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美国当大师(精校)第3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2/779

  “这道统之争么……”袁燕倏冷眼扫视众人,口中森然说道:“不为友朋,便为仇寇!”
  “……”
  当然啦,这八个字对于袁大师的牌搭子和外甥没多大影响,以他们的水平想掺和新文化运动也插不进去。
  而哈佛三杰的脸上都阴晴不定,全都陷入了沉思之中。
  其中汤用彤稍稍沉吟便恢复了正常,对他这样的“钝儒”来说,更加关心的是自己的学术。
  陈寅恪也倒是还好,他日后牵涉《学衡》派也不是太深,甚至还规劝过吴宓关掉一直在亏本的《学衡》杂志,毕竟当时真没有人爱看纯文言文还纯学术性的东东了。
  唯有吴大师脸上阴晴不定,表情最为挣扎。
  半晌之后,他终于抬起了头,眼中闪烁着殉道者般的坚定光芒道:“鸿渐……鸿渐先生,不管是不是道统之争,我还是认为你们新文化选择传播的文化实乃异端邪说,乱国之论。只要吴某还有一口气在……”
  “哈哈哈……”袁燕倏再次仰天大笑了起来,“雨僧兄太认真了,实在太认真了。此戏言尔……”
  实际上,他心中叹了一口气,看来这吴雨僧终是冥顽不灵,自己是争取不到了。
  不过呢,他也不觉得有多少可惜,在他看来哈佛三杰不过三个书生罢了,就算能争取过来也不过就是在国内给自己摇旗呐喊而已。
  当然啦,他还是感到有点可惜的,毕竟能有哈佛三杰当小弟,那说出去都有面!
  既然你不给我面子,那老子就不阻止你当渣男咯。
  吴大师这种聪明人自然晓得袁大师这种聪明人不可能用这种话来“戏言”,因此他涨红了脸,很是不快地说道:“阁下又何必如此作态……”
  “慢着!”袁燕倏突然目露奇光,仔细打量了一下吴宓的脸庞道:“雨僧兄近日可是有喜事上门?”
  “嗯?”他的思路如此跳跃,一般人包括吴大师真还跟不上。
  袁大师不管不顾地问道:“雨僧兄,敢问贵庚?”
  吴宓下意识地回道:“二、二十有八。”
  “果然了,《麻衣》上面说二十八看印堂。老兄你这印堂粉中带红,这分明是红鸾星动,主有喜事啊。”
  瞬间变身为算命大师的袁大师笑嘻嘻地拱手道:“看来兄弟我先要恭喜雨僧兄此番归国必然是佳人得抱了!”
  “这……”吴宓回头看了看同样震惊的汤用彤和陈寅恪,狐疑地说道:“鸿渐兄,莫非你从哪里得知了什么消息,又来戏弄吴某了吧?”
  1918年11月,留学哈佛的吴宓,突然接到清华留美同学陈烈勋的来信,欲将自己的妹妹陈心一介绍给吴宓为妻。
  信中说陈女士毕业于杭州的浙江省女子师范学校完全科,芳龄24岁,是浙江定海县一位小学教员。
  陈烈勋在信中明确指出,作为新知识女性,其妹心气很高,择婿特别苛严。而她在家中曾多次听他谈及吴宓,后又阅读过《益智杂志》、《清华周刊》中吴宓的诗文,尤其是看到《清华周刊》上吴宓的照片,萌发爱慕之情,愿嫁吴郎,侍奉终身。
  吴宓接信后,怦然心动,立即回信认可,这件事情他身边的几位好友也知道,因此他才有此问。
  袁燕倏立马露出被侮辱被损害的表情,十分委屈地道:“雨僧兄此言差矣,兄弟我怎么会拿这种事情开玩笑呢!”
  吴大师啼笑皆非地说道:“鸿渐兄,你方才还在说什么新文化运动什么打倒孔家店什么道统之争,如今怎么又来这一套封建迷信呢?”
  我们的袁大师眨巴着眼睛道:“雨僧兄,这没毛病啊。你们儒家的孔子不语怪力乱神,那么兄弟我这样的非儒自然要说说这怪力乱神了啊。”
  吴宓摇着头道:“好了,鸿渐兄……”
  “铛……铛!”
  就在此时,吸烟室中的落地大钟响了起来,众人闻声一看,此时已经是深夜十点了。
  哈佛三杰对视一眼,全都站起身来。
  吴大师道:“都已经这么晚了,叨扰鸿渐兄许久,我等也该告辞了……”
  “这样啊……”袁燕倏也看了看钟,点点头道:“那兄弟我让司机送你们回酒店。不过兄弟我还是有些话不吐不快啊!”
  “鸿渐兄,请说。”
  算命大师指着吴宓的眉毛道:“雨僧兄,你五官不错就是这保寿宫长得不好,不但晚运堪忧,而且眉毛逆乱,这几年必有桃花之劫啊。”
  “兄弟我送你一句话,望雨僧兄谨记。那就是……”
  “相亲有风险,婚姻需谨慎!”
  袁公善相,每言辄中,出神入化。
  昔在纽约,袁公曾诫泾阳吴宓婚姻之事。后果一语成谶。
  因袁公肤白量宏,时人称其,白-食-麻-衣。
  ——节选自《民国世说新语·神异篇》
  注释:
(1)笔者注:慕容以前疏忽了。在这条时间线上SCP必定是IT界的龙头啊。
(2)笔者注:还记得吗,民国四大经济学家之一。
第一百九十九章
又来了(上)
  本章副标题:某些人讨厌但是某些人喜欢的东东又来了。
  “作为深刻影响二十和二十一世纪的家、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大政治家,袁燕倏先生是当今中外历史学界最为瞩目的研究对象,甚至没有之一。所以有了“袁学”这个说法。
  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不管是在西方还是东方,所谓的“袁学”研究都已经走入了误区。
  西方历史学界太过哗众取宠,完全失去了严肃的学术性,沦为彻底娱乐大众的小说家之言。尤其是近几年某位美国畅销小说家写的关于袁先生的著作,不但大搞神秘主义把袁先生说成是具有超能力的“竹林贤者”,还用阴谋论把袁先生设立的SCP基金会强行附会成在幕后影响历史的神秘组织。
  而这样的“历史”著作自然是流毒无穷,对于袁燕倏先生的声誉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反观我国学界对于“袁学”的研究,却因为研究者们政治理念上的分歧成了一场意识形态交锋。
  左派认为袁先生和托洛斯基惺惺相惜,身边还有不少无政府主义密友,所以他其实是打着自由主义幌子的左翼分子。而且他很可能是革命手段非常激进的布朗基主义者。
  右派自然斥之为无稽之谈,他们认为袁先生的新古典自由主义立场从来没有动摇过,“奥地利学派的中国副院长”这个荣衔对他是实至名归。
  这样的辩论只是抒发辩论者的胸臆,对于学术研究毫无益处。
  有鉴于此,我们决定创办一本专门的“袁学”杂志。本刊选取的稿件都是基于袁燕倏先生第一手资料的研究文章,这些资料主要是同时代和袁先生接触过的各界人士所著文章、日记、书信、访谈和回忆录。
  我和我的同仁们希望以此正本清源,还历史和袁燕倏先生本来面目。”
  ——节选自《(袁燕倏研究)创刊词》
  “我在八月四日(一九二二年)的《晨报副刊》上看见鸿渐先生的杂感,很诧异天下竟有这样拘迂的好好先生,竟不知世故到这地步,还来同《学衡》诸公谈学理。
  夫所谓《学衡》者,据我看来,实不过聚在“聚宝之门”左近的几个假古董所放的假毫光;虽然自称为“衡”,而本身的称星尚且未曾钉好,更何论于他所衡的轻重的是非。所以,决用不着较准,只要估一估就明白了……
  总之,诸公掊击新文化而张皇旧学问,倘不自相矛盾,倒也不失其为一种主张。可惜的是于旧学并无门径,并主张也还不配。倘使字句未通的人也算在国粹的知己,则国粹更要惭惶然人!“衡”了一顿,仅仅“衡”出了自己的铢两来,于新文化无伤,于国粹也差得远。
  我所佩服诸公的只有一点,是这种东西也居然会有发表的勇气。”
  ——节选自鲁迅《估(1)《学衡》》
  “我这位‘好好先生’拜读了风声先生八月九日在本报发表的杂感。风君学识深厚,我所不及也;行文痛快淋漓,也让人击节。
  不过作为好好先生,我有一言不吐不快,《学衡》派中的吴君和我在纽约就有过当面的交流,他维护国粹的心意还是好的,他对于“国粹丧失,国将不国。”的忧虑也不能说是完全不对……
  所以我认为不宜对《学衡》诸君太过苛责。”
  ——节选自鸿渐《再估(学衡)》
  “鸿渐先生的那篇《再估(学衡)》尽显他留洋绅士的骑士风度,只不过这里是中国,费厄泼赖精神应该缓行……”
  ——节选自鲁迅《再再估(学衡)》
  “风声先生的《再再估(学衡)》让我很是讶异。风君笔法诚为老辣,胸襟却颇偏狭,他的文章似是出自绍兴师爷之手……”
  ——节选自鸿渐《再再再估(学衡)》
  “近日我的两位朋友风声先生和鸿渐先生因为对《学衡》派的不同意见,在《晨报副刊》上兴起了一轮笔战。我认为他们对于推广新文化运动的意志都是坚决的,只是态度不同而已……”
  ——节选自胡适《关于风鸿之论的一点看法》
  “1922年,同为新文化运动的两员干将,却因为对于《学衡》派的不同态度在《晨报副刊》上发生了一次著名的论战,号称“风鸿之论”。
  这两位便是白话文第一人和第二人的鲁迅先生和鸿渐先生。不过他们当中究竟谁是白话文第一人这个问题,一直到今天仍然是众说纷纭。
  有人认为鲁迅的《狂人日记》是第一部真正的白话文小说,因此他是毫无疑问的第一人。
  但是也有人说,鸿渐先生的白话文作品不仅在量上远远多于鲁迅先生,就算在质上也要高了一筹。他的第一人之誉无可置疑。
  本文不谈白话文第一人属谁这个问题,而要说说他们的杂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2/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