌,是否能以诈易诈出尔反尔”,探讨这些学问呢。
  臣一开始只是隐约有点想法,把思考跟阿亮说了,阿亮说他没看到过臣引用的那些说法,就又去兰台苦学翻捡。最后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全部书都仔细翻了一遍,找到了这本《形而上学》。他还说臣所言比亚里士多德更多,非要缠着臣找出其他来源呢。”
  实话实说,要不是诸葛亮缠着他切磋学问,李素今天还真没办法把跟刘备讲的这些内容,都做到“论据本土化”。
  幸亏诸葛亮先问了一遍,让李素把那些马克思独有的东西去掉了,附会到亚里士多德上。刘备再来,就显得刚备好课的李素无所不知。
  刘备听了愕然,不过随后是爽朗大笑,还不忘亲自给李素续了一杯乳清蛋白奶酒:
  “伯雅不必过谦,这也是天意如此。可见我们君臣三人,本性略同。朕也觉得人天性本善,谁说朕是装的就让他们说去!下次朕就不怕了!
  喝!你也说多渴了吧,这酒就是个乳水,喝再多都不怕!难得痛快,今儿喝个够!”
第八百八十四章
丞相无赫赫之功
  “以后真特么不能喝了,思想家的脑子怎么能被酒精浪费。”
  次日醒来,李素觉得头疼未解,还没睁眼,就内心暗暗吐槽。
  每次高谈阔论切磋、一旦想到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神论,都会被皇帝或者同僚拉着痛饮庆贺,这也受不了啊。
  好在作为丞相,喝大了也有人搬回家,至少每天醒来还是在自己床上。
  李素缓了缓神,手一紧,意识到手臂被压住了。他还没起身,旁边的女人们注意到他手动了,已经骨碌爬起来,伺候他更衣洗漱。
  昨晚喝多了,当然也没有余力干别的,所以家中妾侍纯粹就是服侍他歇息,防止他酒后呕吐罢了。
  这也是李府多年来的规矩,凡是李素喝醉酒,必须有人轮流值夜陪护,提防的就是呕吐后人没有及时醒来、导致吸入性肺炎。
  “夫君身为丞相,真是操劳国事日理万机呢。昨日又是立了什么大功,让陛下拉着喝成这样。夫人派咱去接人的时候,甄贵妃也说了,说陛下也是喝得不少。”
  周樱心疼地服侍李素漱口,一边埋怨。
  又立了多大的功劳?重新稍稍改良了一下诸子百家哲学,算不算功劳?
  李素觉得喉咙口鼻都舒坦了之后,这才长长舒了口气,吩咐周樱和大桥:“扶我去夫人房里,还有些腿软呢。”
  李素最近两个多月都没怎么进蔡琰的屋,夫妻是分房睡的,当然这完全跟感情状态没有关系,纯粹是为了让蔡琰养生。
  因为两个多月前,李素的第二个儿子出生了——正是去年下半年蔡琰怀上那个,当时还导致李素回长安受封丞相时,蔡琰身体不方便移动,都没带蔡琰,而是带的甄宓。
  李素其实不是很在意妻子是否生第二个儿子。但他知道蔡邕的陈留郡公爵位,需要一个随母姓的外孙来继承。
  如果蔡琰这次生不下儿子,那她将来还得再多受罪,好在是顺利生了,也算是解脱了痛苦。
  李素也很干脆,给次子取小名的时候直接让他姓了蔡,至于大名,过几年再取。
  古代妇人产后坐月子,也就个把月的时间。但李素希望妻子多歇歇,把身体充分养好,所以决定半年不碰她,再帮妻子安排点科学的康复训练。
  当然这绝对不是为了李素自己,李素如今又不缺女色,他是真心希望自己的妻妾产后别长期显得憔悴。
  蔡琰暂时处在分居倒也没什么,偏偏最近这段时间,甄宓也怀上了要单独养生,所以才导致李素每天只有周樱和大桥伺候。
  其实想想也是很正常的,去年冬天回长安时,李素就带了甄宓,连续几个月密集没有别的女人,中招了也不奇怪。
  甄宓是春天的时候中招的,如今九月份,已经快七个月了。想想其实还是挺有罪恶感的,毕竟到生下来的时候,甄宓都还差几个月才十八周岁呢,但愿不会造成健康负担。
  现在李素是有一个长女六周岁半,一个儿子四周岁半,次子两个月。还有一个没生出来的未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7/8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