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美国当大师(精校)第4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9/779


第二百八十五章
狮子吼(上)
  本章副标题:佛门狮吼,陈鲁之争。
  “没人认识她的话,只好先把她送去医院了啊。”
  人事不知的摩曼小姐就这么被进了医院。
  幸好她的BOSS没有忘记她,派出来的人经过一番周折之后总算找到了这位女秘书,并把她带到了贝克家族的别墅。
  英美两国系出同源,自不必说。而且这两国的银行界联系也非常紧密。像小摩根他们一家人一年有一半的时间是在英国渡过的。
  前面也提到过,几乎所有横渡大西洋的邮轮都停靠南安普顿港,那么贝克家族在这里拥有一套别墅再正常不过了。
  而当摩曼小姐抵达的时候,其他人正在一间大餐厅里面吃晚饭呢。
  “爱思,你没事吧?”
  我们的袁大师真还觉得有点对不起自己的小秘书,见到她进来立马扯掉餐巾站起来迎了上去。
  “你、你、你别过来!”摩曼小姐像一只受惊的小兔子一样往后一跳,戒惧地看着自己的BOSS。
  袁燕倏挠了挠头问道:“爱思,你怎么了?”
  “你、你、你吃虫子,还这么吼人家……”她的女秘书忍不住哭了起来。
  心怀歉疚的袁大师耐心解释道:“爱思,这你就不懂了。昆虫富含大量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吃昆虫能迅速补充体力,还有益健康。刚才我也不是诚心吼你,当时正好在发功,所以这声音就大了一点。”
  “好了,是我对不起你,抱歉抱歉。”他立马祭出了大杀器道:“下周开始每周再给你加10美金。”
  “30。”
  “20。”
  “成交。”
  “好了,爱思。你先去休息吧。”
  袁燕倏打发了自己的女秘书,重新走回餐桌继续用餐。
  徐志摩忍不住问道:“鸿渐兄,小弟可是看的真真切切,你一嗓子就让那些人跪倒在地。你到底是怎么办到的啊?”
  一旁的陈西滢也露出了好奇之色(1)。
  “兄弟我只是略通国术罢了。”
  袁大师用餐巾擦了擦嘴,用中文说道:“这门功夫叫做狮子吼,乃是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
  “兄弟我幼年之时随父母去江阴悟空寺进香。通伯兄应该知道,那可是“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
  好吧,悟空寺和齐天大圣没啥关系。这所历史悠久的古寺始建于公元六世纪的南朝梁代。北宋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奉敕改作“悟空寺”。
  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建七级宝塔,名“华藏塔”,又称“悟空塔”。与江阴城内“兴国塔”誉称“澄江双塔”。当盛之时,寺舍联片,宝塔高耸,绿树成荫,僧侣众多,香火颇旺。
  等到进入二十一世纪还在悟空寺遗址发现了唐代高僧“泗州大僧”僧伽大师的真身舍利。
  而这位来自西域的僧伽大师被认为和达摩祖师一样,是观音大士在不同时期的化身。
  “所以在那里我们遇见了一位挂单的少林高僧。他一见到兄弟我,就夸我骨骼清奇实乃练武之奇才,央求家父要收我为徒……”
  “槱森,你也知道兄弟我乃是家中嫡长子,家父如何舍得,始终不允。那位大师无奈之下,只好匆匆传授给我一个方便法门……”
  “就是这门狮子吼了。可惜兄弟我一直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因此没有什么成就……”
  “不过去年我摔了一跤之后,不知怎的又想起这件事情。这段日子一直在勤加练习,想不到居然略有小成……”
  “这不,你们也看到了。这门狮子吼至少还能威慑一下歹人啊。”
  “原来如此……”
  徐志摩闻听此言,很是佩服地点了点头。
  “我的朋友徐志摩”为什么朋友多人缘好呢,就因为他是一位“性情中人”。
  说白了,小徐心智单纯,在某些方面像个没长大的孩子,甚至在大雨天拉着朋友,“看雨后的虹去”。
  “他的那位朋友不止说他不去,并且劝志摩趁早将湿透的衣服换下,再穿上雨衣出去,英国的湿气岂是儿戏,志摩不等他说完,一溜烟地自己跑了。”
  这是林徽因在《悼志摩》里面写的,应该是真事。
  要知道这可是没有抗生素的1921年,感冒转成肺炎是会死人的。徐志摩真的就是在拿性命来浪一把漫啊。
  这种人自己朋友说什么他真的就会信什么了。
  “原来如此?”
  陈西滢却露出了将信将疑的神色。
  此君16岁就漂洋过海来到这异国他乡求学了,所以难免要成熟一点。何况他和袁大师不熟,关系更说不上亲密。
  “算了,不说这件扫兴的事情了。”
  袁燕倏扯开了话题道:“槱森,我们好久没见,今天一定要好好聊聊!”
  “那是那是。”徐志摩自然狠狠点头,只是他瞟了一眼餐桌上爱因斯坦道:“不过鸿渐兄要先帮小弟一个忙。”
  “嗨,我们谁跟谁啊。你就直说吧,要我帮什么忙。”
  “是这样的……”
  原来去年罗素到中国之后,有一次演讲专门就是讲的《相对论》。这一下就引发了中国学者对于这门当时西方最显赫的显学的兴趣。
  这帮人听得是半懂不懂,于是梁启超特意写了一封信给自己的弟子徐志摩,要他写一篇介绍《相对论》的文章。
  徐志摩还真的写了,发表在今年四月份的《改造》杂志上面,名字叫做《安思坦的相对主义——物理界大革命》。
  就像前面提到的,这是中国人第一篇关于《相对论》的中文科普著作。
  “小弟把《相对论》通读了一遍,奈何人愚智拙,只看懂了一点。如今……”
  我们的袁大师噗嗤一乐道:“如今真佛就在眼前,你想要上去求取真经是吧?”
  他真心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啊。要是徐志摩这个算得上聪明的学者把兴趣转到理论物理,这对中国物理学的发展和对他本人来说,都是有利无弊的大好事。
  “行了,槱森。等兄弟我吃完了饭,就帮你介绍一下吧……”
  所以等到晚餐结束,袁燕倏真的请爱因斯坦给徐志摩讲解了一下《相对论》。
  而他另外四位富二代小伙伴正是恋奸情热的阶段,很没有组织性地自由活动了。餐厅里面只剩下了他和陈西滢。
  于是袁大师冲着他一笑道:“通伯兄,足下如果不嫌弃的话,不如我们聊聊吧。”
  陈西滢有些激动地道:“固所愿尔,不敢请教。”
  “请教这话就过了。”袁燕倏摆手道:“兄弟我听说你是英语文学专业的,所以我还想听听你对我那些拙作的意见呢。”
  其实他在暗地撇了一撇嘴,心说这年头英语文学有个屁用啊。
  就算把乔叟、莎士比亚、斯宾塞、斯威夫特、拜伦、雪莱、济慈、勃朗特姐妹、简·奥斯丁、狄更斯等等大作家们研究出花来,对于赛里斯又有什么帮助呢?
  同理可得,他对于“哈佛三杰”的看法也差不多,认为他们研究的学问确实可以妆点盛世,但是在这种乱世还不如他这样的经济学家呢。
  这不是他有“本位主义”。比如看看民国四大经济学家的马刘何方。
  为首的马寅初不必多说了。
  袁大师见过的何廉对于城市物价指数问题做出了颇多贡献。
  刘大均虽然一直担任国府的官员,日后还定居美国。但是他建立了一个当时还算可以的经济统计体系。而且他还是一位“工业党”,著有《工业化与中国工业建设》一书。
  方显廷则是花了很大的精力来研究中国的农业问题,他还提出了“统制经济”理论。
  相比之下,陈、吴、汤和眼前这位陈西滢研究的都是一些华而不实的东东。
  两人来到了吸烟室,选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了下来。
  “通伯兄,英国文学界是怎么看兄弟我的那些作品的呢?”
  “一个字,服!”
  陈西滢由衷地赞道:“至少我认识的那些文学家和批评家都对鸿渐兄的作品赞不绝口。尤其是《冰与火之歌》。很多人读了之后便说没想到一个东方人能写出这样西方化的作品……”
  牛牛们肯定会喜欢这本书的,因为这就是魔幻版的英国历史。而且《冰与火之歌》不管是题材还是立意,真的非常“西方化”。
  “嚓!”
  点燃了一支雪茄的袁燕倏打断道:“通伯兄,难道就没人说我这书很黄很暴力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9/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