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校对)第7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2/891

  这种分工,也一贯符合李素和老丈人之间的默契。李素笔杆子毕竟不如蔡邕,当年搞《殿兴有福》的时候,就是他提供主要思路,蔡邕蔡琰完成具体文字工作。
  现在也照样如此,蔡邕写史,蔡琰写注、批。就好比《三国志》后面要加个“裴注”,《三国演义》后面要加个“毛批”,一个道理。
  按照蔡邕的复盘,百越以南的黄种人,乃至草原上的鲜卑、羌族、氐族,都是比较好搞定的。五胡和南蛮都能作为第一梯队彻底征服并融合掉、造出新核的势力。
  其他势力的造核,还要慢慢揣摩编造。
  六月十七,刘备看到最新的造核大纲、草稿之后,略加审读,觉得非常满意,就决定秘密批准照此推行。
  与此同时,他也敏锐地意识到一个问题,因为造核的成功,他对并州北部地区的军事行动,也能略做调整。
  或许,可以从一开始的彻底围歼吕布,改为更小代价的逼走吕布,把吕布逼到雁门关外,跟鲜卑人继续打死打活,就像周瑜被驱赶之后帮着开拓蛮夷之地。
  这样,既便于将来以追击吕布之名继续向草原关外扩张,也便于同时消耗吕布的嫡系铁杆武装和草原鲜卑的实力。
  而且吕布先过去洗过一遍之后,大汉朝廷再杀过去,造核也更好造。就好比王老吉和加多宝反复洗市场占有率后,把和其正给洗没了。
  所以六月下旬,刘备就这事儿跟李素商量了一下,李素也觉得可行。
  刘备便给关羽追加了一道旨意,让他以“尽量减少伤亡、和平解放、许诺吕布可以安全撤走、将来允许他将功折罪”等等条件,外加一些附带条件,希望可以把吕布打得觉得无望守住太原城时,有到吕布别困兽犹斗死战到底。
  ……
  关羽对吕布的军事打击,已经开始快两个月了。诸葛亮奔赴前线参赞军机,都有一个半月。
  当初关羽出兵的时候,考虑到大军扎堆推进粮道难以维持、汾水运量不足。
  加之上党郡也已经光复了大半年了,有丹水可以和沁水、黄河流域沟通,所以从上党也可以支持一支规模较小的部队北上。
  所以,关羽最终选择了兵分两路。西路从河东郡临汾县,沿着汾水逆流北上、进军太原。这路为主力,由他自己亲率,动用的部队规模为六万人,部将还有徐晃等人。
  随军参谋人员方面,关羽把诸葛亮安排在了另外一路,而是带上了袁绍那边过来的降将麹义,还有投降的文官沮授、陈宫,希望利用他们的身份对吕布军进行一定的攻心瓦解,不战而迫降一部分部队。
  另外一支位于东路的偏师,则是从上党沿清、浊漳水等北上,需要稍微翻越一些山区隘口,可以收取比太原更居汾水上游的乐平等地(今山西阳泉),最终对太原形成夹击之势。
  不过因为东路军的补给毕竟不如西路军直接沿着汾河走那么方便,所以可以支撑的部队规模也比较小。
  这一路偏师的出发也比较晚,比西路军晚了二十天才出击,为的就是让关羽的西路主力先沿着汾河突破了一些城池后,把吕布的主力防御力量吸引到西路死守,这样东线那些外围城池普遍空虚了,东路军再上去跑马圈地。
  东路军总共只有三万人,由诸葛亮率领,部下部将有王平、张任等人。这三万人里,普通的步骑兵才一万人,外加两万人的山地兵“无当飞军”。
  如果不用山地兵的话,就凭上党那边的粮道补给路线,绝对支撑不了那么大规模,最多支撑两万。
  山地兵的自带补给能力比普通士兵强,也擅长在夏秋季节山区就地采集解决一部分粮草问题,所以才能做到“两万山地兵的后勤运力消耗只等于一万普通士兵”。
  王平的部队进入乐平地区的山区后,一边是趁着夏粮刚要成熟,把熟得最早的并州本地百姓粮食收割拿来吃。
  另外就是在山区自己采点水果坚果菌类,甚至连地衣这样比菌类更低级的他们都能吃。普通士兵每天口粮里绝大多数是干粮,而无当飞军只要吃六成干粮,四成都是野菜野果就地补给。
  当然了,这种蝗虫过境式的吃法,最多也就适应十天半个月的,毕竟几万人呢,十几天后行军路上途径的山区果子基本上都被摘完了,不能长久。
  另外,出击之前,关羽也跟诸葛亮商议过两路部队的具体随机应变。
  考虑到吕布去年兵败缩回太原后,他在并州的总兵力还能恢复到四五万人,这还没算今年战时吕布会不会竭泽而渔强征太原百姓守城。
  所以,按照保守估计,关羽方九万人对付四五万人,进攻方是双倍的兵力优势。
  当然关羽还有装备上的质量碾压,钢甲率比吕布高了几十倍,还有吕布没有的神臂弩可以远程火力压制。
  但是,如果吕布孤注一掷想打个时间差、把关羽的两路人马中较弱的一方先各个击破,那还是有可能的。
  所以诸葛亮一旦观察到吕布不惜代价主力出击来阳泉找他麻烦,那就果断带着王平缩回山区,不要跟吕布野战决战。反正王平的无当飞军在复杂地形下的机动能力比吕布的部队还强,想避战还是跑得掉的。
  只要吕布敢离开太原郡治晋阳城,关羽有的是把握立刻把晋阳城团团围死、确保吕布无法回城。
  到时候关羽和诸葛亮再择机合兵一处,形成绝对优势兵力跟吕布野战,灭吕布必矣。
  然而吕布一方显然也知道这个情况,所以压根儿从头到尾都没有考虑分兵各个击破这个选项。吕布已经彻底怂了,就是专注于节节抵抗关羽主力这一路。
  五月初二,关羽的部队就杀入了吕布的辖区,并且在半个月之内攻取了河东与太原郡之间的西河郡全境(今山西介休一带,在临汾和太原之间),尤其是在五月十五这天,攻克了西河郡治界休县。
  破了界休之后,再沿汾水往上,就进入太原郡了,五月十七关羽破邬县,二十破中都、京陵,这些小地方基本上都没能形成战役级的抵抗。
  诸葛亮那一路是五月十八启程的,五月二十四进入乐平地区,而当时西路的关羽距离晋阳已经只差两个县了。
  吕布试探性出城到大陵、平陶一带跟关羽野战一场,尝试击退关羽,觉得要是能把关羽逼退的话,还是有机会回身对付诸葛亮的。
  吕布虽然骁勇,在兵力不如关羽的情况下,他只能拿出三万人跟关羽野战。三万打六万,没有地形优势,装备还被碾压,吕布最终战败逃回、从此笼城死守。
  关羽在五月二十五推进到大陵,并照例靠沮授、陈宫等人出面迫降县城,二十八日开始围困晋阳城东南两面,也就是沿着汾水下游方向围困、并建立起营寨和接收运粮船只的码头,以为久计。
  诸葛亮在五月二十八日,迫降了阳泉县,并且在六月初打通了从汾水源头顺流而下到晋阳会师的道路。
  六月初七,诸葛亮跟关羽会师,整个太原郡位于晋阳城以南、以东、以西的土地,全部沦陷了。只给吕布留了一条往北经过雁门关逃往关外盛乐(大同)的路。
  之所以留一条路,也是怕吕布狗急跳墙,被彻底围死而血战到底。
  毕竟如今的吕布,可不是在为袁绍而战。袁绍从去年年底中风之后,已经无力管他了,袁绍连颍川、汝南这些豫州郡的防务,都交给了曹操,被曹操实控,哪里还会顾得上对并州的实控?
  所以吕布如今就是实际上的并州牧,他是在为自己的地盘自己的老家而战,幻想继续当他的一方诸侯。
  这才导致他对于投降刘备如此抵触。现在交出去的一切,都不是袁绍的而是他吕布自己的,这对于一个守财奴,尤其是一个想衣锦还乡的人而言,是多么难受。
  一个成功在自己故乡掌权的军阀,没人想把自己的权力交出去的。吕布此刻死守太原的心态,基本上跟一个自立的晋绥军军阀差不多了。而靠着太原郡的坚城,他也确实想过死守一年半载再看看情况。
  六月二十,刘备给关羽和诸葛亮送出补充旨意的时候,晋阳围城战已经持续了半个月了。
  关羽已经把外围的营寨和汾水码头都造好,连攻城武器也造好了第一批。两三天前已经开始用杠杆配重式投石机和神臂弩,对着晋阳城头进行火力覆盖压制。
  为部队破坏城外的护城河和壕沟、羊马墙制造便利。几天下来,外围部分的陷阱壕沟障碍物,还确实被关羽以微小的代价扫掉了一些。
  吕布每天亲自巡城,站在城头督战,也是长吁短叹,心中心态有些炸裂。
第八百二十五章
吕将军不要冲动咱谈谈条件
  六月二十七日,晋阳城南城门。
  吕布身着一套原本錾刻过金银纹饰的华贵钢甲,头戴凤翅紫金冠,仗方天画戟,满眼血丝,在城楼上逡巡检查防务。
  吕布自己的盔甲上,都有各种斑驳蚀刻的伤损痕迹,连他抚摸的城楼柱础和女墙垛堞,也多有箭矢留下的微小凹坑和刀砍斧凿的痕迹。城外更是一片残迹,狼烟血迹处处。
  距离关羽扎营打造器械,已经一个月了,投石车和神臂弩完全完成部署、正式开始攻城,也快二十天了。
  晋阳城的外围防御设施,基本上被破坏殆尽。关羽一方的攻城物资损耗也是非常惊人。
  因为关羽主要靠神臂弩能超出城头守军射程范围外、单方面覆盖压制,来极大降低破坏工事的攻城方士卒伤亡,所以关羽的箭矢消耗是非常惊人的。
  对面关羽的六万大军,装备了足足七八千张神臂弩。几乎把刘备阵营部署在黄河以北战场的神臂弩,绝大部分都搬出来了。最近二十天里,射掉了一百多万根弩箭。
  这么巨大的消耗,换来的是关羽只付出了三位数的阵亡代价,就破坏了晋阳坚城外围的防御工事和障碍,以及护城河、壕沟。
  这个伤亡算是非常渺小的了,因为千万不能小看晋阳城的防御力。关羽征战多年,攻坚也无数,但是经过这次实战,连关羽都承认,晋阳城的攻坚难度,甚至不比长安和雒阳差。
  长安雒阳那些超级大城,看起来“城墙高厚七丈”,有整个大汉境内最巍峨的城墙。但是因为城池面积太大,每一侧城墙的长度短则十一二里,长的能有二十里。
  所以没有几十万大军,是没法把长安雒阳这样的巨城的城墙填补到每个地方都没弱点的。
  而攻城战只要突破一个点,源源不断涌入城内,城墙就失去价值了,完全会陷入野战。所以别看晋阳的城墙只有五丈高厚,但其实它比长安雒阳的防御还夸张。
  历史上,争夺华北平原的军阀,在河南河北易主之后,山西依然在坚守的情况比比皆是。
  两宋的时候多少次河北地区被一鼓打穿、连汴梁洛阳都丢了,太原却能坚持死守。
  再往前算五代十国时,占据河南的朝廷要平河北幽冀军阀相对容易,但就是搞不定太原城的河东节度使。
  李存勖就是占着太原坚持扛住、最后南下收割。他走后石敬瑭、刘知远也都是一代代河东节度使死守太原扛住占据华北的朝廷,最后居然还反推。
  五代里三个朝代是从太原城反推整个中原的,就知道这地方地势有多么恶心易守难攻了。
  这个攻城难度,主要是太原地区本身的恶心地形导致的。
  这个城池比较狭长,是堵在一个汾水河谷里的。城池西侧就是高山,非常险峻,城墙依托了地形,所以没法从西侧攻城。
  就算派无当飞军翻山,也没法在山上极为崎岖的区域设立攻城武器阵地,更没法批量把箭矢、石头运到山上。
  城池的东侧,又是直接濒临汾水的,以汾水作为东侧护城河,也没法攻打。北侧倒是可以攻,但部队要绕过汾水东岸的狭长河谷平地、然后再渡回河西、展开阵地。
  这样就很容易被断后路,粮食和物资的搬运也非常费事。因为汾水河面被晋阳东侧城墙上的远程火力覆盖了,没法直接用船运物资。这就得先在城下游东岸卸货、陆路用牲畜或人力驮运几十里到城北、再往回西渡汾水,部署到城北攻城战场。
  这么费事儿,还不如放弃呢。
  所以关羽只是名义上东南西三侧围住晋阳,实际上只有南侧是主攻的。
  西侧是让无当飞军在山上监视,只包围不进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2/8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