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冠(校对)第4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6/1316

  朱高炽略有愁心,“确实如此,所以我也很彷徨,是否应该在入主东宫后,为黄昏说点话什么的,毕竟能有今日,全靠他在盐官镇的一番布局。”
  关于盐官镇的事情,杨士奇和朱高炽早就沟通过。
  两人当时都在懵逼。
  黄昏完全没有支持朱高炽立储的心思,虽然在别人看来,黄昏是支持朱高炽的,不过朱高炽心里亮堂,黄昏从没对他表态过。
  既欲扶龙,当与龙知。
  日后好封公。
  然而黄昏却浑然不在意这点,从没对朱高炽示好,却又忽然在盐官镇布局,让自己登上了储君之位,所以朱高炽认为,自己欠黄昏一个天大的恩情。
  杨士奇摇头,“不可!”
  朱高炽问道:“为何?”
  杨士奇道:“如今黄昏锋芒毕露,吸引了满朝注意力,待立储大典之后他再次出仕,会被满朝文武针对,这无关将来谁是天子,只是所有人惧怕他而已。”
  而这时候就是你太子默默发展势力的机会。
  朱高炽颇为忧心,“心难安。”
  杨士奇笑道:“无妨,若是黄昏遇到无法过去的坎,殿下再出手救他一命,将来等殿下登基了,再重用他也不迟,反正他还年轻,再过上几十年,正好成熟稳重起来。”
  说完这话,杨士奇感觉有点怪。
  黄昏不成熟稳重?
  这真是个笑话。
  满堂文武之中,真没几个比黄昏更成熟稳重,之所以给人他不成熟稳重的错觉,是因为黄昏实在是锋芒太过犀利,符合他的年纪,于是本能的以为他太轻狂。
  朱高煦颔首,“只有如此了。”
  其实他本意如此。
  仁,是相对的。
  大局为重。
  只是有些话他不能说出来,会寒了臣子心,所以需要借杨士奇的口说出来,不过就算黄昏知道了,也不会寒心。
  明仁宗朱高炽,不需要做戏。
  又笑说,“此刻大概所有的臣子都在想,谁都忌惮黄昏了,恐怕我这个未来太子也忌惮他,殊不知,我最不忌惮的就是黄昏。”
  为何?
  因为黄昏和父皇是一类人。
  而黄昏是臣子。
  作为天家皇室,朱高炽一点也不担心黄昏会影响到皇权。
  大明没这个土壤给他!
  杨士奇颔首,“天子、太子何须惧一臣子。”
  黄昏其人如何?
  陛下岂会不知。
  但陛下依然重用,因为他是天子,天下共主!
  而朱高炽也将是未来的天资。
  朱高炽又道:“明日立储大典,诸部门都已准备妥当,这一两日除了军器监的事情,安静的很,事故反常必有妖,我总觉得老二和老三憋在坏,要在明日的立储大典上做手脚。”
  这才是他请杨士奇来的真正目的。
  杨士奇暗暗好笑。
  觉得咱们这位太子爷自从被立储之后,就有些患得患失了,其实不难理解,人一旦奢望某件东西,在某一天忽然得到,也会惧怕再次失去的。
  道:“此事大可放心,我们原本的线报,陈瑛是和三殿下王府之中的胡永兴有过勾结的,是瞒着二殿下的,不过陈瑛一死,胡永兴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再闹事。”
  朱高炽苦笑,“可是我二弟和三弟……”
  这俩不是省油的灯。
  杨士奇笑道:“殿下更不用担心了,三殿下和二殿下为了留京,这些日子一定会安静异常,不敢让朝臣逮着一点把柄,要知道陈瑛一死,都察院左都御史是吴中,而吴中是陛下的心腹,再者,候补上去的右都御史极有可能是顾独坐,关于这位顾独坐,殿下应该是了解的罢,别说你两位王爷犯错,就是太子犯错,他也照样弹劾不误。”
  朱高炽乐了,“那我以后也只能认错,大明有顾独坐,幸甚!”
  他哪能不懂。
  杨士奇这是提前在打预防针,免得将来顾佐弹劾了朱高炽,朱高炽登基之后秋后算账,这也算是杨士奇在保护同僚。
  像顾佐这样的人,只要是忠心于大明的臣子,虽然不会喜欢他。
  但会服气。
第486章
入主东宫!
  杨士奇起了归意,笑道:“所以明日立储大典,无风无雨,殿下只管放心,倒是有一事,这一次的东宫属官之中,内阁之中,除了我之外,尚有杨荣、杨溥、金幼孜,这些人都是才学之士,皆有治国之能,愿殿下能善待他们。”
  杨荣,升太子右谕德。
  杨溥,升太子洗马。
  金幼孜,和杨士奇一样,为太子侍讲。
  倒是有个意外。
  同样是内阁辅臣的胡俨,先是升为侍讲,又升左庶子,接着被调去国子监担任祭酒,不再参与内阁机务,而胡俨到任国子监祭酒后,立即废除了一条法规。
  国子监用法严峻,国子生请事假回家的,也被判戍边,胡俨到任后,立即上奏要废除了这条规定,朱棣准了。
  是以如今胡俨在国子监颇有声望。
  这是新官上任的一把火!
  黄昏的蝴蝶翅膀再怎么扇,也依然没有扇动明仁宗朱高炽的登基班底,三杨,依然毫不意外的成了东宫属官。
  这是能力使然。
  像三杨这样的人才遇着朱棣这样的君王,是他们的幸运。
  朱棣为何敢让三杨为太子属官?
  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让太子拥有自己的势力,以便将来章国,这是一个有远见君王该做的正确的事——总得给儿孙留点人才。
  一如当年太祖压了解缙十年一样。
  其实君王都一样。
  比如乾隆,为何要留着和珅,就是给嘉庆登基后以正帝威用的。
  朱高炽听杨士奇这么一说,心头甚是感触,“父皇待我还是不薄的,内阁辅臣,竟有小半皆为东宫属官,又都是才能之士。”
  杨士奇笑而不语。
  殿下你天真了啊。
  不错,陛下确实有这种想法,但恐怕更多的还是为了偷懒,陛下大概春节后又会回顺天,留下太子在应天兼国,内阁臣子又为东宫属官,这是为了方便您兼国理政,如此陛下才能在顺天更逍遥自在。
  陛下肯定是要回顺天。
  因为神机营一旦组建起来,就会拉到榆木川附近练兵。
  起身,准备告辞。
  朱高炽也起身,在太子妃张氏的搀扶下,将杨士奇送到后院门口,压低声音道:“士奇,今日宫中还有一消息,说娑秋娜并非清白之身,黄昏这一次会如何应付?”
  杨士奇想了想,“他是天子么?”
  皇帝不急太监急,你作为太子,去急一个臣子的事作甚,而且还是这种花边事情,陛下连陈瑛都舍得杀,还会为了一点面子杀黄昏?
  不可能嘛!
  走着看,黄昏就算是把娑秋娜睡了,陛下也有完美的处置手段。
  这话有点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6/13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