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校对)第5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1/891

  如果没有发现徐晃,那后军的七千骑绝对不能暴露,甚至要退回黍葭谷北口一些,给敌人漏网之鱼示警求救的机会。等徐晃匆匆带着关羽留给他的河东军全部骑兵来救援堵口时,中郎再全军杀出。
  他如果从东垣来,我军就只能用一万骑兵破敌,要是从闻喜来,那就更好办了,刚才说的埋伏在黍葭谷两侧山上的步兵也能派上用场,定叫徐晃有来无回。我军在野战中全歼徐晃的骑兵、甚至斩杀徐晃本人,这不比后续再攻坚战中从城墙上硬啃这些精兵来得方便?”
  张辽听到这儿,算是彻底心服口服,立刻按照贾诩的交代,步骑分兵,严密部署,同时分出三千人去劫粮勾引。
  还别说,贾诩算的日子算得非常准。
  当天午后未时(下午一点),张辽派出的三千疾行轻骑,在部将宋宪的带领下,已经在黍葭谷西南偏南三十多里的地方,堪堪追上了一支运粮队。当时对方距离东垣县城只剩不到二十里路了,要是再晚来一两个时辰,说不定就被他们溜进城了。
  因为篷车都被关羽带走了,这支运粮队都是用普通大车构成的,反正也不用走水路,只是承担个中转。护粮的也只是徐晃手下一位无名的别部司马,并不是徐晃本人,护粮士兵大约一两千人。
  宋宪带的三千骑兵,好歹也是张辽带出来的精锐,还补充了一些去年抓到的鲜卑王庭精锐骑兵的俘虏,由张辽改造调教后补充到队伍里,都是在漠南见惯了鲜血生死的,战斗力自然不俗。
  遇到一个二三线部队的运粮军,当然是轻松击溃了对方,徐晃麾下那个别部司马,也被宋宪刺死了,一大批补给物资被夺。
  好在运输队在刚遇敌的时候,就有一些快马斥候成功脱离了队伍,逃得性命去东垣、闻喜求援。这种飞马急报的速度当然快,那都是完全不惜马力哪怕把马跑死都要报信的。
  所以当天申时末,徐晃在闻喜就得到了急报。他也知道去得那么晚粮队应该是救不会来了,但他问明了敌军的规模、带兵将领后,觉得至少有必要立刻堵住黍葭谷口,防止敌军的侵扰扩大。
  徐晃心中暗忖:“敌人怎么会从黍葭谷口来?那不是从上党阳阿进攻了么?我军跟袁绍没有开战,难道是关将军在雒阳那边已经正式跟袁绍军血战了?
  连我都没接到准信,上党的吕布军就算接到,也最多才一天半天,怎么可能出兵那么远?这应该是战前就在阳阿边境巡逻的部队,突然接报后当天就越境劫粮了吧?”
  徐晃对敌情的这个判断,放在正常情况下绝对是没问题的,他也不可能因为被劫粮就吓得不敢野战见死不救。所以稍微琢磨了一下,救兵如救火,他就带着关羽留给他的全部五千骑兵先出发了,去救援东垣方向,顺便排查一下沿途被敌军侵扰的风险。
  不管怎样,就算敌人劫粮之后撤走了,那他徐晃也要吸取教训,防止下次再犯,直接把黍葭谷口给堵了——可以在黍葭谷口立一个营寨,修些工事,再驻扎一点哨兵。
  驻扎太多也是不可能的,毕竟他总共就一万机动部队。只能是有个坚固营寨、遇袭哨兵能及时报信并拖住一天半天的,等机动部队援兵抵达协助防守。
  徐晃就这样带着五千人,气喘吁吁骑马赶路,傍晚之前进入了黍葭谷。到了谷口之后,徐晃倒也知兵,让部队警戒并稍稍放缓,还下马养一下马力,免得过会儿真遇敌作战时没了马力。
  可惜的是,刚入黍葭谷还不到十里路,马力也没养回多少,徐晃走到一处,总觉得两侧山势似乎比较不利,他也有些犹豫,吩咐进一步缓行、让士兵上两侧山坡检查。
  然后,似乎是伏兵将领意识到自己有可能被发现,还真就提前发动、伏兵三起——之所以是三起而不是四起,自然是因为徐晃走得慢,小心,没有彻底进入包围圈。
  但前左右三个方向都有敌人,也已经是很难受的事情了。徐晃立刻指挥部队应战,对面居然冒出了一万七千人的大军——张辽埋伏的一万步军,和剩下的七千骑兵。
  因为剩下那三千宋宪的劫粮骑兵在东垣方向嘛,而徐晃在闻喜方向,所以宋宪肯定是赶不上战场的。
  “稳住!不要慌!”徐晃厉声喝令部队保持秩序,但他自己内心其实颇为惶恐:这哪里是敌军巡逻骑兵恰巧在边境上听说开战、所以过境……
  看这架势明明有数万大军!敌人是早就准备不宣而战偷袭了!
第六百一十八章
援军抵达
  “稳住!不要乱!有序撤退!本将军亲自断后,自乱阵脚者斩!”
  一番杀声震天的且战且退后,徐晃亲自断后,总算是护着他的骑兵部队撤到了黍葭谷口外,天色也已经非常昏暗了。
  这一场血战,持续了大约小半个时辰,虽然时间不长,烈度却非比寻常。徐晃的五千骑兵,战损了将近三分之一,还剩三千余骑成建制撤了出来。
  徐晃本人大斧翻飞,斩杀了十几个敌军骑兵,也是累得气喘吁吁险象环生,不过在冲杀中倒是没有跟张辽亲自交手。
  徐晃的骑兵并非全员铁甲重骑,但至少也有一半的胸甲装备率,相比于张辽的骑兵依然是有明显防御优势的。但这次是五千人对阵一万七千人,还是在山谷中三面遇敌,故而损失惨重也是免不了的。
  要不是徐晃治军也算严格,而且亲自带着铁甲骑兵断后,怕是这三千多人都撤不出来。
  而张辽那一方,在这场突袭战中的战损人数,竟也丝毫不比徐晃少。为了对徐晃军造成这一千三四百骑的伤亡,张辽一方人数优势依然有两千多人的死伤,交换比基本上是三个换两个。
  不过,随着徐晃的败退,这场战斗的最终战损比,显然是对张辽更为有利的——只要打赢了战斗,胜利一方就能得到打扫战场的机会。
  之前刘备阵营的铁骑打了那么多次仗,虽然也有死伤之较多的时候,但都是胜仗,所以胸甲骑兵负伤多阵亡少的优势可以充分发挥。打扫战场的时候可以把内伤呕血断手断脚的伤兵都救回来调养,装备和战利品也能回收。
  这一次,既然是张辽控制了战场,哪怕徐晃折损的一千四百骑只有三四百是直接毙命的,剩下也都会被俘虏,胸甲也会被作为战利品剥走,装备马匹的损失都会非常惊人。
  这样一算,张辽简直血赚,他的两千余人伤亡,一大半还能打扫战场救回来,徐晃却是彻底损失了。
  偏偏这还不算完,张辽的领兵之能也是非比寻常,他太擅长这种先声夺人击败敌军后、死死咬住追击扩大战果的打法了。
  所以哪怕追出了黍葭谷,张辽也丝毫没有让后军放慢速度,依然是紧紧撵着徐晃不给喘息之机,不让徐晃拉开距离后重新整队。
  张辽麾下有一些步兵部队,在追出山谷之后觉得追不上骑兵,就有些懈怠,还有想抢夺徐晃军死伤铁骑留下的马匹和铁甲,张辽果断让后军的带队军官不问情由斩了几个乱军的己方士卒、火线严明军法:
  “不许擅取铁甲,全军必须一直追到闻喜县城!步兵跟不上的也要跑到闻喜县才能歇脚!滞留不前者斩!”
  在张辽的严酷军法之下,并州军全部不敢停下脚步,出谷后没追两里地就先追着徐晃军过了周阳邑,然后继续沿着湅水往闻喜县城而去。
  周阳邑是闻喜县下辖的一个小镇,是湅水最上游的一处码头。所以从湅水黄河河口的蒲坂津运来的给关羽的军需物资,很多都不进闻喜县城,而是直接运到最终的转运码头。
  幸好徐晃之前拉走了一大批物资(虽然也被劫了),周阳邑这边的码头邸阁货仓还没重新补货,所以存货不是很多。这种码头小镇又没城墙,只有些木栅栏,徐晃惨败被追得无法喘息,当然不可能防守这种小镇,也就被张辽顺利夺了。
  可惜的是,徐晃原本还指望张辽会贪财,看到周阳邑仓库里还有成批的军需物资,会急着分兵接收,但张辽也是了得,依然死死咬住不动心,显然是想把徐晃给追死了才罢休。
  徐晃一直得不到重整队伍的机会,随着天色彻底变黑,部下的军队已经失控,黑暗中各自逃散,只知道往西边、往湅水下游逃,却不知道逃到哪儿才停脚,徐晃也就彻底失去了重新组织抵抗的可能性。
  眼看闻喜县城墙上的火把火光已经出现在地平线上,徐晃知道绝对不能再被张辽这么咬住了,不然黑夜中他的部队和张辽的绞在一起冲到城下,城头的守军是开城门还是不开城门?
  要是开城放徐晃进去,怕不是直接被张辽跟着冲进城内夺了城池。
  徐晃念及此处,一咬牙一狠心,吩咐麾下一名别部司马:“你们带着轻骑先行,快快进城,我带亲随铁骑断后死战,务必不能让张辽冲进去!若是我没有拉开足够距离,你也关照守兵,黑夜中看不清敌我绝对不许开门!闭城死守就是!”
  闻喜县城里其实也没多少守兵——关羽留给徐晃的一万机动部队,除了他今天带来的五千骑兵外,就还剩五千步兵,被部署在安邑、闻喜、东垣三处。所以闻喜的精锐步兵只有一千余人,剩下的都是农闲偶尔操练一下的守城农兵,稍微一个闪失就容易沦陷。
  徐晃交代完之后,也是挥起大斧,在黑暗中大喝吸引敌人:“河东徐晃在此!张辽狗贼休走!”
  张辽原本距离徐晃也不远了,只是黑暗中靠着火把照明看不远,听了呐喊才注意到,立刻挺戟冲杀过去。
  斧戟相交,火花迸溅,两人都是大开大阖,一团乱战,加上黑暗之中并不是单挑斗将,旁边还有双方的骑兵胡乱往这个血肉绞肉机里填,很快就杀得张辽徐晃二人浑身浴血。
  徐晃奋战三十余合,加上还要抽空遮挡旁边小兵的攻击,累计血战五十多招,一开始他居然还略微占据上风。
  但张辽抗压应战了五十招后,渐渐扭转了局势,徐晃的大斧更为沉重,奋起全力血战时体力消耗更快,相比之下张辽的月牙戟就没那么费力,他心中很清楚,这种混战再有五十合,徐晃绝对会力竭露出破绽,到时候就是取他性命之时。
  徐晃心里当然也清楚,一开始不珍惜体力的死战没拿下张辽,绝对不能拖了,他要是完了,别说闻喜县,哪怕是安邑和整个河东郡全境都要丢。
  徐晃最后奋力三斧荡开张辽的月牙戟,趁着张辽虎口酸麻马匹收步的机会,立刻拨马开溜拉开距离。徐晃甚至都不敢再往闻喜县方向冲,他知道自己再拼命跑也拉不开足够的时间差等城门开关,所以干脆往南边中条山山坡上黑暗处跑,只求摆脱追兵。
  张辽见徐晃遁入黑暗中的山坡,也不敢贸然再追,只敢带着剩下的部队,往城楼上点着火把的闻喜县城墙追去,一路上又零零散散杀伤俘虏了数百骑,硬生生没让多少轻骑逃进县城。城头守军看敌人大军迫近,早早关死城门。没来得及进城的徐晃轻骑只好继续绕城而走往西边下游逃命。
  好在被闻喜县城这么一阻挡,张辽为了绕城寻找破绽,耽误了更多的时间,今夜也不可能再往下游的郡治安邑去追了,张辽的部队奔袭赶路也够远了,全靠一口毅力士气吊着,包围了闻喜城之后很多士兵纷纷累瘫在地。
  ……
  徐晃在跟张辽军连番血战中,也稍微受了点小伤,加上黑夜中往南侧中条山山坡上逃遁,看不清道路,虽然摆脱了敌人,半夜时却也马失前蹄被绊摔在地,穿着铁胸甲的胸口重重砸在地上,肋骨都裂了一根。
  好在他逃跑时随身还有几十骑最心腹的亲兵,有人给他换马卸甲,强撑着走了一夜,五月初九凌晨,才在湅水河边找到几条百姓的民船。徐晃肋裂加手足一些皮肉刀伤,骑马不得,在亲兵护持下上船顺流而下。
  亲兵们不敢光靠湅水的流淌行船,怕速度太慢被骑兵追上,奋力划桨了又半天,才在初九午后逃回郡治安邑。
  徐晃进城后没两个时辰,当天傍晚时分,张辽的斥候骑兵居然又阴魂不散追到了安邑侦查情况,似乎是发现安邑还有准备,一时没敢大军继续前压。
  显然张辽的部队之前那次奇袭追击体力损耗也非常巨大,一波攻势打完后必须好好修整恢复。如果不是逮到明显可以捡便宜的破绽,就不会再轻易冒进了。
  徐晃在船上的时候几乎也没合眼,整个人都是迷迷糊糊的,随时都提防着敌人追上来后得马上弃船换马狂奔逃命。进了安邑才算是松了口气,整个人精气神泄了,昏睡过去,城中军医连忙给徐晃调治。
  徐晃这已昏迷,几乎就睡了一天一夜,直到初十傍晚才醒来。他忍着肋痛撑起身体,坚持出门走动查看城内情况,发现安邑城防倒是还算稳妥,士兵们戒备森严。
  在他昏睡的这一天多里,城北已经出现了一座张辽军先锋的大营,人数应该只有几千,显然张辽的主力还没前出到那么远。
  不过即使是几千人,徐晃现在这个状况也是无力出城反击的,他让下属汇报了一下情况,看看这段时间收拢回来多少残兵。
  那天下午连带着后面半夜的惨败,部队几乎都打散了,好在大部分士兵也知道哪怕打散了也得往西往下游逃,所以都会来郡治安邑。
  骑兵还剩两千人出头,加上守城的精锐步兵两千人,总共是四千精兵,其中一部分还有伤在身。其他就是一些守城时只能丢丢滚木礌石倒倒开水的农兵了。
  守住安邑城一段时间估计是没问题的,可是如何确保关羽军的后勤呢?关羽难道要放弃全部辎重轻装逃亡么?
  关键是徐晃不知道关羽那边打得怎么样了,若是关羽本来也不顺利,准备要撤退,徐晃心里还好受些,只要精锐主力想办法活着回来,其他损失暂时就忍了。
  如果关羽原本攻打雒阳很顺利,就差临门一脚了,却因为徐晃失守断了关羽的后援之路,让他功败垂成,那徐晃觉得自己的仕途奋斗基本上也到头了。
  这让他的情绪极为低迷,偏偏一时也没办法快速打探到前线情况。
  徐晃只好想办法再派出轻装斥候跟前方那些被张辽隔断的地区联系,见机行事,同时也向后方长安派出信使告急求援,试图等援兵来重新打通关羽的后路。
  好在他又休息养伤了一晚后,五月十一日上午,徐晃终于得到了一个好消息。
  这天上午,他先是看到城东北的张辽大营又有增兵抵达,可偏偏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下游方向那个他昨晚派出去的信使,居然来回报了,说是汉中王派出的援军一万五千人,已经接近安邑了。
  徐晃一惊:“什么?我不是昨晚才你去长安求援的么?你才出门半天就回来了?你是飞到长安报信的?就算你飞过去,援军也不会飞过来啊。”
  信使窃喜地回禀:“大王是五天前的初六就派出援军了。听说是右将军和荀先生都觉得前将军低估了我们与袁绍冲突的可能性,所以让人支援。”
  徐晃松了口气,有援军,应该好歹能将功补过,保住一点前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1/8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