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新秩序(校对)第4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6/851


杨喜刚被外放,又协助张绍做集训前准备,是清楚轮训的具体细节的。
但在徐泽身边工作了几年,让他养成了谨言慎行的习惯,从不跟任何透露社首的任何私人信息。
康达的注意力并不在这上面,随口问了一句,便将话题转到其他方面。
“喜——不忧,是不是轮训结束以后,就要改军制了?”
其实,徐泽早就在调整军官了,王进、李逵、阮小七、时荼丹等人调动,造成的动静可不小。
杨喜接受这期轮训后,也要去江华岛,替换下一批参训的军官。
但康达问的并不是这件事。
徐州之战中,火炮正式亮相,给了朝廷军队极大的心理威慑。
以大宋对高新技术武器的重视程度,禁军肯定要不了多久就会列装这种新式武器。
社首有意根据敌我双方都列装火炮之后新的战争形态调整部队编制,并结合同舟社兵力扩张,调整力量部署。
为此,社首还特意到部队摸过底,征求过部分官兵的意见。
杨喜作为身边人,当然知道一些,不过此事尚未形成最终方案,更不可能公开,其人立即警觉起来,声音严肃了三分。
“你哪里听到这些消息的?”
“干啥!”
康达被杨喜突然较真的态度吓了一跳。
“你小子这眼神啥意思?咱们就是干这事的,哪里敢乱嚼舌头,没人泄露消息,是俺自己猜的。”
见杨喜还是满脸的不信,康达急了。
“真是俺自己乱猜的,以前社首上课的时候,就经常讲时移世易,做事不能生搬硬套。俺想着现在同舟社的形势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原本的那套军制已经有些不好用了,才猜社首会再改军制。咱兄弟关系近,我才跟你说,你去咱们营问一问,俺康达啥时候大嘴巴过?”
康达说的确实在理,社首这么多年一直坚持授人以渔,传授部属认识世界的方法多于教授做事的方法。
人的悟性有高低,对这些高深的东西,有人能够领悟,更多的人则只能摸着皮毛。
康达能凭借社首传授的方法,猜测军制将会调整,怕是传到社首耳中,他也会高兴的。
想通此节,杨喜拱手道:“是我错怪达哥了!”
“你这几年变了太多,完全没有早几年在书院里的活跃,这个样子在军营里可不讨喜。”
二人关系确实近,康达自不会在意杨喜的“冒犯”,反而语重心长的教导起他来。
“咱们这行本就讨人厌,你要是还天天冷着个脸,要不了几天,就会被这一个营兄弟给孤立起来,想听句实话都没人跟你说。”
杨喜在徐泽身边工作惯了,刚刚外放,确实有些彷徨,其人颇有些感动,拉着康达的手。
“达哥,俺知道了。”
第六十五章
不忧有忧
杨喜其实不想离开社首身边的工作,原因倒不是怕吃苦。
他的性子本就不是外向活泼的类型,甚至颇有些敏感而阴郁。
曾经的杨喜,对整个世界包括自己的出身都充满了仇恨,那是自记事起就挥之不去的饥饿和歧视刻进骨子里的最后倔犟。
但这种仇恨只能埋藏在心底,对处于社会最底层的穷苦人来说,仇恨本就是一种极端奢侈的情感。
真正的底层,除了仇恨自己的出身外,没资格也绝不能仇恨任何人,除非是不想活了。
杨喜到现在都经常会想,若是没有社首,没有同舟社,自己父子二人能不能活过政和二年的冬天?
他的人生,从那个夏日的一顿饭、一件短褐、一次对话而彻底改变。
当晚,徐泽和杨老实说话时,刚刚得了“新衣”的杨喜因为兴奋并没有睡死,父亲的哭泣声惊醒了他。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十三岁的少年已经明白很多事,有很多心思了。
从杨老实断断续续地哭诉中,杨喜知道了父亲刻意隐瞒的很多事情。
但他没有哭也没有闹,只是安安静静地听着,仿佛熟睡了而没有听到这一切一般。
他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懵懂中,只知道自己必须做一些改变,不能再重复父祖辈的悲苦命运了。
其后,杨老实没有选择跟徐泽第一批上梁山,杨喜却没有再怨恨自己的父亲。
因为他已经明白,这没有任何意义,仇恨带不来任何改变,只有行动才行。
社首给他绝望的人生带来了希望,懵懂的少年也抓住了这份希望,其后的六年,他一直在努力改变自己。
尤其是在书院中,杨喜处处争先,既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也是为了报答给他带来希望的社首。
如今,六年过去,曾经如影随形的饥饿和歧视早就成了尘封的记忆,那个敏感阴郁的少年也变得自信和开朗了起来。
从之罘书院毕业后,杨喜凭借自己过人的努力,获得了在社首身边工作的机会。
这在外人看来,是莫大的机缘,是绝佳的近水楼台,是很多人非常期盼而不得的幸进机会。
但杨喜没这么多乱七八糟的想法,书院的几年学习,他又成长了不少。
再没有饥馑之忧和被人歧视的负面情绪后,其人不再只关心自己的命运,开始有了更宽广的视野。
杨喜认识到天下有无数个过去的杨老实和杨喜,还活在没有希望的世界里。
意识到只有社首能救这个天下,救无数个曾经的自己。
他只想走近社首,为社首分担一些工作压力,让社首有更多的精力救更多的人。
随着对社首了解的越多,杨喜就越发崇拜社首的一切。
没人能知道社首的心里究竟有多少秘密,因为没人能真正理解社首心中的宏伟目标,包括他在内。
虽然社首从未向人提起过,可杨喜非常肯定,社首的心中肯定有更远大的目标。
社首为人气高志大,做事大刀阔斧,用兵更是大道无形。
但社首实际是个非常谨慎的人,大部分的时间都在不着痕迹地引导同舟社的发展,极少会刻意雕琢,更不会强势推动某件事。
唯一的例外,就是北海会议的那场争论。
受命带人偷着做那面杏黄旗时,杨喜就意识到此事必然掀起一场风浪,但他没想到会掀起那么大的风浪。
批准赵长史和王区首的请辞后,已经许久没有摸枪的社首在院中练出了一身大汗,又洗漱一番,才重新回到官衙办公。
这是杨喜跟了社首这么多年,第一次真正见到社首的枪术,果然如传说那般精湛。
不过,他关注的重点却是社首的心事。
但社首没给他思考的时间,很快就询问杨喜外放的打算,他还有些迷糊。
这些年,社首身边的侍从和秘书外放了一茬又一茬,军政两条线都有。
杨喜知道自己迟早也是要外放的,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
还没有学到社首本事之万一,就要离开了,实在是舍不得。
最终,还是社首为他挑选的宪曹这条线,并赐他表字“不忧”。
临别时,杨喜大着胆子问了一句“社首,为什么不提前告诉赵长史和王区首?”
也许是因为其人要外放,社首那日的话多了一些,语重心长的话语犹在耳边。
“不忧,你要记住,没有谁是全知全能的神,妄图掌控一切,最终只能是一切都不能掌控。”
“欲速则不达,骤进祗取亡。对同舟社来说,有些波折其实是好事,一帆风顺只会让人麻痹,这方面,赵长史和王区首都明白,他们自请去职,既是为了同舟社的后路,也是为了同舟社的未来。”
“一口吃不成胖子,天下不可能在一代人手里就彻底改变,哪怕是初级阶段的大同,也不可能是凭我一己之力就能做到的。”
“更多的人行动起来,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才能看到希望,让你们的出去做事,就是为了维持组织的活力,播撒更多的希望。”
社首为杨喜取字“不忧”,是因为这个少年虽然名喜,却有太多的忧。
他虽然没有孙石那么整日冷着冷,却也是心事多多,总担心自己的小事没做好,影响社首的大事。
离开了社首的羽翼之后,其人才意识到,在社首身边做事是多么的单纯。
杨喜在书院做过几年的少社队长,深知这些小少年们对同舟社的狂热。
在社首身边工作时,曾幻想过,若是从书院开始抓起,培养成千上万像他这样信念坚定的少社队员,然后接管军政要务,是不是就能一代人便改变天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6/8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