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冠(校对)第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1316

  伤脑细胞。
  和这小共主呆久了,真的会谢顶。
  叹道:“外面都闹翻了天,你要是再不回去,锦衣卫、应天府衙会死人不说,这应天城里也会死很多无辜的人。”
  小宝庆不说话了,许久才弱弱的拉了拉黄昏衣襟,“可不可以让皇兄不杀他们?”
  黄昏微乐。
  这丫头心还是善良的。
  哪知思绪未落,小宝庆又道:“把他们都净身送到宫里来陪我玩就行了。”
  黄昏打了个激灵。
  你这是比杀了他们还残忍啊。
  站住,转过身看着瓷娃娃一般的丫头片子,语重心长的道:“公主殿下啊,有些事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你要玩伴,让你皇兄送几个宫女就行,没必要抓住一个男的就把他们变成太监。”
  小宝庆眨巴着大眼睛,“可是在宫里我很无聊唉。”
  嫂子要处理后宫事。
  皇兄天天在乾清宫
  黄昏眼咕噜一转,忽悠她道:“以后有空我来找你玩吧。”
  小宝庆大喜,“拉钩上吊。”
  黄昏只好应了。
  松开手,小宝庆一句话让黄昏僵滞在场,“看在你愿意净身成为太监来宫里陪我玩的份上,我就不告诉皇兄你觊觎坤宁宫的事情了,还不谢恩!”
  黄昏仰天长叹。
  小恶魔啊!
第60章
靖难余晖
  归去之时,唐青山对黄昏挤眉弄眼。
  小子,重口味啊。
  竟然觊觎坤宁宫那位贵妇人,儿子都比你大的熟妇,你竟然也有想法。
  佩服佩服。
  黄昏无言以对。
  出了废弃庄园,唐青山夫妻立即告辞离去,走得匆忙,回到富贵坊带着唐赛儿径直出城——知人知面不知心,他们是防黄昏过河拆桥。
  黄昏拉着小宝庆直奔府衙,打算送府尹向宝一个人情。
  沿途和小宝庆交谈,得知一个令人吃惊的消息:她昨夜被人流冲散后,先是被两个黑衣人带到一处民房,天亮时才送到那处废弃庄园。
  也就是说,小宝庆根本不是被拐走,那群拐子遭了无妄之灾而已。
  罪魁祸首另有其人。
  黄昏心中隐然有些眉目,事情并不是表面看的这么简单,回去后得和吴溥好好商议。
  到了府衙,向宝大喜过望。
  对黄昏感激涕零,再找不到宝庆公主,别说乌纱帽了,脑袋能保住都是万幸,急忙好吃好喝的供着那位小菩萨,尽起府衙兵丁,保护着去往紫禁城。
  反倒疏忽了恩人黄昏。
  黄昏并无芥蒂,向宝其人,清官一枚,亦是能臣。
  能帮则帮。
  从府衙出来,发现许吟佩剑站在拴马磴旁边,无奈叹气,“你也太慢了。”
  许吟并肩和黄昏前行,压低声音,“你上午让我去,半天时间要在偌大的应天城查到宝庆公主,这点时间也就够在城里走一圈。”
  又道:“你作死么,敢和明教搅和在一起!”
  黄昏心里哟了一句,这货消息还灵通,这就知道是通过明教找回小宝庆的了,回了一个管他什么明教暗教,我这是不拘一格降人才。
  有用就行。
  只要盛世永安,百姓们安居乐业,谁愿意去造反,所以这百年内民间教派搅弄不出什么浪花来。
  是日,吴溥早早从文渊阁归来。
  大假期间,文渊阁每日都有人值守,帮助朱棣讨论临时突发的政事。
  让吴与弼去买了菜肉,两父子在厨房里折腾了一下午,做了一桌丰盛晚餐。
  庆祝。
  吴溥在文渊阁那边得知消息,吏部值守官吏传出来的,今日陛下在乾清宫赐黄观侄儿黄昏为同进士出身。
  这不是官职,是功名,有了这个头衔,以后当官不愁。
  甚至不用科举。
  黄昏嘴上说着小事一桩不值一提,内心还是开了花。
  这是仕途上的一小步。
  是大明王朝的一大步!
  饭后,又是苦逼的吴与弼洗碗,黄昏和吴溥在书房里对坐,将上元大火案以及找回小宝庆的事情,一五一十详细给吴溥说了一番,没有漏过任何一个细节。
  吴溥听得是胆战心惊。
  最后知道小宝庆已经回宫才长出了口气。
  沉吟许久,“黄昏,你有没有种感觉,应天城内除了朱棣、朱高炽和朱高煦之外,还有一股势力在暗涌浮动,似乎想要挑起什么?”
  黄昏点头,“有!”
  这是肯定的。
  吴溥分析道:“最早,朱高煦和朱高炽因为接触了你,而被朱棣重罚,乍然看去,这是朱棣对应天城的掌控,但仔细想想,朝中文臣支持朱高炽,武将支持朱高煦,没人会主动挑明这件事,但偏生有人上了折子,参奏了两位殿下。”
  黄昏点头,“就是不知道是谁参奏的那件事。”
  吴溥因在内阁当值,知道的消息灵通了些,说道:“有几封折子,其中一封是出自御史大夫景清之手,倒是没参奏两位殿下,只是说你妖言祸众,愚昧两位皇子。”
  醉翁之意不在酒。
  黄昏苦笑,“我就知道有他。”
  吴溥又道:“黄金失窃案,根据事后推断,锦衣卫似乎没有嫌疑,但若是反过来推导,最没嫌疑的反而最有嫌疑,这件事很可能还真是庞瑛做的。”
  黄昏:“我也这么想的。”
  又道:“只不过庞瑛失算,然后被人利用,所以才有了赵三娃刺杀我的事情,这应该是那股在暗处的势力,想要借机打压锦衣卫。”
  为何要打压锦衣卫?
  因为现在的锦衣卫是朱棣手上最犀利的一柄屠刀。
  吴溥喝了口茶,“再说上元大火案,如果当夜徐皇后出事,宝庆公主失踪,朱棣会不会失去理性,而让负责大内安防的京营全数出动,又让城外的京营进城,那样的话,会不会出现一场叛乱,叛兵借机直接攻入紫禁城?”
  目的只有一个。
  杀了朱棣。
  一旦杀了朱棣,再杀掉朱高炽三兄弟,那么大明的江山给谁坐?
  朱标的三个儿子可以。
  朱允炆的幼子朱文圭也可以。
  黄昏倒吸了一口凉气。
  看似一场大火而已,但朱棣做出了他最正确的反应,他若稍微失去理智,昨夜就是一场血流成河,永乐盛世则会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如此巨大的阴谋,从得知徐皇后要微服出游开始,在短短的时间内制定出来,而且有条不紊的实施,这绝对不是一个御史大夫景清可以做到的。
  还有其他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13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