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美国当大师(精校)第6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6/779

  话说在金陵大学进修的大陶子原本在今年下半年要回到湖南周南女校任教,到了1922年才成为中国公学女生部部长,但是因为某人“随口”的推荐,她提早一年收到了聘书。
  对一位进步女青年来说,是回湖南还是去上海,这根本就不用考虑的吗。所以她这几天正在收拾行装,马上就要去中国公学报道了。
  “润之,鸿渐先生也不是写信给你,邀请你去参加他的婚礼了吗?”
  要是天魔传人能来,这场婚礼的逼格又上了一个层次啊。
  他沉吟了一下,摇了摇头道:“其实我是很想去的,可是你也知道,湖南的革命工作不等人啊……”
  他想了那么一想道:“我上次看到鸿渐先生那一句‘天有病,人知否(4)?’,倒是敷衍出一阙《贺新郎》。贺新郎吗,正好送给他这位新郎当作礼物(5)。”
  “斯咏,你就帮我带给他吧。”
  于是在这条时间线上,《贺新郎——别友》既不是送给杨也不是送给陶,而是送给袁。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袁大师不但消弭了一场家庭矛盾,还解决了一道历史迷题……
  真是善哉善哉。
  “袁先生还在信中写道,如果他不站出来改革汉语言,并且用自己的白话文小说作为表率,使之更加适合这个时代的普及教育和文学创作。那么必定有人会说什么‘汉字不灭,中国必亡’,‘汉字是愚民政策的利器’等等这些昏话……”
  “大哥,这两句话挺眼熟……好像是你说的吧?”
  “星杓,我想了一下,确实说过。”
  民国十年八月三十一日,星期三晚间。
  北平城西直门,内八道湾胡同。
  不用问了,这两句“昏话”确实是此间主人,和鸿渐先生齐名的鲁迅先生说的。
  他们兄弟两人还没有因为那个日本女人反目,自然还是住在一起的。
  也不用问了,这场风波也已经波及到了北平城中的诸位了。
  “袁燕倏不但问了他老师陈三立先生,还问了当时中国文化界人士一个问题。他们能用文言文或者拉丁化汉文写一本类似《宰执天下》的小说吗?”
  “大哥,我总觉得《宰执天下》文笔太过平实寡淡,鸿渐先生这么一个问题问得似乎太过自大了啊。”
  “星杓,你没有看出鸿渐先生写这本小说的真意啊……嚓!”
  鲁迅先生和鸿渐先生不但名声差不多大,还有一个同样的习惯,那就是抽烟。
  而且他们的烟瘾都很大,前者一天要抽五十支之多,所以五十多岁就死于吸烟过多(6);后者整天雪茄不离手,所以……反正也死不了那就抽吧。
  他点燃了一支“大英牌”……这种烟本来没有汉字标识,人们管它叫“大英牌”。但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后,此烟标上开始出现了中文,烟标上的中文为——红锡包。
  伴着悠悠的烟雾,他老人家悠悠地道:“他是故意这么写的,目的就是让普罗大众知道,白话文小说也并非什么玄奇之物,只要心中有所想,笔下便能有所文。”
  我们的鸿渐先生听到这句话,那肯定就要给鲁迅先生点个赞了。
  “原来如此!”
  周作人恍然大悟地道:“我怎么没有想到这一层呢?大哥你果然是鸿渐先生的知音啊。”
  他这句话说明什么?
  说明就算在他的心目中,自己大哥和鸿渐先生地位也是差不多的了。
  他接着说道:“那我就要提议文学研究会在这个周末开一个读书会,专门研究《宰执天下》。大哥,你来不来?”
  “来不来……你说什么?”
  发现周树人有点心不在焉的周作人不由得问道:“大哥,你在想什么呢?”
  “星杓,我在想我是不是改改文体来着啊……”
  我们的鸿渐先生听到这句话那是必定要热泪盈眶的啊。
  当然啦,他不是为了自己这么一点子微小的成就激动,而是想到了“那些年我们一起背过的课本”。
  注释:
  (1)1927年7月,陈独秀被共产国际停职之后,张国焘暂时代理过一阵。不过在八月的“八七会议”上,共产国际指定瞿为二代目。
  (2)汉字废止是指近代以后原汉字文化圈内的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越南等国作出的废除或改革汉字,主张采用本民族的表音文字的运动。具体详情可自行百度。
  (3)请见毛选第五卷。
(4)原句是“人有病,天知否”。
  (5)笔者注:天魔传人这阙《贺新郎——别友》和原版肯定有不同,不会那么缠绵悱恻来着。但是慕容诗词功底不够,也不敢妄动这种经典,就不献丑了。
(6)笔者注:不是肺结核,而是自发性气胸。
第一百五十四章
新旧笔战震南北,袁郑镜破各西东(二十九)
  “(书接上文)袁燕倏先生在上海各大报纸发表的公开信,标志着“湖海之争”进入到了下一个阶段——“师徒论战”。
  在此之前,袁先生和康有为的“论战”……如果能说是“论战”的话,他们之间只不过是十分单纯的私人恩怨罢了。
  袁燕倏一方指责康有为是欺世盗名的无耻小人,而康有为则亲自下场痛骂袁燕倏是“喝了几口洋墨水就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的狂生”、“吃软饭而不以为耻的小白脸”、“毫无自知之明的妄人”等等等等。
  稍后也有陈独秀、汪精卫和梁启超等著名历史人物的加入,不过他们主要是在翻历史旧账而已。
  因为这个缘故,所以社会反响并不是很大,参战的一方是袁燕倏为首的“金谷园之友”,另一方是康有为和他的故友们。
  然而从陈袁这对师徒的两封来往书信见报之后,顿时激起了当时社会上对于白话文和白话文发展方向的大讨论。
  不但是支持白话文和反对白话文的新旧两派展开了激辩,甚至支持白话文的新派人物也对袁氏标准和用袁氏标准写就的《宰执天下》有了极大的意见分歧……”
  民国十年,九月四日,星期三下午。
  魔都外滩,金谷园。
  “鼎堂兄,恭喜你啊。你的《女神》果然是一炮而红,当代屈原那是非你莫属了啊!”
  既然有了金谷园,那自然也有了“梓泽(金谷园的别称)雅集”,其实叫文艺沙龙更为准确一点。
  讲真,我们袁大师的性子和石崇还真的有点像,都炒鸡喜欢炫富。
  虽然只是一场茶会,但是什么大吉岭的红茶,牙买加的咖啡,爱尔兰的威士忌,勃艮第的葡萄酒,东南亚的水果,小日本的点心,俄罗斯的鱼子酱,比利时的巧克力……各色饮料和小食,那是应有尽有。
  富贵闲人,不外如是。
  今天这场雅集的主题正是郭沫若的《女神》。
  而今天这场雅集的男主角……废话,有我们袁大师在的场子还能有其他男主角吗?所以原本是第一男主角的郭沫若只能屈居第二了。
  比起原本那条时间线上,《女神》这本诗集销量更加地红火,反响也是更加地热烈。
  其中袁燕倏也是功莫大焉。要知道《女神》原本是泰东书局这种不但不出名还快要倒闭的小出版社发行的,而在袁大师的运作之下,换成了名气更大且实力更强的商务印书馆。
  他老人家还亲自写了几篇“软文”,又为小郭狠狠地吹嘘了一把。
  “铁骨铮铮郭沫若”也是知恩图报之人呢,他立马说道:“鸿渐兄,如果我是当代屈子,那你就是当代诗圣。你的《病榻三吟》是用中日英三国文字写成,这样的才情哪里是我及得上的呢?”
  “哈哈哈……”
  放声大笑的袁燕倏摇着头道:“鼎堂兄此言差矣,我是成不了杜工部的,只能当当袁户部。”
  “哈哈哈……”
  虽说这个笑话也不太好笑,但是既然是第一男主角亲自开的,大家就凑趣地哄堂大笑了起来。
  “若若,你的酒。”
  有了第一、第二男主角,当然也有第一女主角。因为魏明珠小姐姐暂时还没有过门,所以蒋落桐小姐姐客串了一下女主人的角色。
  一脸葱白的她亲自给郭沫若送上了一杯红酒,而一脸色相的小郭接过酒杯,柔声答道:“桐桐,谢谢你。”
  “咳咳咳……”
  看到“若若”和“桐桐”眉目传情的样子,我们袁大师心里和胃里就不太舒服,于是他便拿起酒杯道:“诸位,我们一起敬郭大诗人一杯。Cheers……”
  “Cheers!”
  “我们一起敬豫才(鲁迅的字)先生一杯……”
  与此同时。
  帝都东四牌楼,裕泰茶馆(1)。
  王利发掌柜今天接到了一桩“大生意”,那个叫做“文学研究社”的团体再次包下这里开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6/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