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缘儒仙(精校)第2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6/250

  朱璨道:“如果潜心修习儒家浩然正气,三十年之后就会生成‘紫儒’之气,那时若是呆在一处超过半日,方圆三丈之内都会弥漫着一层淡淡的紫光,高达数十丈,很容易辨认。所以我们在哪里也呆不住啊!”
第五章
儒家的社会实践——儒功
(见文中第三十章
身外有身别有天,棋儒谈笑山水间)
  他脑中飞速转动,忽然想起一件事,于是开口问道:“老先生们,晚生有个问题不解,儒家的浩然正气很是不凡,可是为何常常手无缚鸡之力?”
  三人听了你看我、我看你,过了半天孔修文解释道:“儒家气功主要有五个层次,分别是:‘诚意’、‘正心’、‘修德’、‘仁爱’和‘至善’。儒家特别强调道德修养,必须爱他人、爱生命以至爱万物,才能达到人天和谐的境界,也就是‘至善’。为实现这个做人的目标,需要修炼自己的德行,克制自己不正当的yu望,使自己的言行合于当时的礼法道德。我们儒家也追求强身健体,只不过把修心放在了第一位,不是像佛家和道家那样十分强调个人身体的修炼。我们通过道德的修养,使自己处于义正刚直,气贯天地的精神状态,从而使自身的精气神保持强壮旺盛。”
  叶昊天点点头道:“这些我也明白,不明白的是儒家修炼的功力都到哪里去了?难道不在自己的身上而是在身体之外吗?如果说在身体之外到底在哪里?”
  程守礼闻听此言郑重地点点头,道:“这个问题问到关键了!儒家的修养归根结底是要凝结在身外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功力低者只能修身、齐家,功力高者可以治国、平天下,国富民安是我们终生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辛苦修炼的结果。虽然有很多官员贪赃枉法,但大多数官员还是为黎民做出贡献的,正是由于众多儒士的艰苦努力,才有了天朝今天的盛况。”
  叶昊天听了眼前豁然开朗,禁不住道:“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修真比如种花,道家开出的花儿是‘神丹’,佛家开出的花儿是‘佛心’,我们儒家开的花儿应该是‘儒功’了!如此看来,目前的神仙结构的确是不公平的,至少应该加上‘儒功’一项评定的标准!只有三足鼎立的结构才是合理的。”
  朱璨叹息道:“是啊,这点我上次就说了,不过没有今天程先生讲得这么清楚。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儒家的功力都献给了黎民百姓,个人身上的功力很低,所以在天界没有说话的份量。天界崇尚的是神力和佛心,其实大家重点追求的还是神力,就连佛心也只是用来减少天劫的,在神仙的心目中远不如神丹重要。”
  叶昊天听了连连点头,实情确实如此。他口中没有说什么,心里却暗下决心,将来若是自己有能力,一定要在神仙结构中加入“儒功”的因素。
第六章
儒家的社会理想——大同
(见文中第三十一章、枷锁深宫千叶落,傲啸擎天一柱坚)
  皇上从头问起话来:“爱卿是哪里人士?为何以国手之身做了太傅府的师爷?”
  叶昊天不慌不忙地答道:“微臣青海人,自幼喜欢下棋,为此甚至荒废了学业,所以一直是白丁之身。入京不过两三年,本想参加科举考试。臣蒙太傅赏识做了他府上的师爷,只是想有机会捞取功名而已。”
  皇上点点头道:“不知你学识如何?五经是否如围棋长诗一样背得滚瓜烂熟?”
  叶昊天答道:“经书自然记得。”
  皇上沉吟道:“待朕考你个问题,若是答得好朕日后定当重用。”
  叶昊天躬身道:“微臣尽力而为。”
  皇上想了想道:“何谓儒家的‘大同’?”
  叶昊天不紧不慢地道“《礼记》中描述大同世界的景象时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皇上接着问道:“这段话人人熟悉,每个人的理解却又不同,你且说说自己是怎么理解的?”
  叶昊天迟疑着道:“微臣的想法有些奇特,说出来惊世骇俗,须得皇上先恕我无罪,我才敢说。”
  皇上惊异地看了他一眼,道:“朕从二十岁登基以来,到现在整整五十年,什么奇谈怪论没有听过?朕老了,没几年好活。你但说不妨,恕你无罪。”
  叶昊天朗声说道:“微臣以为,世界大同是儒家的社会理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全民公有的社会制度;选贤与能的管理体制;讲信修睦的人际关系;人得其所的社会保障;人人为公的社会道德;各尽其力的劳动态度。”
  皇上还是首次听到这种说法,禁不住问道:“什么是全民公有的社会制度?”
  叶昊天答道:“全民公有的社会制度,包括权力公有和财物公有,而首先是权力的公有。权力可以改变一切,也可以攫取一切。只有取消权力的个人独断,才能保证社会的其他方面不受垄断;只有坚持权力的公有,才能保证社会其他方面的公有,其中包括了财物的公有。”
  皇上听了陷入沉思。
  旁边的王希却插言道:“怎么才能权力公有?纵然是尧、舜之时也不可能做到。”
  叶昊天道:“大同世界只是理想,或许几千年后才能实现。目前只要能做到相对的权力公有就行了,就是说皇上和大臣在做大事之前尽量多听取别人的意见。”
  皇上听了沉默了一会儿,然后道:“这事以后再谈。王公公也是棋道高手,你不妨跟他切磋一盘,让朕欣赏一下。朕年老体弱,不耐久观,你们最好下得快点儿,希望半个时辰内结束,输赢却也无妨。”
第七章
初论仁学
(见文中第三十六章、天赋仁心爱生通,圣传诗经蕴音煞)
  此时,几位大儒已经看到了他们,立即围过来问候别后的情形。
  叶昊天将过往行程简略讲述了一遍,很是忧虑地道“现在的关键是彻底失去了王献臣的消息,不知道他被九阴教关在哪里。九阴教不会就此偃旗息鼓的。原来的九阴教主死了,只怕将会有更加厉害的人前来接替。九阴教的高手很多,不知道他们是怎么修炼出来的。”
  说到这里,他上下打量了三位老先生几眼,发现他们气色很好,跟往日有些不同,于是关心地问道:“你们近日在做什么?有没有觉得憋闷?要不要我带你们到城里去走走?”
  朱璨呵呵笑道:“不用,我们觉得很舒畅,而且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爽快过。我们三人每日交流心得,合力参详,已经悟通了一些新的东西。”
  叶昊天有些好奇地问道:“不知道先生悟出了什么?”
  朱璨得意的微微摇头,笑道:“你问孔先生吧,看他能不能传你一项修行儒家功夫的大法。”
  叶昊天听了很是惊讶,连忙对孔修文郑重的拜了一拜道:“请先生赐知。”
  孔修文手抚长髯傲然而立,自豪地道“我们终于找到适合儒家修行的功法了。今后的儒学必将在宇宙间万千理论思潮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再也不会像以前一样任人嘲讽了。”他先总结性的说了个头,然后停下来看了叶昊天一眼。
  叶昊天听得心痒难耐,禁不住说道:“先生请讲,学生正洗耳恭听呢。”
  孔修文接着道:“我们刚刚弄明白儒家修行的核心内容,从而悟出一项神功来。你知道儒学的核心是什么?”他似乎想进一步勾起叶昊天的兴趣,所以一直不断的卖着关子。
  叶昊天想了想道:“是中庸?浩然正气?还是天下大同?”
  孔修文摇摇头道:“那些都差了点,儒学的核心是‘仁学’。仁学就是‘仁爱通和之学’,它包括爱、生、通三大原则。‘仁学’以爱为基调,以生为目标,以通为方法。其中,‘爱’的原则表现为惠人利人和尊敬人,‘生’的原则体现为保护生命和生态;‘通’的原则表现为人际族际之间的广泛沟通,只有做到了‘仁’,才能最终达到天下一家,天人一体,通畅无碍,世界大同。”
  叶昊天还是首次听到这种理论,仔细想想对方说得果然不错,不由得击节叫好道:“先生一言令我茅塞顿开,确实是受益匪浅啊!看来儒家还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地方。”接着,他有些不解地问道:“不知先生由此悟出了何种神功?儒家的修行是否能从此克服外强内弱的缺陷呢?”他一边说一边双目紧紧地盯着对方,赫然发现孔修文的脸上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神光。他转头看看另外两人,发现每个人的脸上都有同样的淡金色的神采。没想到几日不见,三位老先生已经完成了将浩然正气炼成神丹的过程,他们再也不是以前手无缚鸡之力的老夫子了。
  他正在心中疑惑的时候,耳边传来孔修文不疾不徐的声音道:“爱、生、通三大原则不单实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样适用与人与草木、花鸟、鱼虫、山川的关系。只要有了爱的心,生的意,就有了通的果,就是说能够达到沟通元气,交换神丹的结果,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吸收天地之精华,山川之灵气,最终达到与天地同寿,日月争辉的最高境界。”说完,他将双目停在叶昊天的脸上,想看看对方领悟了多少。
  叶昊天听了十分激动,心中汹涌澎湃,热血沸腾,仿佛翻起万顷波涛一样,不由得高声叫道:“天哪!竟然有这样的神功!我明白其中的道理了!这神功极有价值,儒家终于要翻天了!!”说着双膝跪地,对三位老先生一气儿磕了九个响头,口中呼道:“师傅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三人赶忙请他起来,不过这师徒名份看来是跑不掉了。
  兰儿忽然也上前拜了一拜道:“如此说来,我们乐派也受益匪浅。我们弹奏的音乐同样可以跟风声、雨声、虫歌、鸟鸣相互沟通,可以从外界环境中吸取养份不断进步!”
  三人都点头称是,觉得面前的两人真的是聪明绝顶之辈。
第八章
内圣外王
(见文中第四十一章、巨痛狂悲经尽了,谁来拾汝冰凉骨)
  飞帆很快到了雁荡。刚刚落在雁湖边,兰儿就从乾坤锦囊中飘了出来,双手虚托着王献臣,面现惊慌之色:“公子,你快看看,他好像没有呼吸了呢!”
  叶昊天闻言吃了一惊,急忙接过王献臣,飞速来到自己存放易经相关书籍的玉室中,将王献臣放在厚厚的地毯上。定睛看时,王献臣双目紧闭,呼吸全无,仿佛早就死了,然而肌肤红润,面带微笑,又像是睡着了。
  叶昊天心下不安,匆匆伸出右手探察王献臣的脉象。发现他六脉之中只有左侧的寸脉还有搏动,虽然良久才搏动一次,却沉缓有力,不像是气亏血竭的样子,反倒像是进入了龟息状态一般。可是那种龟息跟道家和佛家的龟息又有很大不同。因为道家的龟息一般会更深沉一些,脉搏也更加缓慢,甚至根本就摸不到,即使摸到也往往是尺脉。佛家龟息时则全然没有脉搏。
  这时,另外三位大儒听见动静也走了过来。依次上前查看了一遍,全都面现惊疑之色,不知道地毯上躺着的是什么人,也不知道他到底是怎么回事。
  叶昊天向三人介绍道:“这就是我刚刚从九阴教手中救出来的春秋派大儒王献臣,奇怪的是他似乎进入了某种龟息状态,这种龟息功夫很可能是将气血、元神全都隐藏在心脏之中,因此才会出现只有左侧寸脉依然搏动的现象。不知道这是哪家的功夫。”
  听说这人是大儒王献臣,朱璨和程守礼都紧张起来,生怕他有什么不测。只有孔修文面色却似乎轻松了一点儿。他又盯着王献臣看了半天,最后用十分佩服的口气道:“没想到啊!王先生不到六十岁就修成了亚圣第二重的境界!非常难得!老夫花了二十年的工夫才在前些天达到这一步。佩服,佩服啊!”说到这里,他望着迷惑不解的叶昊天道:“没事儿,王献臣正处于从亚圣第二重转化到第三重的关键时期,他这是在潜心修炼之中,千万不能打扰他,否则就可能前功尽弃了。”
  闻言之下,朱璨和程守礼现出惊异的神色,都转过头来看着孔修文。
  叶昊天听说王献臣没事,心里放下一块石头。当听到孔修文所说的“亚圣、第二重、第三重”的时候,他觉得好生奇怪,不由得问道:“请问师傅,什么是亚圣境界?儒家修行也分了很多不同的境界吗?”
  孔修文看着屋子里站着的众人,手扶长髯点点头道:“不错,儒家修行重在炼心、炼气和炼神,不但有浩然正气、浩然正神和气贯长虹的不同修炼阶段,还可以按照功力深浅分为不同的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愚人、凡人、智人、贤人、亚圣和圣人。”
  叶昊天听了不由得瞪大了眼睛,接着问道:“儒家修行的不同层次之间有什么区别?这些层次是根据道德修养来划分的吗?”
  孔修文目注房顶,似乎在回想什么,良久才缓缓说道:“道德修养只是儒家强调的一个方面。儒家修行的基础是炼心,然后是炼气,最后才是炼神。这三个方面可以同时修炼,不是像道家一样将炼精化气、炼气化神和炼神还虚严格分割开来。儒家修行层级划分的依据有四点,一是良心的感知程度,二是修炼后心脏纹理的致密程度,三是心中浩然正气的积累程度,四是心神的凝固程度。”
  叶昊天听得完全呆住了,仿佛忽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兰儿听得一头雾水,简直不知道老先生在说什么。朱、程二人仿佛若有所思,又都面露疑惑之色。
  孔修文从房顶上收回目光,看看众人又接着道:“儒家的修行并不都是虚的,如果一味的空讲道德,那样恐怕相信的人会越来越少。儒家修行的结果一定要让别人看得见、摸得着,如此才会有人相信。比如说圣人,什么是圣人?不是说别人封你为圣人你就是圣人了,圣人是要修炼到一定程度才能产生的。‘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寿可数百岁。’”
  听到这里,众人似乎都明白了孔修文所说的大意,又不能全部明白。
  朱粲不满意的插嘴道:“儒家修到圣人才能活数百年,这太少了!仙佛之人都能活成千上万年,看来我们儒家的功法还不够完善。”
  叶昊天对于圣人活多少岁并不介意。他想的是儒家怎样才能长存于世的关键问题,于是对着孔修文继续问道:“师傅,记得以前您曾说过:‘儒家修炼的结果在外而不在内,所以最终表现为儒功的形式。’现在怎么又提出炼心成圣的问题来,这其中是否有些矛盾?”
  孔修文摇摇头,面色变得阴晴不定,思前想后过了好半天,最后终于开口道:“有一个关于儒家修行的惊世秘密,已经被我们孔家隐藏两千年了。今天六位大儒都在这里,我就把这个秘密讲出来,希望大家共同探讨一下。”说到这里他停了下来,四面望望,发现大家全都目不转睛的望着自己,才又接着道:“先祖孔丘临终之时说了一段话:‘哎呀!我错了!悔之晚矣!内圣外王,心圣乎?身圣乎?孰轻孰重?身心皆重,相得益彰!若上天再给我一年时间,儒家当非止于此也……’后来有人在先祖的书房里发现了一片短短的刻得非常凌乱的竹简,上面写道:‘内圣外王’应该是儒家修行的纲领。儒家的修行必须内外兼顾,既求‘内圣’,又求‘外王’,其中的‘内圣’应该包括‘心圣’和‘身圣’两个方面。’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儒家修行者应该在身心两方面都要达到圣人的境界,同时还要为国家百姓立下王者的功勋。这里所说的‘外王’也就是我们以前说的‘儒功’。可惜先祖没能将这段话阐述明白,孔家后人也没有完全搞清楚。所以传于世间的儒学就偏离了先祖临终时追求的方向,内圣的功夫从一开始就被人理解错了,大家始终以为内圣指的只是‘心圣’,‘身圣’的概念从来没有被人提起过。”
  叶昊天口中不停地念诵着“内圣外王、心圣、身圣”,过了一会儿终于明白过来,感叹地道“原来如此!数千年来儒家只宣扬‘心圣’和‘外王’,然而‘心圣’不足以强身健体,‘外王’又不能转化为排山倒海的功力,怪不得那么多老夫子对我华夏民族立下不朽功勋,却又一个个手无缚鸡之力,可叹!可惜!”
  朱粲鼓掌道:“感谢孔先生的细致讲解。看来儒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今后应该争取在两个方面获得进展,一是深入挖掘‘身圣’方面的修炼方法。二是寻求将‘外王’建立的功勋转化为‘身圣’,也就是转化为‘儒家神丹’的方法。其实佛家跟我们很相似,他们重在锻炼心性,有些人一生都不会结成‘佛家神丹’━舍利子,但是他们修炼的佛心可以通过交换转化为神丹,所以在神仙榜上的排名大都居于很高的位置。而我们儒家辛苦修成的‘儒功’却完全被忽略了。这就是天界管理不完善的地方。”
  程守礼补充道:“能不能将‘儒功’转化为神丹并不重要,超强的神力不是我们最终追求的目标。我们所要求的只是希望毕生修炼结晶出来的‘儒功’能够得到天界的承认,也就是说应该正确评价我们的修行,然后大幅度地提高我们的仙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6/2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