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冠(校对)第5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2/1316

  不错,说一千道一万,有兵权才是王道,不论黄昏在交趾布下什么局,只要自己派大军驻扎在交趾,稍有不对的苗头,就可以覆灭黄昏的棋子。
  既然如此,让高贤宁当那个布政使又如何。
  咳嗽道:“交趾驻军朕已经有人选,应是让张辅总领其事,然后让将军李彬长期驻扎交趾负责具体事务,但这个监军人选,你认为狗儿如何?”
  黄昏心里一跳。
  我当然希望是狗儿,但朱棣这么问,肯定就不是狗儿了。
  笑道:“狗儿大监去交趾,怕是大材小用了。”
  狗儿是真有实力。
  靖难之中白河沟一战立过战功的。
  今天的目的已经达成,至于朱棣要让谁去当监军,黄昏已经无所谓,反正朱棣还有十八九年,和他的最后一战还早。
  这漫长岁月里,自己还解决不了交趾的这点问题?
  那也别混了,老实当个辅臣就好。
  笑道:“陛下认为谁合适,谁就合适,反正微臣以为,只要能让交趾大军完全听命于陛下,不会出现一丁点的差池最好,所以这个监军,微臣以为应该是陛下的绝对心腹。”
  不出意料的话,应该是太监马琪。
  也不知道这个马琪如今混到什么地步了,实际上黄昏现在也不担心马琪误国了,他要是敢在交趾胡来,我黄昏先收拾了他。
  何况黎族的黎利已经被自己带偏,只要朱棣按照自己的操作,绝对不会出现黎太祖。
  朱棣笑了起来,“那朕有人选了。”
  内侍马琪。
  狗儿之前提过好几次,朱棣也见过他好几次,确实是个懂人心的好内侍。
  本来最优人选是狗儿的……
  可惜他和黄昏太亲近了。
第555章
朝堂无朋友,只有利益!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朱棣不是不知道这个道理,如果换做其他人,朱棣早砍了脑袋或者直接一撸到底,但是黄昏做过的事情太过特殊。
  而且朱棣深知一点,黄昏做的事真是为国为民。
  所以他放任黄昏。
  也是为不打草惊蛇,免得让太子警惕。
  正事说完,随意聊家常,“你家俩孩子取名了吗?”
  黄昏笑道:“暂时还没,现在都叫小名,哥哥叫豆芽,妹妹叫豆苗,等几天忙过了,我好好去翻一下韵书,再结合我们黄家的族谱取名。”
  儿子先出生几秒,就成了哥哥,也好,男儿才会更有担当。
  朱棣哑然失笑。
  黄豆芽,黄豆苗……亏你两口子也想得出来!
  别说,还挺好。
  因为幼儿成活率低,所以为了好养,民间在孩子小时候都用贱民,什么二狗、铁蛋之类的,当然,更多时候是因为确实没文化。
  说到这一点,朱棣就想起了老爹的名字。
  朱重八。
  因为元朝时,如果老百姓没有当官或者上学,不能有自己的名字,而只能用父母年龄相加或者出生的日期命名。所以出身贫农世家的朱元璋的高祖叫做朱百六,曾祖叫做朱四九,祖父叫做朱初一,而他的父亲也叫做朱五四,而朱元璋就叫朱重八。
  明朝当然没这个限制了。
  不过对于黎民百姓而言,没点水平还真取不了好名字,所以农村里还是狗蛋、狗剩很多。
  笑道:“要不要朕给你俩孩子赐名?!”
  黄昏警惕的看着朱棣,“陛下想干嘛?”
  取名字这种事,是老子作为父亲的专利,你这家伙赐名,荣耀是荣耀了,但剥夺了老子最大之一的成就感,那可不行。
  朱棣看着黄昏雄狮一样的神情,无语。
  这小子……
  想得太多了。
  就是简单的赐名而已,妻子一直是最喜欢徐妙锦的,所以这几日在后宫之中,妻子总在念叨,说黄昏十五六岁就入仕了,看的书虽然也不少,但取名肯定不行,陛下您要不要让翰林院的大才子给帮帮忙什么的,妻子甚至已经吩咐工匠打造一对金猪。
  就等取了名后开工。
  而且朱棣不知道怎么回事,总有种莫名的感觉——妻子好像对黄昏有感激之情。
  是因为他让妻子保住了青春?
  又或者是他照顾了徐家?
  不得而知。
  微微笑道:“就是徐皇后喜欢你家俩孩子,她这个当姨母的,想凑个热闹。”旋即瞪眼恼道:“你以为朕想掺和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情?”
  黄昏立即感激的道:“谢皇后关心,取名字的事情微臣可以胜任,陛下如果没事,微臣这就告退了?”
  朱棣没好气的挥手,“滚!”
  黄昏愣了下,圣意难违,那……还真就在地上滚了一圈,然后扬长而去。
  朱棣也愣住,扯起了嘴角。
  等下来几日,朱棣先是奖赏平安南的功臣,其中张辅被封为英国公,赐铁劵,好在是朱棣赐的,所以张辅并不担心这铁劵成了催命符。
  而已经提前返回云南的沐晟,被封为黔国公,没赐铁劵。
  这就看得出差距了。
  也不怪朱棣对沐晟有提防之心,你大胜归来在应天待了几日,明明能猜到朱棣要回来,你却在朱棣回来之前先回了云南。
  说难听点,是有点做贼心虚。
  当然,朱棣也明白,沐晟尽快赶回云南,也许并不是这些私心,是云南毗邻的边境小国,确实不安生,沐晟不坐镇云南,别说沐晟心里没安稳,就是朱棣也觉得不安稳。
  八百大甸的事情过去并不久。
  有沐晟坐镇云南,毗邻邦国跳不起来。
  跳?
  那就打断腿!
  其后,朱棣宴请得胜归来的张辅等将军,并当场口谕,让张辅总领交趾驻兵之事,并留将军李彬率兵长驻交趾。
  这没什么。
  但第二天,关于交趾三司官员任命的旨意出来之后,朝堂骤起掀然大波。
  谁都没想到,交趾布政使竟然是那个人。
  高贤宁。
  高贤宁之前并没有正儿八经出仕过,也无功名在身,不过古代做官有个捷径:名望。
  像高贤宁这种大才,只需要有人举荐,一样可以出仕。
  也就罢了。
  毕竟陛下靖难登基之后,就曾“找到”高贤宁让他出仕,被高贤宁拒绝,连纪纲都没说动,不知道后来怎么回事,留在了应天,和黄昏颇为亲近。
  现在过了几年,高贤宁心思转变后,愿意出仕不难理解。
  众人无法理解的是,陛下竟然让他直接出任交趾布政使。
  承宣布政使,从二品,掌管一省的财政、民政。
  正儿八经的封疆大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2/13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