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缘儒仙(精校)第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50

  老爷子见势不好,用脚勾起身下的一个蒲团,露出一个黑沉沉的地洞。
  他从后面一拉叶昊天,叶昊天的身子便落了下去。
  蒲团很快又盖上了。
  老人怕妖人发现洞口,干脆坐倒在蒲团上。
  昊天父母也奋不顾身,一左一右,将老人夹在当中。
  叶昊天身在洞中,耳闻外面哭声一片,尖叫声,哀号声此起彼伏,由高到低,盏茶功夫渐渐平息,他心里说不出的悲愤,紧握双拳,牙关咯咯直响,连嘴唇都咬出血来!
  过了好大一会儿,就听一个阴冷的声音道:“看看还有没有活的!”
  不久一个清脆的声音答道:“禀告主人,没有活人了。”
  “清点人数!”那阴冷的声音道。
  “已经点清楚了,共有一百五十二具尸体。”
  叶昊天听得睚眦俱裂,恨不得冲出去跟这些人拼命!可是他知道,这样出去只能是送死!想起外公适才的交代,他只能咬紧牙关忍着,打落牙齿往肚里吞,拼命控制着出去的冲动。
  忽听那阴冷的声音又道:“不对!还差一人,再仔细找找,不能有漏网之鱼。”
  叶昊天心中一紧,知道对方可能会找到洞口,急忙环顾四周,想找个藏身的地方。
  眼前是一条巷道,宽约五尺,弯弯曲曲不知道通向哪里。
  他刚想沿着地道悄悄往前走,蒲团就已经被发现了。
  一道灯光从外面透入,有人从上面腾身跳了下来!
  叶昊天急忙缩身躲在角落里,情急之中伸出左掌,亮出那个大大的“隐”字。
  一个瘦高的汉子从他面前飞速掠过,只差尺许竟然没有发现他的存在!
  稍停片刻,叶昊天见那人去远,忙轻轻提步向前走。行了大约五十丈以后,终于来到地道口。
  这时,只听外面传来说话的声音:“主人,地道里没人!而且我已经洒下九幽白骨散,就是老鼠、虫孳也该绝迹了!”
  阴冷的声音道:“奇怪,怎会差一人呢?难道弄错了?算了,我们撤!”
  叶昊天伏在洞里一动也不敢动,耳闻脚步声远去,还是没有移动分毫。
  过了良久,就听那阴冷的声音再度响起来:“看样子是真的没活口了。你们再核对一下尸首,这是大人交代的画像,看看缺了什么人,然后把苏府一把火烧了!”
  “是!”只听有人答道。
  叶昊天在洞内听得真切,禁不住心中一动,想到:“大人?什么大人?难道说这些人来自官府?莫不是朝廷奸佞与苏家过不去,因而买凶杀人?”
  没过多久,一片熊熊的火光升起来,将半个天空染成了红色。整个长沙城都被惊动了,然而却没人敢出门看个究竟!
  叶昊天不敢再等下去,大着胆子将左手伸出洞外,露出那个黑黑的“隐”字,然后悄悄探出头来!
  偷眼望去,十余丈外站着一个抬棺的汉子,正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火光熊熊的大厅。先前所见的大红棺木却已经不见了影子,看来那个躲在棺中的顶级高手确实离开了。
  叶昊天轻轻爬出洞来,蹑手蹑脚地向大门走去,一路之上看见几个丫环、仆人倒在路边,早已气绝身亡了。
  大门口也有人守着,乃是另一个又高又瘦的抬棺人,正肆无忌惮的坐在门槛上,丝毫没有离去的意思。
  等了好大一会儿,眼看东方已泛鱼肚白,叶昊天决定冒个险。他将左手伸在前方,亮出那个“隐”字,轻轻地从那人身前五尺外走过。他走得极其缓慢,没有发出一点点声音。那人睁着大眼竟没有觉察。
  渐渐走出大门二十丈,叶昊天逐渐加快步伐,直奔东门而去。大约过了一个时辰,天已经放亮了,当他到达东门的时候,城门已开,城门口的兵丁明显比来的时候增加了很多倍,正在仔细盘查过往的人众,一边盘查一边对照画影图形。
  叶昊天略显迟疑,看看左手的“隐”字,竟然比昨天变淡了一半!他不敢再停,依旧伸出左手,笔直向城门走去。
  一路行去简直神奇之极,受在城门口的数十兵丁竟然没一个看见他,自然无人会去拦他!
  他走过那拿着图画的人跟前,定睛看去,只见图上画着的赫然正是自己的模样!他心中一惊,急急离城而去。
  一路向东狂奔了一个时辰,大约跑出二三十里,他才停了下来。
  低头看时,手上的字迹已经淡得看不见了。
第二章
岳麓攻书解迷津,华山求宝攀绝壁
  叶昊天呆呆地坐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山坡上,远望殷红如血的旭日,心里愁苦之极,满是疑惑。
  “前后八进,房屋数百间,占地近千百亩的苏府,竟然在一夕之间化作飞灰!”
  “声闻朝野,赫赫有名的苏门七进士,连同满门老少一百多人,竟会在片刻工夫惨遭不幸!”
  “是谁那么狠心,下得了如此辣手?”
  “是谁有这种手段,就连潜修多年、元婴出壳的中州一剑都无法阻止?”
  “苏家好好的书香门第,怎会跟江湖人有了瓜葛?又怎会惹上如此可怖的冤家对头?”
  “我那足不出户的父亲,只对金石、古书感兴趣的书呆子,怎会身遭劫难?我那慈祥可亲的母亲,连一只蚂蚁都不愿伤害的女子,又怎会惨遭不幸?”
  “天呐!怎么会这样!这一切到底是因为什么?”
  晨辉如血,北风如刀,他心中悲痛万分。
  迷迷糊糊之中,他打开了外公交给自己的包袱。包袱散开,首先看到的是一张信笺。摊开看时,只见上面写着:“老夫苏洵安,行年九十有九,近夜观天象,见流星百颗自门前坠落,不禁心中恍惚。唯其时机不定,其因不明,化解之道难觅,急切难以周详。略思百年之身,可传后世者有三,一为《道藏总览》三卷,乃编纂《道藏》之四十三代天师张字初所赠,据其所言藉此仙路可凭,余得时已过花甲之年,蹉跎岁月,难有小成。二为藏宝图一幅,系吾昔年审阅《太平御览》书目时所见,该书为先秦古旧游仙记事,内中夹有此图,据传事涉‘通灵宝玉’、‘乾坤锦囊’等稀世之宝。三为昔年好友千面鬼医所赠面具两张,制作精良,危机时或可一用。呜呼哀哉!苏门七进士,交游满天下,一朝浮云散,万事皆成空。唯盼后人低调处世,此仇能报则报,难成则罢,顺其自然,莫要强求。”笔迹潦草,想来是老人家昨晚仓促写就。
  信笺之下是两付制作精良的面具。其中一付是四旬商贾的形象,面色灰黄,极其普通;另一付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的样子,面色苍白,毫无血色。面具很大很薄,摸上去弹性十足。
  面具之间夹了些银票,厚厚的一摞,大约几万两的样子。
  余下的就是三卷经书了。
  经书背后有一个羊皮小袋,内有一张帛书,上面画着孤零零的一座山,山下有条小溪,阳光将山影投入小溪之内,一只仙鹤扬头望着天空。下面还有几句偈语:“雪山之北,大河之南,东山之西,洪泽之东,有山不合,一花独立,宝玉通灵,锦囊乾坤。”
  叶昊天静坐良久,难解其意,眼看日已偏西,枯树昏鸦,无尽凄凉。想起昨日此时,父亲还对自己说“明年送你到岳麓书院……”今天语犹在耳,人已作古,无限悲哀涌上心头:“我该何去何从?报仇吗?连仇家是谁都不知道!外公是怎么说的?‘走得远远的,十年之内不要回来!’可是十年之内我该做什么?攻书科考?中了状元又能如何?苏门七进士,声名赫赫,不也落个满门尽灭的下场?”
  “不行,我要练武修道!我报仇雪恨!”
  “可是我没有一点根基,怎么练武?怎么修道?如何拜师学艺呢?妖人功力那么高,我去哪里找更厉害的师傅?以我现在的样子,走不多远就会被对方捉住。再说,也不知妖人是从哪里来的,若是我乱碰乱撞,没准会自投罗网!看来,与其像无头苍蝇到处乱跑,还不如找个地方先躲躲!顺便看看外公留下的《道藏总览》。张天师说‘籍此仙路可凭’,没准能从中悟出点东西!”
  想到这里,他匆匆打开《道藏总览》,从头到尾翻阅一遍。可是书中没有一幅图画,全是炉鼎,铅汞,婴儿,姹女之类的词汇,语言艰涩,其意难明。
  “顾名思义,《道藏总览》显然只是提纲,没有详细的基础功法,要想理解其中的涵义,必须弄明白那些最基本的东西。可是,我该去哪里寻找基础的功法呢?”他绞尽脑汁苦思冥想。
  蓦地,一个念头冲上来:“岳麓书院,天下五大书院之一,藏书百万册,当年《道藏》三千卷修订完工之后,誊写六部,天下五大书院和内阁学馆各一部,到那里应该能找到《道藏总览》的基础功法,还能顺便查一下藏宝图所描写的那些地名。对,我该去岳麓书院!”
  打定主意,他取出一个面具戴上,离开荒野来到附近的小镇,找了家小店住下。他知道每年正月初九,岳麓书院将会开门招生,只有在那个时候扮作外地的学子进入书院,才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
  晚饭的时候,他听见人们议论纷纷。
  “哎呀,你知道吗?苏府一百多口人全死了,造孽啊。据说是着了天火,还有瘟疫,连前去查看的人也死了十多个,现在没有人敢从苏府门前走!”
  “哎,听说官府也在追查苏家,说是叛逆,可能是畏罪自焚吧。”
  “真可怜,苏家名声不错,竟然会落得这样的下场!老天不开眼啊!”
  议论的声音很低,却还是清清楚楚的钻进叶昊天的耳朵里。他心如刀割,胡乱吃了几口饭就回到自己的房间里。
  哀伤的日子很难打法,他只能将自己沉迷在《道藏总览》里。
  年关已近。家家户户都在忙碌着,外出的行人逐渐减少。喧闹的街道逐渐清静下来,清脆的鞭炮声不绝地传入耳中,其间夹杂着儿童的欢笑声。
  雪花飘飘,银装素裹,室内火炉难敌门缝里涌入的寒气。在别人的欢声笑语中,他一个人在客店里度过了有生以来最冷的年关。
  正月初九。大雪还未化尽,岳麓书院门口已经聚集了上千的学子。这些学子都是从全国各地赶过来的。大多是湘赣人士,也有来自川、陕、豫、皖的书生,甚至有人不远万里从岭南赶来。岳麓书院作为天下五大书院之一,每届都有二三十人考中进士,正是学子们梦寐以求的攻书之所。尽管书院收费极贵,三年学习要交五百两纹银,然而每年报名的还是多达数千。可惜这些人大都不能成功,因为书院招生人数有限,每次只招两百名!
  今年来的人尤其多,除了已经报名的两千八百人外,还有排着长队等待报名的千余人,据说总数将在四千以上。叶昊天也夹在等待报名的人群之中,戴着一付年轻人的面具,身着一袭蓝布长衫,长衫半新不旧,略微有点泛白,肘部还有个大大的补丁,报名的时候用的名字是“李昊”。
  报完名后,他向着四周环顾一眼,结果并未发现可疑之人,这才稍稍放了心。
  第一天初试。内容很简单,全是“帖经”,就是将书本上的某行贴上几字,要求应试者将贴住的字填写出来。题目分别取自诗、书、礼、乐、易、春秋、论语、中庸、大学等。比如第一题极其简单,取自《诗经》,“关关(),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很多人看到第一题就乐了,除了叶昊天之外,每个人脸上都露出笑意,考场气氛略显轻松。不过渐渐的大家就笑不出来,因为有的题目实在难答。比如有一题出自《黄帝阴符经》,“天发杀机,斗转星移;地发杀机,()”。
  叶昊天从容不迫一一答出,至最后一题出自《荀子》“君子贫穷而志广,富贵而体恭,安燕而血气不惰,劳倦而()”。他知道应该填容貌不枯,结果故意写成容貌不俗,因为他不想过于引人注目。
  只是盏茶工夫,他已经完成所有考题。抬头看时,却见有人抓耳挠腮,有人揪发垂首,有人抬头望天,有人闭目苦思。略等片刻,他缓缓起身离开考场。
  一夜无话,次日辰时,叶昊天来到岳麓书院门口,跟众人一起前去看榜。书院墙上已经贴好几张大大的红纸,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名字,边上则是相应的成绩。初试入选八百人。叶昊天排在第十位。满分的只有两个,一个叫罗开山,另一个叫殷东平。
  接着是复试。要求每人写一篇文章,题目是“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这是考中庸之道了。限时两个时辰。两个时辰其实很短,还不到进士大比规定时间的一半。
  眼看时间匆匆,众人都在奋笔疾书,他却迟迟难以落笔,家族大劫,满腔忧怨,何来中庸?眨眼一个时辰过去了,叶昊天不再犹豫,手腕轻抖,蝇头小楷源源而出。当他停下来的时候,发现竟然只用了半个时辰。待墨迹略干,他转身离开考场,丝毫不愿回头。
  两天以后,岳麓书院入选的两百人名单出来了,叶昊天排在第五位,前两位竟然还是罗开山和殷东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