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美国当大师(精校)第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0/779

  “谢谢。”
  这位老兄一见到女招待转身招呼其他客人,立马就用缺了食指和中指的左手迅速地抄起桌上糖罐,像是变魔术一样把里面的砂糖一股脑地倒进了自己咖啡杯里面。
  他这两根手指头是在日俄对马海战里面丢的,还因此得了一个外号叫做“八毛钱”。这是因为当时艺伎给客人修剪指甲一毛一根,而他只要付八毛就行了。
  至于他为什么这么爱吃糖,不是因为他和袁燕倏这位无锡人一样爱吃甜的,而是想要以此“消耗”美利坚的国力……真是一个“可爱”的霓虹金啊。
  他看了看四周确认没人注意自己,吐了吐舌头做了一个鬼脸,然后皱着眉头喝了一口甜到发腻的咖啡,顺手打开了报纸看了起来……
  “纳尼?!触须布满全球的邪恶国度?!”
  “扫噶。作者果然就是那位牵涉进华尔街爆炸案的支那人……”
  “哟西。有这种见识和胆魄的人可称之为中国人了(1)!”
  身处马萨诸塞州的日本鬼子看到了中国人写的这篇文章,那么住在宾夕法尼亚州的德国鬼子自然也瞧见了自己学生写的好文章。
  “哗啦啦……”
  风变大了,不但把手中的报纸吹得哗哗作响,也让看报的人感到了一阵深入骨髓寒意。他竖起了风衣上的领子,顺手把报纸折好揣进兜里。
  钱德勒教授孤零零地站在法院后门的一盏路灯之下,虽然他的腰背依然挺得笔直,可是借着不算太亮的灯光,仍然能看清他的脸上的皱纹愈加深刻,鬓角也出现了更多星星点点的微微反光。
  比起上个月和袁燕倏商讨博士论文那位条顿骑士教授,他真的是苍老憔悴了许多。
  尤里安·钱德勒教授按了按自己的帽子心中想道,这个尼奥·袁啊,我当初怎么看出来他真的就是、就是、就是……这么一个中国人呢。
  他除了肤色之外,和真正的绅士一点区别都没有。实在不敢相信他居然和华尔街爆炸案有什么牵连。当然更让人不敢相信的是……他竟然为威廉二世辩护。
  自己的独子只不过发表了反对和德国作战的文章就被审判了,他现在这么做真的就是在自寻死路啊……
  等等,这个中国人可真的不是把自己小命当作玩笑的蠢货,蠢货还能赢了五十万美金之后眼睛都不眨一下地捐给纽约大学?
  人生经验丰富的钱德勒教授自然看得出来,袁燕倏的豪举绝对是一步“妙棋”,不得不为之的妙棋。妙就妙在既让那些和他对赌的家伙吃到苦头,又让他们连抱怨都不能抱怨,甚至还要反过来感谢这个中国人。
  至于五十万美金,自己的那位中国学生也应该明白这是一笔十分烫手的巨款吧。真要是一笔一笔地认真追讨,估计他现在不是躺在病房里而是太平间里了。
  一个熟读政治经济学,了解时势且洞悉人心的聪明人难道真的会自寻死路吗?
  如果我的学生看到了一些我这个老师没看出来的事情,那么也就意味着……
  意味着自己儿子的案子有了转机!
  “哐当!”
  法院后门发出一声闷响。
  从缓缓打开的门中一队法警押着几个犯人从里面走了出来。带队的那位警官一眼就看到站在那里的钱德勒教授。两人都微微地点了点头,算是打了一个招呼。
  那位警官转过头大声地指挥道:“先把这些犯人押走,这个犯人就坐下一辆车吧。”
  而“这个犯人”长得和钱德勒教授有五六分相似,这位典型的雅利安青年男性原本真的可以说是颇为英俊,可惜他现在一大一小的双眼和歪歪斜斜的鼻子,还有脸颊上的一大块狰狞可怖的伤疤,让这张脸看起来就像是做工粗糙的人皮面具,看着就不大舒服。
  大小眼是因为毒气后遗症,而鼻子和脸颊上的伤其实也是这位美国前陆军军官从法国前线得到的“勋章”。
  带着手铐的囚徒一点没有沮丧的意味,反而很是有精神地道:“爸爸,你来了。”
  钱德勒教授强自笑了一下道:“小尤里,你今天在法庭上的表现很好。”
  前美军军官耸了耸肩膀,无所谓地道:“只不过说一些战场经历罢了。要不是律师要我这么说,真是不愿意去回忆那些事情啊。”
  “不、不、不。”他父亲摆手道:“你让陪审团都很感动。”
  小钱德勒先生叹了一口气,问道:“对了,爸爸,你有报纸吗?我想看看华尔街爆炸案的进展。”
  “有的。”钱德勒教授把手中的报纸递了过去。
  他的儿子指了指报纸上袁燕倏带病写作的那张照片道:“听说他还是你的学生。”
  “是啊,他真的是我的学生(2)。”
  注释:
  (1)这位仁兄是谁笔者就不用说了吧。按照史实,在这个时间点上他确实在美国哈佛大学里面深造。他在1919年抵达美国,并在同年底晋升中佐,并将与明年五月份归国。
砂糖是一种制作BOOOOM的原料,即使是在一战期间的美国,砂糖都是一种配给品。不过美国在1919年就取消限制令了。可是小日本那就不行了,所以这位仁兄到了美国发现砂糖都是免费的时候,那个羡慕嫉妒恨啊。每次喝咖啡那都是拼了命地加糖。
我们的袁大师要亲日,那也得找个逼格高的名人来亲不是,总不见得莫名其妙地遇到一个日本女间谍。
  (2)这位小尤里·钱德勒先生当然不是真实历史人物,却是本作的一位重要角色。
因为你们懂的原因,我们的袁大师是不能亲身参与某些历史事件的,他不能参加纳粹,也不能勾结或者坑一把苏联,更不能援共,所以……
第一百四十七章
继续吹
  本章副标题:天下谁人侃不晕
  风起了,那就绝不会停下。
  在纽约州的纽约城的纽约大学的办公室里面。副校长柯南特先生刚读完今天的《世界报》。
  看上去有点疲惫他把报纸扔在了桌上,看着病床上的袁燕倏奋笔疾书的那张照片,沉吟片刻之后拿起了桌上的电话。
  “请帮我接一下俄亥俄州……”
  经过两三次转接之后,只听他对着话筒说道:“喂,我是吉姆。约翰……哦,对了,我还没有恭喜你竞选胜利呢。现在应该叫你副总统先生了。”
  “哦,你马上要来纽约?那我们到时候一定要聚一聚。”
  “啊,你知道我要说什么事情?”
  副校长先生这次严肃了许多,沉声说道:“约……副总统先生,这不是我个人的请求,而是我们纽约大学校董事会的请求。我想你明白的吧。”
  要说袁大师被捕这件事情上除了他自己,谁的压力最大?
  那肯定非柯南特先生还有他背后的纽约大学校董事会莫属了。
  NYU的留学生,还是刚给母校捐了几十万美金的优秀学生居然是华尔街爆炸案的嫌犯,这个玩笑真是开大了啊。
  尼奥·袁要真的是罪犯,那么纽约大学真的是脸面无光,绝对会影响今后几年的招生工作。
  而且不但这个中国学生的导师,就连柯南特副校长那也是要吃挂落的。至少会被怀疑成具有左翼倾向的教育工作者。
  在1920年,沾上这种罪名虽然不至于像小钱德勒先生那样蹲大狱,可是仍然很麻烦,说不定就保不住教职了。
  所以副校长先生那也是豁老脸,求到了好友柯立芝副总统的头上。
  “嗯嗯,约翰,你的意思是让他再多写几篇……那种文章?”
  “这对你们共和党有好处,我自然是明白的。可是……”
  “哦哦,总统先生很赞赏他的文章,还有多特蒂先生和休斯先生也是一样……这是真的吗(1)?”
  “你们现在不方便给华盛顿施加压力?不过……”
  “好好,你这话我会让人转达给袁先生的。”
  “那就这样了,等你来纽约再说。”
  “呜……呜!”
  副校长刚挂掉电话的时候,一阵狂风猛地吹进了他的办公室,卷住那张《世界报》冲出了窗外。
  风带着这张报纸越飞越高越飞越远,飞过了纽约大学的校园,飞过了曼哈顿岛,飞过了自由女神像,跟着一群海鸥来到了大西洋的上空。
  这张报纸飞得有点累了,幸运的是就在它要坠入大海之中的时候,有一艘邮轮经过让它落到了船上,还带着它渡过大西洋来到了南汉普顿。
  “呜!”
  入港的汽笛声响起,又一阵带着煤灰的风吹来,裹挟着这张报纸离开了邮轮,继续它的旅程。
  接下来它会飞进唐宁街十号,它会飞进爱丽舍宫,它会飞进慕尼黑啤酒馆,它会飞进克里姆林宫,它会飞进西苑,它会飞进赤坂离宫……
  当然它也飞进被郁金香田环绕的那座城堡。
  “陛下,这是今天的报纸。”
  “哦:。”
  脸上留着两撇油光发亮往上翘的八字胡,刚起床换上晨礼服的老人望着窗外早就被收割干净的花田,随意地问道:“国内有什么消息吗?”
  “陛下,吕特维兹将军发电报说要来荷兰觐见。”
  “哼,他来干什么?如果他的那个什么“爱尔哈特旅”能推翻那个该死的伪政府,朕现在应该在柏林见他才是。”
  这位陛下说的是发生在今年四月份的“卡普·吕特维兹政变”。这是保皇党人发动的一场企图推翻魏玛共和国的武装政变,导火线就是《凡尔赛条约》。
  这份条约对德意志军人来说最不可容忍的就是第106条规定:德国必须裁撤军备,正规军不得超过十万人,并解散所有志愿组成的义勇军。
  那个吕特维兹将军自然也不愿意服从这个命令,就带着麾下六千名义勇军开进了柏林。而此时魏玛总统和总理一起麻溜地逃走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0/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