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冠(校对)第9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98/1316

  美女没了,不过那位部落领袖很会做人,主动表示,如果大将军还需要补充兵员,他可以出面帮助大明雄师招募鞑靼勇士,只要大明这边提供盔甲兵器,他们可以自己提供战马,可以组成一支不逊色于正规军的骑军。
  黄昏当然乐意。
  于是在归南城死守的这二十多天里,在安加拉河流域靠近顺平布政司疆域的地方,一支鞑靼人为主的三千人骑军很快成型。
  黄昏没打算用这三千人来作战。
  而是将他们全部分散开来,散布到周边区域,只等最后的大决战后,让这三千鞑靼骑军来切断马哈木的退路。
  还有一个小心思。
  反正鞑靼人和瓦剌人都差不多,而打亦力把里需要借口,到时候就趁着马哈木溃败的时候,让这些鞑靼骑军假扮成瓦剌骑军进入亦力把里,然后……
  大明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对亦力把里出兵了。
  郭晟笑道:“前面传来的谍报,失捏干死守归南将近二十五天后,在一天前一场暴雨后,李远改变了战略,让失捏干率领兵力退往撒儿都鲁,同时将竹节城和顺中城的兵力全部收拢回了撒儿都鲁,现在竹节、顺中、归南、镇北,都已在瓦剌把秃孛罗手中。”
  只要拿下撒儿都鲁,整个顺平都是瓦剌的了。
  黄昏摇头,“李远这一手简直昏庸至极。”
  旋即又笑,“这个诱饵,应该够香了,加上马上就是雨季,你说马哈木是不是会出现了?!”
  郭晟点头,“我若是马哈木,肯定要齐聚兵力攻打撒儿都鲁了。”
  拿下顺平,再差也能依靠钢铁堡垒固守,如果瓦剌再拿下延平,那么整个鞑靼区域都会成为瓦剌的势力。
  关外局势焕然一新。
  这个诱惑,马哈木再谨慎,也有可能会冒险。
第1064章
最无能的北伐主帅!
  漠北的战事乱成一团,北伐瓦剌,却将鞑靼区域完全牵扯了进来,顺平和延平烽烟不断,瓦剌的老窝那边,朱瞻基和雄霸也在率军围剿——黄昏交待,一定要找到马哈木的孙子也先。
  能活捉就活捉,不能活捉那就斩草除根。
  两人很是茫然。
  不知道黄昏为何会如此在意现在还是小孩子的也先。
  在安加拉河流域,斥候在鞑靼牧民的掩护下,如蚊子一样飞向整个漠北区域——战争,信息最为重要,而作为这场战役的总指挥,黄昏需要掌控每一个局部战事的形势。
  延平那边,还在坚守。
  虽然太平和暖答失也学把秃孛罗,让鞑靼百姓去当炮灰,但马儿哈咱不是吃素的,根本不管你这一套,固守城池见死不救。
  所以说战争,受苦的始终是百姓。
  顺平这边,把秃孛罗连客镇北、归南、竹节、顺中四城,对顺平布政司和都司所在的撒儿都鲁形成了合围之势。
  而撒儿都鲁仅有兵力八千人。
  李远、黄观、失捏干坐镇其中,没有突围撤退的意思——没准备万全之前也不敢突围撤退,瓦剌大多是骑军,一旦突围被骑军撕咬上,有可能全军覆没的结局。
  何况顺中和竹节两城在瓦剌手中,一旦突围,反而会失去堡垒的防御,在野外被合围的话,那真的是找死了。
  兵力绝对劣势下,仅有的一千神机营也无法扭转局势。
  所以撒儿都鲁固守。
  在这样的局势下,尽管面对把秃孛罗一万多人的围攻,黄观和李远两个人一点都不急,甚至有点想笑:就凭你区区一万多人,也想围攻撒儿都鲁?
  老实说,要不是神机营有点少,我们都想出城来胖揍你们一顿。
  撒儿都鲁,城池高六丈。
  有瓮城。
  且每面城墙上共有火炮八门。
  城池内囤放的粮食,足够八千人大军吃半年有余,这还是不算方便面的情况下,如果算上方便面,撒儿都鲁会变成另外一个石头城。
  把秃孛罗也不傻。
  强攻是肯定攻不下撒儿都鲁的,毕竟兵力优势不大,所以把秃孛罗只把撒儿都鲁围了起来,也不进攻——他在等延平那边的局势变化。
  延平那边,战事异常惨烈。
  太平和暖答失展现出了疯子一样的精神,关键是延平的城市防御群没有顺平修得好——按照大明最早的设想,延平迟早是腹地城市,加上又离独石关不远,没必要修得太好,所以水泥和钢筋资源大部分倾斜到顺平。
  况且延平的兵力不够,延平都司的指挥能力也一般,黄福作为一个读书人,又只是个不能干涉军政的布政司,导致延平局势一度恶劣到极点,独石关那边又不敢抽调兵力支援——怕太平和暖答失放弃延平,那么兵力空虚的独石关被攻破,暖答失和太平带着两万人在关内扫荡一圈,这个责任谁都不敢去背。
  是以大明在鞑靼区域的局势很不理想。
  在这样的情况下,应天朝堂很是热闹。
  弹劾黄昏、李远、黄观以及延平都司都指挥使的章折,几乎堆满了朱高炽的案桌——哪怕局势如此恶劣,朱棣也依然让太子监国。
  当然,朱棣也不是那么佛系的让权。
  事情你可以处理。
  但军队调发和官员除拜,朱高炽依然要请朱棣过目决断。
  在众多的章折中,有不少武将勋贵指出,作为北伐的主帅,黄昏的布局就是错误的,导致现在瓦剌大军在鞑靼区域肆意妄为,而北伐大军的主力却在瓦剌区域瞎转悠,如果瓦剌彻底拿下顺平和延平,那么关外的局势的就会改天换地,搞不好连兀良哈区域都要丢掉。
  言下之意,黄昏应该为当下的困局负责。
  在多次章折上奏后,一个大朝会上,一位曾经和纪纲走得比较近,但实际上却是支持汉王朱高煦的靖难武将张信直接在朝会上弹劾黄昏,并认为应该换帅。
  其他关于换帅的弹劾,朱高炽可以压住,但这位张信,朱高炽不敢。
  隆平侯张信。
  当初靖难之前,张信承袭永宁卫指挥佥事,后移守普定、平越两地,因功累升至都指挥佥事,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后,朝中大臣推荐张信,说他有勇有谋,因而张信被调为北平都司。
  张信接受密诏,奉命与张昺、谢贵一起去谋取燕王朱棣,张信内心恐惧不安,不知如何是好。母亲觉得他反常,便询问他,张信以实相告。
  母亲大惊道:“不能这么做,你父亲总说王气在燕,你的无妄之举,会招来灭族之灾的。”
  古人嘛,讲究个孝道。
  张信听了他娘的话。
  但朱棣自称有病,张信三次造访燕王府,朱棣都推辞不见,张信固执请求,终于进入燕邸,在床下拜见,将朱允炆要捉拿他的消息告朱棣。
  朱棣惧然起立,召集诸将定计起兵,攻夺九门,朱棣进入京城后,论功行赏,张信晋升为都督佥事,被封为隆平侯,食禄千石,世代承袭伯爵。
  朱棣十分感激张信,称他为“恩张”。朱棣想纳张信之女为妃,张信坚决推辞,由此更受到朱棣的敬重,朱棣登基之后的削藩诸事,都是张信主办。
  张信开始恃宠而骄。
  这些年张信没少做贪墨抢占良田的事情,不过朱棣都没问罪于他——这也得益于黄昏的时代商行,让张信发现赚钱不需要太多的抢占良田也可以了。
  所以比之历史上的张信,现在的张信已经很收敛。
  所以越发得朱棣信任。
  如今张信是五军都督府的右军左都督,他的话当然有分量,所以张信说出应该换帅为时不晚的时候,群臣议论纷纷,大多持相同意见。
  确实,大家都对关外的局势不满。
  你黄昏带着十五万的北伐大军,结果却让瓦剌大军跑到了鞑靼区域,两座布政司岌岌可危的情况下,你却带着北伐大军在瓦剌鄂毕河区域打猎。
  简直无能到了极点!
  可以说,这是比李景隆当年北伐燕王还要无能,纵观我大明历史的战事,黄昏这一次的北伐举措,简直无能到无人出其左右!
第1065章
换帅?
  朱高炽犹豫了,动摇了。
  有一说一,关外的战争局势,朱高炽也看不懂了,北伐瓦剌,怎么主战场反而跑到了鞑靼区域,瓦剌和北伐大军各打各的。
  给人的感觉就是大明取瓦剌,瓦剌取鞑靼。
  然后继续关内关外对峙。
  北伐大军在瓦剌那边摧枯拉朽,可瓦剌在鞑靼这边,延平已经唾手可得,一旦延平失守,顺平危在旦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98/13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