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缘儒仙(精校)第1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0/250

  “快,别让他走了!”
  兰儿见此情景,不由自主地向叶昊天靠近了一些。
  叶昊天不慌不忙地看着先前说话的老者,知道他便是身为五老帝君之一的黄帝,于是上前一步深深地鞠了一躬,朗声道:“黄老帝君在上,晚辈神州子奉女娲娘娘之命来此,有要事容秉!”
  正在纷乱的众人忽然听见女娲娘娘几个字,无不睁大眼睛看着叶昊天,轩辕台上霎时之间安静了很多。
  黄帝眼中的神光静静地停顿在叶昊天脸上,过了好一会儿才双掌一合,赞道:“好个神州子!不愧是官居二品的昊天大帝,不但才华横溢,更难得的是有一身极为罕见的王者之气!你能在短短三、五年间跻身于上清天神之列,成就如此辉煌,端的是世间奇迹!”
  说到这里,他将手一挥,命其余众人坐回原处,告诫道:“我说过好多次: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你们只要动用自己的天目察看一下,就可以知道他这人是正非邪,决不像白帝和天奎星君一口咬定的那样。如此看来,这其中肯定有些误会,还是让他本人来说明事情的经过吧。”
  众人纷纷坐直了身子,将目光集中在叶昊天面上,想听听他讲的故事会是什么样子。
  叶昊天眼角的余光扫向众人,明白在座的都是黄帝麾下的核心谋臣和上将军,自己没有必要隐瞒什么,于是便将远赴白虎七星、面见白帝、救走金神褥收、窃得万灭王鼎、连同在玄都玉京七宝山巧遇玉帝、以及随后疾走谷岩星拜见女娲娘娘的经过大致讲述了一下,除了略过海底之行和开天九宝的事之外,其余全部据实以告,整个故事讲完,几乎花了大半个时辰。最后他从乾坤锦囊中取出圣菩提子和数十颗百碧珠,双手捧着献给黄帝,说道:“据女娲娘娘所言,这两种灵药对于炼制神丹有着莫大的好处,请帝君收下。”
  黄帝静立不动,旁边早有一位身着青衣的中年人伸手将菩提子和百碧珠接了过去,小心地捧给他看。
  黄帝低下头去静静地观察了一会儿,未置可否,向着旁边坐得很近的两人招手道:“雷公,大鸿,你们也来看看。”
  应声站起两个人来,身形一胖一瘦,面色一红一黑。
  面红体胖之人率先察看了一番道:“据我看来,两药八成是真的!”
  然后是体瘦面黑的人看了一眼道:“雷公的判断不错。我虽然没见过百碧珠,却有幸见过圣菩提子。这些正是不折不扣的菩提子。”
  他一边说着一边将一颗菩提子拿在手中凑近鼻子闻了闻,补充道:“这些菩提子还是刚刚从树上摘下来的,处于药效最佳时期。”
  此时,黄帝身边身着青衣、手捧灵药的中年人忽然问道:“鬼臾区,你发明五行,精通脉理,强于医术,以你之见,这两种灵药对于我们炼制的灵丹究竟有何好处?”
  叶昊天熟读万卷,对于在《黄帝内经》中出现过的神医“鬼臾区”也仰慕久矣,此时听见青衣人叫此名字,急忙转头往人群中搜索,想看看鬼臾区长得什么样子。
  只见刚刚说话的体瘦面黑之人对着青衣人一点头,道:“回风后,我们先前已经炼成的灵丹其实只能说是一种‘昏丹’。原因是服下之后将会神志丧失,神魂颠倒,那样一来虽然能使真神的魔力失去作用,却会对服药人造成极大的伤害。严格说来,那是一种万不得已才会采用的以魔制魔的方法,不是我们的最佳选择。如今有了圣菩提子和百碧珠之后,我们就可以炼制能够在清醒状态下抵御魔力的真正的‘神丹’了。两种丹药差别极大,实在不可同日而语。”
  叶昊天看看青衣人又看看鬼臾区,想了好大一会儿才想明白:原来身为黄帝手下首席谋臣、三公之一的风后竟然是男的!他一直以为风后是女子,想不到自己完全搞错了。而体瘦面黑的人既是大鸿,又是鬼臾区,大鸿只是鬼臾区的别号!
  直到这时,黄帝才点点头道:“你们说得都不错。其实这两种灵药我在许久以前都曾见过,只是时隔太久,不能完全肯定。很好!有了这两种灵药,我们就可以炼制‘定神丹’了。”说到这里,他对着叶昊天拱了一下手,道:“谢过神州子道兄!道兄年轻有为,若能锲而不舍,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异日声名必在五老帝君之上!”
  叶昊天浑身觉得不太自然,赶紧欠身道:“帝君过奖了,晚辈乃末学后辈,愧不敢当。”
  他面对女娲、玉帝的时候还能从容不迫,如今看着黄帝却有些心中发虚。
  他心里明白:黄帝跟女娲、玉帝还有不同,后二人只是简简单单由道入神的神仙,而黄帝则是自古以来唯一的治世而兼得道的圣人,一身兼有帝王和仙人两种形象,既是在人世间建立不朽功勋的最完美的帝王,也是功力通玄居于神仙榜前十名之内的五老帝君。
  黄帝这人一生下来就很聪明,更兼勤奋好学,曾陟王屋而受丹经,至鼎湖而飞流珠,登崆峒而问广成,之具茨而事大隗,适东岱而奉中黄,入金谷而咨涓子,论道养则资玄、素二女,精推步而访山稽、力牧……
  想着想着,叶昊天仿佛看到黄帝当年叱咤天下的风姿。
  黄帝见他陷入了沉思,没有打断他的思绪,而是轻轻摆手让众人退下。
  等到叶昊天醒过神来的时候,发现轩辕台上原来静坐着的二十余人都不见了。面前只有黄帝、风后两人,身后则站着兰儿和风先生。连常先和李隆基也下峰而去。
  黄帝对着他微微颔首,道:“我让众人退下,是为了与道兄说一件事。这件事非常重要,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听他这么说,连风先生也很自觉地想要避开。
  黄帝却出言将其叫住,说道:“我让那些人回避,并非因为他们有什么问题,而是那些话他们听了没有好处。先生则不然,你与神州子道兄共同进退,知道了反而更好。再说,我看人很少出错,对于几位的人品是信得过的。”
  风先生闻言收住脚步,回头望着对方,想知道究竟会是什么事,竟然需要如此保密。
  黄帝凝神察看了一下周围,确定百丈之内再无旁人,然后才缓缓对叶昊天道:“我先讲一下目前的大体形势。现在白帝麾下的兵马和白虎七星已经全部落在天奎星君的手中。白帝为了保护自己并伺机夺回兵权,正虚与委蛇,跟着天奎星君四处造谣,说你就是真神,不但在奎木狼星做了数不清的恶行,而且一个人杀上玄都玉京七宝山,将玉帝逼得离开灵霄宝殿不知所终。”
  听到这里,叶昊天急切想知道两件事,首先是目前的战事如何,其次是玉帝究竟会在哪里。
  黄帝仿佛知道他的心思,接着道:“天奎星君假借勤王之名挥师东进,沿途吞没了无数星球,其中包括赤帝和黑帝三分之一的地盘,眼看就要推进到我所管理的中央区域了。”
  叶昊天问道:“赤帝和黑帝有何举动?”
  黄帝答道:“他们开始时并不在意,只是派出手下元帅前去抵御,结果一连吃了几个败仗,此刻正在调集大军,准备全力围剿。不过,我对此战的结局并不看好。因为天奎星君不但足智多谋,而且功力远在众人之上,更兼准备充足,军队士气正旺。与这种‘堂堂之阵’交锋,赤帝和黑帝必然败多胜少。我已将上述分析传给二人,不知他们如何安排。”
  叶昊天想提点建议,可是一时之间也没有好的办法。他心里明白,黄帝的才智武功决不在自己之下,更兼手下有着众多的谋臣大将,若是有什么好的办法,肯定能够及时找到。
  黄帝看了他一眼道:“目前还有一个关键所在,那就是玉帝自从玄都玉京七宝山被毁之后便失踪了,没有人知道他在哪里。我们必须先真神一步找到玉帝,否则若是被真神找到,来一招‘挟天子以令诸侯’,我们就非常被动了!”
  风先生顿足道:“如此关键的时候,玉帝怎么能失踪呢?他应该早点来跟您会合才好啊。如果能颁下诏书,令各地齐心协力讨伐真神,目前的局势可能就好过多了!”
  叶昊天却摇了摇头:“玉帝不是等闲之辈,若是能这么做他肯定这么做了。我所担心的是,合天下所有兵马的力量也难捉住真神!目前的真神比昔年的伊布谷还要厉害得多。当年那么多神仙连伊布谷都灭不了,如今面对真神只会更加困难。打败他手下的军队容易,捉住或者斩杀他本人难啊。”
  黄帝微笑着点点头:“不错。我已经仔细想过,消灭真神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先将他短时间内困在某处,然后用威力极强的神器轮番冲击,或许可以一击功成。问题是他乃五文昌之一,才智心计决不在任何人之下;而且他功力通玄,普通的神器对他来说根本没作用,至少要神器排行榜三十名之内的超级神器才能有点效果。所以我现在正千方百计寻找顶级神器的下落,希望能尽快凑齐至少十五种符合要求的法宝。”
  叶昊天张口欲言自己拥有数种神器,而且准备去取开天神斧,却被黄帝一摆手封住了话语。
  黄帝接着道:“我对你的事一直很留心,知道你有两三件开天九宝,不过这些还不够。我们还要多找几件顶级神器才能动手,务求万无一失。为了赢得时间,当前最重要的是保护玉帝,如果玉帝不测,就会出现兵败如山倒的情形。”
  兰儿有些不解,轻声问道:“即使玉帝不在,还有您和佛祖呢,应该不要紧吧?”
  黄帝看了她一眼,微笑着解释:“玉帝掌管天下三十万年了,曾经手持监天御印擒住了十几位盛极一时的大魔头。在多数人的心目中,他的地位甚至比三天尊和女娲都要高得多。若是连他也被真神捉住,天下就没几个人敢有抵抗的念头了。”说到这里,他又将目光转回到叶昊天身上,进一步道:“此刻道兄的名字在天界到了臭名昭著、人人喊打的地步,不如趁此机会隐身找找玉帝。”
  叶昊天没想到自己竟然落到这步田地,禁不住苦笑道:“玉帝躲在哪儿呢?他的功力那么高,还怕什么?为何要躲起来?”
  黄帝顿时沉默了下来,眼中的神光越来越盛,盯在叶昊天的脸上一眨不眨。半晌之后,他忽然将一道神识透入叶昊天的心里:“玉帝是由道而王的正神,他的道基极为深厚,然而王者之气却有些缺陷。因此他有一个弱点,那就是每过万年必须来一次‘王道轮回’,借此补充自己的王者之气。就是说必须封闭武功到人间做满一年的皇上,然后才能重登天界坐他的万神之主。我怀疑他现在又到了王道轮回的时候,所以才不得不在这种节骨眼上隐起身来。要想找他,必须到凡人世界的君主中去找。”
  “要到凡间去找?宇宙中有着那么多的星球,有人的地方就有君主,君主之多如同恒河沙数,这可怎么找?”
  “天呐,玉帝他老人家究竟躲在哪里?”
  叶昊天的心中一下子火烧火燎的。
第六十七章
今得帝赐难息壤,明年俯看千树梅
  黄帝看着他抓耳挠腮的样子,淡淡一笑道:“玉帝藏身之地极为隐秘,不是那么容易能找到的。我曾经用屡试不爽的黄天罗经算法演算过,结果也是一头雾水。对此你也不用太放在心上,全当是碰碰运气好了,实在找不到也没有关系。”说到这里他转头看了风先生一眼,换了个话题道:“先生是排名天下第一的财神,这场浩劫下来恐怕要损失不少财物吧?”
  风先生表情轻松地耸耸肩,哈哈笑道:“如今我两袖清风,一贫如洗。那些财物早已成过眼云烟,全都不在我的名下了!”
  黄帝感觉奇怪地看了他一眼,问道:“怎么会?真神不是还没杀到这里吗?”
  兰儿“嘻嘻”一笑,代风先生回答道:“我家公子被玉帝封为昊天大帝,可以拥有真武大帝一样的门人制式,可是又不肯拨给钱粮。风先生仗义相助,便将所有的家财都资助公子了!”
  黄帝看看风先生,又转头瞧瞧叶昊天,沉吟片刻道:“原来如此。既然风先生如此大方,我也不能太过小气。毕竟神州道兄帮我寻回了龟罄、虎鼓,也算帮我一个大忙,因此我决定将最近收获的一批息壤送给他。”
  叶昊天一听连连摆手道:“不用了。寻回龟罄、虎鼓不过是举手之劳,晚辈还欠帝君的债,实在不敢再接受您的厚赐。”
  黄帝有些不解地问道:“你欠我什么?我们可是初次相逢呢!”
  叶昊天不好意思地“嘿嘿”笑了两声:“四大仙音中的龙笛和风琴如今正在我和兰儿手中,我想厚颜恳求帝君将此二宝正式赠予,所以不敢再接受别的赏赐。”
  黄帝闻言睁大了眼睛,向着他和兰儿身上瞄了一眼,微笑着说道:“神器本无主,唯有德者居之。距离这么近,我竟然感觉不到龙笛和风琴在你们身上,表明它们已经甘心臣服,认你们为主人了。你们不必觉得心中愧疚。我只会为龙笛和风琴高兴,恭喜它们找到了德才兼备的主人。”
  叶昊天和兰儿连忙致谢,很高兴总算解开了一个心结。
  这时,却见黄帝伸手将挂在腰间的众多佩玉中的一块解了下来,往叶昊天手中一放,说道:“玉简之内有四大仙音的使用法门,还有一些有趣的小玩意。你们可以在此阅读一会儿,我先去做些炼丹的准备。一个时辰之后正式开始炼丹!”说完他对风后和风先生招了手手,说道:“来,你们帮我收拾一下丹炉。”一边说一边向着鼎湖边立着的一个大大的青铜炉鼎走去。
  风先生和风后依言走了过去,只余叶昊天和兰儿站在轩辕台上。
  叶昊天知道时间紧迫,当下不敢怠慢,迅速盘膝而坐,将神识透入玉佩中去。
  令他感到十分惊奇的是:玉佩中不单有四大仙音的详细使用方法,还有浩如烟海的曲谱和乐理知识。他一见之下便着了迷,一目十行地迅速浏览着,准备将所有知识先全部装入脑海里,然后再慢慢讲给兰儿听。
  兰儿见他用心地看着玉佩,不想打断他的思路,于是悄悄下了轩辕台,来到鼎湖边的丹炉旁,想为黄帝和风先生帮点忙。
  黄帝也不客气,用手一指湖心,说道:“帮我采点儿莲子来,等下炼丹要用。”
  兰儿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见湖心飘浮着几十片硕大的荷叶,荷叶丛中生出十余个碧绿色的莲蓬,随风摆动摇摇欲坠,于是毫不迟疑地一提真气,轻飘飘地从水面上掠过,眨眼到了湖心,伸手掐了三只莲蓬,然后又纵身回到岸边。
  黄帝看了一眼她手中的莲蓬,微微一笑道:“帮我剥出来吧,只要十八粒就够了,剩下的你留着,味道不错!”
  兰儿听见这话顿时高兴起来,嘴里甚至哼出了江南小调《采莲曲》。
  她轻快地剥出莲子投入丹炉中,投入十八粒之后,才发现自己摘得太多了。原来一个莲蓬足足结了六、七十颗莲子。
  她将剩下的莲子也一一剥出,一边剥一边看着眼前碧绿的湖水。
  此时此刻,她又想起了雁湖的家,想起了家中的小木屋,甚至想起湖边栽种的番薯。
  她望着湖水神往了好大一会儿,直到身后一个声音响起来:“无论是天上,还是在人间,山顶之湖都很美丽,简直令人流连忘返。”
  回头看时,却见黄帝已经收拾好了炉鼎,正缚手而立望着鼎湖。
  看到兰儿转过头来,黄帝慈祥地望了她一眼,缓缓说道:“我虽然离开中土很久了,至今回想仍有恍然如梦的感觉。昔日我在中土有两个别宫,一个位于浙西缙云,一个位于浙东雁荡……”
  “浙东雁荡?啊?雁湖?”听到这里,兰儿感到无比惊讶,禁不住叫出声来,“雁湖的古阵竟然是帝君布下的!难怪我和公子在那里住了年余,一直想不透阵法的来历。”
  黄帝闻言也不觉一震,当下上下打量她一眼,然后又回头看看静坐于轩辕台上的叶昊天,感慨道:“看来我们确实有缘。昔日我在雁湖修仙,于鼎湖炼丹,修持与丹药并举,终于神功大成,乘龙而去。雁湖的风景自然不错,不过距离尘世太近,很难做到清心寡欲,所以当时我一心想着飞升,希望能找到一个真正的清静之所,好将神功提声到至高无上的境界。结果就找到了这里。”
  兰儿望着眼前的传奇人物,用十分崇敬的口气说道:“如今您老位居神仙榜十大高手之列,功力远在其余四位帝君之上,说明您当年的飞升之举是完全正确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0/2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