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校对)第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91

  李俗觉得后面这点是最关键的。
  当然他也不是说“曹操如果在生前就统一了天下,也会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只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涉及个人安全的事情,他不能冒险试探假设,还是按最稳的来。
  ……
  李俗就这么在寒夜中瑟瑟发抖地捋顺了未来的出路。
  因为过于入神,也没意识到天色渐明。
  直到一脚踹门声,打断了他的沉思。
  李俗惊觉抬眼,便见一个壮汉应声晃进柴房,原来是督邮掾王二。
  王二有些武艺,负责帮督邮缉捕抓人,是府上的红人,平时也没少欺压李俗等仆役。他跟昨晚死了的书掾,一武一文,算是督邮的左臂右膀。
  李俗瞬间肾上腺素飙升,暗暗戒备:糟糕,难道是我昨晚目睹灭口经过的事儿,被发现了?
  幸好,王二只是颐指气使地用皮靴踢了踢李俗:“不知道今天要奉府君之命出巡?你这厮竟起这么晚!跟俺过去,有事吩咐!”
  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见不是东窗事发,李俗便揉了揉膝盖,酝酿个尽量谦卑的表情,赔笑道:“让王哥劳心了。”
  然后就跟着去了内堂,到门口时,王二先入内禀报:“李三带到。”
  “你先下去吧。”督邮大腹便便地箕踞在席榻上,挥退了王二,然后眯缝着眼上下打量李俗,问道,“记得你跟胡茂学过识字?”
  胡茂便是昨晚被暴毙的书掾。李三在府中仆役里算是上进的,认得些字。
  李俗小心地答应:“某……我确实认得几字,多亏胡书掾这两年提携,没成想他竟然……”
  督邮思索了几秒:“本官今日便要巡视郡南三县,胡茂这事儿来得突然,现在缺个书掾,你就暂时打理一下吧。”
  李俗内心本能反感,不想身处危境。
  但他也知道这事儿不能明着拒绝,心思迅捷地酝酿了一下反应,便演技颇佳地附和道:“承蒙抬举,只是……我识字不多,怕误了事儿。”
  督邮无所谓地摆摆手:“无妨,急用的字认识就够了——过来看看,这里有份朝廷文告,上面的字可认得?”
  说着,督邮就把一片木牍推了过来。
  呵呵,居然觉得识字少是优点?李俗心中愈发戒备,硬着头皮谨慎地拿起木牍。先扫了一眼,看看有没有不该认识的敏感字。
  幸好没有。
  这是一份冀州发到下属各郡国的文告、又附上了本郡长官的批示,一共提了两件事儿。
  先是说去年年底、前任冀州刺史王芬在任内暴毙,近日朝廷新派了贾琮接任,让各郡配合贾刺史的工作。
  然后,又传达了“冀州各郡,凡有因军功为长吏者,当沙汰”的朝廷文件精神,要把前几年因为讨黄巾得官的武将都撸掉。
  读到这里,李俗心中闪过一念:这不就是《三国志》上那道撤掉刘备官职的公文么?
  那么眼前这个督邮,也就是历史上被“怒鞭督邮”的那一个了!
  可是,督邮作为区区一个监察官员,身上到底能有什么大秘密需要隐瞒呢?大到要杀害自己书掾灭口的程度?难道昨晚猜错了?胡书掾和督邮是另有恩怨?比如胡书掾睡了督邮的小妾、督邮怕明着杀丢脸不成?
  李俗正在惊疑不定,他一眼瞥到了木牍末尾处的本郡长官公章,然后脑子里“轰”地就想起一件大事来。
  “这个玺印是……中山相张纯?张纯!”
第二章
先攒一波怒气值
  李俗夺舍的这个肉身李三,原本并不知道现任“中山相”是张纯,所以李俗继承其记忆时也不知道。
  这并不奇怪——后世你拉个名牌大学生,他也不一定报的出本市市长是谁。
  何况李三原本只是个仆役,大家平时聊天也不敢提及府君名讳,所以只知道府君姓张。
  因此,直到看到印玺的那一刻,李俗才瞬间回忆起张纯是谁。
  毕竟这人在汉末太有名,哪怕后世只读过《三国演义》的普通人都知道。
  中平年间,天下最大的两股反贼,便是南边的区星,和北边的张举张纯。
  长沙贼区星一年不到就被平定了,也因此成全了孙坚的功绩。让孙坚从县级跃升到郡级,被封为长沙太守,捞到了后来成为一方“诸侯”的资本。
  张举、张纯之乱则厉害得多,前后蔓延了幽冀青三州之地,持续两年多,还导致了青州黄巾复燃。巅峰时张举称天子,张纯称大将军。
  在平定举纯之乱的过程中,也崛起了两路诸侯,分别是幽州牧刘虞和奋武将军公孙瓒,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只是没想到,后来的大反贼张纯,如今还是根正苗红的朝廷命官、刘备的顶头上司。
  想明白这点后,李俗也理解昨晚胡书掾的死因了——估计他是看到了某些本该“阅后即焚”的谋反证据吧。
  这些内心活动,看似复杂,但其实也就花了几秒钟。
  一旁的督邮,见李俗读公文读着读着停下来了,有些不耐烦:“怎的不读了?可是有字不认得?”
  李俗立刻惊醒,意识到此刻不能耽误,连忙附和:“是,俺别的还好说,只是这文末的印章,实在不会念。”
  督邮听说只是不认识印文,顿时满意地嘲笑:
  “印玺是篆文所刻,尔等粗鄙之人当然不认得了!不过不打紧,只要认识些常用的隶书就够了,这次你便先客串几日书掾。
  待此间事了,若确实表现卓异,就正式提拔你。去吧,把文告都整理好,辰时出发!一会儿先去安喜县。”
  督邮嘴上说得好听,内心其实已然把李俗当成了特殊时期权且一用的工具人、消耗品。
  “是!”李俗表面谦恭,连忙收拾那些木牍和蔡侯纸的卷宗,内心却是暗忖:
  你们这些反贼!如今应该还没做好万全准备,处在预谋期吧!
  老子怎么可能跟着这些注定要灭亡的垃圾混!而且督邮如此凶残,万一露出任何蛛丝马迹,说不定咱也有被灭口的风险。
  如果督邮一直把他困在这卢奴县,李俗手无缚鸡之力,一时倒也无法逃脱。
  可既然要去巡视安喜县,那当然要借刘备之手弃暗投明了!
  李俗一边收拾,内心一边觉得:历史上刘备原本就把督邮怒鞭了个半死不活。现在自己只要设计吐露一些真相,让刘备杀督邮并不是难事。
  这事关键在于如何快速取信于刘备、以及防止刘备跟督邮对质。
  虽然有些复杂,但自忖以他前世金牌谈判专家的口才和智商,并不是想不出计谋。
  而且这事儿也不是算计刘备,而是双赢。
  刘备本来是应该丢官的,现在跟李俗一起告发谋反的话,不但不用丢掉县尉,还能反罪为功得到进一步的晋升。事后刘备会因此感激他的。
  至于李俗自己,也能借此一举摆脱打杂仆役的卑贱身份,洗白捞个功名。
  毕竟天下已经有点乱了,在这种乱世,不捞点身份还怎么自保混下去?
  而且,要告发郡守/郡国相谋反,至少要找州级告发,也就是要去冀州州治邺城。
  自己一个没有武力值的瘦弱少年,还没盘缠,兵荒马乱根本去不了邺城。但是跟刘备联手后,这些就不算事儿了。
  他得抓紧这段时间,赶紧多读一些朝廷公文,以便掌握更多蛛丝马迹。
  到时候才好倒果为因、把自己知道的历史结论,夹带私货掺杂在公开信息里。
  真瓶装假酒,逆推得有鼻子有眼的,那样才好忽悠刘备不是。
  毕竟,他总不能直接铁口直断“张纯要造反”,谁信啊。
  ……
  半个时辰后,李俗虚与委蛇地帮督邮准备好了文案,一行人就出发了。
  除了王二和李俗之外,督邮还带了十个类似衙役的护卫,都有弓箭佩刀。毕竟官员乱世出门,大多都会带点保安。
  一路上,督邮还警告敲打了王二等人,说是此去不许收受好处门敬,凡是他称病不见的客人,一律不许放进来,连通报都不许通报。
  王二不明所以,只能唯唯答应。李俗却知道,督邮这是不想给刘备求情的机会。
  卢奴到安喜不过几十里,顺着恒水午后便到了。
  进了县城后,督邮先把一份抄录的文告木牍递交到县衙,跟县令交割,表明了此行的来意。县令也招待了顿酒席,然后送督邮回驿馆歇息,明日才算正式办公。
  不一会儿,“郡里要沙汰军功官员”的消息就在安喜县官场上传开了。那些靠军功爬上来的官员,便开始人人自危。
  王二和李俗一直在驿馆门口闲逛观望,李俗望眼欲穿地等到接近申时,才看到三个大汉联袂走来。
  当先之人大约一米七几,双耳垂肩,双手过膝,身着华丽的大红色绸袍,还绣了纹边。
  身后一左一右,一个红面长髯身高两米。另一个则是钢针一样茂密的络腮短须,脸型跟晒黑了的古天乐差不多,身高一米八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