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新秩序(校对)第7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6/851


可回?可不回?
今日“可回”,明日说不定就“可走”了。
其人带着儿子出城是为了前往陕西诸路避乱,如今形势不明,丈夫传来的消息更加模糊,自不能轻易回去。
犹豫再三,朱皇后决定先前往距临安以西三县都不太远的张村镇歇驾,等临安形势明朗,皇帝有了明确诏令后再作决定。
如此,不管是回到临安城中,还是继续前往陕西,都方便。
知夫莫若妻,朱氏歇驾张村镇军寨的当晚,皇帝果然再次派来快马传诏。
赵桓这次没让皇后为难,诏令的内容很明确了:“天明后速回”。
但还没等到天亮,第三波天使就赶到了张村镇。
不过,天使并不是专门来寻皇后传诏的,而是赶往永兴军路传达紧急军情:
同军攻入临安城下,天子诏令四方兵马速速入京勤王。
形势危急,天使在张村镇寨墙下喊完话提醒寨中官兵提高警惕后,就立即打马离开继续传诏。
待睡得迷迷糊糊的朱皇后得到这个惊人的消息,顿时麻了爪。
局势急剧变化,皇帝之前的诏令已经不能再继续执行了,至少不能盲目执行。
摆在朱氏面前的选择有三条。
其一,继续向西,越过内乡县,进入永兴军路,等待南阳府危机解除再回临安。
此举有可能躲得过同军的打击,并保住自己和儿子的安全。
但天家薄情,等皇帝赶跑了同军,要是哪个臣子乱嚼舌根,提起皇后危急时刻违抗君命带着皇长子远走意图不轨,搞不好就会有废后之祸。
就算没有奸臣从中挑拨,这事也肯定会在性格忧郁的皇帝心中埋下一根刺。
而临安万一陷落,天子遭受不测,大宋覆亡,其人孤儿寡母流落陕西被一帮军头控制,也极度危险。
其二,趁同军刚刚抵达临安尚未完成围城的时机,冒险潜回城中。
此举实际是遵从皇帝之前“天明后速回”的诏令,政治风险最小,但军事上的风险极大。
临安城暂时是没有被围困,可同军究竟来了多少人、如何布防、哪条路可走等情况全不知道。
盲目赶回去,有可能运气好能顺利回城,可要是万一途中碰到了敌人,谁能保住她们母子平安?
实际上,这一行动就无法施行,因为担任扈从的御营禁卫虽有数百,却没有一个人敢在这个时候回临安。
没有禁卫扈从,朱氏一个妇道人家便是胆子再大,又如何能带着儿子回城?
其三,老实等待皇帝最新的诏令再做安排。
此举看似呆傻,却是最可行综合风险也最小的办法。
当今天子赵桓不仅文艺天赋与其父教主道君皇帝相差甚远,就连为天水赵氏开枝散叶这件人生大事上也远远赶不上太上皇。
大概是父皇移情别恋导致生母王皇后郁郁而终的童年记忆给年幼的赵桓留下了心理阴影,其人长大后于女色一项上并不怎么打紧。
以至于赵桓如今年满二十六岁都做了皇帝了,后宫却单薄得不像样子,仅有十年前便与其结为夫妇的皇后朱琏一人。
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结果,便是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太子妃朱氏为年仅十七岁的赵桓诞下了长子赵谌。
四年后的宣和三年,朱氏又为赵桓生下了一个女儿。
除此之外,赵、朱二人便再无其他子女。
而赵桓又没有再选过妃子,自然不会有更多的子嗣。
天水赵氏子息艰难,几度影响到皇位的传承。
因而,赵桓虽然是在国难到头仓促登基,却有不少臣子变着花样劝皇帝既要关心国事也不能荒了家事,请其赶紧选一些妃子多诞子嗣。
敌人都快打到国都了,臣子们却催着皇帝选妃,看似荒唐,实际却真是为大宋负责,当了皇帝还独子又无妃才是真荒唐。
若是唯一的皇子出了意外,太上皇尚在世,众皇弟也在世,赵桓屁股下的宝座可就不稳了。
所以,赵谌不仅是皇长子,还是唯一的皇子,赵桓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让他这根独苗涉险。
正常情况下,无论是走是留,皇帝都不会让皇后久等,肯定会再派使者来传诏。
朱氏是个不涉朝政的妇道人家,遇事求稳乃是人之常情。
其人思来想去,选择了最呆傻也是最稳妥的呆在原地,何去何从只听天子诏令。
只是,朱皇后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丈夫竟然会忙中出乱,真的忘了妻儿还在外面飘着这件事。
其人天还未大亮就命御营禁卫收拾好行装,做好了诏令一下立即出发的准备。
结果,一直等到午时时分,还是没等来天子再次派来的使者。
朱氏倒是颇有定力,尽管心焦如火,表面却淡定如水,还想再等一等。
可护送皇后车驾的御营禁卫们却没有她这么大的胆子,一再强调同军凶残无比,劝圣人赶紧启程。
朱氏虽然柔弱,可做了十余年的太子妃,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政治素人。
其人对御营禁卫的秉性多少还是有些了解的,有赏赐又不用打仗时自然什么话都好说,可真要把他们逼急了,什么烂事也都做得出来。
久等天子诏令无果,朱氏担心已经极度浮躁的禁卫会闹出大事来,只能点头同意离开张村镇。
不过,她并不赞成禁卫们直接前往永兴军路的提议,而是计划先前往内乡县会合入京勤王的西军人马再做打算。
直到这一刻,朱氏还是没有放弃对自己丈夫的幻想。
好巧不巧,寨门刚刚打开,扈从禁卫刚刚走到寨门处,就有眼尖者就见到如狼似虎的同军骑兵,顿时乱作一团……
郑望之赶到张村镇前,岳飞正在为如何处置朱氏和赵谌等人犯愁。
其部是以运动战为主要战法的骑兵,保持快速机动能力是打赢仗的关键。
此番阴差阳错抓住了赵宋王朝的皇后和皇长子,自然是了不得的大功劳,但一个处理不好,就有可能变成大包袱。
孤军深入,后路又被断,还带着行动迟缓的妇孺,行军速度、投入兵力甚至作战方式都会受到严重影响,使得很多原本能打的仗都变得不能再打。
郑望之、高世则主动找上门来请求谈判,也算是解了岳飞一个小难题,其人当即在士师康达的见证下接见了宋使。
“大宋工部侍郎充奉使大同军前计议使郑——”
“等等!”
郑望之尚未报出自己的身份,就被岳飞打断其人的讲话。
“本将没记错的话,你朝工部侍郎当是从四品吧?五品以上公服应该着朱色,为何你穿一身绿袍?!”
“这——”
郑望之顿时语塞,皇帝交代完任务就立即将其人赶出了宫,当时又是深更半夜,自不会有人给其发放从四品的朱色公服,便是想寻人借一套都来不及。
岳飞看到了郑望之的窘态,摆了摆手。
“罢了,公服对不上,可有印绶和文书?”
“啊!”
郑望之有苦难言,皇帝空口许诺,宰相们又故意卡他的脖子,公服、圣旨皆无,又哪里能有什么印绶和文书?
两国相交,如此严肃的外交场合,稍微有一点纰漏都能被对方借机寻事。
果然,见宋使瞠目结舌,岳飞按剑而起,怒喝道:
“给我拿下这两个狗胆包天的贼人!”
其人将令一下,候在帐内的亲卫立即上前,制住了郑、高二人。
郑望之一介文士,何时见识过这等场面,吓得脸色煞白,身体抖如筛糠。
高世则到底是武人,并且早年有过出使同军的经历,被如狼似虎的同军兵士制住了尚能保持一丝清醒。
“将军!将军,实是误会啊!”
都到了这个时候,还能冒险出城寻找同军的赵宋官员,毫无疑问就是其皇帝或者朝廷派出来谈判的使者。
岳飞其实很清楚这一点,故意借口公服、印绶和公文之事发难,就是先声夺人,故意拿捏他们,以确定本方在谈判中的绝对优势地位。
“你说,有什么误会?”
小命尽在敌人之手,高世则不敢耍小心眼,只得挑好话讲。
“我朝皇帝陛下听闻将军驻留张村镇,秋毫无犯,还对寨中军民多有看护,特遣郑郎中和下官前来劳军,以答谢将军看护之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6/8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