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缘儒仙(精校)第2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7/250

  叶昊天再次跪倒,聆听教诲。
  老人让他坐下听讲,接着道:“茅山派自祖师三茅真君开派,历代以来人才辈出,第一代太师为南岳上真司命高元神照紫虛至道元君魏华存。第二代玄师为至德真君杨羲。第三代至仁真君许穆……第十三代宗师李舍光是唐朝国师……第四十五代宗师刘大彬。茅山由晋朝魏元君始至元代四十五代祖刘大彬止共计一千年。”说到这里老人叹了口气:“唉!近年来,茅山来了一批妖邪之辈,仗法欺人,致使大家误会茅山一派是邪派。名声一落千丈,实在令人痛心疾首。”
  叶昊天插言道:“不知是些什么人?”
  老人面色严峻,摆了摆手道:“此话等会儿再说,先传道法。”接着传了他茅山于吉百解灵符,可以消灾除邪;茅山太乙火符,可以清除疾患;茅山三茅君真符,可以谋事顺利;最后是茅山华阳生死符,可以修道通神。足足讲了两个时辰,老人才停下来。
  叶昊天反复记忆,闭目思索,感觉对符咒的了解大大增加了,跟以前相比不啻两重天。他又拜了两拜,对老人道:“我已经猜到茅山妖人的来历了,下次来时我必将其连根拔起,还茅山一个清白,以谢师傅传法之恩!”
  老人道:“我也要下山觅地潜修,你若能荡涤茅山,但请烧灵符一张,我即知也。”
  叶昊天向老人躬身作别。
  回到金陵,离大考还有五天。张成和罗开山还在看书,叶昊天让他们出去玩玩,他们怎么也不肯,说是没心思。
  于是叶昊天也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仔细揣摩老人传授的各种符法,在脑海里画出一道又一道灵符,感觉极其灵验。尤其是最后的茅山华阳生死符,引起他极大的兴趣,他想了一遍又一遍,感到收获非浅。
第十章
黎山老母
  离开罗府,叶昊天御风北上,几个起落大约飞了一千余里,天上忽然下起飘飘扬扬的大雪来,飞行一下子变得很困难。他觉得太吃力,只好从空中落下。地上的积雪足有一尺,想必这雪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
  环顾四周,他发现自己身处大山脚下,远处隐隐约约有个房子。他脚尖踏在雪上一路行过去,到了近前发现是个茅屋。上前叩门,里面传出一个老妇的声音:“谁啊?”
  叶昊天答道:“我是过路的秀才,因为大雪封路,无法行走,所以前来找寻借宿之处。”
  这时房门“咿呀”声中打开,门内是一个头发银白的老母,鬓髻当顶,余发半垂,敝衣扶杖,形态怪异,面上却很是慈祥,口中说着:“快进来吧!”
  叶昊天迈步而入。屋里有个灶台,炉内正燃着火,锅里冒着气泡,原来老母正在做饭。
  老母问道:“你吃饭了吗?”
  叶昊天赶紧躬身答道:“已经吃过了,您接着忙,我帮您烧火。”
  老母只是说了声“好啊!”然后继续烧饭,嘴里念念有词,声音很低,语速极快。
  叶昊天仔细倾听,令他惊讶的是,老母念诵的竟然是《黄帝阴符经》。关于此经,他早已背得滚瓜烂熟,只是从来没仔细想过。片刻之间,老母念的经文远远超过了他的所知,行文调子却没有改变,接下来似乎是已知经文的延续。他运功双耳,认真倾听着,一字不敢漏掉。
  一直念诵了小半个时辰,老母才停了下来。
  兰儿忽然现出身来,白衣素裙,面容清丽,上前对老母纳头便拜,口中说道:“多谢老母成全!”
  叶昊天还在疑惑她怎么出来了?
  老母让兰儿起来,面目慈祥地道:“好孩子,真苦了你了!人不人鬼不鬼,两无依托,好可怜。我将这段经文传给你,多多念诵,有益修行。待得功力深厚,没有肉体也可修成鬼仙,找到肉体更可以灵体合一,走上白日飞升的修真正道。”然后看了叶昊天一眼,又道:“若有功力深厚之人帮着念诵,更可以事半功倍,加速她的修行。”
  叶昊天恍然大悟,急忙上前叩首,心中感激不已:“多谢圣母成全。”
  老母看着两人,面带微笑说道:“我受黄老帝君之托,久居梨山近千年,常年念诵此经,可惜却无人能解。今天总算找到了传人,我的使命已完,可以回天界复命了。”
  兰儿听说眼前之人便是梨山老母,急忙又拜了两拜。
  叶昊天却在猜测老母所说的黄老帝君是谁,难道是黄帝?还是太上老君?若不是大人物,怎能差遣老母传经?从经文的名字上看,是黄帝的可能性很大。
  老母“呵呵”笑个不停,笑声未歇,整个身躯已经化作清烟,从窗口飘了出去,一道光柱从天而降,漫天大雪忽然凝在空中,清烟顺光飘逝,良久光柱也不见了,周围恢复了宁静,耳边只余簌簌落雪的声音。
  兰儿太高兴了,跑过来想拉叶昊天的手:“公子,我终于可以继续修炼了!”
  叶昊天只感到手肘动了一下,伸手去握她白玉般的柔夷,结果也抓了个空,忙问道:“兰儿,你怎么知道《黄帝阴符经》的?”
  兰儿道:“我家里藏书甚多,以前曾经翻看过这部经,当时不解其意,但还能记住开头几段。后来听师傅提起过,说这部经本来是道家的宝典,可惜已经失传了。今天听老母念来,感觉遍体舒畅,原来这部经书竟然是修鬼仙的!太好了,以后可以每天念诵增长功力,或许功力深了自然能将九阴锁魂的禁制解开。”
  叶昊天道:“是啊,我也可以帮你一块念。说不定不用太久就能灵体合一了。”
  当夜大雪一直下个不停,小屋里却一片温暖,格外温馨。
第十一章
十洲三岛
  又走了三十六步,眼前忽的豁然开朗,头顶是蓝天白云,眼前的小湖宛如一颗晶莹的蓝宝石,镶嵌在群峰之中。湖水深幽,白云相映,如临仙境。湖边绿树掩映之中有一个小屋,小屋门前竟然负手站立着一位长者,身着道装,面白如玉,此时正面带微笑地看着他。
  叶昊天走上前去深施一礼,道:“未知仙长在此,多有打搅,请恕罪。”
  老者上下打量他一眼,似乎将他的里里外外全部看穿,朗声笑道:“千年光阴,白驹过隙。难得贵客到来,请进茅屋一叙。”
  叶昊天跟他入内坐下,询问道:“不知仙长高姓大名?”
  老者一揽长髯道:“老夫乃天师道第四代天师张盛是也。”
  闻听此言,叶昊天骤然起身,大礼参拜,口中道:“后辈徒孙叶昊天参见师叔祖。”因为张盛为天师张道陵之孙,而张道陵也是青城派的开山祖师,所以从辈分上来说,张盛比他高几十辈。
  老者“呵呵”笑道:“一千两百年前,老夫飞升以后途经雁荡,受人指点闯过外面这千古奇阵,发现此地风景秀美,心中流连不肯离去。千年以来,小兄弟是唯一破解大阵进入此地的人。”
  叶昊天心中不解,问道:“外面的大阵难在哪里?”
  老者道:“此阵开始不难,第一步片刻之间可解,然而后面每迈一步困难加倍,所需时间亦加倍,比如欲解第十步需要三日时间,十一步需要六日,至第一百步需万年以上。所以千年以来多少神仙未能进入,你是第一个进来的,此乃天意。”
  叶昊天道:“弟子一路行来,未见一具尸体骸骨,此阵似乎只为阻挡进入而设。”
  老者道:“苍天慈悲,不忍残害生灵,如此美景当前,怎会存一分杀机?”
  叶昊天恭敬地问道:“师叔祖,您老是本派唯一留在此间的仙人。弟子有个疑问,百思不得其解,不知历年之间无数修道成仙之人都到哪里去了?。”
  老者抬头望天,傲然道:“十洲三岛,神仙所居,五帝所理,非世人之所到也。”
  叶昊天接着问道:“何谓十洲三岛?”
  老者张了张口,欲言又止,复看了叶昊天一眼道:“此乃仙机,不过见你很快将达仙界,我就略述一二。十洲分别是:
  祖洲。在东海之中,地方五百里,离西岸七万里。上有不死之草。
  瀛洲。在东海中,地方四千里,大抵对会稽,离西岸七十万里。上生神芝仙草,又有玉石。出醴泉,饮之数升辄醉,令人长生。洲上多仙家,风俗似吴人,山川如中国。
  玄洲。在北海之中戌亥之地,地方一千二百里,离南岸三十六万里。多丘山,饶生金芝玉草。
  炎洲。在南海中,地方二千里,离北岸九万里。上有风生兽似豹,取其脑和菊花服之,尽十斤,得寿五百年。又有火林山,山中有火光兽大如鼠,取其毛以缉为布,号为“火浣布”。亦多仙家。
  长洲。在南海辰巳之地,地方五千里,离岸二十五万里。多山川、大树,仙草灵药、甘液玉英,靡所不有。有紫府宫,天真仙女游于此地。
  元洲。在北海之中,地方三千里,离南岸十万里。上有五芝、玄涧,水如蜜浆,饮之长生,与天地相毕;服五芝亦得长生不死。
  流洲。在西海中,地方三千里,离东岸十九万里。上多山川,积石为昆吾,作剑光明洞照,如水晶状,割玉如泥。亦多仙家。
  生洲。在东海丑寅之间,接蓬莱十七万里,地方二千五百里,离西岸二十三万里。天气无寒暑,芝草常生地。上有仙家数万。
  凤麟洲。在西海之中,地方一千五百里。洲四面有弱水环绕,鸿毛不浮,不可超越。洲上多凤麟,数万各自为群。又有山川池泽,神药多种。亦多仙家。
  聚窟洲。在西海中未申地,地方三千里,北接昆仑二十六万里,离东岸二十四万里。上多真仙灵官,宫第比门,不可胜数。又有各种奇兽。大山形似人鸟之像,故命名为“人鸟山”。山多反魂树,能自作声,如群牛吼,闻之心震神骇;伐其根心煮汁为丸,名为“惊精香”或“震灵丸”、“返生香”、“震檀香”、“人鸟精”、“却死香”。”
  说到这里,老者顿了一顿,接着道:“三岛是昆仑、方丈、蓬丘,加上沧海、扶桑,实为五岛:
  沧海岛。在北海中,岛中有紫石宫室,九老仙都君所治,仙官数万人。
  方丈。在东海中,正方形。三天司命所治,群仙不愿升天者,皆往此受太玄箓。仙家数十万,耕田种芝草。
  扶桑。在东海之东岸,太真东王父所治处。地多林木,叶皆如桑,故名扶桑。
  蓬丘。即蓬莱山。在东海之东北岸,其中高山当心,有似于昆仑。乃天帝君总九天之维处。
  昆仑。号昆陵,在西海戌地、北海亥地,乃西王母所治。‘天不问其高几里,要于仰视之,去天不过十数丈也。……有珠玉树沙棠琅碧瑰之树。每风起,珠玉之树,枝条花叶,互相扣击,自成五音,清哀动。……昆仑山上,一面辄有四百四十门,门广四里,内有五城十二楼,……真济之快仙府也。’”
  叶昊天听得如痴如醉,早已将一席话牢牢记在心里。
  老者还没结束,接着又道:“道家三十六重天,二十五重以上可称仙人,二十九重以上可称神人,仙人、神人多在十州三岛居住,原因是那里有灵芝仙草、麒麟怪兽,食之可以增功甚速,而且气候适宜,美景无边,容易收摄心神,不受邪魔所侵,所以众仙纷纷前去。若是达到三十三重以上的三清天,可以进入天界,千万星晨,处处皆可安居。”
  叶昊天插言道:“师叔祖,您为何不去十洲三岛呢?”
  老者傲然道:“雁荡如此美景,又有大阵相护,实不亚于十洲三岛。老夫千年修行已经达到三十一重的神人之境,纵然在十洲三岛也不会好到哪里。”略停了一下,老者有点遗憾地道“不过我也该走了,这里的一切就留给你了。”
  叶昊天非常不安地道“师叔祖,都是徒孙不好,实在不该打扰您清修。”
  老者微笑道:“不然,我必须前往昆仑寻找一味灵药,才有望达到第三十二重。这里我也住得很久了,该是离开的时候了。”回头看了小屋一眼,又道:“屋里有些我曾经用过的东西,也都留给你了。从此暂别,若是有缘,你我或可在昆仑一会。”说完,老者化作清风而去,空中兀自传来歌声:“雁影已随风雨去,龙湫亘古空自流。”
  叶昊天忽然记起一事,急忙运起神功道:“师叔祖,九阴锁魂如何可解?”
  过了一盏茶的功夫,空中传来一句话:“法印随心通日月,雁湖烟波何人愁。”
第十二章
法印随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7/2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