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美国当大师(精校)第6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1/779

  顺便说一句,诸如“一出内环就过敏”这类的话是一个四川非直男写出来的,跟阿拉上海真男宁木有关系。
  他要是不知道COCO
CHANEL,那可真的有点说不过去了。
  所以袁燕倏在巴黎逗留期间,还真的去找了一下香奈儿的创始人——香奈儿小姐……没有第二个姐。
  稍微介绍一下,COCO是她在咖啡店当歌手时候的艺名。因为她经常演唱《Quiqu'avu
Coco“(有谁看见了Coco)》,所以才有了Coco
Chanel这个昵称。
  其实香奈儿今年已经三十八岁了,自然称不上小姐姐。不过她终身未婚,因此还能称小姐。
  当然啦,在这个时间点上她和她的品牌只是刚刚起步,还不是后世的一线大牌。
  巧的是,她在今年的五月二十五日推出了日后最有名的一件东东,那就是五号香水。
  还记得吗,那天正是我们袁大师搞事情的日子。这两位还真的是有点缘分。
  于是他们两人在香奈儿的店铺巧遇了。
  而在那个时候,袁燕倏送了一句广告词给香奈儿,而这句广告词正是五号香水能持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不得不说,这句广告词实在太适合一款香水了。
  香奈儿算得上是一位天生的营销天才,当听到这句广告词的时候,自然是为袁大师的才华而折服。
  “虫脉术士”再稍稍用了那么一点精神力量,就把她忽悠到上海来做婚纱了。
  不过我们的袁大师没有想到,他为了满足自己名人收藏癖的无心之举,居然又在美利坚缔造出了另一个时尚大牌。
  “我办事,你们放心。”
  袁燕倏摆了摆手,把最后一段油条吞了下去,拿起一杯茶向宋家三小姐问道:“奥利芙,你今天看上去怪怪的,是有什么麻烦吗?”
  宋美龄轻咬了一下嘴唇,摇着头道:“我倒是没有什么麻烦,不过……”
  她递上了一份报纸,似笑非笑地道:“道可托袁,你倒是有一桩麻烦。”
  “哦,我有麻烦了?”
  他心里跟明镜一样,自己身上的麻烦多了去了,也算是虱多不痒,债多不愁。
  而他最近的一桩麻烦无疑是气晕了康有为。不过那口半截入土的老棺材难道动作有这么快,隔天早上就找自己的麻烦了呢?
  我们的袁大师接过报纸定睛一看……
  “噗!”
第一百三十章
新旧笔战震南北,袁郑镜破各西东(六)
  “老师,学生我当然知道那个袁燕倏的了,还拜——那个读过他的那本博士论文……”
  “重远,你就直接告诉为师,你能不能批倒那个小贼的那本什么《社会主义》吧?”
  “老师,这个么……”
  米塞斯写的《社会主义》为什么在后世不太出名的原因很简单,这本书直到1932年才有英文版本。
  而1932年那已经是大萧条之后三年了,资本主义世界看起来那是一团糟,大家就指望着社会主义、国社主义或者凯恩斯主义来续命了,谁还特么相信什么“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啊。
  生不逢时,说的就是这本《社会主义》。
  如今这本巨作在1921年提早出现,除非用左派经济学理论,否则很难批驳为资本主义高唱赞歌的《社会主义》。
  偏偏陈焕章就是一位接受了“正统”西方经济学思想的经济学家,而在学术上他也肯定要比康师傅更有节操。
  所以要他以一个经济学家的身份去批评袁大师的博士论文,这还真的有点为难来着。
  康有为一看自己学生为难的样子,就知道此路不通,冷哼一声道:“批不了他的书,还批不了他这个人吗?照为师看……”
  “老爷,你来看啊。”
  就在这时,有个年轻女子兴冲冲地进了房间,挥舞着手上的报纸道:“老爷,那个把你气晕的混蛋上报纸了!”
  “你给我出……”
  要换了其他人,南海圣人必定勃然大怒了。不过来者不是其他人,而是他最为宠爱的船娘六姨太。
  “阿光,这是哪家报纸啊?”
  康有为娶了张阿翠之后,就替她改了个名字为张光。
  小张刚才在外面闲着没事干,就翻看起广东送到上海的一沓报纸,她在其中就瞧见把她老爷气得半死的那个人的消息,于是便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
  “老爷,这是《香江日报》。”
  “哦,为夫来看看。”
  转怒意为柔情的康有为拿起老花眼镜往报纸上一看,不由得放声狂笑:“哈哈哈……”
  视线从康公馆转回袁公馆:
  “噗!”
  话说我们的袁大师连穿越这种Super
Nature的事情都遇上了,原本以为这个位面已经没有东东可以惊到自己了。
  可是,然而,不过……他还是遇到了这种超出他想象之外的——破事!
  宋家三小姐递给他的那份报纸并非上海本地出版,而是在香港出版的《香江晚报》。这份著名的报纸正是在1921年创刊的。
  实事求是地说,在新中国建立之前香港报业无论如何都不能和上海这边相提并论的,建国之后自然就反了过来,这也是没有法子的事情。
  所以袁燕倏是不大看香港报纸的,除了上面这个原因之外,他还非常、非常、非常讨厌粤语字。
  这就是对祖龙的背叛啊!
  秦始皇发动了《小篆战争(祥瑞御免,家宅平安)》,好不容易让赛里斯“书同文”了,结果又出现这种大开历史倒车的玩意儿。
  如果粤语区的出版物可以用其他中国人读起来费劲的“粤语字”,那么凭什么江浙沪大包邮帝国、蓉渝二元共和国、满洲里联合王国等等等等不能使用自己这边的方言文字呢?
  要不是“书同文”,江浙沪大包邮帝国、蓉渝二元共和国、满洲里联合王国等等等等很可能出现在历史上。
  说到这个就不得不为查良镛点个赞了。他创办的《明报》在一开始的时候也随大流使用粤语字,可是等到站稳脚跟之后,他就要求属下的编辑尽量使用规范的白话文。
  六十年代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妹妹玛嘉烈公主访问香港,《明报》港闻版编辑韩中旋为这个新闻起标题为“打炮廿一响,送御妹过海。”。
  猜猜金庸是怎么对待这件事情的。
  他以一字五百港币的价格给了韩编辑五千港币,然后……把人家辞退了!
  再怎么讨厌查良镛,但是袁燕倏对他在《明报》坚持使用正统中文还是很有好感的。
  而他在这份《香江晚报》的头版上看到了一篇非常因吹斯听的文章,标题《余美颜示爱袁靓仔奇女子欲会奇男子》
  其实这个标题还算是克制的,报导内容那真是我们的“奇男子”不但喷茶,还差点吐血。
  这个余美颜不仅仅是对他高调示爱那么简单……
  她、还、想、睡、他!
  袁大师倒是不奇怪有女人或者男人想要睡他,不过广而告之地登报要睡他……
  他怎么会不喷呢?!
  慢着、慢着、慢着、莫非这是一位自后世而来的豪放女穿越者?
  “大、大、大师球,搜、搜、搜索一下……”
  饶是袁燕倏对于民国史还算精通,但是还真没有想起……
  “大师球,不用搜索了!”
  没错,他终于想起来了。
  说到民国奇女子,一般人会想起林徽因、陆小曼、阮玲玉、萧红、张爱玲……但是比起这个余美颜,她们还真不算什么“奇”!
  余美颜小姐姐1900年出生于广东台山县,从小颇有姿色,且天资聪颖。她的家境也不错,祖上是开典当行的,而她的母亲还是一位饱读诗书的大家闺秀。
  因此余美颜在母亲的教育下,自修了国文和英文。成了一位文艺女青年。
  她又天生貌美,从小就被一群男人包围和追求,于是偷偷的与一名叫做渤海九少的美少年相恋了。
  在余美颜十七岁那年,曾代表母校参加台山县的联合运动会,被当地首富之子谭祖香一眼看中,谭家很快便上门提亲。父母不顾思想解放的余美颜与渤海九少的自由恋爱,将她嫁给了这位素未谋面的谭祖香。余美颜哭着求了父亲好久,当然是没有什么结果的。
  不过虽然她的初恋之花没有结出果实,但是那位谭家公子相貌堂堂,思想意识也比较进步和超前。所以这对新婚夫妻还真的“日久生情”了。
  可惜好景不长,婚后不久,谭家出现了经济问题,丈夫不得已远赴美国经商。刚品尝到男欢女爱的余美颜开始独守空闺,同时又和公婆和小姑闹了矛盾,她一气之下到了广州去散散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1/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