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冠(校对)第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1316

  道衍愣了一下。
  服了。
  现在道衍也要怀疑,黄昏是否真是朱棣肚子里的蛔虫,连这种事都能揣摩出来,须知自己如此了解朱棣,都不敢确定朱棣是否有这个心思。
  又说了一些。
  最后朱棣道:“那就听你的,先再压他一段时间,同进士出身已赐,金口玉言不好改,我稍后找个机会敲打他一番,下道旨意勒令他潜心读书便是。”
  道衍没有意见。
  朱棣找了个借口,说一些关于赏赐的事,这是在隐晦的提点道衍。
  江山,朕得了。
  那么作为大功臣,你姚广孝要什么?
  道衍只当听不懂。
  朱棣也是服气。
  直到如今,他都不知道道衍帮助自己造反得江山,究竟是为了什么。
  功名利禄吗?
  金钱财宝吗?
  美女豪宅吗?
  都不是。
  没甚大事,道衍准备退下,今日和朱棣一番谈论,其实他真正参谋出的主意,就两个,一个是不可杀皇室,二是“可效郑庄公”。
  字少,价值万金。
  朱棣言听计从。
  这就是道衍,一个住在寺庙的黑衣僧人,亦是永乐的黑衣宰相!
  道衍退下后,朱棣沉吟半晌。
  将狗儿唤来去宣旨。
  封南康公主为南康长公主,念长公主孤苦,且有子胡忠,妻不可无夫,子不可无父,赦放驸马胡观,官复原职。
  赏赐大名公主,并许其子李庄入国子监。
  大名公主的丈夫李坚在滹沱河之战被活捉,死在押送去北平的路上,朱棣登基之后,李坚在奸党名录之中。
  但朱棣念在大名公主的份上,饶了李坚七岁的儿子李庄。
  朱棣让马三保去查过,徐皇后出游的消息,很可能是南康公主和大名公主泄露出去的,这个时候封赏,是麻痹有心之人,告诉他们,朱老板我并没有怀疑上元大火案另有阴谋。
  你们继续,我等着。
第62章
工业大明
  上元大火案,应天府衙查出花灯意外破碎引起走水的结论,朱棣处罚了相关负责人后,便没继续追查。
  新年开朝,一应仪式之后,朱棣一封诏书传告天下,大明王朝迈过洪武三十五年,走入盛世永乐的第一年。
  无风无雨也无晴,南康长公主兴高采烈的接回驸马胡观,一家人团团圆圆,大名公主愉快的送儿子李庄去国子监。
  徐皇后寸步不离小宝庆。
  小宝庆有事没事就会在徐皇后面前嘀咕,嫂子,啥时候把黄昏弄进宫来啊,他自己说过的,要当我的小太监呢。
  徐皇后一笑了之。
  小姑子嘞,你别给嫂子添乱,黄昏可不能当太监,嫂子还望着他早点娶了妙锦呐。
  一切都没有变化。
  上元大火案就这么不了了之。
  但只有道衍知道,朱棣缓缓拔出了铡刀,等待着落下去。
  那一天会死很多人。
  黄昏也知道朱棣在干什么。
  他要阻止瓜蔓抄,并且救一些人,也是为了救大明。
  朱允炆生死未卜,朱棣一家死光后江山交给还在穿开裆裤的朱文圭?
  大明怕是要跪。
  黄昏的伤势终于痊愈,近来有些懒散,功名已有,对科举缺乏动力,他有自知之明,怎么都考不赢永乐二年那群才子。
  还不如愉快的创业。
  开始尝试制作沐浴露和润肤水。
  打算制作芦荟沐浴露,需要用到的材料有十二烷基硫酸铵、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甜菜碱、芦荟提取液、泛醇、止痒剂、硅油、柠檬酸、珠光浆、香精、色素、防腐剂、去离子水等。
  受限于知识和时代,黄昏无法获取十二烷基硫酸铵等材料。
  芦荟倒是有,张骞出使西域后,芦荟在中国出现,隋末唐初的《药性论》中,“芦会……杀小儿疳蛔,主吹鼻杀脑病,除鼻痒”。唐代的《海药本草》、宋代的《开宝本草》中都有提及。
  黄昏和吴与弼在应天府逛了几圈,发现有人种植,买到了不少。
  暂时够用。
  主攻方向是通过香皂改良,工艺流程大概是在制作出香皂后,加入适量配比的水,搅拌加热,倒入适量芦荟提取液,继续搅拌加热,然后冷却,加入甘油、香精、和精油。
  增稠剂用玉米淀粉发酵而得的黄原胶。
  止痒剂,芦荟提取液可以达到效果。
  色素……
  可以考虑各种花卉素。
  防腐剂、去离子水什么的直接弃用。
  按照这个流程和原材料,就可以制作简易版的沐浴露。
  润肤水比较简单,但和沐浴露一样,需要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甘油,以及一项可有可无的材料:精油。
  甘油的化学名叫丙三醇,工艺流程简单,将猪油、植物油放入烧杯,和蒸馏水一起加热,然后加入烧碱,小火熬煮不时搅拌。
  其实就是制作香皂的工艺。
  冷却后会出现分层,凝固的是香皂,剩下的液体是甘油和烧碱水的混合液,在混合液中倒入醋,利用醋酸中和烧碱,再用重结晶法把醋酸钠分离,最后用生石灰除水。
  如此得到甘油。
  精油的获取也不难,利用植物的花、叶、茎、根或果实,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挤压法、冷浸法或溶剂提取法提炼萃取,就可得到挥发性芳香物质。
  说来简单,实际上需要不断摸索,毕竟黄昏并不清楚材料配比。
  在摸索工艺流程的同时,黄昏先找包工头,请对方在十天之内把吴溥的院子重新装修,并单独做了个实验室。
  期间又去应天城外找了一家瓷窑,定制一大批实验用瓷器,并定制精美小瓷瓶。
  包装很重要。
  制作出来的沐浴露和润肤水若是直接用花瓶什么的盛装,没有奢侈品该有的卖相嘛。
  还有一项重要事情。
  实验用烧瓶。
  徐妙锦送的琉璃盆无法满足工业需求,黄昏需要大量的烧瓶——15世纪,西方都不一定有这玩意儿。
  得自己制作。
  宋元时期就能制作玻璃,不过工艺太差,受热会破裂,所以黄昏需要一个制造玻璃的工坊,然后改进工艺。
  这也是个创业项目。
  一旦玻璃的工艺流程达到足够水准,能够大量生产无色玻璃,带来的利润将超越沐浴露和润肤水,不过这项目需要拥有一座自己的玻璃工坊。
  记得吴与弼说过,隔壁婶儿的娘家在城外有座琉璃工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13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