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佐之梦(校对)第2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6/264

  “愿为公方殿效死!”众大名轰然应道,一如当年对我的态度。
  看来,周景说得不错啊……我心里这样想着,既感到欣慰,也免不了有些失落。稍稍愣了片刻,我也站起身子,从另一边离开了房间。
  回到鹿苑寺,简妮特笑着上前来,把我迎进了大书院正厅。我看了看周围,发现厅中的陈设已经完全变了模样。
  “是你重新布置了吗?”我问简妮特道。
  “是啊,而且还请神父洒了圣水,好祛除其中的晦气,”简妮特皱起了漂亮的眉毛,“毕竟是小夏才用过的……”
  啪!我愤怒的打了她一个耳光。
  “殿下!你……打我?”简妮特不敢相信似的,抚着泛红的脸蛋,呆呆的望着我道。
  “谁准你动小夏的东西了!”我愤怒的望着简妮特,“赶快给我还原!然后搬出正厅和正房!”
  “东西都丢出去啦!砸啦!”简妮特大声嚷着,“难道小夏死了,还留着她的东西?还把正厅和正房让给她?”
  啪!我又给了她一耳光。想到当年小夏因为她受到的委屈,心里更是厌恶透了这个胸大无脑、喜欢独占的女人,于是伸手指向门外:“不愿意是吧?那么你就回府内城去,别让我在看见你!”
  “殿下?”简妮特又呆了呆。发现我是认真的,她猛的扑了过来,跪着扯住了我的衣裳哭道:“妾身让出来就是!殿下别赶我走好不好?小夏走了,正好由妾身侍奉殿下啊!”
  “算了,你还是回去吧!”我一挥胳膊,挣脱了她的手,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大书院。
  虽然简妮特非常漂亮,平时侍奉得也尽心尽力,可是小夏去世后,我已经没有什么床第之间的心情,而且一看到她,就想起小夏曾经受过她的委屈。也许这样迁怨于人并不合适,但我现在已经卸任隐居,而这更是我自己的私事,何妨由着性子处置一回?
  “没想到殿下这么绝情!”简妮特的呜咽从身后传来,“那妾身就回去!以后发生什么事,殿下别后悔,也别责怪妾身就是!”
  后悔?责怪?既然我都完全不在乎,又有什么好后悔和责怪的?大不了就是像历史上的淀姬一样,和身边的年轻家臣发生私情罢了。简妮特今年才三十五岁,不能忍受寂寞也在情理之中。
  “随便你!”我哼了一声,继续向前走去。
第三百三十一章
东山御所(上)
  听说我在大书院正厅当着众侍女打了简妮特,然后赶她回丰后国,於加非常惊讶。趁着简妮特和景义一行刚离去,而且随从和行李众多,需要三四天才能在堺町出海,她急匆匆的赶来鹿苑寺,请我收回成命。
  简妮特被打的原因,她自然是听说了,却很体贴的避开了小夏的话题,只是很诚恳的劝我说:“殿下就算是退隐,身边总要有人侍奉吧!妾身毕竟是年岁大了,事情也多,没有简妮特那么周到。”
  “已经无所谓了,”我微微摇了摇头,“我准备正式出家入道,皈依禅宗,所以也不需要什么侍奉的人。”
  “殿下这么快就要入道吗?”於加惊讶的望着我,“这是不是太早了?”
  我明白她的意思。按照日本的观念,以俗人之身死去,将无法顺利往生极乐,因此出家常常被看作是为身后之事作准备,是很多人在突犯重病或者年老时的必然选择。例如当年北条幕府第五代执权北条时赖,不到三十岁时生了一场大病,于是在病笃时抱病出家,把执权之位让给同族的义兄北条长时(结果病情好转,于是继续掌握实权)。当然,也有人自知犯下罪孽,提前于壮年时出家修行,这种事情在战国时代尤其普遍,例如放逐兄长的上杉谦信和放逐父亲的武田信玄等。
  可是,我现在身体仍然很好,而且按照普遍观念,向来是非常仁慈的人,在道德方面没有什么过失,不需要这么早就开始修行赎罪。
  於加却不知道,在相邻的中国,很多人出家都是因为心灰意冷、别无所恋的关系,也就是我现在的状况。小夏的死,让我厌倦了政务,甚至也部分的厌倦了这个世间。
  “我心意已决,你不用再劝说什么,”我平静的一笑,“等到信景在关东立足,你也跟着迁过去吧!操劳了大半生,如今该安享清福和尊荣才是。至于京都的事情,我自有安排。”
  “既然殿下有了全盘的安排,妾身从命就是。”於加一如既往的服从了我。
  紧接着,我向秀景告知了我的决定。秀景起初也不同意,因为蜂须贺正胜和竹中重治刚退下来,继任的井伊宣直和蒲生宣秀经验尚浅,需要他前往关东主持,不能按照以前的安排坐镇京都。他觉得,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不适合这么快就辞去太政大臣职务出家入道。
  然而我早有成算,很快从怀中拿出一纸奏折,交给秀景过目。
  “为周景向朝廷申请大纳言的职务吗?”秀景展开状纸,若有所思的沉吟着。
  “是啊,信景担任大将军,升任大纳言、左近卫大将,那么周景也可以升职了。前段时间在土佐吉良城馆的时候,我征求过他的意见,他也同意替幕府和信景在京都主持……另外,我还要让朝廷赐予明子封号,负责接待在京的大名家眷们;过一段时间,我还准备起用义景担任他的副手,义景的正室繁子也要过来,负责和公卿家眷交接。”
  “明子出自足利家,繁子出自日野家,都非常适合负责这些事务,”信景微微皱起了眉头,“但是周景主持京都,这样合适吗?”
  “你担心周景身份敏感,权力过大,会造成幕府的分裂么?”我笑着摇了摇头,“放心好了,周景绝对不是这样的人。而且我把御门家封在畿内周边,除了拱卫京都以外,也正是要借重你们,和退任将军一同掌控朝廷、代管畿内幕府直辖领地啊!”
  “周景的为人和性格,臣下也非常了解,自然不会担心他挟权自重。可是,我担心关东那边会产生猜疑,从而做出一些不利于幕府稳定的决定来,”秀景的眉头依然皱着,“正如兄长所言,周景身为嫡长子,身份实在太敏感了,而代管的畿内幕府直领也太大了。真要让他的纪伊藩执掌京都,也该等到现任公方殿退位来京主持,方可由周景的子嗣担任代官……说句不该说的话,当初兄长压制周景,预定让臣下在京都坐镇,不也是因为臣下的播磨藩名分最疏,可以让关东那边放心吗?”
  “关东不是有你么?还有井伊宣直、蒲生宣秀、蜂须贺景胜他们,足以主导幕府未来二三十年间的所有动作,”我呵呵一笑,“到了那个时候,景次郎也大了,信景正好退任,前来京都接过朝廷的控制权。”
  “可是,时间一长,公方殿恐怕不会甘心受制于诸大老啊,”秀景叹了口气,“权臣当道,非国家之福,臣下其实也不愿当这个权臣。”
  “你这么想就错了,幕府本来就是替朝廷执掌天下,自然该和众大名一同主政,方可让天下武家信服。就算是大明,不也是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吗?如今大明天子垂拱而治,内阁首辅张居正秉政十余年,与诸大学士执掌国政,国势不也蒸蒸日上,使朝纲得以整饬,国防得以巩固么?”我不以为然的摇了摇头。不仅仅是大明,就是历史上的德川幕府,很多时候也都是由大老主政的:“如果信景成为一个刚愎自用的独夫,那才是最糟糕的事情……况且,他从小就善于听从家臣的意见,如今也会尊重诸位幕府大老。”
  “原来兄长是这个意思,”秀景明白了一些,“不过,当年由重臣合议的六角家、浅井家,都没有什么好的结果;而成就大业的兄长和织田太政,很多时候都是乾纲独断的。”
  “重臣合议,虽然不利于战国争雄,却很能积聚众心,稳固领内的统治。因此,等到天下平定下来,这将是最好的制度,”我望着秀景,态度变得有些严肃,“你该不会认为,本家平定整个日本之后,还要图谋和邻国一争短长吧?继承织田太政的做法,将琉球纳为附庸,已经是幕府所能做到的最大程度,这一点你务必要明白!”
  “是,臣下明白。”秀景也严肃的答道。
※※※
  我的出家计划,终究没有实行。四月中旬的时候,勘合贸易船队返回泉州港,除了带回大量的货物和赏赐外,还带来了明廷的敕使和诏书: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圣仁广运,凡天覆地载,莫不尊亲;帝命溥将,暨海隅日出,罔不率俾。昔我皇祖,诞育多方。龟纽龙章,远赐扶桑之域;贞珉大篆,荣施镇国之山。嗣以海波之扬,偶致风占之隔。当兹盛际,宜讃彜章。咨尔源宣景,崛起海邦,知尊中国,向纳贡以通好,复称臣而内附,情既坚于恭顺,恩可靳于柔怀。兹特封尔为日本国王,赐之诰命。于戏!龙贲芝函,袭冠裳于海表,风行卉服,固藩卫于天朝,尔其念臣职之当修,恪循要束;感皇恩之已渥,无替款诚。祗服纶言,永尊声教。钦哉!”
  赐封我为日本国王……明廷的消息倒是不慢。去年勘合船队前往明国时,我才击败秀吉,还没有担任征夷大将军,然而明廷显然是已经知道了这件事,否则不会发出这份诏书。须知明廷最重名分,当年足利义满得封日本国王,也是在统一南北朝之后。在此之前,由于三神器掌握在南朝手中,明廷承认的日本统治者,乃是奉南朝后醍醐天皇之命,率军征伐九州的征西大将军怀良亲王,明太祖实录中,清清楚楚的记述是册封“日本国王良怀”(的确是良怀不是怀良),所有的国书,也都是送到怀良亲王手上。
  至于我已经卸任大将军职务的事,这倒没有什么妨碍,无论是大御所还是太政大臣的身份,都有接受赐封的资格。当年足利义满受封时,不仅早已卸任大将军职务,甚至已经卸任太政大臣之职出家。
  除了诏书之外,敕使还带来了朝廷赐封的服饰、仪仗、金册和金印,皆同明廷亲王之制。服饰分礼服、常服和戎服三套,最为隆重的礼服,有衮冕九章,冕九旒,旒九玉,金簪导,红组缨,两玉瑱、一玉圭;另有玄衣纁裳,衣五章,织山、龙、华虫、宗彝、火,裳四章,织藻、粉米、黼、黻;衣附革带,金钩苾,玉佩,绶则五彩,赤、白、玄、缥、绿织成。仪仗有方色旗二,青色白泽旗二,绛引幡二,戟氅二,戈氅二,仪锽氅二,班剑二,吾杖二,立瓜二,卧瓜二,仪刀二,镫杖二,骨朵二,斧二,响节八。金册用金册二片,开阖如书帙,字依数分行,镌以真书,联以红绦,借以红锦褥。金印用金,龟纽,篆文曰“日本国王之宝”,附宝池,皆用饰金雕龙(蟠龙)的宝箧盛装。
  服饰、仪仗、金册和金印,这是极为正式的“册封”,远比当年建文帝册封足利义满时隆重。由此也可见,我这些年屡次和明廷互通有无,积极配合明廷剿灭海贼,明廷对我不是一般的满意和期许。
  我忽然想起了很久以前的雄心。当时才开勘合贸易,我曾经计划过要加大贸易规模,保证对明廷的白银输出,甚至南下马尼拉(菲律宾),参与西班牙的美洲-马尼拉-中国商道,以帮助明廷撑过十七世纪中期世界性的经济大衰退(对于大明是内治和外贸的双重衰退)。如今十年时间过去,第一条我大致是做到了,然而第二条却已经没有精力和心思再继续执行,连建业号、武昌号这两艘最先进和最强大的巨舰,我都彻底交给了信景带往关东。
  然而,只要保证勘合贸易,避免像德川幕府那样闭关锁国,明廷的处境也该比历史上要更为理想。至于我曾经担心的征朝战役,以目前幕府和诸重臣的态度和观念,几乎没有什么爆发的可能,那些从勘合贸易中受益的大名们,也不会同意和朝鲜及其背后的明廷交恶。
  从这方面来说,我总算是为故国做了一些贡献。当然了,这也是为幕府的长治久安考虑。历史上的庆长、文禄征朝之战,无论是对于大明,还是对于当时的丰臣政权,都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也让两国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永久的裂痕。
  在鹿苑寺招待敕使之时,我随意的问起了明廷当前的政局:“上邦首辅张居正公,近年来还安好吧?”
  “劳国王殿下动问,”敕使客气的回答,“只可惜天不假年,张文忠公已于去年五月间逝世,吾皇特赠上柱国,以矜身后哀荣。”
  “是吗?”我心里一惊,张居正已经死了?然而,算算时间,去年永贞二年,在历史上是天正十年,也就是明廷的万历十年,的确是张居正死去的年份。
  张居正通识时变,勇于任事,担任内阁首辅十年,整饬吏治,巩固边防,清查土地,改革赋税,为明廷作出了极大的功绩。他死去的当时,可谓是备极哀荣,从上柱国这一极为尊崇的赠官,以及仅次于“文正”的“文忠”谥号就可以看出来。可是,就算他功绩再大,生前权势再隆,死后没有多久,也会因为政敌的攻讦而被朝廷追回封赠,抄没家产,直到数十年后才恢复名誉。
  看了看作陪的秀景,想起他之前说“不愿当这个权臣”时,我拿张居正安慰他的话,我忽然觉得有些不妥。无论是明廷的朝政,还是幕府的幕政,都不是那么好掌握的,毕竟在哪都避免不了政争。而由于政争的原因,德川幕府初期,先后掌握幕政的武断派之首大久保忠邻、文治派之首本多正纯等,最终一个被流放,一个被幽禁,都没有什么好结局。
  或许,我不该这么早就撒手不管,放弃维护幕府体制的责任,让他一个人在关东承受那么大的压力。
  宴席结束,我留下秀景,把我的最新决定告诉了他:“秀景,我决定了,暂时不会出家入道,而是以大御所的身份掌握朝廷,代管畿内幕府直领。”
  “兄长能够振作起来,这是幕府的幸事!”秀景高兴的回答道:“如此一来,公方殿可以完全放心畿内的情势,臣下和诸位在关东主政的压力也会轻一些。”
第三百三十二章
东山御所(中)
  统率着二十五万大军和万余水军,挟着去年攻取上野全国、武藏国北部的威势,信景在关东地区掀起了极大的风浪。大军还没到达时,作为先阵的泷川一益、岛津家久已经侵入武藏国中心地带,招降了好几家中小豪族,继续向武藏国南部和下野国进发;井伊宣直作为偏师,率东海道方面伊势、尾张、三河、远江、骏河五国军势,沿去年年末的进军路线攻入相模国,逐一拔除小田原城周边的支城;此外,美浓国织田景信、甲斐国河尻秀隆、南信浓坪内利定、北信浓森长可这四家也参与了攻略,他们从甲斐国南部出阵,攻入相模国北部地区,令北条家的情势更加危急;至于南部海面的相模湾,那更是毫无疑问,完全落入了本家水军的控制之中。
  仅仅是织田景信、河尻秀隆、坪内利定和森长可四方之力,已经超过极盛时期的武田家了,而东海道方面军团,力量更是今川家任何时候都无法比拟的,更别说还有强大水军的封锁,以及由幕府大将军亲自率领的西国和畿内十多万大军。面对如此强大的压力,即使是吞并了宿敌里见家,初步控制了房総地区,北条家依然处于压倒性的劣势。他们试图向幕府降伏,希望以交出房総地区为代价,保留自家的相模、伊豆、南武藏所领,然而我给信景的攻略目标,是消灭关东所有十万石以上的大名,因此信景理所当然的拒绝了这个要求。
  求和失败的北条家,多方打探我方攻略目标,居然得到了“关东十万石以上大名皆除”的关键消息,北条氏政迫于形势,立刻联系房総地区的里见家,联系关东的佐竹、结城、宇都宫三家联盟,试图说服他们一同抗衡幕府大军。
  从通常状况来说,北条家的这一步策略很难收到效果。要知道,里见家和北条家乃是宿敌,虽然里见义赖娶了北条氏政的女儿鹤姬,然而去年鹤姬已经去世,两家之间也重燃烽火;至于佐竹、结城、宇都宫三家联盟,也主要是针对北条家,两方之间曾经多次发生严重冲突,如今要让他们和北条家联合,这个转折实在不是那么容易。
  然而,如今的三家联盟,差不多是由佐竹义重完全主导着,他不仅巩固了自家的领地,而且按照当前的势头,有望压服附近其余豪族,将整个常陆国的五十四万石领地全部纳入控制(历史上秀吉平定北条时的安堵石高),自然不可能愿意接受幕府的苛刻条件;除此以外,宇都宫家也有十八万石领地,家主宇都宫国纲目前只有十五岁,家业都控制在他的母亲、也就是佐竹义重妹妹南吕院手中,无论是出于亲缘,还是出于自家的利益,也都会选择支持佐竹义重。而由于这两个原因,两方最终还是放下了宿怨,达成了共同对抗幕府的同盟。
  里见义赖也是雄心勃勃之人,他目前统领安房和上総地区,领地甚至超过佐竹家。在幕府的巨大威胁面前,为了保住如今的家业,他再次掉转方向,娶北条氏政的妹妹菊姬为继室,和北条家达成和睦。
  得到这个消息时,信景刚刚到达上野国,他立刻率军出阵,威胁下野国和房総地区,同时传令泷川、岛津二人,让他们展开调略,尽快拆散两方之间的盟约。
  泷川一益和岛津家久经营大半年,已经将关东诸大名和豪族的关系调查得非常清楚,他们很快抓到了关键,将调略重点放在了结城家家主结城晴朗身上。
  和北条家、里见家、佐竹家的家大业大不同,结城家的领地只有十万石左右,并不在幕府的强力打击范围内,如果及时向幕府投诚,很可能获得全领安堵,根本没必要陪着他们和幕府死磕。而且,结城家家主结成晴朗自己没有子嗣,当初三家结盟时,最关键的步骤,就是由结城家作出巨大让步,收养宇都宫广纲和佐竹义重妹妹所生的次子结城朝胜(宇都宫国纲亲弟弟),从而大大强化了三家之间的羁绊。了解到这一点,泷川一益征得信景的同意,一面由岛津家久率重兵逼近结城家,一面向结城晴朗作出承诺,只要他和养子结城朝胜解除亲缘,将信景的亲卫泷川一时引为养子(历史上引入家康之子秀康),就可以保住家名和全部十万石领地。
  是继续陪北条、佐竹、宇都宫家顽抗,立刻面对岛津家久的强力攻势,还是向强大的幕府投诚,保留家名和领地?其答案不言自明……结成晴朗思考了小半天,很快就接受调略,向先阵岛津家久交出了城池。
  结城晴朗一降,三家同盟立刻瓦解,甚至连整个关东的形势都明朗了许多,他的义弟、半从属于佐竹家的常陆国水户城城主江户重通,还有他的女婿、向来与佐竹家不和的那须资晴也先后投诚。泷川一益自然不会拒绝,还让结城晴朗收江户重通之女鹤子为养女(历史上结城秀康的正室),和泷川一时定下婚约,从而正式确立了泷川一时继承结城家的名分,并且对江户家表达出极大的善意,引得那些立场和江户家相近的常陆豪族们纷纷背离佐竹家。甚至连东北的芦名家,原本因为嫡子龟王丸夭折,家主芦名盛隆染病,已经将女儿嫁给义重的嫡子义宣,并预备收养义重的次子喝食丸(芦名义广,当时已经入继小峰家,养母是芦名胜隆亲姐姐)为养子,此时也因为信景向东北诸大名发布了御内书,担心受到附近伊达、最上等家的联合进攻,从而和佐竹家划清了界线。
  随后,宇都宫家配下有力豪族壬生家、皆川家也相继向幕府投诚,引发了宇都宫家领内的严重动荡。为了保住主家家名,宇都宫家大部分重臣当即联合施压,从南吕院手中夺过家政,把家主宇都宫国纲推到前台,以国纲弟弟芳贺高武为人质向幕府降伏。
  房総方面,由信景亲自率主力进行攻略。他听取了真田昌幸的意见,命服部半藏前往鹿野山神野寺,接出被里见义赖强迫出家的里见家嫡子梅王丸,以之招纳上総国里见家家臣和附属豪族。这一招正好命中里见义赖的死穴,因为梅王丸乃是上任家主里见义弘嫡子,五年前义弘去世的时候,遗命将上総国交给梅王丸,将安房国交给弟弟里见义赖,然而里见义赖却借助宿敌北条家的力量,强行夺取了侄子的家业,镇压了重臣正木宪时、太田康资等。所以,里见义赖虽然继任家督之位,却并未得到所有家臣的诚心拥戴(去年之所以和北条家反目,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安抚众臣),当梅王丸还俗改名为里见义重,由幕府支持着打出里见家家督的旗号,上総国的大小豪族便纷纷背弃里见义赖,汇聚到名正言顺的新任家督麾下。
  天下大势,名分和实力的结合,其号召力不是一般的强大。就算是佐竹义重、里见义赖这样的豪雄,对此也实在无能为力。
  六月初旬,伊达、最上、芦名等东北大名结束农事,纷纷响应信景的御内书,率军前来常陆配合幕府进攻佐竹家(此时十六岁的伊达政宗还没继承家督,其父伊达辉宗主持一切,伊达家的奋讯尚未开始)。与此同时,东海道五国和东山道四国也拔除了小田原城周围的所有支撑据点,包围了小田原本城;至于里见义赖,则已经在安房国切腹自尽。
  至此,整个关东和东北攻略已经毫无悬念。以佐竹义重的忍耐和决断,一见事不可为,肯定会寻机向幕府降伏,争取多保留几万石领地;至于北条家,他们的小田原城曾经两次挡住十万以上的大军,是北条家的最大倚仗,因此要收拾北条家,必须费些工夫打掉他们的这份志气和信心。当然了,让幕府多费了这番手脚,北条家的结局也会比佐竹家凄惨许多。
  相对于关东的风起云涌,畿内的京都完全是一片安宁祥和,偶尔有报捷的信使队列从关东过来,也只会引起在京武士们的热烈欢呼。这些武士,是诸位在京大名屋敷的留守家臣,来自于西国和东海道、东山道、北陆道的都有,可谓是难得的盛况。这样各国来朝的盛况,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出现了,而上次出现的时候,还是在百年前东军和西军争雄的应仁年间。可是,那时武士们看到的是战乱,带来的是毁灭,如今他们却是徜徉于繁华的街道、宁静的佛寺,享受着盛世的气象,而那些经营部屋的町众们,也不需要像以前面对各地上洛的武士们那样战战兢兢,反而笑容满面的迎接着他们的关顾,大声拜托他们下次再来。
  “这样繁荣安宁的日子,都是靠着神佛保佑,靠着大御所殿下的英明呀!”听到京都东面传来的钟声,不少町众双手合十,向着钟声的方向诚心祝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6/2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